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改对教研的需求越来越高,教学教研工作者相互之间的教研协作与成果共享也越来越迫切。然而,由于地域、经费的限制,教师的横向交流不够通畅,人数少、时间短的教研活动仅起到小范围内的交流作用,传统上“走出去,请进来”的面对面交流研讨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广大教师对课程实施及发展的需要。教研方式必须寻求新的突破。网络教研较之于传统教研而言,因为具有了信息技术的支持而体现出教学资源丰富、时效性强、能突破空间的限制等特点,从而为教研注入了新的内涵。为此,用现代网络技术搭建教研新平台,改进现有教研模式,开创多主体、跨时空、低成本、高效率的教研新途径,有着深刻的内在价值和现实意义。 不容忽视的是,在网络教研工作中,教研部门发挥着重要的组织指导与引领作用。在新的形势和要求下,教研部门应充分认识网络教研的意义,富有建设性地肩负起网络教研的组织指导使命。 一、把握网络教研的趋势和现状, 努力推进教研方式转变 网络教研以互联网为依托,促进不同地域、不同层次的教师和教研人员开展跨越时空的教研活动,所有上网的人员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交流和沟通,共享教学资源。这种高度共享机制,使教研者能够享受到大范围的资源,并迅速站在集体智慧的巅峰,籍以高屋建瓴。尤其是近年来,随着blog和wiki的兴起,教师的知识管理和网络知识库共建已经变得非常容易了。通过网络教研,一些真知灼见、经验和案例发表在教育论坛、教育Blog明显的位置上,把自己的教学困惑、教学观点、教学经验与大家一起分享,凝聚更多人的智慧,从而及时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并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总之,网络教研克服了传统教研活动的过于个体性,扩大了教研活动的参与及受益范围,使教研成果可以更好地实现共享。 网络教研改变了研教分离的状态。传统的教学活动和研究活动是彼此分离的。教师只顾教学,研究则被认为只是专家的“专利”。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变角色,成为教育教学的主动研究者。教师在新课程的教学实践和研究中每天都会遇到一些问题,渴望得到及时的指导和解决。但在现实中由于我们教研员人力有限,教研时空有限,使得教学指导紧贴课堂、紧随教学难以有效落实。跨时空的网络教研则可以突破传统教研定时定点的局限性,使教研指导随时介入教学全过程。如教师把教学问题以博客日志或留言的形式发表后,教研员和名师群体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回复、评论等给予指导,从而及时解决相关问题。
网络教研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教研民主。传统的教学研究往往是在某种单一性的制度规约下进行的。教研部门控制着教研的话语权,教研活动采用的只是自上而下的单向运行方式,教师在整个活动中一直处在被动地位。反思我们传统的教研活动模式,其活动内容、形式、参加人员等都是由教研员个人决定的;在活动形式上也基本上是在有限的时间内极少数人的“一言堂”,听不到更多的声音。作为教研活动主体的多数教师没有参议权、话语权。而网络为交流创造了一个便捷的渠道和安全的心理环境,使交流更自由、更开放、更平等。教研活动组织者可以在这里更广泛地征求老师们对教研活动的建议,甚至接受质疑和批评;普通教师可以在这里获得更多的话语权,大胆展示他们的智慧,发表他们的见解,从而体现真正的教研民主。 网络教研让更多的教师参与教研成为可能。由于受人力、物力、经费、时间等条件的限制,现实教研活动中参与面非常狭窄。有的农村教师,教了几十年的书,可能还没有参加过县、市级教研活动。而网络教研跨时空交流的特性,就能突破教研员与教师只能小范围、短时间交流互动的局限,使全体教师全员参与教研、大范围经常性交流成为可能。
网络教研是促进教研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我省城乡之间、校与校之间,师资水平还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特别是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差,长期以来,由于教师缺乏信息,缺乏话语权和专业支持,形成了教师独学而无友、默默无闻、凭个体经验学习和工作的状态。利用网络教研平台跨时空交流的特性,一线教师可在广阔的范围获得专业支持,方便交流教学思想、教学策略、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由此可见,开展基于网络的虚拟教学研究活动,拓宽教研途径,创新教研形式,是整体提高全省师资水平、推进教研均衡发展的有力措施。
网络教研有效缓解了教研力量不足的矛盾。目前教研室教研力量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仅凭教研员个人的力量很难为教师提供多层次、多风格、大范围的专业引领,也很难为教师提供大量的、及时的、鲜活的教学资源,因此不能满足更多教师更广泛的需求。而网络教研一方面可以吸纳各种类型的骨干教师,通过网络指导团队为教师提供强大的专业支持,使名师资源最大化;另一方面利用网络可以发动更多的一线教师根据教学进度,将自己原创或收集的相关课程资源通过网络平台让大家共享。目前,不少教育部门开始组织一些网络教研活动,广大教育实践者也主动地参与其中。来自一线的、自下而上的、朴素的群众性教学研究,这种面向教学实际的“草根式”教育研究热潮,正在为教育教学界所普遍认同。
网络教研平台能够提供各种交流的空间。如教研员个人的博客:相当于教研员的网络日记、个人主页,教研员利用博客记录和发布个人的工作过程、生活故事、思想历程,精选和积累信息资源;虚拟教研室(群组):具有相同属性的教师(如同一学科的)组成一个虚拟教研室,在群组里可以就感兴趣的教学问题进行讨论,也可以共享自己的课程和见解;网络课程中心:建设一个网络课程体系,所有老师都可以共享自己的课程。与原有面对面的教研组织形式相比,网络教研更能满足教师对教学问题随时探讨的需求,能进一步加强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学交流与研讨,为教师与同伴、专业人员进行教学交流、专业切磋提供跨学校、跨人群、多角度平台。在网络教研中,以感兴趣的问题或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取向所形成的共同兴趣团体,其组织相对松散,自由而且灵活,人数多少不限,活动方式也灵活多样,不受人数、时间、空间、内容、方式的限制,因而可以随时解决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网络教研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教师个性化的需求。教师在专业发展中其知识结构、实践经验、教学理念等存在着个性差异,当然对教师的培养也应因人而异。但传统的教研活动在有限的活动数量和时间内,不可能针对参训者的个性特点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培训菜单”,也不可能为他们提供多种风格的名师引领,同一的研训内容和指导模式对各具不同需求的教师自然有一定局限性。而网络自主、开放、互动的特点和多样化的学习内容为“互为导师”和“自选导师”提供了可能。在网络(如博客、虚拟教研组等)中,很多教师自主结合、动态选择、互教互学,把自己的学习内容、时间、对象、方向建立在自己的意愿和需要上,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同伴互助和导师引领,满足了教师个性化的需求。越来越多的教师利用成长博客网站的写录、分类、更新、下载、互动、链接、搜索等功能,记录和发布个人的工作过程、生活故事、思想历程,精选和积累自己最为需要的信息资源。有些教师已开始尝试直接用博客备课、改作业、记录个案、反思教学和讨论问题。教师凭借着网络技术建立起来的个人知识管理系统,吸纳、扩充、整理和完善自己的知识,进行高效率学习。这样,在充分展示自我、参与交流的过程中,促进了教师学习反思能力的提高和良好习惯的形成,也大大提升了校本教研的生命活力。
网络教研为实现深度研讨提供了可能。教研活动的研讨深度和研究质量取决于参训者对研讨主题是否认同、研讨活动前是否有反思的准备、研讨活动是否有充裕的时间、研讨活动后的行为跟进是否得到关注以及研讨的气氛是否和谐民主等。在传统的教研中,由于研讨的准备、程序、时间等因素的制约,这些问题往往很难解决。而网络教研活动组织者一方面可以通过先期发布活动内容甚至研究课例征求大家对活动的建议,收集研讨的核心问题,这样既能够及时修正活动方案,更重要的是参加者有活动前的思想准备,有利于活动中思维的碰撞和研讨的深入。另一方面活动后组织者可以将活动情况、活动案例发布在网上,供大家在网上进行后续的研讨,弥补研讨时间的不足,赋予参与者或非参与者更多的言语权,同时教师研讨后的后续活动也能被及时观察和关注。
以往的教研活动,一般都是围绕某一特定的主题,通过课堂教学途径,将某一新的教育理念或手段在课堂中加以体现,使参与观摩者从中感受、领悟并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加以落实。这样的活动,在一定的范围内能够起到较好的效果,但是,其局限性和弊端显而易见:活动的次数有限,受益对象范围较小,加上并不是所有参与者对此活动感兴趣,因此,活动效果就不言而喻。以公开课为例,它在一定范围内促进了某个学校或地区的教学水平的提高,但是其优秀的教学展示仅仅在几个小时之内就画上“句号”,评课教师们的金玉良言仅仅在几十个人之间产生影响,这显然不是教研活动所追求的效益最大化。利用网络,一线教师在更广阔的范围获得了专业的“近距离”支持、经验的广泛传播、问题的多点求解、难题的集中攻关。也就是说,通过网络整合,放大了课程资源效益,使专业力量和课程资源匮乏的矛盾得到了较大缓解。另一方面,借助网络,能够使教研活动介入教学全过程,即贯穿于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反思等各环节,极大地增强了教师参与教研的自主性、解决问题的及时性和实现互动交流的广泛性。第三方面,网络教研更容易实现教研与教学同步,为专家与教师经常性在线接触,使专家展开对教学的深度引领奠定条件,使学科教学研究得以深入。总之,网络教研增强了教研视野的宽泛性、教研内容的丰富性和教研目的的多维性。 不难发现,网络教研的意义和发展潜力是巨大的。但网络教研作为一种新兴的教研形式,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当前看来,推进网络教研的发展,必须充分发挥教研部门的组织指导作用,同时,着重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实践证明,开展网络教研,必须要有好的网络教研平台。但具有好的网络教研平台,只是技术的保证,而网络教研的有效组织与管理,才是开展网络教研的关键。在校本教研中,主要的问题是缺乏网络教研意识和网络文化氛围,有些学校的网络教研的功利思想较严重,缺乏计划性和延续性,将校本教研与网络教研割裂开来。在区域网络教研中,主要的问题是教研行政组织和学术团体的指导、引领功能发挥得不够,整体推进意识不强,部门之间协调不够,网络应用效率低。在全国性学科网络教研中,主要的问题是学术梯队建立的不够完善,对一线教师实行有效的专业引领措施不多,论坛的学术味不浓等等。网络教研平台搭建起来了,管理的重心要由“网络”,及时转到“教研”上来。大力推进网络教研,教研部门应首先关注和力求解决上述问题,在组织管理、指导引领上探索有效的机制和办法。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发展,新的网络教研平台层出不穷。寻求更加强大、完美的网络平台当然有利于网络教研的开展,但若只注重追求形式,也就容易使教研徒具虚名。网络教研的成功开展并不是只图谁使用的网络技术更先进,而是要看谁的方法更有利于促进教研的健康成长与发展。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同样是专业论坛,有的论坛一直长盛不衰,而有的论坛却是门可罗雀。是他们的技术不行吗?实则不然。而是他们的管理维护不能满足一线教师的需求,比如栏目的设置不合理、交流的便利性、信息的即时性不到位等。网络教研平台的好坏,主要是看栏目(或子网)的设置是否有利于教研的开展,网络资源的数量、质量是否满足教师需要,使用者是否便利等。 网络教研的优势除了具有无限的资源库功能、便捷的沟通与交流功能以外,就是突破地域和时空限制,使参与者人人平等,人人都有话语权。调查中发现,活跃在网络教研前台的往往只是少数的“常客”,而更多的教师则喜欢做“潜水者”,仅仅把网络当做获取信息的平台,缺乏参与和互动意识。教师在教研论坛上发帖时,常出现信息表达得不够明确,在反映改革困难与问题时,理性的、学术的成分不够,“怨”、“愤”、“水”的成分却过浓等现象。有的教师把教育博客只当做“电子笔记本”,杂且随意,博文中多用链接,缺乏界面的友好性等。这些做法均不利于“研”的开展。所以即便条件再好,缺少了主要内容——“研”的意识和行动,忽视了网络教研的参与性,网络教研平台只能成为一种形式。久而久之,在许多教师心里便会逐渐形成网络教研“虚空”的印象,感觉好多东西只是机械的重复和复制。 网络教研需要专家学者的指导和引领,这样,“草根式”的教研才会得到层次上的提升和质量上的提高。原来的“大学—中小学联合(University—Schooljoint)”的教育研究和发展模式能够很好地实现优势互补,共同促进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发展,也有利于发挥专家对新课改的引领作用。但是,在国内实施“基于网络平台”U—S 合作研究的专家却屈指可数。更何况,这些“稀有”的专家们通过网络平台主动对一线课程教学改革进行引领的不多,常见的是去实地做报告。这些做法不仅发挥不了网络的“放大”功能,而且对提高网络教研绩效的作用,也是微乎其微的。 任何一种网络教研形式的出发点往往都是很好的,各种平台也都有着各自的优势。一旦平台搭建起来就希望吸纳更多的人来参与网络教研,若是一线教师的发展提高需求被忽略了,网络教研也就失去了发展的生命力。可以说,一方面组织与指导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另一方面,确立网络教研中的指导与引领地位,教科研人员必须根据新的需要,先于教师大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通过网络教研趋势与问题等的分析,我们发现,推动网络教研的发展,发挥教研机构的组织指导和引领作用、促进区域平台系统建设、形成网络教研的浓厚文化和致力于建设基于网络的教研机制和方式,是当前值得重视的几个关键问题。教研机构要充分认识网络教研的趋势和现状,加强对网络教研的统筹规划和组织指导,探讨教研网络良性发展的机制。当前,整合现有资源,借鉴已有经验,打造区域内优势教研网络,是加强网络教研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从目前来看,要注重整合以下几种形式的优势,形成特色教研网络: 1.教育博客(群)。教育博客(群)通常由校园网、区域性教育城域网或商业性教研机构网等免费提供平台的技术支持。由于具有零成本、个性化、时效性、准公共性和双向互动等特点,博客深受广大教师的喜爱。资料显示,随着“校校通”工程的普及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加速实施,许多省、市、县(区)的教育主管部门都陆续在其教育城域网上建立起了地区性的教育博客(群)。甚至一些发达地区的中小学校也在其校园网上建立了教育博客(群)。教师们通常经过简单的培训,就可以掌握并创建自己的教育博客了。教师们从自己的教育博客中找到了“话语权”,他们从最初的书写自己的学习心得、教育反思和人生感悟开始,逐渐发展为今天的运用教育博客进行教学研究和远程协作。研究发现,在许多网络教研的成功案例中,影响最大、绩效最显著的,要数区域性教育城域网上的教育博客(群)。 2.校本教研网。随着网络教研影响的不断扩大,在校园网综合平台上建立“校本教研网”,已成为学校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标志。校本教研网通常由主网、教研资源库、教育博客(群)、论坛和主题学习及研究网站等构成。调查发现,校本教研网的建立不仅可以使校本教研便于操作,而且还有利于数字化教研资源库的建设,有利于以此为平台的教改课题研究的深入进行,有利于主题学习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多学科的协作,有利于研究梯队的建立与和谐发展。 3.区域性教研网。区域性教研网是指由省、市或县(区)等教育部门主办的教研网,通常是建立在区域性教育城域网平台上的,其主要功能是立足于区域内的教育教学研究的开展和服务,建立区域内的中小学校的数字化教研网络,推进区域内的教育教研的整体发展。区域性教研网通常有主网、教研资源库、教育博客(群)、论坛和课题研究网站及区域内各校的校本教研子网等构成。由于区域性教研网均从属于本地区的教育、教研主管部门,故区域性教研网在网络教研的管理上能够更加得心应手,在宣传上更具有导向性,在内容上更符合本地区的教改要求,在教研的形式上更加切合当地的实际。 4.全国性学科教研网。全国性学科教研网是由诸如国家各学科课标组主要负责人等主持建立的。从现实情况来看,全国性学科教研网已经或正在向立体化的网站群方向发展。全国性学科教研网的主要功能包括:建立全国范围内的立体化学科研究队伍;实现学科课程改革和教师成长的专业引领。 5.国家级综合教研网。如,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办的“新思考”网就属于典型的国家级综合教研网。“新思考”网不仅注意及时发布最权威的新课改和教研信息,而且围绕着有利于网络教研的开展、教师的专业成长、专家的引领、师生教与学的互动等原则来设置分类合理的栏目,提供丰富的资源和链接。尤其是“在线研讨”,为国内知名的课程、教研专家与教师进行点对点或点对面的互动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当前,就我省情况而言,加强以市、县区教研主管部门组织指导下的、广大学校尤其是教学示范学校积极参与的分级管理的区域教研网络建设,是当务之急。而利用教研部门的现有资源优势加强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网络资源建设,是重中之重。 资源的构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形式的构建,一个是内容的构建。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务于内容。从内容来说,必须以教师专业发展不同需求取向作为网站规划的定位。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阶段性的特征,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教师会在不同取向之间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因此,网络平台在整体内容与功能的设计上应体现层次性和半结构性。所谓层次性,是指网站在内容上适应教师专业发展不同取向的特殊需要。理智型取向的教师比较希望网站能够提供足够的教研资源;“实践—反思”取向的教师比较希望网站能给自己一个私人化的空间;而生态取向的教师则更加注重网站交互功能的完善。所谓半结构性,是指为适应不断变化的用户需求,网站除了在建设之初设定栏目板块以外,还需要在日常运作过程中及时捕捉用户关注的焦点问题,以补充和调整栏目设置,使网站真正成为教师的“交流渠道”而不仅仅是政策法规的“知会渠道”。在开发网络信息资源方面,着重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2.在学科网页上设立留言板,实现教研信息的沟通与交流。通过留言板进行广泛的交流与研讨,并及时将互动沟通的情况在学科网页上发布。 3.根据教学计划,开发目前急需的教学资源,加强对学生学习的指导,使学科网页中的“虚拟课堂”逐步得以完善。 4.在学科网页上开设“名师答疑”等栏目,对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做出回应,加强对学生学习的指导。 5.在学科网页上及时推荐支持学生自主学习的教育理论和有效的教学方法,开发网上研究性学习项目。 (三)强化学校和教师的教研主体地位,建立以校为本的网络教研机制 网络校本教研是一种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及构建信息环境,在教研机构的组织指导下,充分发挥学校和教师的教研主体作用,不断优化、改善甚至变革学校教研的手段、过程和结构,以促进教学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着眼于在学校的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现代化教研方式。通过网络校本教研,激发校内各方面研究与改革潜能并促进其发展,并通过网络教研、常规教研与课题研究等的有机结合,促使学习方式发生根本性改变。
该模式是在校本教研制度、校本教研质量监控机制、学科教与学发展性评价的有效构建中,以网络积分制的形成及其在评价考核中的充分体现为前提,在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分步骤开发并推广应用的软件工具平台的支撑下,形成前后相继的行为链:“发现问题并学习研讨一形成方案并组织实施一在实施过程中进行自我反思和交流研讨一新一轮基于问题解决的校本实践”(见图1)。
我们研究并借鉴了有关校本教研、网络教研的部分文献资料,在部分学校 对该模式进行了一些实证研究。初步结果表明,通过积极有效的教师校本培训和网络校本教研的有序实施,教师的教学研究、网络应用以及整合教学的投入程度和实践水平等都会得到较大提升。 ①关键思考。教师从工作中发现需要解决的问题之后,可采用头脑激荡法、专题研讨法等,结合自身工作从中找到有价值的研究课题。将那些具有全局性、普遍意义的问题,系统概括为科研课题,在课题研究的规范引领下进行理性的校本实践,从而发现并总结出有规律性的东西,以便指导新一轮校本实践。 ②组建团队。这时可以组建研究团队,确定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基本思路,制定实施计划并开展实践研究。 ①专家报告/教师研讨。通过专家报告、参与式研修等方式,帮助教师深入理解现实中的困惑和问题,在实践中构建起自己独特而先进的个性化理论,从而更好地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②教师校本培训。通过“网络教研资讯平台”定期发布研究课例、教学案例等资料,帮助教师进行自我研修和集体研讨,了解学科教学、课程改革、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模式。采用讲座培训和网络研修相结合方式,使校本培训适时灵活地融人教师的日常学习和工作当中,真正发挥作用。 (3)设计方案。面对日益复杂的教育教学问题,影响教师应对的各种因素也错综复杂,需要设计多样的、针对性强的解决方案,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调整和完善方案。 ①分析问题。采用“思维导图法”列出问题的各种因素和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性,然后讨论分析其实际价值及重难点。教师把问题发布到“网络教研资讯平台”,使问题得到深入研讨,并充分共享智慧。 ②优化方案。以教材和教学模板为参照,教师进行系统的教学设计,即确定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学实施的各个环节(包括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资源应用及内容设置等)。对于科研课题,需要从解决实际问题入手,制定并优化设计方案,使之更具操作性和可行性。 ①校本实践。在教学中,教师根据实际情况有计划地推进实施步骤,分阶段处理各个关键问题。教师要逐步成为校本课程的研发者,在教学实践中提升自己开发课程资源和实践应用的能力,体现独特性和创造性。 ②发展性评价。为每位师生建立个人专辑网页,教师把设计方案、开发或选用的教学资源、评价量规、考试试题、课例实录、教学反思、课程开设等内容及时发布进去,学生也把作业、作品、学习素材、调查报告、学习成果及选课情况等发布在自己专辑内,专辑之间均实现链接和互动评论等功能。以此为基础,通过激励性、过程性、发展性评价标准的具体实施,帮助教师及时反思并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改善学习行为并追求进步。 ①教学反思。在一轮教学实施当中或之后,教师要在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丰富的教育知识支撑下,通过案例写作、教学后记、问题诊断、叙事研究、课例研讨、网络在线研讨等方式,提高自我反思和教学研究的水平。 ②经验共享。教师的研究课例、资源利用及问题解决等经验和方法,也将是同行教师有益的参考和学习;教师可利用“网络教研资讯平台”发表教学反思文章,其他教师或学生就此进行反馈和评论。通过以上措施,达到经验共享和交流促进的目的。 ①案例展示。利用教研活动或教师集会,组织教学案例的展示和经验交流活动。展示能引发别人思考和研究的、有较高质量的、丰富教育内涵的教学案例,交流成功经验。每个案例的展示过程包括教学设计思路介绍、关键环节的视频片段(或课例录像)、自我反思及问题的聚焦研讨等。 ②专业提炼。在此基础上组织一批骨干教师或专家针对这些研究课例进行点评或引领,以便将案例研讨深入而系统地进行下去。 ③深度挖掘。依托“网络教研资讯平台”,组织教研组或教师针对案例中的关键问题进行网上讨论,总结出有价值的教学经验或问题解决的办法,帮助教师找到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 在网络积分制的形成和实施中,构建多种校本教研功能平台,使网络校本教研可以适时、有效地融入学校教研以及学科教与学活动当中,从而优化教研手段和教与学过程,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并有效促进师生发展的目的。具体的实施策略建议如下:
(1)遵循适时构建、阶段实施、行为调整相结合的原则,推进校本教研平台的开发与应用。针对教师和学生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螺旋发展的特点,在此过程中所需要的专业引领和及时支援是相当重要的,为此可以考虑分步骤、有针对性地开发实用性强的各种功能平台,并通过各种有意义的信息活动(如各类比赛)、专题讲座培训等形式,对这些平台工具进行校本推广应用。与此同时,有重点地扶持一些示范项目,及时总结并提炼出成功经验并用于指导新的实践。
①问题研讨及写作平台。该平台是支持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探究问题、网络主题探究活动的交流研究工具,学生习作交流和表达思想的网上学习场所,有助于引导师生进行网络交往,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并形成网络使用规范与习惯。 ②课例研讨及网络教研资讯平台。借助该平台开展网上与现实相结合的教学研究和课例研讨,帮助教师探究问题、案例写作、专题学习和自我研修,推广成熟的教学方法、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共享教学经验,探索网络课例研讨和教师培训模式。 ③课题研究及教科研平台。侧重课题研究及教研信息发布、成果展示、资料形成等方面,促进各级教研组织利用网络积累资料、优化过程和表达沟通等。 ④教师发展档案袋及学生成长记录袋。建立教师个人专辑和学生个人专辑的网络教研数据库,专辑内均有个人的网络积分。网络积分是指根据教师或学生提交资源、参与学习或网上活动(如发表文章、参与讨论)、社会评价等情况转换而来的具体分值。 ⑤学科教与学发展性评测平台。根据各种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相应的学科教与学网络评测平台,发挥网络数据库统计和用户广泛参与的优势,使教师教学评价和学生学业表现评价更趋于多元互动、客观公正。 在系列教研工具平台的开发与应用过程中,应事先确定一个整体的发展思路,从解决实际问题入手,坚持“开发一个,成熟一个”的平台开发与应用基本原则,注重有效性与实效性相结合的绩效评价管理,使每个功能平台在实际使用中能够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从而稳步有序地推进校本教研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坚持“师生发展是根本,课题研究为导向,平台应用为依托,项目实施出特色”的原则,分步骤、适时地逐步构建网络校本教研的框架体系。 (2)树立自主自强观念,开展各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建设开放、共享、实用的网络课程资源
①校本教育资源库建设及应用。侧重教学资源(例如学案、范例、课例、学科网站及教学资源,网络资源索引)的搜集、整理、精选、开发和应用,探索有效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模式。依靠本校力量逐步建立系列化的校本课程资源,并通过各种渠道与外界进行广泛意义上的开放交流与项目合作。 ②网络课程开发及信息资源环境的构建与形成。把网络主题探究、专题网站开发、校本课程开发作为重点,提升教师组织和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通过各种信息活动,倡导高质量高品位的数字化学习生活,营造健康活泼的校园信息文化。 ③校本教研运作机制建设和实施推进。建立网络校本教研质量监控机制,做好教研行政部门的高级参谋,定期发布校本教研各项评测指标,规范引导校本教研的顺利实施,引入校外人力资源和得到有效的专家引领。师生、教研组、年级组在网络教研平台和信息活动当中的具体表现或贡献情况,都被折算为相应的网络积分,把网络积分制度纳入常规教研及师生考核评价当中,视为业绩的一种物化体现。师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网络积分,享受学校的某些优惠政策或相关奖励。 (1)网络校本教研顺利实施的决定因素:学校领导的理解和支持程度,师生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以及推进的策略与方法。许多信息化建设实践已经表明,学校领导的理解和支持程度能直接左右教育信息化进程,也往往是成败之所在。这除了学校领导统筹兼顾和自身学习提高之外,业务主管、研究人员和学校领导之间要充分沟通,达成共识。另外,网络校本教研需要更多不同层面的人员参与,原则上需要做到人人能享受自由通信的网络功能(例如校内邮件服务系统等),教职工需拥有个人的工作电脑。 事实上,师生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及习惯意识的现状,也是影响网络校本教研能否顺利实施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加强教师校本培训和实践应用、学生系统学习和操作实践。通过培训、团队建设和机制建设等,逐步形成“大众群→骨干群→ 核心群”三个层面的教师团队,形成网络校本教研的深厚群众基础和肥沃的科研土壤。 (2)网络校本教研的实施保障:制度保障、组织建设及用人策略。针对教师发展、师资培训、资源建设、教研效益及教学质量等方面,学校需要逐步建立与本校发展情况相适应的教科研管理以及成果奖励制度。通过制度建设和及其切实执行,让一线教师和职能部门明确各自的努力方向,增强凝聚力。 学校可以从学科教师中选拔教师让他们担任学校的技术协调员、学科教研员等职务,享受一定待遇并有相应的教学管理和指导职责,确保网络校本教研工作顺利运作起来。其基本职责包括:负责教学技术需求分析及制定解决方案;协助并指导网络教学研究工作;指导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实践;监控及评估教学教研质量与效果,及时与有关方面沟通,帮住学校领导适时调整实施策略。 三、发挥教研机构的组织指导作用,构建有效的网络教研管理体系 (一)建立浓厚的网络教研文化 从教师层面来说,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面对教学一线的诸多实际问题,如何唤起每一位教师的教育教学科研意识,特别是网络资源、交流、合作、研究意识,是展开网络教研的重要前提。要利用教研机构的资源,指导教师转变传统的教研理念,确立教师在教育教学科研中的主体地位,让教师真正成为教学研究与改革的主人。同时,引导教师正确认同网络文化价值,深刻认识现代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应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积极迎接挑战。从校长层面来说,学校领导要提高网络教研对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改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提高学校教学质量重要性的认识,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积极创造条件,确保网络教研的顺利推进。学校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鼓励教师参与网络教研。对于教师的科研成果要以制度化的形式给予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奖励。师生、教研组、年级组在网络教研中的具体表现,都应纳人常规考核评价当中,视为业绩的一种物化体现。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网络教研成绩,享受学校的某些优惠政策或相关奖励。 队伍建设主要包括教研团队与技术团队的建设与管理。为了保证网络教研工作的含金量,教研部门必须自上而下地建立教研团队,充分调动教研力量,对网络教研给予智力支持。 为解决参与网络教研人数不足的问题,组建教师社群,作为网络文化形成的基本单元,是一种有效的方式。一个教师社群的活跃程度与其负责人的影响力和组织能力的大小是分不开的,因此负责人的选择是非常关键的。一般情况下,可以由有一定影响力的优秀教师担任,或由教研部门直接介入,以他们的教育教学经验、号召力和组织能力分工负责各社群的日常教学研讨活动。教研社群的创建与合作关系的形成,既调动了不同层次的教师的积极性,又使教研人员找到了用武之地,真正体现合作的意义。网络社群内部知识能力结构分层互补,有助于打破教师相对保守的职业习惯,有助于避免专业引领的缺失而造成的教研层次无法提升的现象。 技术团队涉及的管理人员队伍庞大,对各级管理员责任和权限的划分应有相应的规定,一般可由系统管理员、信息安全管理员、编辑人员(网群总编室)、网群管理员(分网站站长)、网群组成员(分网站管理员)和注册用户组成。 1.系统管理员一般由信息中心网站的维护人员承担,他们主要负责网站系统开发和维护,保障系统稳定安全,开通网群管理员权限,开通编辑人员权限,开通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员权限。 2.信息安全员主要负责抽查栏目内容信息安全,对栏目文字、图片进行调整并通知相关方面管理用户名和密码。 3.编辑人员主要负责编辑上传栏目信息,管理栏目内容。 4.网群管理人员主要负责开通网群组成人员权限,对网站进行基本描述、动态管理,维护资源目录,组织上传资源并评价推荐优质资源,对注册用户提供的资源进行打分,组织网上教研和备课,组织网上答疑,审批开放性栏目内容,开通自定义栏目并维护。 5.网群组成人员主要负责维护资源目录,上传并推荐优质资源,对注册用户上传的资源进行评价,参加网上教研和备课,参加网上答疑,上传栏目内容,管理注册用户上传的内容。 6.注册用户有上传资源、下载资源、推荐目录、发表评论、专家咨询的权限,也是网站群资源不可缺少的建设者。尤其对于注册用户,需要特别地引导。因为当教师突破学校的围墙加入到网络教研的大家庭中的时候,容易因为网络虚拟环境的陌生与较为绝对的平等而迷失自我,需要教研人员或学校管理者予以及时地关注和鼓励。 教研部门在进一步重视并继续大力宣传和推进网络平台建设,建立各单位功能齐全的教学研究网站,并构建区域网络平台体系基础上,要加快建立上下沟通、分级管理、相互协调、区域联动的有效组织管理与运行机制。只有实施有效的组织与管理,有计划、有目标地积极组织开展,并指导和鼓励教师主动参与各种层次和形式的网络教研,才可以形成区域内的网络教研优势,达到开展网络教研的应有目的。 网络教研平台建设的硬件设施及软件平台开发,都需要大量的经费支持,经费匮乏已成为制约教师参与网络教研的重要障碍,这些问题在经济落后地区更为突出。因此,本着节约与实用的原则,应该充分利用现有设备,防止重复建设。需要指出的是,为了避免增加经费投入,要研究只需要添加服务器设备即可建立网站群的问题。要注意依托本地教育信息中心网络设备建立网站群,这样既可节约网站群的建设成本,又可以利用网络中心的技术力量对网站群进行管理与维护。 在此基础上,整合现有资源,形成“省、市、县、校”四级管理体系。即注重依托省网络教研平台,在省、市、县、校分层管理下,形成四层联动、逐级管理、全省共享的组织模式。对于省教研部门而言,要建立统一网络应用平台或虚拟教研中心,直接带动各地开展网络教研。教研员可以深入跟踪并指导各市、县区网络教研活动的开展。相应的,各市也要自上而下建立指导与引领团队,依托技术部门建立统一网络应用平台或区域虚拟教研中心。同样的,各县区也要形成本区域虚拟教研中心。对于学校而言,校领导必须亲自主持教研工作,以学科教研室、教科室为核心,教务处、教科室、电教中心等部门直接或间接支持教师参与网络教研。如此,在教研部门组织指导下,教研部门与学校共同打造“省、市、县、校”四级管理机制。 1.市、区县教研网站建设问题。市、区县教研网站是省网络教研平台系统的二、三级枢纽,是本区域网络教研活动的核心。各市、区县教研室要在建好本室教研网站基础上,指导和推动本地各学校教研网站的建设,可建立试点,逐步推广,力争尽快实现大部分中小学与教研室网站实现联网。各级教研室要积极探索利用网络开展教研的策略和方法,把进行网上教研活动的实验作为重要的教学研究任务加以落实。 2.学科网页和综合网页建设问题。学科网页是教学研究工作的重要载体,学科网页建设是教研网建设的核心性工作。各级教研室要组建学科网页教研主干队伍,使学科网页发挥好对学科教学的研究、指导和服务作用。要开辟具有特色的教学研究专栏,如:新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学科教学成果、学科论坛等。鼓励教师建立具有学科特色的个人网站,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为学科教研活动提供信息资源。 另一方面,综合网页是为教学服务的重要窗口,因此,也要重视综合网页尤其是首页建设。综合网页的建设要在完善教学研究、指导、管理、教材建设、课程资源、教研论坛等栏目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校长论坛、名师论坛、BBS公告板等栏目,在“一通、二用、三更新”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信息的时效性和科学性,确实起到宏观指导作用。 网络教研的开展离不开教学一线人员的积极参与。假如一线人员特别是教师失去了参与网络教研的积极性,网络教研就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和意义。为此,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师及教研人员参与网络教研的激励与评价机制,以此来鼓励其开展网络教研。为此,我们可借鉴美国行为科学家爱德华·劳勒和莱曼·波特于1968年提出的波特—劳勒激励模型,用于建立有效的网络教研激励机制。该激励理论告诉我们,要形成激励→努力→绩效→奖励→满足,并从满足回馈努力这样的良性循环,取决于个人能力与素质、外在工作条件与环境、个人对组织期望意图的感悟和理解、对奖酬公平性的感知等综合性因素。依据模型,教师与教研人员参与网络教研的努力程度,主要取决于内外在报酬。内在报酬即教师与教研人员个人切身体会到的网络教研的意义与价值,对教学质量的提高与个人成长的帮助;外在报酬即将其参与网络教研情况列为诸如晋升职称的考核指标或直接给予物质奖励等。对学校而言,教师个人的努力程度、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科研能力、学校的网络教研软硬件条件与其他外部环境因素如教务处、技术部门的协作支持程度等等,一起作用于学校网络教研的绩效表现。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师参与网络教研的过程中,既要有物质奖励,又要有精神鼓励,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使网络教研成为教师教学生活中的一部分。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良性的教研生态文化。 计划性与灵活性相辅相成。网络教研的组织既可以按照教研机构的计划,在教研人员的指导下,以区域性或校本教研的方式进行,也可以由教师个人自发或数人合作进行。研究的问题既可以来源于教研机构、学术团体的“招标”,也可以来自于一线教师的积极申报;既可以是新的教育理论问题,也可以是来自于课改一线所遇到的实际问题;既可以教师独立实施,也可以进行跨区域或校际间的同侪互助,甚至是同专家进行“U—S”合作。在网络教研中,教师的个别问题,可以请专家或优秀教师对其进行指导;而对于普遍性的问题,则可以进行集体“会诊”,乃至于向国内“招标”。总之,有效的网络教研既要有计划性,又要保持一定的灵活性。 网络教研与校本教研、常规教研共生互补。在网络教研的推广与应用过程中,应当处理好网络教研与现在广泛实施的校本教研、教研室的常规教研的关系。校本研训能够解决教学中实际面临的教育教学问题,但也容易因问题具体而忽视对其教育意义的理论思考,进而影响校本教研的理论深度和研究结果的普适性。教研室的常规研训让我们在工作中有归属感,能及时了解同行的工作状况,集中集体智慧,对教学工作有极强的现实性、实用性。网络上多元化的教研交流活动则能够提升我们的理论层次,特别是专家资源的有效利用能够迅速开拓我们的眼界,群体性业务交流有助于增强教研的实际体验与理念认同。然而,网络的虚拟性使得“兴趣团体”或互助伙伴的选择远比校本教研和常规教研困难,网络教研伙伴的建议由于牵涉到教育教学的情境差异,也有可能会影响问题的圆满解决。由此可见,网络教研与现存的所有教研形式都是一种共生互补的关系。网络教研是校本教研、常规教研的继续和延伸,只要善加利用,网络教研能够成为教师的好帮手。 实施与推广网络教研应注重提升参与者的兴趣。技术支持教育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有一个逐渐被大众接受、展现教育功能的过程。网络教研是网络技术在教育应用的高级阶段,在实施与推广过程中,需要处理好网络教研的成本、效益问题。这里包括技术本身的成本以及使用者的人力成本。我国教育信息化的顺利推进使得技术成本在网络教研中所占的负面效应越来越小,而教师人力资源成本则是不能回避的问题。新教研形式的推广不应以增加教师日常工作负担为代价,即便在开展网络教研的初期,教师凭借热情与专业自主性能够在工作之余完成大量的研究工作,但长此以往显然不是一个妥善的解决办法。网络教研是一条需要长期坚持的教师自我发展之路,如果运用不当,会给我们已经超负荷工作的中小学教师增加压力,损伤教师自主发展的内在动机。 我们认为,随着教师专业成长意识的增强,网络技术的普及与发展,社会对教育技术应用认识的加深,现有的教研组织形式将更综合、完善,网络教研必将更快地发展。(课题研究者:山东省教学研究室
王运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