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维护群众“尊严”需从小事做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3-20 06:20: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维护群众“尊严”需从小事做起
刘少峰
《孝感日报》近期刊载了人物通讯《勿以善小而不为》,记述的就是汉川市法律援助中心女律师胡秀红的先进事迹。胡秀红接的案件大多是工伤理赔、民事纠纷、邻里相争、家庭暴力等鸡毛蒜皮的事儿,可在她的眼里,都是关乎人格和尊严的大事。这种“勿以善小而不为”的人生信念值得肯定。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尊严”二字今年首次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这说明,人民群众的“尊严”分量之重。“尊严”之义就是权利被尊重。约翰•高而斯华馁说:“人受到震动有种种不同:有的是在脊椎骨上;有的是在神经上;有的是在道德感受上;而最强烈的、最持久的则是在个人尊严上。”可见,“尊严”的价值对人的影响之大。其实,老百姓的“尊严”不在于有多么“尊贵”的身份和地位,而在于其人格、自由和权利能够不受侵犯而得到切实的保障,可以说,“尊严”的底线就是权利的平等与人身的自由。由此看来,胡秀红“勿以善小而不为”的人生信念就具有异乎寻常的意义。
当然,维护人民群众的“尊严”是一项宏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这涉及到政策、体制、法律、道德、个人感受等多个层面 。当人的“尊严”受到伤害时,有的人采取了沉默,有的采取了逆来顺受,有的人却采取了“反抗”。上海海事大学贫困女研究生杨元元因学校拒绝她的母亲在校居住,就采取了自杀,她的“尊严”就这样被社会冷漠践踏了。
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尊严”,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时下,一些人爱唱高调,却不屑于做小事,对群众的委屈和诉求漠不关心,这种心态让人寒心。其实,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我们从具体的每一件小事抓起。从这个角度看,胡秀红的“勿以善小而不为”的人生信念就显得弥足珍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16 16:01 , Processed in 0.09723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