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简化字: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4-6 15:00: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简化字: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来源: 中国青年报
汉字是该“复繁”还是“进一步简化”?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社会的来临,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备受重视,与此相关的汉字使用及相关政策问题也日益受到社会大众的关注。近来,在社会上,人们对是否应该恢复繁体字议论纷纷。
为了回应大众的疑问,构建和谐的社会语文生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史哲学部近日举行第五次国学研究论坛,以“简化字与繁体字”为主题,邀请知名语言学家作学术报告。
汉字的标准化是当务之急
中国语言学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宁以《20到21世纪汉字问题》为题作了精辟演讲。她认为,汉字问题看起来是一个十分简单的普及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这个问题不仅涉及国家与民族的振兴和发展,而且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问题。
在报告中,王宁教授回顾了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中叶三次有关汉字命运的大辩论。她说,早在20世纪初,中国就发生过汉字存废之争。如今,对繁体字推崇的背后,固然反映出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认同,但其中暗含着不适合新时代的因素,那就是盲目复古。
她认为,50年代以来的汉字改革,包括推行简化汉字,从有组织领导的群众参与转变为国家推行,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尽管简化字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失误,但是,它已经成为社会大众文化传承和现代文化记载的工具,必须保持稳定。
王宁教授说,改革开放以后,到20~21世纪之交,汉字再一次经受了时代的考验。面对来势迅猛的信息革命,解决汉字进入计算机中的各种问题,也即进一步实现汉字的规范化、标准化才是当务之急。目前有关方面已开展工作,将要对汉字的规范进行新的调整。
简化是汉字演变的主要倾向
国家语委咨询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董琨研究员的报告题目是《汉字演变与汉字改革》。通过对汉字演变历史的简要介绍,他认为无论从字体还是字形结构来看,简化是汉字演变的主要倾向。
任何一种文字符号系统,都要取得简易度与区别度的最佳协调。董琨研究员对简化字存在的若干不足之处进行了评析,认为简化字在简易度和区别度的协调方面总体上来说还是做得比较好的。简化字推行的半个多世纪以来,对于普及教育、提高全民族文化水准,成效巨大;而且泽及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现在也为许多国际友人所研习。
对于简化汉字的未来,目前社会上存在“复繁”和“进一步简化”两种思潮。董琨研究员认为,基于中文信息处理的需要,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及台湾来往交流的现状以及新时期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的目标,两种思潮的主张都有一些偏颇,因而是不可取的。(珐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24 03:36 , Processed in 0.11709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