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黄春贵:3年艰苦训练成就登峰梦想 激动也感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5-2 09:14: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黄春贵:3年艰苦训练成就登峰梦想 激动也感恩2008年12月24日
2008年中国教育年度新闻人物候选人黄春贵访谈
  12月24日,2008年中国教育年度新闻人物候选人、奥运珠峰火炬手、中国农业大学学生黄春贵做客中国教育新闻网,回味将奥运会圣火送上峰顶那激动人心的时刻。孟召臣摄

黄春贵(左)做客中国教育新闻网。 孟召臣摄
  主持人:中国教育新闻网的各位网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进入中国教育新闻网直播间,关于“2008年中国教育年度新闻人物评选候选人物访谈”,本次访谈是和搜狐网联合举办。今天上午光临我们直播间的嘉宾是50名候选人物之一,来自中国农业大学的黄春贵!让我们欢迎黄春贵同学的到来,欢迎你!
  黄春贵:谢谢。
  主持人:首先我们祝贺黄春贵同学进入了“2008年中国教育年度新闻人物评选”候选人序列,2008年是让黄春贵来说是激荡人心的一年,也是铭刻一生的一年,今年5月他入选北京奥运会珠峰火炬手并在5月8日这天登顶珠峰,将北京奥运会圣火送上峰顶,黄春贵同学,跟大家分享一下当时的心情?
  黄春贵:当时的心情很激动的,当时的事情很多是保密的,很多事情事前都不知道,我们作为学生能够到珠峰已经相当的满足,有这样的机会很难得,这之前没有想其他的,就想把这个机会抓住,能够上去就不错了,到峰顶以后,队长突然说给我这个任务,我脑子里有一阵子空白,一下子有点接受不了的感觉,不知道做什么,反应非常迟钝的情况下,就是很机械的告诉我做什么就做什么。拿着火炬走的一小段,大概就是15米左右,那个过程中也不敢想其他的,我不知道有多少人会看到我,在我点燃火炬的瞬间是有颤抖的,点的第一下没有点着,当时非常害怕火炬在我手上出问题,后来点着了,就是抱着火炬不能在我手上出任何问题的心态传完的,后来大家欢呼,心情是非常激动的。非常感谢有那么多人的支持,也感谢领导给我们年轻人的支持,非常的不容易。
  主持人:现在回想起来当时还是比较激动的。
  黄春贵:是的。
  主持人:能够站在世界最高的地方是要付出努力的,你在这之前前有多久的登山运动历史,平时有什么样的训练?
  黄春贵:要说历史,从专业的登山角度来说我们之前的准备是不够的,我是从学生登山社团出来的,我04年到中国农业大学,赶上农大“峰云社”成立,就是想跟大家一起玩就进去了,05年5月第一次接触雪山,我本身是南方人,没有真正攀登过高山。05年才接触雪山,06、07年到08年,平均每年两次雪山攀登,在学校里面05、06是学生社团参加登山活动,06年9月到08年这一段时间是到中国国家登山队接受各方面系统化的训练,一天有一定的训练安排,有一个详细的计划,训练的内容都很详细。在学校是学生自主的,学生是以学业为重,周一周三晚上8点到10点在学校训练,主要是跑步,就是学生做的体育项目。周末会安排一天的时间到郊区香山进行一天的拉练。到国家队以后有了很大的差别,一天到晚就是训练,除了训练还是训练,上午什么项目,下午是什么项目,中间有什么项目配合,都是系统科学的训练。在国家队把这个潜质锻炼出来,经过科学的训练把体能准备得更好,将近三年的时间在做准备的工作。
  主持人:在学校的时候,基本上是体能训练,加强体质,增强耐力的训练,那么进入国家队以后是一些技术、技巧性的训练吧?
  黄春贵:技术结合体能,主要是心肺功能,在山上呼吸困难的情况下,对肺部的要求非常高,进入国家登山队以后就有了专门的、系统的学习,柔韧、耐力,是分模块进行训练的,而在学校就是自己瞎练。
  主持人:进入国家登山队以后,进行技术性,技巧性的训练,结合体能的训练,就像练体操压腿一样,会有类似的具体项目训练吗?那些什么具体训练项目让你感觉对登山有特别大的提高?
  黄春贵:以体操那样做柔韧性的练习我们也有,但是没有体操要求的那么高,我们要有针对性的训练,一个是攀岩,那就需要很高的柔韧性,还有攀冰,在山里面很多冰,没有训练就不知道怎么走。还有器械操作,在平地上一定要达到闭上眼睛不管做什么操作都可以完成,才能在山上更好的保护自身的安全。在山上意志力会相对薄弱,意志会很差,就是靠惯性动作完成的,就是反复的训练操作的过程。还有雪地模拟负重,在山里面要走雪,我们事先模拟环境。在吉林北大湖那边走了十天,一天背十公斤沙子,雪没过膝盖,上午九点开始走,一直走到下午,练得非常狠。
  主持人:进入国家队训练和平时训练是有不同的。当你被确定为珠峰火炬手之后,主要做什么样的准备活动,这跟平时的训练是不相同的,在这个时候,对你来说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黄春贵:进入国家队是06年9月,之前都是在学校登山社团里面,之前为什么去国家队,中间有一个铺垫,06年10月,我们登上世界第六高峰,我和一个女队员代表学校去的,上到8000米,有了这个过程对珠峰有了更好的准备。接下来国家要组建珠峰国家队,有了这个条件以后,我们比没有这样经历的人更容易被选择。选拔的时候进行了一天的体能测试,从早上8点到晚上6点,一开始是10000米,项目不间断的在测,我们以前没有那么大的强度,下来以后缓了半个多月身体才缓过来,我觉得主要是以前我们在社团里面得到认可以后才有机会参加国家队,才会出来,之前的准备主要是学生的登山,首先要有雪山经验。
2#
 楼主| 发表于 2010-5-2 09:15:27 | 只看该作者
主持人:从珠峰回来以后,在北京奥运会举办期间,你当时在做什么?参与过圣火传递以后,你可能成了年轻人的榜样,是否对你的校园生活带来了变化?  黄春贵:变化肯定是有的,活动之前也不知道最后是什么结果,本身这个活动有两年是在国家队的,学业有一定的耽搁,不能在学校上学,家长,老师各方面来说都很难办,一方面是国家的任务,一方面是学业,挺难的。我们最后去那边学校放宽了政策,我们一边要训练,一边要学习,因为期末要回来考试,因为不想延缓毕业,白天训练,晚上看书,为了期末考试做准备。之前我在登山活动登顶之前,跟以前的登山活动没有多大的差别,就是多了一个光环是国家任务。没有想到有太多的关注的事情,那天在山顶看了直播,有多少人看到你了,我下来以后,各方面的变化都来了,各方面的问候都来了,才知道关注力,知道回来以后必定有很多的变化,一定要适应新的变化。我是5月15日回到学校,6月18日面临毕业,有很多事情该推的就推,赶紧忙毕业的事情,因为毕业论文还要做,时间很紧的,当时只想着能够毕业就好了。最后也是努力补考,各方面都过了以后学校才给予毕业,我现在的单位是一个公司工作,是一家登山运动俱乐部。后来开奥运会了,看到那么多的志愿者,我也很想去做,但是已经没有机会了,志愿者是事先选定好的嘛,不过仍然很高兴的,而且有幸去观看了开幕式。
  主持人:男生一般来说都喜欢打篮球,踢足球,你为什么喜欢登山这种相对来说危险性比较大的运动,是什么影响了你?
  黄春贵:我也很喜欢打篮球的,但是我“海拔”有点低,为什么走进登山,最初的兴趣不是登山,我是从本身是比较好动的人,我从农村出来坐着闲不住,我还是喜欢活动活动的,来到北方上大学,感觉冬天太冷,很多人都呆在屋里不出去,我想我得出去,后来看到社团里面老的队员在操场上跑,我说这些人怎么天天在一起跑,就问他们做什么,后来知道了社团就参加了,平时跟他们训练,进行以后体质上有一些优势,慢慢的显现出来,社团选登山队员的时候就选择了我,进入了登雪山的行列。在山上不知道是什么状态,感觉能去一趟也很好,因为其他人高山反应很严重,我本身是从次高原下来的,适应性比较强,在山上感觉还比较好。第一次登山之后,他们说这个人可以培养,就作为重点来培养,我到这种程度慢慢的把心放在社团,不愿意离开了,对我影响最大的是社团的队伍,因为一起登山,要共同面对很多困难,要面对生与死的挑战,这样一群朋友做事情,对学生来讲会有很大的震撼。
  主持人:听了你的介绍,你以往的登山经历中可能有许多惊险的故事,因为登山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和危险,能跟网友分享一下这种特别的经历吗?
  黄春贵:登山有不确定性,危险时刻都有,我刚起步那几年登的是路线成熟的山,很多教练陪着,很少意识到危险的存在,等到自己要带人出去的时候,才发现困难有很多。07年测试回来以后,学校社团要到青海登山,我们刚从那边下来,就接了这个学校登山队队长的职务,因为这个路线是我第一次走在最前面,事前没有做队长的经验,会有什么情况我们自己也没有底,就是在前面边走边探路,我们和后面的队员通过绳子练在一块往前走,因为在山里如果不清楚路踩空了掉下去了没有人可以救你,就必须有绳子连在一起,如果你倒了后面的人可以拉住你。我们走着也不知道路线是什么情况,用冰镐敲,因为敲的力量不够,人过去的时候就掉下去了,后面的还没有反应过来又掉下去,很恐怖的,我们后来探明了以后那是一个很深的不见底的雪坑。还有雪崩,一般是顺着雪坡走,如果实在不能走,需要横切雪坡的时候就很危险。06年的时候,当时我们还属于受保护的对象,领队在前面修路,我在旁边走,看到那个雪下来了,很恐怖的,从另外的角度来说虽然恐怖但是很刺激,更加吸引了去探险,这个活动有很大的魅力。现在登山越来越科学化,理论结合实际,科学的操作可以避免危险,但是还是有很多突发事件没有办法避免的。
  主持人:登山除了对体能和技巧的要求,装备是很重要的一部分,给大家讲讲自己的第一套装备是什么时候购置的?
  黄春贵:在山上来说装备就是生命,没有装备即使是能活也活不了多久,现在装备越来越精细,我们在学校里面是没有装备的,本身家庭条件也不允许花这么多钱,我很喜欢学生登山,首先很锻炼人,在什么东西都没有的情况下来做这个活动,你就要想办法怎么做,找组织外联拉赞助,这是很锻炼人的。我们是通过社会上找各方面的赞助,不管是衣物还是食物的,像苍蝇乱撞,撞到什么是什么,刚开始在社团里面到处跑,有一些赞助商对学生社团有支持的,确实可以找到一些。学校第一年登山是探路者品牌赞助我们的,衣服,鞋子,所有的装备都是赞助的。这些赞助都是属于社团的,真正属于自己的装备就是进国家队以后,因为不用买了,国家的任务是有资金的,直接配好的。
  主持人:自己的第一套装备是进入国家登山队以后,国家配发的,算是工作服?
  黄春贵:对。
  主持人:登珠峰的装备和平时登一般山峰的装备一样吗,有什么区别?
  黄春贵: 区别肯定有,雪山有划分,7800米往上属于8000米等级的,对装备的要求比较高一些,首先从衣服上看,7000米以下的雪山穿冲锋衣,羽绒服都可以的,这是一般的户外装备都可以接受。但是珠峰的时候衣服的重量有要求,要达到一定的质量,鞋子是高帮的,像丝袜一样套得很高的靴子,还有风镜什么的。中等的需要三四万,高档的得十多万。
  主持人:农大历来有登山运动的传统,也得益于有“峰云社”这样的校园社团组织的大力推广,请你给大家介绍下你们社的情况,一般除了必要的训练,你们参加比赛吗?
  黄春贵: 社团起步和其他的社团不太一样,我们当时因为得到了学校领导和登山协会的支持,起步稍微高一点,起步选择的路线,走的方式跟其他的社团也不一样,我们刚开始是选择商业登山,一般会申请名额,有组织,别人保障安全的登山,这对学生来说是很好的选择,学生登山毕竟是依赖性的登山方式,现在正朝自主性的方向发展。现在社团已经走到正常化的程度,我们在学校里面是属于很大的社团,学校有一文一武两个影响力非常大的社团,文是学生自己写稿,已经十多年的一个社团。武是起点高,取得的成长也是非常快的。学生在学校里面会有交流,这是一个登山的组织,各部门有分工的,学校里面有攀岩活动,社团里面只要有符合学生条件的户外都会去,也是为了打社团的品牌。今年大学生攀岩锦标赛我们学校也参加了,当时我在学校还参加了户外挑战赛,就学生这块参加活动还是很有优势的,体能比社会上除了专业的人,我们就是最专业的了,肯定会经常参加一些比赛,能拿到名次最好,拿不到也是一次锻炼。
3#
 楼主| 发表于 2010-5-2 09:16:01 | 只看该作者
主持人: 看了一些对你的报道,你刚才也说说差不多三年了,可能会影响你的学习,你说了自己两头跑,尽量做到兼顾,当时你担心是否延缓毕业,现在看来并没有影响到你,可以说做到了兼顾。作为一个过来人,能否给后来的学弟说说学业和社会活动如何做到兼顾,怎样做到平衡?  黄春贵: 在大学生社团这是非常突出的问题,也是非常大的矛盾,要想在社团里面做出成绩必定会影响学业,要达到平衡,说实话很少有人达到最佳的结合点,我们社团里面的有一些人会做得不错,有出国的,有保送清华的,我本人来说没有那么优秀,最主要是要根据自身的定位差异,真是想在学业方面有成就,想从学业走出路的话,本身会想到之间怎样协调,时间的重点放在哪就得自己考虑,我最初来的时候,本身对这个专业是感兴趣的,后面转到这方面了,因为我的兴趣发生了变化,我的定位不是在专业上取得成就,是把学业完成能够在社团里面更加锻炼自己,这样的定位相对容易一些,因为大学里面的课程就是那样,想考过不是太难,但是想取得好成绩挺困难的。我这样的定位,考过没有问题了,考过就可以了,我主要的精力就放在社团这边。
  主持人: 你现在做了一个很好的平衡,对于兴趣的转变也做了选择,你将自己的兴趣作为以后发展方向,也没有耽误大学的学业。这也是给学弟学妹们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告诉他们是可以兼顾下来的。
  黄春贵: 对,一定是可以兼顾下来的,主要是对自己有个定位,知道自己做什么合适,从长远的方向发展,在社团里面锻炼自己。
  主持人: 我们知道你是学水利水电工程的,因为经历了登顶珠峰,又是奥运火炬手,经过这样一次壮举应该说是登山运动界的名人,现在已经进入登山运动行业了,对自己以后的发展有没有一个长远的规划?比如说是否再选择专业对口的工作呢?
  黄春贵: 从我现在的角度来说回去做本专业不太可能,我现在的兴趣放在这边了,主要会从这方面发展,把自己的工作做好,至于说长远的计划,同我本人内心的角度来说是希望登更多的山,现在条件所限,一个人做不了,登山是耗费时间和金钱的项目,要做必须得有人支持。现在有是一份工作先做着,先积累经验,到一定程度有了一定的社会资本了,再登更多的山,主要的兴趣还是在登山这方面。
  主持人: 无论选择什么样的道路,我相信你都会取得很好的成绩,你的家人和朋友,还有关注你的网友,都会一如既往的支持你,祝福你!
  下面进入网友提问时间。
  网友: 看到报道说你的饭量很大,我们听说菲尔普斯的饭量也很大,跟他相比较的话你俩谁更大?
  黄春贵: 我们回来以后参加了央视的一个节目。谈到对我这个云南人的印象,他们说我特别能吃。搞户外运动对体能的消耗是非常大,我农村出来,家里干活会很重,消耗大自然吃的肯定也多。登山的社团吃的多是一个传统。我们社团里就有一个经典笑话,在四川登山下来以后吃了18碗饭,就叫18碗。我在登山的时候从头吃到尾,他们看我一直在吃,感觉饭量很大的。我在学校里面很正常的,就是三四两的样子,我一般是消耗大的情况下才会吃很多,个人认为是很正常的。
  主持人: 替我们的黄春贵同学辩护一下,吃得多只是对体能消耗的一种补充,他平时可不是这样的啊。
  黄春贵: 呵呵。
  网友: 听说你在登顶珠峰之前有一个愿望,想带父母来一趟北京,现在这个愿望实现了吗?
  黄春贵: 现在已经有条件实现了,但是还没有做。下山之后很多人听到我的想法,想帮助我,挺感激的。我父母因为是地道的农村人,受不了城市的那份热闹,所以想奥运会结束以后再把父母接来。我们那个地方只是在电视里面可以看到天安门。我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家里人非常的兴奋,不管是什么学校至少是来到北京了。我父母已经50多岁了,的确应该带他们来一趟,我想等把工作做得更好一些后再带他们来北京。
  主持人: 带父母来看看北京天安门,看看你的大学,看看你的“峰云社”。
  黄春贵: 是的。
  网友:网上看到朋友送给你一个“野人”的绰号,讲讲这个绰号的来历?怎么会有这样的绰号呢?
  黄春贵: 这还是社团里兄弟给起的。最初是因为我来自云南,在我们那一届以前,很多外面的人对云南不太了解,云南是属于有点原始,我04年刚来的时候,班里人做自我介绍,我说我是来自云南的,很多人诧异,说云南的人怎么看着这么正常,他们感觉云南来的人应该很怪异,他们还问我你们那里是不是经常闹鬼。我们那里跟其他的地方没有太大的差别的,他们这样的问题让我很奇怪,他们感觉云南来的,体能不错,吃的又多,感觉我非常怪,就说云南来的就是野人,后来就是这样叫起来了。
  主持人:还有网友问你有没有开博客?
  黄春贵: 曾经在搜狐写过博客。但我在写东西方面不是很擅长,很少会静下心来写东西,如果能静下心,还是能写一些东西的,希望以后能做得更好一些。
  主持人: 我们中国教育新闻网的博客刚刚上线,我代表我们网站所有你的粉丝诚挚邀请你来我们这里开博。
  黄春贵: 好的。
  主持人: 最后我们请你说说自己被选入“中国教育年度新闻人物”候选人的感想,让这位曾经站在世界最高点的小伙子拉拉票。
  黄春贵: 拉票我不是很擅长。从我本身的角度说,看到这个消息,看到我也在候选人里面,很荣幸也很不安。我们这个群体非常感谢大家的支持,从我们的资历来说还不够,还需要努力。我们这里面有很多老的专家,我还要向他们学习。我想,在社会上必须付出才会有更多的人支持你,给你投票。能进入候选人行列,我非常感谢中国教育新闻网这个平台,给我们机会与大家认识。既然来了我一定尽最大的努力向好的方向发展,既然能给我们这些新人机会,以后我们会更加努力。希望大家能给我投上宝贵的一票。
主持人: 我们也祝愿你最后能够当选“2008年中国教育年度新闻人物”!谢谢黄春贵同学,也谢谢关注中国教育新闻网的网友们,希望大家继续关注我们2008中国教育新闻年度人物评选活动,感谢大家积极的投票支持!
12月25日和27日,中国教育新闻网直播间将继续邀请“2008中国教育年度新闻人物”候选人做客,希望广大网友届时继续关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9 08:03 , Processed in 0.19329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