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五年级习作教学《奇怪的气球》课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5-12 08:47: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五年级习作教学《奇怪的气球》课例
华中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陶佳喜

一、观察激趣
师:刚才我发现,大家不由自主地往讲台上望。你看见了什么?
生:讲台上放着一大一小两个气球。(板书:气球)
师:我猜想你们心里一定在琢磨,你们在想什么呢?
生:上课拿气球来干什么呢?
生:两个气球为什么不一样大呢?(板书:?)
生:这节课一定与气球有关,肯定很好玩!
师:大家都心生疑虑,不仅注意看(板书:看),而且动脑筋想(板书:想),不明白的地方还要问一问(板书:问),听老师和同学讲一讲(板书:讲)。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个小小的实验(板书:实验)。实验的材料有:一大一小两个气球、两个夹子、一根吸管和两根细绳。
二、观察实验
师:现在咱们就开始做实验。首先,我想请一个同学做我的实验小助手。谁愿意?
生:(举手示意)
师:好的,请你来。你高兴吗?紧张吗?
生:非常高兴,不紧张。
师:请大家看仔细,老师做了些什么?(学生认真看老师操作)
生:老师小心翼翼地把两个气球分别绑在吸管的两头,再分别用夹子夹住气球的“嘴”。
(板书:绑、夹)。
师:现在,请大家猜一猜,如果老师把夹住两个气球的夹子松开,两个气球会出现什么现象?
生:两个气球可能会变得一样大。
生:两个气球不会有变化。
生:大的更大,小的更小。
生:小的变大了,大的变小了。
【这一片段教学,就是一堂微素描式作文指导课,观察、思维、表达环环相扣,自然流畅。
(1)、开门见山,直奔“发现”,引导观察。观察是认识事物、收集材料的重要途径,“发现”教学就是提醒注意观察周围的事物,开启生活中的习作资源。(2)、留心感觉,引向思维,激发习作动机。留心发现后的感觉,从认知走向情感,“情动”而“辞发”,让学生有了表达的欲望。(3)、兴趣是习作的老师。有趣的实验让孩子的心不设防。在孩子们纷纷抒发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之时,孩子们的好奇与兴奋是不言而喻的。他们不知不觉地就进入了老师创设的情境中,为学生的习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师:结果究竟会怎样呢?请大家看仔细了。哎(老师做惊讶状),我看到这位同学刚才听得很认真,你听到大家刚才说了些什么?
生:(重复上述同学的猜测)
师:你不仅听得认真,而且说得很好,把大家的猜测说得很清楚。
师:同学们,让我们睁大眼睛看看结果是怎样的吧?(老师做松开夹子的姿势,突然发问)我发现你的眼睛一眨不眨瞪得圆圆的,你希望看到什么?(观众和学生都吁了口气,小有笑声)。
生:我想知道实验的结果究竟会是怎样的。
生:我想知道是不是跟我刚才猜测的一样。
师:大家心中充满了好奇。同学们,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老师瞪大眼睛,看着一位同学)咦,你脖子伸得这么长,你在期待着什么?(观众与学生又长吁了口气,发出会心的笑声。)
生:我很想知道我猜得对不对,会不会出现意外。
师:好,大家和我一起倒计时,三、二,……(老师冲着一位同学)嗨,我发现你把耳朵捂得紧紧的,你担心什么呀?(哈哈……,观众席上爆发出开心的笑声。)
生:我好紧张,心跳得很厉害。
师:(老师又对这另一位同学)这位同学,我发现你的身体不由自主地往后面倒,你害怕什么呢?
生:我怕大气球的气给小气球后,小气球爆炸了。(观众大笑)
【高明的老师会装傻。这“猜”的过程,其实是一种非常自然有效的指导。既是指导梳理也是一种观察的强化,还是一种表达的铺垫。因为孩子在回归的过程当中,通过老师提问式的引导,将学生的内心感受放大,学生们充分表达着自己的内心情感,在表达中发展了语言,学会了语言,起到语言暗示铺垫的作用。这一次次的打断,让事情一波三折,调节了课堂气氛。】
师:好,咱们倒数三个数,三、二、一,(老师松开一个夹子)看清楚了,气球有变化吗?
生:没有。
师:请大家睁大眼睛,不要错过关键时刻,(老师又松开第二个夹子)你看见了什么?
生:大气球慢慢变大了,小气球越来越小了。
师:这个结果跟你刚才的猜测一样吗?你什么心情?
生:和我之前的猜测完全不一样的。我很纳闷,这到底是为什么啊?
生:和我之前的想法也不同,怎么会这样呢?简直不可思议!
师:我发现你特别高兴,当你看到实验结果跟你猜测相同时,你是怎么想的。
生:看到结果和我的猜测完全一样,我兴奋极了,我真厉害!
师:是啊,当老师松开第二个夹子时(板书:松),大家感到太不可思议了(板书:?)。很想弄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小小的实验,往往会给我们带来许多的思考,有时候也会让我们产生联想。那么刚才的这个实验,给你什么启示,让你明白什么道理,或者让你联想到生活中的哪些事情?(开始少量学生举手,略加思考后,举手的学生越来越多。)
生:这个实验让我懂得生活中有些真实情况和想象的不一样。
生:这个实验使我联想到,大气球就像生活中卖东西的人,钱越来越多;小气球就像买东西的人,钱越来越少。(笑)
生:这个实验结果使我联想到,大气球好似强者,小气球好比弱者。强者更强,弱者更弱。(掌声)
师:我们敬佩强者,也同情弱者。
生:我明白了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掌声)
…...
师:小小的实验不仅让我们养成了观察的习惯,还学会了思考,有自己独特的感悟(板书:感受独特。),收获还真不小。(板书:!)
三、课堂习作
师:同学们,请大家看黑板。在实验前(板书:实验前)我们望着讲台上的气球感到好奇;实验的时候(板书:实验时),随着实验一步一步进行,大家的心情也在不断的变化着,同学们看老师做实验时候的样子也各不相同。实验后(板书:实验后),大家有了自己独特的感悟。
今天是星期六,你们的家长肯定会问,到学校去干嘛呀,作文课上老师做了什么呀,咱们赶紧拿起笔,把我们刚才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和感悟到的写下来吧,让爸爸妈妈也了解了解今天课堂上的情形。你可以写实验的完整过程,也可以写其中你印象深刻的片段。时间为10分钟。
四、欣赏评价
师:同学们,时间到。大家暂时停笔。请一位同学与大家分享他的习作。大家边听边想,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点评习作)(相机板书:真实具体)
师:请同桌互换习作,去欣赏他人的习作,你认为写得满意的地方就用“~~”标出。
【观察到的细节应该如何表达呢?细节指导,教师何时介入才是合适?指导应该淡化还是强化?本节课老师的处理是恰到好处,老师淡化的是限制孩子思路的指导,强化的是抓住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对于不恰当之处,采用激励式、商量式、建议式等方法,鼓励学生有效表达。鼓励学生呈现自己习作中的得意之处,倾听别人习作中的优美片断,也是有效的细节指导。学生勾画出别人习作中自己欣赏的句子,不仅写的学生感受成功,也教给每一个听的孩子学会欣赏他人。“诚于嘉许,乐于称道”,应该是兴趣培养的加油站。
同时,在听同学读的过程中,许多学生开始审视自己的习作,拿起笔,认真地修改自己习作中描写不到位、刻画不生动的地方。在读、听、改的过程中,实现生生之间的细节指导。】
师:同学们,如果给你的习作加个题目,你觉得加个什么题目合适?你可以按老师的提示,在“气球实验”前面或后面加一些词语,也可以自己拟一个题目。
师:十分钟不可能写出很精彩的习作。文章不厌百回改,回家后我们认真修改自己的习作,相信大家一定能写出精彩的习作。
同学们,跟大家在一起学习很愉快。生活处处皆学问,生活处处有文章。有很多现象需要我们去观察,去发现,去感悟。课后,建议大家读一读《少儿百科全书》中有关大气压强的知识,也可以动手做一做这个实验,让我们一起去寻找这个实验的答案吧。
下课!
板书:
气   球   实   验
实验前:         ?
看                 绑          真实具体
听      实验时:   夹    ?    条理清楚
想                 松          感悟独特
问      实验后:         !   

总评:
11月7日,在成都举行的“情系西部?第二届阳光杯”全国作文教学比赛活动中,陶佳喜老师与来自北京、上海、重庆等八个城市参赛选手的激烈竞争中,以巧妙灵活的设计,睿智幽默的教风,切实有效的训练,力拔头筹,获得作文教学比赛特等奖第一名。
以下是我的几点听课感受:
1、理念先进。
本节课陶老师的习作教学理念非常超前。习作教学的核心是:激活儿童表达的欲望。课中渗透“兴趣领先,乐于表达”的理念。充分表明兴趣是习作教学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要做的事变成游戏。”因此,将游戏、实验、编故事等引入课堂,让作文不设防!它不再让孩子感受到写作文无话可说,无话可写。
纵观整节课,学生始终处在积极的参与过程中,参与活动,参与写作,这都是玩的功劳,学生只有玩起来了,才有了对习作、对课堂的兴趣,才会认真去观察,获得珍贵的个性体验,才能有话可说,才能写出来。
2、指导无痕。
本节课在先进的理念引导下,老师的指导方法灵活多样,突出了习作教学“淡化指导”,“指导无痕”,“指导要贯穿教学全过程”的思想。
习作前老师的实验,让学生大胆猜测的过程,就是指导学生观察,调动学生兴趣。老师不断增强活动刺激的强度,充分利用学生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让学生在生活中获得深刻的体验,达到不吐不快,不诉不悦的境地。这种习作前的指导,能激发兴趣,打开思路,使人人跃跃欲试。实验中,“见证奇迹”环节,学生的迫不及待被老师一次又一次地打断,陶老师那睿智、幽默的教学风格,使课堂上时时能听到孩子们爽朗的笑声,能感受到孩子们求知的欲望。不知不觉,学生在玩中激发了习作的兴趣,积累了作文的素材,发展了语言。那些看似不经意的,类似聊天似的提问,拓宽了学生的作文思路,让学生明白写作文时不光可以写自己,还可以写同学,同时要实事求是地写,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这种灵活的指导,使学生有了方法,是最有效的指导。习作后,师生互评,生生互评,展示评议过程中,注重评中指导,改中激励,是最有的放矢的指导。
陶老师为我们演绎了一堂精彩纷呈的作文课,让听课老师真正体会到什么才是教学的最高境界——无痕!
3、欣赏评价
习作的评讲也是本节课的亮点,新《课标》指出:“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这一理念在课堂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课堂上出现频率较高的是“你欣赏哪个同学的作文?”“他的哪句话你很欣赏?”“你最满意他的哪段描写?”“把自己习作中最满意度句子画下来”,从中透露出这样的信息,学生的作文需要真切的赏识与智慧的引领。智慧的引领不是告诉,不是牵引,而是一种催化,一种给予,一种方向。
本节课,“欣赏评价”是多元的。陶老师的欣赏评价,有符号式欣赏评价,以教给学生方法;有评语式欣赏评价,说说好词好句,以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是引导推敲遣词造句;还有朗读式欣赏评价,是学习语感,是欣赏良好的语言感受力。学生在朗读、听读活动中欣赏,在评价中提高。(武汉市光谷第二小学  王晓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6 18:25 , Processed in 0.18900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