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些年来,以课例为载体的研究成了校本教研的热点。这种形式的校本教研活动对落实课改新理念、新要求、新内容、新方法,确实起到了很大的推进作用,对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行为,明显产生了直接的实际效益。但我们也看到,不少教师对于教研组内的“组织学习”、对于其中的人际交流等共同体良性运作的规范或规则,认识不足,也缺乏能力和经验的储备,这就影响了教研活动的质量,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或困惑尚不能得到真正解决。
教研组的领军人物是教研组长。教研组长不但是教研活动的组织者,更应该是这一活动的指导者。在校本教研需要更多专业引领的今天,教研组长的作用尤其不可忽视。在观课之后的研讨中,如何促使教师群体的良性互动并保持人际交流的高效运作,这往往取决于教研组长的现场介入水平。
一、偏离主题时的介入
在一些专题研讨活动中,往往会出现主题游离的现象。如果教研组长不予介入,讨论的话题自然就会分散,课例研习的主题也就会落空;但如果不讲策略、硬性介入,那也会影响研讨氛围,达不到校本教研的目的。此时,教研组长切记不能卤莽行事,而应仔细倾听教师评议,在各种杂乱无章的话语中,根据预定的专题,捕捉有思考价值的、可代表关键性探讨内容的、能切中争论要害的信息,适时地用磋商的口吻提出来,引起教师关注,引导教师进入课例主题,并展开深入讨论。
研讨偏离主题的情形有多种,教研组长的介入得对症下药。当所选课例本身缺乏很强的典型性,难以承载有活力、有深度的主题时,教研组长可先引导教师根据主题要求对课例进行质疑,然后再讨论改进策略。当研讨过程中出现了另一个或另一些热点问题,教师的关注点或兴奋点随之转移时,教研组长首先应判断教师关注的新话题与主题有否内在联系,如果有联系,可顺水推舟、因势利导;反之,则相机行事,使交流紧扣主题。当教师对研讨主题缺乏深入理解或缺少充分准备,仅仅按照个人思维习惯进行交流时,教研组长就应结合课例举例分析,帮助教师领会主题内涵及其研究价值,然后再引导教师深入研讨,以上案例即属这种情况。
二、意见分散时的介入
课例研习中的同伴互助,是让观课教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并提供解决方案。虽然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提出意见有利于集思广益,但这些建议往往比较零碎、分散,不成体系。点点滴滴的信息如果不予梳理、不加整合,其价值就不大。此时,教研组长应对教师的各种意见作进一步归纳、提炼,使之条理化、系统化,给教师以具体且便于操作的改进策略。
如果教研组长的介入仅停留于就事论事的分析,那么教师或许会对某一个具体问题印象深刻,但一旦进入新的情境(换一堂课或自己独立设计),仍然缺少头绪。所以分析基础上的归纳提炼,对教师的实际作用会更大。一般情况下,当大家围绕某个主题对课堂教学中不同的反思点进行审视,并从不同的角度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时,教研组长就有必要及时介入,将意见集中起来,系统梳理,提出明确建议。当然,这需要教研组长掌握好介入时机,过早介入,教师的思绪使介入适时,也不要过早下结论,要注意引而不发,以打开教师的思路。还有,归纳要简明扼要、清晰明白,便于教师理解。
三、反思搁浅时的介入
教学反思的根本目的是发现不足、分析原因、找到对策,以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但研讨过程常会遭遇反思不能深入的困境——教师们或是反复诉说着相同的内容,却提不出良好的改进策略;或是只看到表面现象,却找不到问题的症结;或是给研讨课贴上新理念的标签,却说不清楚其目的与价值。此时,教研组长应该启发教师从学生学习效果等方面,去思考某种教学方法的有效性或某个教学环节的合理性,从而引导教师深刻反思。
教研组长的介入能使原来有点停滞的研讨活动出现可喜的变化。实际上,不少教研活动都会遭遇这样的尴尬,没有有效的引导,反思不能深入,教师的认识就很难得到提升,所以教研组长的作用至关重要。当大家意见一致时,教研组长可以在肯定之后再质疑,启发教师进一步思考;而当教师反思遇到障碍、无法突破时,教研组长应运用提问、反问、追问、比较、举例、假设等方式,激起教师思维碰撞,引导他们不断发现问题,通过讨论,把反思引向纵深。
四、观点分歧时的介入
由于在知识结构、教学能力、教学风格等方面各有差异,所以教师在交流研讨中时常会意见不一、观点分歧,这种现象往往是活力和生机的表征。如果讨论总是一团和气、看法常常完全一致,那是不可能有思维创新的。当然,讨论时观点全面冲突,甚至出现过激状态,也不是我们的目的。对此,教研组长应随时介入,引导教师学会倾听,学会分析比较各种想法的异同,在思维碰撞中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生成新的教学思想,总结出更有效的教学策略。介入不必强调“一致”,注重的是要让教师透过对话,正视自己思维的障蔽,进而面对事实,并学会欣赏不同的意见,实现更高层次的自我超越。
研讨中,观点分歧的现象尤其要引起教研组长的重视。当教师的思维发生碰撞,而这种碰撞基于教师良好的心向,能产生积极的作用时,教研组长就可直接参与讨论,并在分析、判断的基础上,提出指导性建议,这样的研讨有利于从整体上提高教研组的教研水平;当教师的争论过于功利,大家不能以正确的态度对待时,教研组长也应及时介入,但要以维护和谐氛围为前提,在此基础上再展开对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