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7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中国画”到“实验水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6-21 14:18: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从“中国画”到“实验水墨”
作者:李小山  
   
  一, 关于概念

  不知不觉中,批评家们似乎保持了某种默契,将“中国画”改名为“水墨画”,曾经为概念和名称争论不休的那些经历似乎烟消云散,现在大家热衷于追寻“水墨”的意义及可能性,对“水墨”这一概念确信不疑。作为一个既成的事实,原由不外乎两点,一是“中国画”概念与传统的纠葛太多太复杂,概念和实践之间的矛盾难以逾越;二是“中国画”概念不像“水墨”那样具有更大的弹性及开放性,可以与许多可能性对接。很显然,“中国画”概念在发生学上只是一种应急的说法,它相对当时的“西洋画”,从范围和类型上做了似是而非的确定,时至今日,仍没有较为完整的在学理上能够解释清楚的解说。我在1985年写的《作为传统保留画种的中国画》那篇文章里这样说道:中国画的特殊性既不能以材料的构成来规定,又不能以创作方式来规定,更不能以它表现的内容来规定。它是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特殊的创作审美系统。……在形式上,中国画主要是靠线条来造型(世界上有不少国家和地区的绘画在某个阶段也用线条造型,但没有像中国画用线的历史那样长远和稳定,而且具有特殊的表现力),就规定了中国画在描绘对象时失去了严格意义上的“写实”。不管运用何种线条(装饰的、工整的、写意的)都体现了画家对客观对象的规范化的审美理想。其次,中国画创作在思想内容上,也表现出了某种普遍性:不管是为统治者涂脂抹粉、歌舞升平的作品,还是逃避现实、消极反抗的作品,或是单纯表现生活情趣的作品,都明显地流露着画家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情感寄托。完美地表达出所谓的“意境”是中国画要求达到的最高目标。再者,中国画的审美特殊性还包含着画家对时间、空间的独特理解和对视觉方式的独特领悟。形式上的理想化(规范化的理想)和内容上的理想(情感化的理想)是中国画的根本的审美追求。同时,作为中国画的物化媒介——毛笔、宣纸、墨等材料也是中国画系统中的重要的内在结构。……中国画虽然没有也不可能有明确的界定,但它却是由多种内结构有机地组成的稳定系统。

  2000年5月,我策划和主持了有海内外90多位画家参加的《新中国画大展》,在展览前言里我写道:从相对的意义上说,中国画如何存在已不是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自然,我用中国画这一名称时,概念的陷阱还是无法绕过,什么是中国画?什么是中国画的限定?包括它的边界?就我的阅读范围而言,我从来没有读到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由于它混沌、笼统以及限定上的难度,越是企图将它解释清楚,就越是乱上添乱……

  舍弃“中国画”,改用“水墨”,是为卸掉多余的负担,使“水墨”这一媒介直接面对当下性存在。但是由于它是从传统中国画中演化而来,那种天然的联系是非常明显的。首先,画家都较为自觉地划定自己的身份,作为一个“东方的”特别是“中国的”画家,他们不约而同遵从一种叫做“东方思想”的东西——尽管谁也说不清其中的含义。其次,他们力求利用传统中的某些因素(例如线条、墨晕、宣纸的功能特性等)大做文章。

  从“中国画”变为“水墨”,表面看不过是概念的转换,而实质却从“文化”逃避到了“材料”。我的这个说法引起了一些不同意见(注1),主要是对所谓“文化”的迷信,把“文化”看做形而上,“材料看做形而下。实际上,当代艺术正是从对文化的反叛开始,从而达到一种针对自身的自由。“水墨”概念符合它在当下艺术格局中的角色感,它简单化、纯粹化、在越来越复杂的现状中保留了相对的独立性。无论就技术、语言、表现手法的难度,还是素质、修养、学问的积累,都较之“中国画”大大不同。

  二,“实验水墨”的现状

  “水墨”加上“实验”基本上勾画出了它的面貌。毫无疑问,没有西方现代艺术的大量入侵,“中国画”便不会在短短十几年演变出“实验水墨”。传统中国画从来不讲究实验性,而是要求延续、传承和某些新意。实验本身就是对传统的大胆挑战,然而这种挑战的武器来自西方的现成的武库。大家知道,西方从20世纪初开始,艺术的一统性,美和审美的规律性,判断和评价的普遍标准性逐渐被瓦解,代之而起的是无休止的破坏、革命、无政府主义、彻底的个人主义及标准的完全混乱。许多新的艺术门类和品种涌现出来,许多艺术家是以反叛和挑战确立其艺术史的地位。——假使说,西方传统艺术是在普遍标准下力求完美,并且确实造就了无数完美无缺的作品,而在现代艺术那里,由于标准南辕北辙,根本不具有可比性,因此完美都是相对的,——甚至就本质而言,完美不再是目的。
没有一个个人化的个性化的东西可以称之为完美,而只能称之为特殊的品格。现代艺术即是无数的特殊构成的历史阶段。“实验水墨”受到西方现代艺术的催化,将矛头对准传统中国画,它是一种改造,一种修正,一种将过去时的代码翻译成现代术语的尝试,——这一点,正是西方现代艺术曾走过的路程。
2#
 楼主| 发表于 2010-6-21 14:19:50 | 只看该作者
把传统作品里的某些因素抽出来加以强化、夸大和渲染,却又不割断两者之间的命脉,这样的改良主义很符合我们当下社会的心理和态势。所以我宁愿将“实验水墨”认做一个过渡阶段的现象,或者将其当作一个实验过程,而不是终点和目的,——如此,才有可能谈论它的得失。很显然,“实验水墨”的卖点是西化倾向,在为数不少的艺术家那里,尽管口口声声要捍卫东方的和中国的“艺术”,但他们身不由己地靠拢西方,从各个现成的版本里吸取营养,象征主义也好,表现主义也好,抽象主义也好,极少主义也好,等等,都是西方的产物。并不是说,学了西方之后就一定解脱不了这种羁绊,我的意思是,“实验水墨”目前还没有完成一种使命,即它与西方艺术的现成经验划清界限,因此它的“实验”仅仅停留在工具性的范围,就观念的开拓和样式的独创而言,谈不上骄人之处。

  另一事例是“综合”,这是由当代中国社会的性质所决定,无论是国家形态和是文化事件,“综合”意味着对传统同时也对西方作出交代。“实验水墨”其实就是以误读的方式,以“郢书燕说”的方式所做的“综合”。上世纪初,许多有识之士和精英人物提出要用西方艺术来“改造”中国艺术,使其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这一点恰如拿马克思主义来改造中国社会一样,有一个“把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情况结合起来”的问题。什么是西方艺术?什么是有益的西方艺术?哪种西方艺术可以用来“改造”中国艺术?诸如此类,问题的提出和解决,由中国现状来奠定基础。争论、压制、清洗、听天由命等等,但是一切的一切,结果才是最好的说明。我以为,任何时代的艺术家都会犯错误,——而所谓的错误,最显著的特征便是无视他所处的艺术环境,把无知作为旗帜,上面写满了荒唐的惑人的口号,盲人瞎马,最终掉进历史的裂缝。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句话已经成了很多懒汉和权威的应景手段。无疑,我们面对历史问题时,都会身不由己站在当代的立场上,我们立足的知识平台必然地制约到我们的视野以及判断,然而这不说明历史可以被任意裁剪、胡乱修改。我们看到太多的机会主义和投机分子,在“当代”的名义下把一切问题的历史原因连根拔去,似乎因为他们的出现而划分了全新的时代,——其实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所有问题(当然也包括当代)都有其共性。“综合”即是折中,实质是靠拢,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西方艺术的每个发展阶段都在正常的积累节奏下进行,每个环扣之间存在着历史合理性,因为它后面的大的文化背景、它的价值系统始终是稳定的和渐进的。无论是以前,抑或是当代,文化价值系统的延续没有受到外力震荡而破碎,中国艺术,自上世纪初起就一直处在外力的压迫之下,原因是整体性的文化价值系统分崩离析,失去了支撑,——我们现在已经很难区分什么是“民族的”,什么是“外来的”,什么是“经过综合以后的新形态”。

  “实验水墨”的“实验”性不是没有节制的,如果我们仍把它当作一个艺术品种的话,它的限制正是它的特色。在很情况下,“实验水墨”是一种妥协的策略,这一点,已被有的批评家揭示出来。我引杨小彦的说法为例:“所谓水墨实验的语言边界究竟在哪里,如果我们信守这条边界,把实验限制在边界内而不越雷池半步,这样一来,对水墨的理解的确是清晰了,但成果似乎不能令人满意。我很难想象石果、刘子建走到这一步以后究竟还应该怎么走下去,假如他们停在这里了,比起传统水墨的成就人们自然会觉得不够,可再往下又如何走呢?……近百年外来文化的冲击的确把传统文化逼到了一个危险的境地,以致在仓促的应战当中几乎连自身的后方在哪里都快弄不清楚了……”(注2)

  那么“实验水墨”的空间究竟有多大?——以我看,它的双重矛盾从一开始就显得非常突出,一方面,它从传统语汇中脱胎而出,更兼有对物质媒材的绝对依赖,所以它的目的性非常明确,要解决本土艺术所面临的当代问题;另一方面,它的外观却是搬用的西方艺术的现成经验,而它对时尚审美的追求又从根本上决定了它的及格线很低,似乎“实验”本身成了品质低下的借口。我看到了太多的粗制滥造的“实验”作品,从某种角度说,许多对艺术毫无热情和信念的家伙,在“实验”的旗号下浑水摸鱼,至少说明“实验水墨”在目前的处境令人信心不足。

  记得黄专在一次会议上讲到,上世纪有关中国画的几回重大争论,主题一回比一回弱化(注3)——我觉得很有道理。世纪初,陈独秀他们把改造中国画当成改造整个社会的一部分,其主题庞大而沉重;80年代由我一篇《当代中国画之我见》引发的讨论,主要是针对大的文化主题,是当时思想解放运动的一个分支;到了90年代末,要不要“笔墨”的讨论,已完全蜕变为枝节性的技术问题,与当代艺术面临的实际存在可说毫无关系,——甚至连“实验水墨”艺术家也对此嗤之以鼻。

  笔墨,一直是顽固的传统卫士极力坚守的“底线”,按他们的逻辑,水墨画(无论是传统的还是实验的)表现力的最大魅力之一就是笔墨。不能说他们完全错了。笔墨是一个很复杂的概念,包含多方面涵义。吴冠中先生把它直接等同于表现力,是一个“大笔墨”的概念。多年前,我与刘国松先生交谈,我说他和包括他这一类艺术家的作品处于一种尴尬地位:和西方现代艺术比,缺少张力、新颖、刺激以及无拘无束的自由感;与我们自己的传统艺术比,又少了精妙、难度、意趣和深入的文化感。他则满怀信心宣称:新的中国画需要在这种探索中逐步完善,从观念到技法都要慢慢积累,才能成为新时代的艺术样式。——至于笔墨问题,表现力问题,刘采取了语言服从画面需要、为内容服务的策略,“技法”应该体现在新的感受和新的表现中,包括渲染、机理、用笔等等。80年代谷文达曾以他的巨幅“实验”水墨震撼了当时的画坛,以至刘骁纯把“当今最具破坏性的艺术家”的封号赠予了他。回过头再看以往这些实践,我想有一点能使我们清醒:不是任何“实验”都会开花结果,一时的热闹很可能只是一场草台班戏。谷文达本人之后转向了装置和别的材料的实验,水墨则成了他的生存之道。可以追问,90年代后从事“实验水墨”的艺术家比他们的前辈走出了多远?比他们的前辈深化了多少?
3#
 楼主| 发表于 2010-6-21 14:20:28 | 只看该作者
水墨再怎么“实验”也不能变成别的什么东西,它的开放性极其疆域有一定的范围。我从较多的艺术家那里见到这种情况,在有限的空间内他们努力要做的正是为了破坏这个空间。观念、媒材、技法和手段,都在向别的方向肆意扩展,与别的艺术类别接壤,——这样一来,导致的后果是削弱或直接取消了“水墨”作为独立艺术样式的存在基础。换句话说,“实验水墨”到什么界限为止,并非全由艺术家的实践为准则,它有它天然的地界。我的意思不是画地为牢,替实践套上笼头;相反倒是,我以为没有限制就是妨碍乃至消灭它的合理存在,——其实,“实验水墨”跑不出更远:抽象、具象、超现实、象征、极少等等,机理、渲染、拼贴、拓印、揉杂其他材料等等,都统一在其中。说到底,它仅仅是一个“画种”,就像“中国画”一样,如果在创新和突破的口号下消弭其边界,实质就是取消了它的合法的“公民权”。

  三,个案极其共性

  “实验水墨”造就了一批具有活力的艺术家,在当今多元化的艺术格局里越来越显出其特色,一是他们沾了“民族化”和“本土化”口号的光,——他们是在“复兴”民族的本土的艺术,理应得到很多支持和掌声;二,他们既反抗了传统,又反抗了西方(至少表面看是这样的),是“当代中国的”艺术样式;三,他们和一味投向西方怀抱的艺术家不同,在形式上他们具有自律性和独立性,体现了当代艺术非中心非主流的某种倾向;四,他们的理想、信念比他们的作品更能获得同情和理解……

  在我主持的《新中国画大展》中,我邀请了很多“实验水墨”艺术家,他们是:谷文达、王川、刘子建、李华生、仇德树、张羽、石果、王天德、陈心懋、方土、邵戈、梁铨、阎秉会、魏青吉;包括老一辈的吴冠中、楚戈、刘国松、曾佑和、李锡奇等人。我要指出,“实验水墨”涵盖的面积是有限的,从它的发展轨迹可以看到,艺术家之间的差异是存在的,个人符号也比较显著,譬如他们中的每个人,王川、王天德、刘子建等,都有自己独立的图式,在任何场合能够一眼看出。但我的意见是,他们寄生在“实验水墨”上,必然地受到某种共同难题的制约。王川越画越极简、抽象,越来越注意运笔的速度、韵律什么的,强调画面的“东方”意味,但似乎过于简化了,少了余地和可能。王天德在题材上不断翻花样,表现手法也趋向抽象和象征,甚至还突破了“水墨画”的界限,在水墨和装置之间做尝试,有得有失,给人不彻底之感。邵戈一如既往弄他的“城市垃圾”,构图、造型更加讲究,技法的独创性难度也在逐步增加,雄心勃勃地盘算着在“实验”上进一步深化,然而路子并没有越走越宽。刘子建的画几乎已经成了“实验水墨”的标志,他的语言既单纯又复杂,既得心应手又百般无奈,并且最主要的是原地踏步已多时,他被自己的实践经验禁锢住了。这方面,张羽也一样,张羽的图式再怎么变化也只是打擦边球,他的技法、制作水平都带有鲜明的个人色彩,在表现精神内容时,两者的关系衔接得时而紧密时而松散。方土画的那批“盗版”作品令我喜欢,对当下现实的体验和画法都有特色,他还想进军更宽阔的领域,却总是造成了作品的内容和语言之间脱节。有些艺术家企图开放“水墨”概念,使其无所不包,我想里面问题多多,弹性的存在不等于限制的消失,——水墨能“实验”成装置么?能“实验”成油画么?能“实验”成捆扎艺术么?显然,眼下一些艺术家在“水墨”与各类艺术品种之间周旋,有点病急乱投医的症状。

  我以为,“实验水墨”的共性比其个性来得明显,特征大约有三:1,理性化设计;2,单色;3,抽象。需要说明,理性化设计是指艺术家在创作的一开始便明确他的宗旨和目的,他们知道自己弄的是“水墨”,而且要加上“实验”,因此构成画面的一切因素都被意识和意志牢牢控制着,表面看来是随意和率性的东西其实却是刻意经营和安排的,理性的线索粗壮而牢固。关于单色,我想是最显著不过的,大部分作品已说明了问题,我以为也与“理性”有关涉,是刻意设计的,艺术家热衷于单色(或用极少的色彩),一方面是传统水墨延续的惯性,另一方面也证明它从起始就削足适履将自己强制在一个模式中,——这样,既衬托了它作为水墨艺术的表现特征,又压低了它的表现力和削减了它的可能性。抽象,这一点是“实验水墨”艺术家乐意做的事情,因为,抽象艺术是整个现代艺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被西方艺术实践和理论推崇,是符合“国际化”要求的,这一要求恰恰又最容易嫁接到传统水墨身上(传统水墨中的抽象因素是现成的经验),是一拍即合的好事,是投入少产出多的上佳的经营策略。

  4,没有结论的结论

  我把从“中国画”到“实验水墨”简单归结为三点:1,试图与传统中国画拉开距离;2,与国际接轨,3,突出自身的当下特征。这一段时间内,“实验水墨”已是当今艺坛的热门话题,并且还有增长的势头,套用黑格尔的名言: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它的合理性表现在它作为民族的本土的艺术走向当代的必然,——尽管困难重重、前途未卜,但它吸引了那么多有理想有才华的艺术家参与其中,证明了它的魅力所在。我们可以指出许多“实验水墨”存在的缺憾,但做不了结论。正如我不怎么看好它,但仍然期待出现奇迹。“实验水墨”从形成到具有声势的时间还不长,潜力尚待进一步挖掘,所以,我们只能期待未来。

  注1:在2001年9月广东美术馆主办的《水墨实验20年》的研讨会上,我提出了上述观点,遭到了一些与会者的质疑。
  注2:参见《二十世纪中国美术文选》846页,上海书画出版社1999年
  注3:黄专在2000年南京博物院举办的《石鲁作品回顾展》讨论会上,做了这番谈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6 05:51 , Processed in 0.07536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