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5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游彩云"情境教学"研究文献综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6-21 15:14: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游彩云"情境教学"研究文献综述  
作者:文桑梓  

一、前言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根据学生年龄和认知特点的不同,通过建立师生间认知客体与认知主体的情感氛围,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使教学在积极的情感和优化的环境中开展,让学习者的情感活动参与认知活动,以期激活学习者的情境思维,从而在情境思维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一种教学活动。由此,我们也能清楚看到,情境教学模式是依据教育学、认识论、心理学和教学论原则,在认知活动中充分开发智力因素,从而实现愉快教学的基本教学模式。

情境创设是许多教师在语文课堂中乐于运用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研究意义:
       1、理论上,进一步明确情境教学的价值取向,探索情境创设在"教"与"学"的应用,丰富和发展小学语文教育现有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论。  
       2、实践上,通过研究特级教师游彩云的优秀课例,探索小学语文教师利用"情境创设"进行课堂教学的途径与方法,帮助小学语文教师开展情境教学的整体运作方案,包括课程模式、教学策略以及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以情境教学实践指导为切入点进行研究,本着指导实践为出发点,使小学语文教师学会利用"情境创设"进行语文教育的方法和经验,能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灵活运用"情境创设"。
(二)现实意义:
      1、有利于营造语文课堂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积极参与。
情境教学是依据教育学和理学的基本原理,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不同,创立适宜的学习环境。这种根据课文意境而创设的情境使教学在积极情感和优化的环境中展开,让学生积极投入课堂学习。激活了学生的情境思维,从而在情境思维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这对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的更新有着特殊意义。
      2、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探索、研究精神。         
      由于情境创设能为学生提供图文音像并茂的、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能为学生提供符合人类联想思维与联想记忆特点的想象空间,因而很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学生实现探索式、发现式学习创造有利条件,从而有可能真正达到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意义、实现自己获取知识甚至创造新知识的理想目标,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3、通过情境创设方法的运用,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成果进行整合,为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提供一个创新性的平台,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推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
      尽管许多教师在语文课堂中运用这种方法,但对"情境创设"却不甚了解。情境创设起源于哪里?情境怎么创造?如何运用情境教学法,提升教育教学?运用"创设情境"进行教学时又要注意什么问题?以此为背景,我尝试对该领域内主要贡献者的观点进行归纳,并梳理其理论逻辑,力求从一个全面的角度去理解"情境创设",进而对情境创设进行一个纵向和横向的分析。本文期望能为教师进一步寻求上述问题的答案提供一些有益的视角。

      本文对文献的综述基本上按照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问题反思的程序展开。第二部分阐明情境创设的历史背景、现状;第三部分以特级教师游彩云为例详细分析归纳她情境教学的方法,同时概括分析其他教师情境创设的方法;第四部分,通过搜集各个方面的资料,整理出游彩云情境教学的经验,重点介绍运用情境创设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二、情境创设的历史背景和现状
      新课程从以人为本、回归生活、注重发展的教育理念出发, 大大丰富了情境的内涵, 并对情境创设提出了新要求。通过情境创设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 有助于学生感性认识的形成, 并促进理性认识的发展。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 教师更应该注重创设情境。
      情境教学来自于小学语文教育家李吉林老师的教学实践。李老师先是从外语的情景教学中得到启迪,创立了情境教法。其后,借鉴我国文论的"境界学说",逐步建立了情境教学体系数。为我们提供了创造性地向我国优秀教育传统学习的成功范例。李吉林现任江苏省情境教育研究所所长,她通过长期坚持的教学改革,创立了情境教育理论体系及操作体系。出版了《情境教学理论与实践》、《李吉林情景教学详案精选》等专著。
      在我国,情境创设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情境创设的功能与作用、艺术与技术两大方面;情境创设的实践研究主要集中在情境创设的过程、方法两个方面。
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学者与教师在"情境创设"方面作了大量深入细致的研究,并且取得了许多值得注意的成果。

三、情境创设的几种方式
(一)游彩云老师的情境创设
1、游彩云老师简介:
      游彩云,1969年生,现为广州市天河区体育东路小学语文教师,广东省暨广州市语文小学研究会理事。1998年9月被评为广东省特级教师。游彩云老师从教十六年来,积极进行"情景教学与自学能力相结合"的课题研究。刻苦钻研、锐意进取、勇于创新,逐步形成了富于情感、求实、创新的教学风格。
      她的语文情境教学课颇具特色,曾在全国各地上公开课一百多节次,先后获得全国性的赛课一等奖两次。在《广东教育》等杂志发表了《让诗意流入学生的心田》等多篇论文。此外,她的多篇教学设计,如《瀑布》、《刻舟求剑》、《穷人》等被《小学语文教学》、《山西教育》等杂志刊登。一批教学设计和教学论文在省市级刊物上发表或获奖。执教的《瀑布》一课获得了"全国小学语文中青年教师不同风格、不同流派阅读观摩课"比赛的最高奖项;《我是小小研究者》一课被评为"全国研究性(创新)学习研讨会"优秀课一等奖。先后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十杰教师提名奖"、"全国优秀教师"、"广东省特级教师"、"南粤教坛新秀"、"天河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天河区十大杰出青年"。
2、游彩云老师眼中的情境创设
      游彩云认为,情境教学是指教师通过调动学生,创造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情感感染性,让课堂在情在景中展开。根据教学内容,教师巧妙地运用"图画再现情景"、"音乐渲染情境"、"表演体会情境"等方法,营造生动直观、情趣共济的学习情境;充满激情、活泼热烈的交往场境;情真意切、陶冶心灵的艺术氛围;相互悦纳、宽松和谐的心理沟通,让学生在这些情境中仿佛看到课文描写的形象,受到感染。
3、游彩云老师情境创设的方法
     (1)以情唤情,营造课堂学习氛围
以情唤情,就是教师自己首先钻研课文,准确的把握课堂中的情感因素。在教学时,全身心的投入,唤起学生对课文内容、人物、情节等方面的感悟。教师创设一种与学生心理相融的教学情境,并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不断地将学生的情感推至高潮,以至于学生完全融入课文,达到理解课文的目的。
     (2)以读激情,引发学生产生共鸣
以读激情,就是通过朗读,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性情的作用。即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激发起学生的兴趣。例如,可采取听赏法,由教师示范朗读、录音朗读、声像组合朗读等方式,让学生通过聆听来欣赏。这样,可以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课文内容,同时升华学生的道德感和审美情思。
     (3)想象促情,引导学生进入角色
想象促情,是指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教师激起学生情感的动荡,学生便可根据语言描绘和各种有效的教学媒体,对原有的感性形象,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表象,在头脑中进行加工创造,组合成崭新的形象,化静态为动态,化平面为立体,化无声为有声,从而进入课文特定的情境之中,激发出更丰富、更热烈的情感。
      (4)移位入情,增强学生真实体验
移位入情,就是学习课文的时候,要让学生把心放到课文中去,设身处地去读、去想、去体验,融入自己的思想感情,进人角色,移位人情。注意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发学生的换位思考。

(二)其他教师情境创设的方法:
    (1)直观教学:
     老师借助照片、挂图、板画、实物、模型、标示、多媒体创造直观形象,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如教《桂林山水》把桂林山水通过电视片、网上下载制成录相片,使学生静中见动。直观展现桂林山水的美丽景色,正确理解课文,深刻感悟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深刻含义,体会作者欣赏大自然 热爱大自然的心境也就能水到渠成了。
    (2)演示实验:
     不少说明性课文,特别是科普文章和科学小品,均可借演示实验重现情境,进而理解其知识的内核。如《捞铁牛》、《琥珀》、《黄河象》等,演示"琥珀"形成的过程,学生兴趣盎然,而且能从课内带向课外,让学生阅读《煤》的形成等科普文章。使学生爱科学、学科学而终身受益。
    (3)即兴表演:
     在帮助学生基本掌握课文内容后,让学生分角色利用简单的头饰、面具表演教材内容并组织评议,在评议中,对照课文,反复研读,加深理解。如学习《晏子使楚》一课后,要求学生选择故事中的一个人物,推想该人物说话时应带的语气。扮演机智勇敢的晏子,傲慢自大的楚王,故事中做配角的士兵,因表演是学生喜欢的项目,学生为了演好角色,就要认真读课文,揣摩人物的心理,模仿人物的语气,加深了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这一创设情境,使全体学生能够从喜闻乐见中更直接地了解课文的内容,二是充分发挥了参与表演者本身的创造才能。
    (4)利用自然:
      即走出去,让学生面对社会和自然界的实际,理解课文。如学《阿里山的云雾》一课时,有意识让学生走出课堂,观察江汉平原深秋时节雾的变化,太阳出来前的雾,太阳出来时的雾,雾散后的广袤大地。让学生把观察到的情景写成小作文。再回到课文中,让学生品味欣赏作者描绘阿里山云雾的佳句,再由学生来自行修改习作。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情境中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

四、使用情境创设应注意的问题
      新课程特别倡导用具体的、有趣味的、富有挑战性的素材引导学生投入语文教学活动。毋庸置疑,注重情境创设,适度使语文情境富有趣味性与生活味,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促进学生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然而,实践中,一些教师由于过于追求情境的生活化与趣味性,不自觉地走进了追求"情境秀"的误区。"情境秀"是什么?笔者以为,它是指一种过于强调感官刺激,过于迁就学少趣味。偏离语文学习本质目标,导致课堂"假性繁荣"的情境创设行为。使用情境创设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创设的情境必须目的明确,要为教学服务。
      如果是问题情境,提出的问题就要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而且要非常具体,要有新意和启发性。这样学生能理解问题的含义,才有可能来探索思考和解决这些问题。创设的情境要真正为教学服务,如果只是为了情景而情境,那就是一种假的教学情境。不为教学服务的情景要来做什么呢?情境只有在为教学服务的时候才能叫做好情境,不能为教学服务的情境是多余的。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从生活情境中及时提炼语文问题,切忌在情境中"流连忘返";另一方面就要充分发挥情境的作用,不能浅尝辄止,把情境的创设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摆设。同时,情境的创设应该是适时适当的,在为教学服务的同时尽量做到简介。
(二)情境的内容和形式的选择要根据学生年龄的特点。
      对于低年级学生,颜色、声音、动作有着极大的吸引力,要多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模拟表演、直观演示等形式;到了高年级,则要侧重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用语文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尽量让他们由内心的成功体验产生情感上的满足,进而成为推动下一步学习的动力。另外,我们创设的情要赋予一种时代气息,这样才能真正地吸引学生。

五、总结
      总之,本人通过收集资料,思考后觉得: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情境创设"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使用时一定要慎重,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考虑到各种问题。情境创设应注意的问题,在实际的教育情景中往往被教师忽视,这是教师们要特别注意的,只有按规律办事才能使语文教学取得一个良好的效果。

六、参考文献
[1] 李方主编.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88-89
[2] 吴立岗主编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4.185
[3] 王荣生主编.听王荣生教授评课[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2007
[4] 赖红英 情真意切--记特级教师游彩云  特级教师家园  2006.2.17
http://blog.cersp.com/index/1003517.jspx?articleId=332536
[5] 覃文霞 情境教学的理论实践与思考 2007.3.27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373331.html
[7] 孙尧君 谈新课标中语文课堂教学情境 2004.5.28
http://lscz.nhedu.net/jiu/lanmu/ziyuan/lunwen/yw005.htm
[8]王增昌主编 著名特级教师教学艺术[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72-187
[9]雷玲主编 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艺术 [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97-20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4 00:02 , Processed in 0.14802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