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77|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解读班级文化建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7-5 16:32: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北京师范大学钱志亮讲座
解读班级文化建设

一、班级文化的概述
n班级文化是指班级成员在班主任引导下,班集体里形成的独特的能够为全体班级成员认可和公共遵守的价值观、思想作风、行为准则和共有集体舆论、学习风气、学习环境的总和。
n班级文化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系统工程,它的主体是学生。班级是教育的基本单位,是文化传承的基本阵地

班级文化的内容主要包括:
n精神层,如班级目标、班级道德、班级舆论、人际关系和班级风气、学风等
n制度层,如一日常规、课堂常规以及各种奖惩制度等
n物质层,如张贴名人名言、悬挂国旗及班训、出板报等教室内环境的布置

班级文化的功能与导向
班级文化建设的意义:价值引导、观念整合、情感激励、规范调节——抓住班级文化建设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涉及到班级整体品位、社会声望、师生素质、精神风貌

二、班级标志文化——集体的形成
n团结是对一个集体的起码要求,合作是团结的体现和进一步发展,进取是团队精神的升华,双赢和多赢则是集体成员的最后目标。
n在一个优秀的集体里奋斗,取得的成就会更大,成功的机会也更多。反过来讲,没有了集体的成功,没有了团队的氛围,个人的奋斗就没有了坐标,甚至会没有基本的保障
n在一个松松垮垮、各自为阵的班级里奋斗,是没有多少成功的机会的。同样,在一个容易满足,缺乏上进的集体里陶醉,成功的步伐也不会走得太远。
n促进班级集体形成的最好机会是集体活动、主题班会和比赛竞赛

强化文化价值观教育
n激发学生主体深层次需求,使班集体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成为学生的学习共同体,成为展示学生生命价值的平台。为每个学生表现自己的价值提供机会,在集体的积极性评价和引领中,让学生不断认识和发现自我的价值,获得生命持续发展的动力

三、班级精神文化——班风的建设
n班级精神文化指班级所形成的价值观、道德观、行为方式、人际关系、集体舆论以及各种认同意识所表现出的文化形态,它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和深层结构要素,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班级精神文化的主体是班风
n班风是指班级所有成员在长期交往中所形成的一种共同心理倾向
n优良的班风是无声的命令,它使学生自觉地约束自己的思想言行,抵制和排除不符合班级利益的各种行为
班风的形成依靠理智压力、情感压力、舆论压力、隔离压力和凝聚力。

n班风一经形成,便成为一种约束力,反过来又影响班级社会体系的每个成员。它既塑造了学生的态度和价值,又影响他们在教室里的学习活动。

四、班级核心文化——学风的建设
n学风是指学校里多数学生的学习动机、对学习的态度、方法及所表现出的学习行为。学生对学习价值的认同决定了其对学习的态度,即首先弄清楚为什么学习的动机问题:
n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学习?为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和共产主义而学习?为出人头地、找个好工作而学习?为改变现状而学习?为得到老师和家长的奖赏而学习?……

好的学风,在学生身上主要应该体现为有远大理想和志向、刻苦读书、勤于思考、敢于质疑、大胆创新、坚韧不拔、谦虚好问、团结进取、互相帮助、全面发展等

1.认真求实的学习态度
2.勤奋刻苦的学习毅力
3.虚心踏实的学习风格
4.科学严谨的学习方法

五、班级制度文化——班规的建设
n以规章制度、公约、纪律等为内容的,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以及监督机制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形态即为班级制度文化
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
n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评定品格行为的内在尺度,而且也能使每个学生时时都在一定的准则规范下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使之朝着符合班级群体利益,符合教育培养目标的方向发展。
班主任要以制度为指导,引导班级文化的健康发展。
n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根据班级的实际制订一系列的班级规章、制度、公约和纪律等,在经过全体成员集体表决的基础上,认真组织实施,坚持依法治班,在班级制度的各项条文中,突出精神风貌、价值观念、作风态度等具有文化气息的条款,给制度以灵魂,共同发挥规章制度的强制作用和激励作用,使班级形成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时时有事做,事事有时做的良好局面。

n《班级公约》是在班级工作中经常实施的一种制度,也是班级建设中最为完整的班级宪法,从班歌班训,从班级法庭班级惩罚与奖励,与学生一起讨论研究,制定得都相当地完整、全面。学生在班级生活中体验了社会生活。为了帮助学生实现将班级制度文化从强制约束向自觉遵守的转化,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借助于晨会、班报、日记等工具,积极地进行宣传,同时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正确加以引导,以帮助学生养成自觉遵守日常行为规范的良好习惯。

制定班规需注意以下几点:
只有在一定弹性限度内制定班规,才具有有效性,才能真正体现班级的人文关怀,才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班级的温暖

1.宜民主决策。
2.量化细则宜粗线勾勒
3.宜因时而变

六、班级环境文化——教室的布置
n教室墙壁上的名言警句,英雄人物或世界名人的画像,进行传统文化熏陶;
n悬挂国旗,增强爱国情感;
n悬挂在教室前面的班训、班风等醒目图案和标语等等,让全班学生学有目标
n摆成马蹄形、矩形、椭圆形的桌椅;
n展示学生书画艺术的书画长廊;
n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科普长廊;
n增设读书角,营造读书氛围;
n办好黑板报,加强舆论引领
n表露爱心的小小地球村

教室布置的要求
n一切都可以成为它有利的素材,有效的运用空间资源,创设具有教育性、开放性、生动性且安全性的硬文化环境,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激活学生的思维,融合师生的情感有着巨大的积极作用。
n朴素大方,适合学生,突出班级特点  
1.注重教室的卫生
2.重视教室的布置
3.讲究座位的排列
班级文化要求班主任
n第一要有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
n第二要有更高的组织能力和敏锐的洞察力,及亲合力
n第三要知识渊博,并尽可能地多才多艺
n第四能高瞻远瞩,着眼全局,有整个学段的意识
n第五头脑灵活,点子多
n

欢迎提出宝贵意见或建议。
n联系电话:
n01058807927-801(办公室)
n       13671147927(短信联系)
n电子信箱:qianzhl@bnu.edu.cn
2#
 楼主| 发表于 2010-7-5 16:34:06 | 只看该作者
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 钱志亮 讲座讲稿
解读班主任
一、班主任是什么?
n班级层面: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
n学校层面:学校领导者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的得力助手
班主任的角色:日常事务的管理者、学生心灵的导航者、教育团队的协调者、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健康的保护、家庭教育的指导者、道德行为的示范者、民族精神的传承者、健康生活的激发者、学校德育的落实者、……

班主任的作用:国家、学校、班级、学生

班主任对学生影响非常大:班主任老师其实是一个无冕之王
n班主任提倡的东西将会酿成这个班的班风
n班主任的好恶将会成为这个班学生的是非标准
n班主任的要求将会形成这个班学生的习惯
n班主任常说的话将会成为这个班学生的座右铭
n班主任的言谈举止对学生性格气质的形成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班主任重在对学生的人格熏陶
n道德修养、个性品质、人文素养、生活素养

二、谁能当班主任?
班主任的基本素质:政治修养、职业理想、知识水平、教育观念、教学能力、德育能力、人际协调能力、科研意识与能力

班主任教师应该是:政治上的强人、人格上的完人、生活上的好人、知识上的富人、道德上的善人、见识上的高人、感情上的真人

n师德良、师学新、师业专、师风正、师身美、师心慈、师能强、师情深、师纪严、师群和、师志坚、师责明、
n修炼自己的声音、语言、眼睛、表情、行为、学识、脾气、个性、心灵、气质、灵魂、人生

班主任的教育理念

三、班主任要干些啥ω
n班主任的基本任务是按照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开展班级工作,全面教育、管理、指导学生,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体魄健康的公民

(一)学习常规管理
(二)生活常规管理
(三)信息常规管理

班主任还要做研究

四、怎样当好班主任?
n尊重学生——在忠实地履行教育者职责的前提下
n了解学生——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n关心学生——教师职业良心和道德感的体现

班主任工作的基本要求
以人为本、循序渐进、启发疏导、恰如其分、民主公正、因材施教、情感交融、教无定法、德育为首、注重实效、解疑问难、理论指导、实践活动、

班主任工作的基本方法:
(一)说理教育法
(二)激励法
(三)榜样示范法
(四)角色模拟法
(五)暗
(六)契约法

班主任工作的基本模式:
权威管理模式、目标管理模式、制度管理模式、量化管理模式、自主管理模式、民主管理模式、合作管理模式、学习型班级管理模式

班主任要:不否认梦想;不一成不变;不只凭经验;不转移压力;不强行灌输;不动辄告状;不随意惩罚;不只盯缺点


愿我们和我们的孩子都能:
向上、求真、致善、尽美;仁爱、道义、礼仪、勤劳;智慧、诚信、公正、理性;清白、自由、希望、热情;勇敢、信仰、气节、精神
3#
 楼主| 发表于 2010-7-5 16:35:46 | 只看该作者
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 钱志亮 讲座讲稿

解读人生
一、人为什么活着?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只有明白了人为什么活着,我们才能拥有永恒的动力,才能找到人生的方向,才能有目的地去做事,并且没有得失心;或者说我们有了真正的信仰。

1.什么叫活着
[能呼吸?能思考?能运动?能交流?能记忆?能进化?还是其他什么?
[人活着的意义体现在
[大脑能思想
[
身体能对世界进行改造
[身心能体验人生的快乐与幸福

2.为什么活着? Why?
[因为我生来就是活着的——自然
[因为有的愿望还没有实现——期待
[因为正享受着活的乐趣——留恋
[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死——等死
[因为目前还不想死——求生

3.为了什么而活着? For what?
[为劳动:贡献、创造、工作
[为情感:集体、他人(父母、爱人、孩子、朋友)、自己
[为信仰:服务他人、爱、普渡众生、原罪
[为欲望:金钱、荣誉、地位、异性
李大钊说,求乐的人生观才是自然的人生观,真实的人生观
为什么活着亚里斯多德
[生命的本质在于追求快乐。使得生命快乐的途径有两条:
[发现使得你快乐的时光,增加它
[发现使得你不快乐的时光,减少它
[如果一个人把他的思想指向光明,他的生活也会变得光明
心理学:为了满足需要(马斯洛)
[生理需要:生存的基本需要。如饮食男女
[安全需要:心理上与物质上的安全保障
[社交需要:人是社会的一员,需要友谊和群体的归属感,人际交往需要彼此同情互助和赞许
[尊重需要:他尊和自尊
[自我实现需要:指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对生活的期望,从而对生活和工作真正感到很有意义。
哲学
[活着就是存在,存在就是合理
[活着是为了获取更大的自由与幸福
[活着是一种责任,死去是一种义务。什么时候没有了这种责任,那也就只有尽义务了
[生命的意义就在于抗争,战胜了一切,经受住了一切,承受住了一切,生活就有了意义
宗教解释
[基督教认为人活着是为了受罪,教导人们在世时要多做善事,以减轻罪责
[佛教告诉人们要四大皆空,无欲无求,在世要广结善缘,死后才能成佛,否则要下地狱的,活着为了涅磐,就是为了好死
[伊斯兰教认为人活着是为了今生和后世的幸福

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活法:幼儿阶段为了满足而活;小学生为开心而活;中学生为探索未知、憧憬未来、证明自己而活;青年阶段为爱情而活;成人阶段活着的理由更多(事业、地位、追求、欲望、提升生活质量、家庭、父母、孩子);老年阶段是为了享受活着而活着

4.为什么人求生而不求死?
[因为人不知道死后的世界是怎么样的,或者说死后到底有没有世界的存在
[人害怕黑暗、害怕孤独、害怕会永远都没有朋友没有亲人没有爱人
[如果科学证明死后会有另外一个光明世界,而且死后家人朋友也会团聚,那么人将不会在乎自己什么时候死

活着可以享受幸福、创造幸福
[吃饭香,睡觉美
[生活愉快、工作顺利
[亲情、爱情的天伦之乐
[朋友之间的牵肠挂肚
[旅游、玩电脑、唱歌、听音乐、跳舞、看电视
[活着是幸福的,所以人就活着

为什么有人求死?
[觉得尘世太苦、太俗、太平庸、太自私,所以不想活着
[一种是太傻,稀里糊涂,一时冲动
[一种是太聪明,想得太深太远,自己以为想明白了、看透了,其实并非如此:好死不如…… !
[独善其身、不问世事,是自私的登峰造极
[怀疑生活、远离生活,是想逃避社会责任
[追求超然,出世修仙,是明哲保身的怯懦和退缩
[自杀、自绝于人民,是自我权利极度可耻扩张的表现
[不愿付出就将一无所获,不能为推动历史车轮尽一份力,就得不到历史及社会的认可,实现不了生命的意义,必将被世人所唾弃

5.活着的责任有哪些?
从出生到长大,与他人建立了各种各样的联系,有一种感情的依赖,你舍得割掉吗?人是具有高级情感的动物,所以活着是
[让辛苦一辈子的父母有幸福晚年
[更好地回报兄弟姐妹的手足之情
[让自己的后辈有更好的成长环境

[让陪伴你的人幸福快乐
[让爱你的人不为你流泪
[让你爱的人不感到失望

[让你曾经刻骨铭心的理想能变成现实
[能够过得上你曾经憧憬着的某种生活
[一切都需付出代价:不懈努力、承受痛苦

活着是因为快乐大于痛苦
[活着感受阳光河流小草,感受各种真爱情感,痛苦当然总会有,可是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什么痛苦大过我体验生活的快乐;人类生生不息,不是痛苦太小,而是快乐太多、幸福太大

活着是为了尽自己那份责任和义务
[人类力量与大自然相比太微弱了,孤立的个体无法安全地生活下去,人必需依靠集体的力量,组成社会。
[社会分工协作,人类得以繁衍,不论你是科学家还是普通农民,不论你是领导还是一般群众,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文明的社会需要你在自己的岗位上好好工作,尽自己的那份责任和义务,不论你的岗位是多么的微不足道,尽力了,你就是人类社会的一员,你的一生就有价值!

人为什么活着?这一命题
[本身可能不会有一个统一的答案,或者是很难得到一个统一的答案,但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提醒学生思考各自的生活目的,不要虚度了这宝贵的一生
[人生只要有目的,才会有理想和追求,才会感受生命的价值与人生的意义!

6.人各有志,追求各异,但人生不能迷失方向
[有人为钱而活着:眼睛紧盯钱,其它靠边站
[有人追求享受:不食烟、茶、酒,枉自世上走
[有人为工作而活着:事业、名誉、权势,只盼着出人头地
[有人为爱情而活着:若为爱情故,生命皆可抛
[有人为信仰而活着:看破红尘人生苦,无欲无求无烦恼
[有人为社会而活着:为公而生,为公而死
[有人为他人而活着:搞懂了别人,却糊涂了自己

人既不应逃避做人的责任,又不能滥施做人的权利:
[许多人都在激烈的生活斗争中,迷失了方向,追名逐利不能自拔:除了自己所需的,还贪婪地获取更多,沦为挣钱的机器或权利欲膨胀的恶魔

由于历史与人类社会的种种变迁,如物欲的膨胀、世俗的影响、激烈的争夺、相互的蚕食、专制的束缚、思想的偏颇,人渐渐被各种污浊包裹起来,变得非人了,出现扭曲的人性,变态的心灵。于是地球上演出了一幕幕反文明、反进步的战争、浩劫、动乱等恶剧、丑剧

7.人生是什么?
[人生不是赌局,不是剧本,不是梦,更不是雪花和树枝
[人生是感受,无论是快乐、高兴、痛苦、悲伤、绝望,只有活着你才能感受到,死了也就变成一尘土,没有灵,没有气,没有思,更没有感。
[人生就是一个个平平常常的日子,一丝丝微笑,一点点泪滴,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有拾取、有失去、有感悟、有追求……
[活着是为了体验生命的过程,在这个世上追求过了,战斗过了,充实地生活过了,成功地延续了多彩的生命,不需要掌声,不需要记载,因为活着就是生命史中真正的英雄

做一个平凡、善良、纯粹、清白、真正的人,保持率真纯朴的心态,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学会感恩,学会回报,做一个平实的人,对他人有益的人,对社会有用的人,应该是每个人活着的目标!

二、人生什么最重要?
假定我们每个人都是马戏团里的那个小丑,手里不停地玩着五个球,五个球都是你的,分别是:工作、健康、家庭、朋友、信仰,当你很累很累的时候,不得不放弃掉一个,是?;又很累了,不得不再放弃掉一个,是又十分十分累了,最后一只手抓一个,分别是
人生什么最重要
[人之生——生命:健康第一
[人之品——品德:做人为先
[人之格——风格:生活质量
[人之气——贡献:服务社会
[人之才——才学、才艺:发展空间
[出身、性别、长相、身高……不足挂齿

多元智能理论与人才
[人的智能是多元的:语言、数理逻辑、音乐、运动、空间关系、人际关系、自我认知、自然认知、幽默
[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人人成才
[教育的任务在于开发学生的潜能,各方面得到最充分的发展
三、如何面对人生?
1.面对命:生命有其发展的顺序
[黄河尚有澄清日,岂可人无得运时;生在谁家非我定,富贵在天福在命!

2.面对运:可遇不可求,但机会总是光顾有准备的头脑
[世界上没有什么救世主,也没有神仙皇帝!…只有靠我们自己!
[吃自己的饭,淌自己的汗,自己的事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宗,不是英雄和好汉 !——郑板桥
[以辛勤劳动为荣; 以好逸恶劳为耻——胡锦涛

3.面对阴功:做好事不求报,与肩挑贸易,勿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多温恤
面对成败:莫以成败论英雄
小事不做,大事难成;

4. 面对风水:择善而居——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


5.面对读书: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6.面对荣誉与利益:看淡!难得糊涂
荣誉与责任对等,杀军马者道旁儿!


7. 面对竞争:和为贵,戒贪争,戒竞争,戒纷争,戒斗争,戒战争
[坚强,看谁熬得过谁!但将冷眼观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
面对斗争:勇敢-who怕who呀?

8.面对性情:男欢女爱;男女搭配,干活不累!;食色性也!
[借钱要婉转,示爱要直接
[坦率-就是想看!怎么了?

9. 面对金钱:
[不要财迷
[宁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余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求财恨不多,财多害自己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贪婪是最真实的贫穷,满足是最真实的财富
[

10.面对良知:存养扩充,毋恃势力而凌逼孤寡,勿贪口腹而恣杀生禽

11. 面对自由:智者自律,愚者他律
[拥有时不懂得珍惜;失去时方知其宝贵
[不自寻烦恼;不杞人忧天;不庸人自扰

12.面对性男欢女爱,食色性也!

四、人生应有哪些观念?
[远离恐惧、仇恨、愤怒、贪婪、嫉妒、报复、迷信
亲近爱、勤奋、希望、信心、同情、乐观、忠诚

1.快乐观:
快乐不是拥有得多,而是计较得少;穷有穷乐,富有富愁:有车不如有乐;屋宽不如心宽
[幸福观:知福、惜福、再造福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明¡¤朱柏庐《治家格言》

2.亲人观:父母观:要知恩、感恩、报恩
[家人观:告诉他们,你是多么的爱他们
[人伦观:珍惜与家人、朋友共处的时光

3.伴侣观:一定要珍惜!
人世间最宝贵的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正拥有¡±
[爱情观:爱不是要求对方,而是要求自身付出
[不能强迫别人来爱你,只能让自己变得可爱

4.自己观:经营自己的长处让你人生升值,经营自己的短处使你人生贬值
[真正的爱心,是照顾好自己这颗心

5.交流观: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
明白有些人很爱你,只是不知道如何表达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6.感情观:做自己生命的掌舵人。做爱做的事,交配交的人

7.德行观: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修养不够;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

8.怨恨观:发脾气是短暂的发疯

9.报酬观:尽多少本份,就得多少本事

10.工作观:每天都是正式演出,不能彩排

11.生活观:生活由一串串的尽情片刻所组成的,不是生存
[吃你所钟爱的食物,到你所向往的地方去转转

12.知识观:未来知识经济的“知本社会”,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万堂讲座,交一万个朋友

五、人生应有哪些追求?
1.有理想:矢志不移,人生有目标,有志者事竟成
2.有道德:坚守生命中那份本来的纯真
3.有爱心:乐于助人-助人为快乐之本
4.有童心:快乐的源泉;少年不识愁滋味
5.有自信:高度自信;皮不是吹的,汽车是俺推的!
6.有幽默:看淡人生;看开事情
7.有文化:就是有精神、有情感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胸襟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情怀
[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智慧
[泰山压顶腰不弯、泰山崩前色不变”的气概
8.有品位:心有雅兴;衣着雅致;外表儒雅;举止文雅
9.有微笑:笑口常开,快乐了自己,温馨了别人
[莫生气,要消气,“气下病来谁人替”;欲知百病生于气,劝君遇事多消气;不顺心消“怨”气,生活琐事消“闲”气;心有烦恼消“闷”气,受到委屈消“怄”气;遇事受挫消“泄”气,困顿潦倒消“蛮”气;声誉受损消“怒”气,名利无缘消“疑”气;失意之时消“丧”气,得意莫忘消“狂”气;郁怨不舒消“火”气,待人处事消“小”气;成绩面前消“傲”气,天大困难消“叹”气;生难尽个人意,岂能时处都生气;己生气自消气,他人气我我不气;生保健蓄元气,身心健康是福气
10.有胸怀:悦纳他人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学会宽恕,吃亏是福;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大人不计小人过,得饶人处且饶人
11.有合作:共生: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善假于人!
[多赢:互利互惠
[即便遇到坏蛋也合作!
12.有朋友:真诚相待、珍惜友谊;经常见面,相互倾诉
六、怎样才能拥有快乐的人生?
1.积极乐观看问题:
别人骑马我骑驴,仔细思量我不如,等我回头看,还有挑脚汉
2.长远利害做决定: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休别有鱼处,莫恋浅滩头
3.多欣赏,少抱怨:学会适应社会
4.追求真善美: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匡扶正义:坚信邪不压正
[善良友爱:上善若水,厚德载物;从善如流
5.稍有不如意,马上设法改善
6.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
7.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8.学会放弃与放松:有舍才有得
9.不和别人比,和自己过去比
10.知足但非胸无大志
11.走自己的路但注意身份与影响
12.享受生活的每一天但不庸俗
工业社会片面追求物质文明而导致“非人化”,技术发展、贫富差别、失业犯罪正导向消费主义、享乐至上、个人主义等“人的异化”现象,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就是防止人的异化以及将异化的人再“人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2 03:06 , Processed in 0.23274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