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教育,边缘能否变主流 2010年04月21日 作者:徐敏 来源:解放日报 无论从课时数量,还是受重视程度来看,音乐、美术之类的艺术课在我国的中小学都属于“边缘课”。最近公布的《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中提出,在义务教育阶段,要“加强艺术教育,积极开展音乐、美术、舞蹈、戏曲等各种艺术活动,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不少教育专家对此十分认同,他们认为,各级各类学校应真正重视艺术教育,让艺术教育从边缘变为主流,从“小众化”走向“大众化”。
“学校里的音乐、美术课开得本来就少,可还是经常被语数外老师‘征用’。”不少学生抱怨。相对来说,小学里的艺术课开设较为正常;到了中学,特别是临近考试,艺术课就被主课老师“瓜分”了。对此,校长们也“睁只眼闭只眼”,因为艺术课对学生升学考不起什么作用。本市虽然也有不少挂了牌的艺术特色学校,但此类学校通常只开出一个班搞某项艺术特长教育,并非惠及所有学生。市、区层面艺术活动搞得热热闹闹,但参与其中的大多数是中小学艺术特长班的学生,与其他学生“不搭界”。
而课外艺术教育看似红火,但也存在隐忧。一份上海市校外美术书法教育现状调查报告显示,校外艺术教育出现应试化、功利化倾向,影响了艺术学习的趣味性和学生审美品位的提升。比如,儿童绘画本应是充满童趣与想象的,但一些校外培训机构用一种模式来反复操练孩子,为的是让他们考级能过关。而学生拥有了一张钢琴、绘画、舞蹈等方面的考级证书或奖状,就可以在今后的升学中“加分”。
艺术教育究竟有何好处?教育专家认为,通过艺术教育,学生可以学会自娱,以琴棋书画为载体,领略到生活之美好,艺术之浩瀚,建立健康心态和丰富的生活情态。艺术教育并不是可有可无的“花瓶”,它也应该是一门“主课”,帮助学生提升修养、培养情操。许多大科学家身上,都体现了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正如钱学森所言,科学创新的思想火花是从不同领域的大跨度联想激活的,而这正是艺术家的思维方法,即形象思维。一个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不但要有科学知识,还要有文化艺术修养。为此,教育界人士建议,中小学在确保现有的艺术课不被“侵占”的同时,还应该多开设艺术类的兴趣课、选修课,开展多种多样的艺术展示活动,让艺术教育照亮每个学生的心田。
一些发达国家对艺术教育的认识和教育方式,值得我们借鉴。美国将艺术教育确定为基础教育的“核心学科”,与其他七门核心学科放在同等地位。美国教育学家认为,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艺术是儿童一本最佳的启蒙书,有助于“人类的自我发现”。他们尤其强调,艺术教育绝非天才教育,它为全体学生所共有。法国基础教育中,要求音乐课不只是教唱歌,重要的是让孩子学会听音乐,并鼓励孩子创作音乐,而不必过分强调音乐的理论知识。瑞士的教育学家积极探索综合化艺术课程,在他们看来,各种优秀的艺术是一个整体,如果进行综合训练,能让学生形成更加开阔的艺术视野,带来更深层次的艺术领悟。(徐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