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8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语文教育的致力点在哪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8-27 10:41: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语文教育的致力点在哪里

赵克明   



语文基础教育的致力点到底在哪里?从新课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理念出发,自然要思考学生在语文方面的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是语文知识?当然知识的积累是很有必要的。是语文能力?当然能力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是文化素养?当然文化的积淀是不容忽视的。是情感价值观?当然情感价值观的提升是具有深远意义的。不过,我们回顾和反思一下自己学习语文的过程,可能会找到更切合实际的答案。本人体验最深的就是“三感”,即情感、敏感和语感。这里先谈谈培养热爱母语的情感。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语文?小而言之,是掌握一种终生使用的工具,能顺利应对中考、高考及将来的学习与工作;中而言之,是为一生打下精神的底子,使自己成为一个“快乐的读书人”(台湾学者刘墉语),拥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大而言之,是传承民族的文明,固守民族的根本,让民族的血液永远流淌。这样看来,语文学习决不只是简单的技术训练,而是含有很多非技术性的东西,无疑会涉及生命体验、民族感情等人文因素。
我自己正是在情感的牵引下走上语文之路的。我出生在那个“书荒”年代,正如人们常说的饥饿的人才知道面包的香甜,干旱缺水的人才珍惜每一滴水,深山里失学的孩子才特别向往明亮的教室,经历了无书可读痛苦的我对书有着特别的情感。少年时代对书痴迷,工作之后在生活上是最低调的,可以不住宽敞的房子,可以不用华丽的家具,可以把断腿的椅子捆绑一下继续坐,但是对书的欲望却永远不满足,逛书市,买书,读书是我生活的必需,虽不能像古代饱学之士杨子云那样“年年岁岁一床书”,但“年年岁岁半床书”并不是自夸。与书结下情缘,终身与书结伴,感觉是一种无可比拟的美的享受,也正是这种特殊的情感,才激发我在语文园地里执着的耕耘,播撒智慧的种子。
的确,语文学习是伴随着情感活动的。我们发现,有人手不释卷、废寝忘食,也有人一拿起书本就感到头痛,原因何在呢?就在“情感”二字。在对母语缺乏情感的人眼中,汉字可能就是一个个冷冰冰的方块文字;而在对母语充满挚情的人眼中,汉字不仅形体优美,而且有血有肉,有情有义,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有了对母语的挚爱之情,就会觉得读书如同与美神对语,如同与智者谈心,就会沉浸在美妙的境界之中。俄国诗人杜勃罗留波夫曾写道:“啊!我是多么希望拥有这样的才能,/ 在一天之内把这个图书馆里的书都读光……”正是因为对书情有独钟,所以他醉心于读书,单是十三岁那年,他就读了四百一十种书。初中教材课文《你一定会听见》的作者、女作家桂文亚回忆她小时侯,听从父亲的要求读唐诗宋词,渐渐地入了迷。读到“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便生出一口饮尽黄河水的豪情;读到“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就渴望自己能舞一回剑;读到“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便想象着一个犹抱琵琶半遮面,如花似玉的美人儿;读到“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落叶时”,又仿佛看见白玉一般容颜的杨贵妃,一缕幽魂在马嵬坡前飘荡……那些诗和词使她对世间万物产生了无数的像针尖般的微细的奇妙感受,使她的心时而像夜莺抖动的翅膀那么轻灵,时而像深海中的岩石那么坚韧,时而像丛林中猎豹的眼睛那么锐利,时而像绽放在晨曦中的玫瑰花瓣那么温暖。她对文学产生了强烈的感应,并激起强烈的表现欲望,如奔流的瀑布,想找一个倾泻的缺口。后来她的父亲看她“走火入魔”了,想劝阻她,可是已奈何不了她了。试想想,如果我们的学生也能像杜勃罗留波夫和桂文亚一样对书有深厚的痴迷的感情,就会自觉地亲近她,走进她,就能撩开她美丽的面纱,陶醉于她的绰约风采,获得真正的美的享受。
既然情感在语文学习中有如此之魔力,那么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何不发掘母语之美,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进而培养学生热爱母语的情感?
在识字教学中,我们可以像汉字研究专家萧启宏那样,发现并探究汉字的形神兼美,渗透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例如“儒”字,从人从需,含有人的需要的意思。需要什么呢?一需食物,二需教育。营养食物从母乳起,教育从孺子起,所以“儒”字由“人”和“需”组成,与“乳”“孺”同音。又如“羞耻”二字。“羞”,此事做得差(从羊,差字头),看起来很丑(从丑);“耻”,耳朵还没听到吗(从耳),还不止住你的行动吗(从止)?作为表意文字的汉字,其字义的引申正传承了民族文化,细细揣摩起来,确实意味无穷。例如“伐”字,从人从戈,人扛着戈(古代的武器),自然有讨伐、攻打之义;古人攻打对方前要下战书,列出对方罪状,陈述攻打理由,故有声讨之义;双方交战,就是要把对方打倒,砍树也是把树砍倒,故有砍伐之义;古时打仗,击倒对方,就割下他的耳朵待战后请功,故有功劳、功业之义;古时打仗,凭割下的耳朵记功,耳朵割得越多受赏也越多,可据此自夸,故有夸耀之义。我们的识字教学,如果能够注重引导学生品味汉字的美感意蕴,自然就会使学生陶醉其中,进而生发出热爱母语的情感。
在词语教学中,我们也可以引导学生徜徉于语汇的百花园里,感受母语的魅力,产生亲近母语的愿望。例如学习成语,大可不必让学生死记音、形、义,而应引领学生玩味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成语中有中国历史事件,像“草木皆兵”“破釜沉舟”等;成语中有历史人物,像“墨守成规”“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等;成语中有传统美德,像“诲人不倦”“知恩图报”等;成语中有气象,像“风和日暖”“云消雾散”等;成语中有花草,像“落花流水”“草菅人命”等;成语中有色彩,像“姹紫嫣红”“颠倒黑白”等;成语中有属相,像“声色犬马”“狐假虎威”等;成语中有数字,像“一目十行”“气象万千”等;成语中有修辞,像“鳞次栉比”(比喻)“翻江倒海”(夸张)“祸起萧墙”(借代)等;成语中有哲学思想,像“揠苗助长”“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等。
汉语运用的教学,也是培养学生学习情感的门径,因为语言的使用奥妙无穷,普通的词语一经巧妙组合或转换,就会变得或凝练,或典雅,或诙谐,或生动,读来饶有趣味。品读下面的句子,我们就会觉得别有韵味——
一张枯叶飘落在苏比的膝头。这是杰克。弗洛斯特(对“霜冻”的拟人称呼——笔者注)的名片。杰克对麦迪生广场的老住户很客气,每年光临之前,总要打个招呼。他在十字街头把名片递给“露天公寓”的门公佬“北风”,好让房客们有所准备。(欧.亨利《警察和赞美诗》)

街对面有家不怎么起眼的饭馆。它投合味口大钱包小的吃客。它那儿的盘盏和气氛都粗里粗气,它那儿的菜汤和餐巾都稀得投光。苏比挪动他那双暴露身份的皮鞋和泄露真相的裤子跨进时倒没遭到白眼。他在桌子旁坐下来,消受了一块牛排、一份煎饼、一份油炸糖圈,以及一份馅儿饼。吃完后他向侍者坦白:他无缘结识钱大爷,钱大爷也与他素昧平生。(同上)

    万一选好了,从此吃得又有营养又合口味;既滋阴又壮阳;既益气又补气;既能增强体质又无损于线条与潇洒;既有色有香又有味;既节约能源又不多费手续;既无油烟又无噪音;既人人有权过问又个个不伤脑筋;既有专人负责又不独断专行;既不吃剩饭剩菜又绝不浪费粮食;既吃蚶子又不得肝炎;既吃鱼虾又不腥气……(王蒙《坚硬的稀粥》)

两人回头看,正是鲍小姐走向这儿,手里拿一块糖,远远地逗那孩子。她只穿绯色抹胸,海蓝色贴肉短裤,露空白皮鞋里露出涂红的指甲。……有人叫她“熟肉铺子”(charcuterie),因为只有熟食店会把那许多颜色暖热的肉公开陈列;又有人叫她“真理”,因为据说“真理是赤裸裸的”。鲍小姐并未一丝不挂,所以他们修正为“局部的真理”。(钱钟书《围城》)

数学走出了与物理、化学鼎立之势而独领风骚,英语、语文的地位迅速攀升,政治、历史更是昂首挺胸从贫困线一举迈入小康。新的课程安排、浓郁的人文气息、强大的教师阵容令我们“乐不思理”。语文课上的神游意境,历史课上的“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政治课上的总揽时局,了望时事,让我们徜徉在人文的河流中,看大好河山,风骚墨迹,沧桑巨变,世界风云。(学生习作)

我惴惴不安,一次次把脑袋架在刀下,又一回回“死里逃生”。考完了,终于考完了,作为发泄,我与朋友去地铁商场猛逛了一圈,去肯德基猛吃了一顿,回家猛睡了一觉,晚上却爬起来猛看了一通电视!(学生习作)

我们还可以通过探究词语巧妙组合的方法,来体悟汉语的魔力,增进与母语的情感。例如:词语组合法之一,变换说法。“班主任的海拔不高,头顶到地面距离为1.6452926m。”将“个头”转换成“海拔”。“每天,总是‘夕阳红’们迎来一轮朝阳。”将“老年人”转换成“夕阳红”。词语组合法之二,张冠李戴。“写作开始了,于是我‘全副武装’,回到书桌旁。”将用于打仗的词语“全副武装”用在写作上。“他一而再,再而三地‘犯规’,最后荣幸地受到校长的‘亲切接见’。”将体育用语“犯规”和外交用语“亲切接见”用在学生犯错被校长请进办公室批评教育上。词语组合法之三,褒词贬用。“他站在那儿指手划脚,唾沫飞溅,把人们使得团团转,自己却连腰也懒得弯一下。好一个真正的‘君子’!”“今日美国已是蟹气十足。今天到中东上思想政治课,明天到东亚开人权学习班。”句中的“君子”“思想政治课”“人权学习班”都是褒词贬用。词语组合法之四,借用熟语。“经常在书里‘串门儿’,至少也可以脱去几分愚昧,多长几个心眼儿吧?”借熟语“串门儿”来描写读书。“美国之所以多年来与台湾保持暧昧关系,全然是为了自己的被窝暖和。换句话说,如果台湾这只热水袋不能保障美国伸在亚太地区的脚趾暖和,甚至还倒灌冷风,他立马就会把台湾蹬出被窝去。”借熟语“暖被窝”“倒灌冷风”等来形容美国与台湾当局的关系。词语组合法之五,仿拟词语。“进入高三了。高三,压得人喘不过气来的‘高山’!”“别了,电视!别了,足球!从此只能‘望电视而兴叹’‘望足球而兴叹’了。”“高三”仿“高山”,“望电视而兴叹”“望足球而兴叹”仿“望洋兴叹”。词语组合法之六,移觉换位。“一道道幽怨的眼神,凝成线,织成网,网住了班主任的脚步。”将“眼神”化为具体可感的“线”和“网”。“轻柔的歌声一下子把人们带到了融融的春光里,感到了缕缕春风温柔的抚摩。”将听觉形象转化为触觉形象。词语组合法之七,异化形容。“雨过天晴,阳光很活泼。”“春游,野炊,全都泡汤了。唉,黑色的星期天!”用描述别的事物的“活泼”“黑色”来形容“阳光”和“星期天”。词语组合法之八,铺陈凸现。“山一样的作业,雪片般的习题,抄写、抄写、抄写,练习、练习、练习,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化学、物理……泉涌似不竭,江流般不息。”“眼睛。眼睛。眼睛。疑惑的眼睛。愤怒的眼睛。恐惧的眼睛。哀求的眼睛。麻木的眼睛。充血的眼睛。死亡的眼睛。死而有灵的眼睛。”连续反复运用“抄写”“练习”“眼睛”等词语,以凸显形象,表达感情。
阅读教学也是我们调动学生语文学习情感的重要渠道。我们不妨放下教师的架子,站在学生的角度来创设课文学习的情境,寻找学习的切入点,把学生的情绪乃至情感激活,让他们欲罢不忍,欲罢不能。在这方面,大家作了许多探索,我也有所尝试。在《药》《项链》《陈奂生上城》《守财奴》四篇小说的教学过程中,我打破常规教学模式,采取了巧设情境,以趣促“动”的新方法。《药》——讲故事。教学伊始,将全班同学分为甲乙两组,甲组准备讲述华老栓一家的故事,乙组准备讲述夏瑜的故事。同学们在整体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勾画出有关的情节,并编织成一个较为完整的故事。在学生分别复述课文之后,我趁着大家情绪激动提出几个问题:这发生在两个家庭的故事是怎样交织在一起的呢?你从这两个故事品味到了什么呢?这两个故事联在一起写有怎样的深意呢?学生们发言十分踊跃,经过一番研讨,形成了比较一致的看法:作品巧妙地用明暗两条线,通过人血馒头和康大叔这一物一人将两个故事连接、交织在一起;华家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群众的愚昧,夏瑜的故事则让我们看到了革命者的悲哀;两个故事联在一起,很分明地让我们感受到革命者的悲哀不在于流血牺牲,而在于他(们)的奋斗牺牲并不为愚昧麻木的群众所理解。至此,学生已经对课文结构安排的巧妙、主题内涵的丰富深刻心领神会。《项链》——辩论赛。要求学生围绕“怎样评价《项链》中的主人公玛蒂尔德”这一论题通览课文,然后,现场推选出肯定方(正方)和否定方(反方)的代表,其余同学作为裁判方。论辩双方基于对文本的自我解读,发表了不同的意见,辩论十分激烈,最后经过裁判方的分析评判,逐渐趋于比较接近的认识:玛蒂尔德爱慕虚荣,想入非非,不安于现状,她的追求虽不算高远,但这也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玛蒂尔德爱慕虚荣,结果付出十年的代价赔偿丢失的项链,这与其说表达了作者的嘲讽,不如说是深切的同情与惋惜。尤其值得肯定的是,玛蒂尔德在丢失了项链之后“显出了英雄气概”,毅然决然打定主意要“偿还这笔可怕的债务”,并真正为之奋斗了十年。玛蒂尔德经历了人生的挫折,被打造成了另一个人,这不是她的可悲之处,而是她人生的升华。玛蒂尔德是一个鲜活的人物,也是一个很美好的形象。《陈奂生上城》——帮陈奂生出主意。作品中写陈奂生上城回家最担心的是向老婆“交不出帐”,“得想个主意对付她”。本文的教学就从这里入手——我让同学们帮陈奂生出出主意。假如他老婆一听住了高级招待所就嚷道:“你疯了,住什么高级招待所?”陈奂生应怎样向他老婆解释呢?假如他老婆听说住一宿招待所要五块钱又吼道:“你真倒霉啊,住一夜花了这么多钱!”陈奂生又应怎样解释呢?假如他老婆听了陈奂生的一番话叹道:“你这一趟城上得真窝囊,不值啊!”陈奂生该说些什么来安慰他老婆呢?同学们帮助陈奂生出主意的过程,也是解读赏析课文的过程,既把握了文章情节安排的巧妙,又体会了人物形象刻画的传神。《守财奴》——反驳葛朗台。板书课题后,我即扮成葛朗台作了如下辩护陈述:“我叫葛朗台,一个老实本分的箍桶匠,可是人们硬说我贪婪、吝啬、专横、凶狠、虚伪,还给我扣上了“守财奴”的大帽子。我真是冤枉啊!我承认,我是爱财,可爱财之心人皆有之,为什么就不允许我有呢?我爱财,可我也爱我的太太和女儿呀!不是吗?在我太太生病晕过去的时候,我是多么地着急呀!为了让太太女儿开心,我不是拿出一百金路易吗?太太不幸去世后,我强忍着万分悲痛,对女儿那么温柔那么体贴,我强撑着搀扶女儿去吃饭,我还热烈地、紧紧地拥抱她……这一切的一切,苍天可见哪!这不都说明我有一颗爱心吗?所以,我请求诸位主持公道,还我清白,摘下我头上‘守财奴’的帽子。要知道,这么多年来,我的精神受到多么大的伤害呀!我强烈要求那些诬蔑我的人,赔偿我的精神损失费一万真金!”陈述完毕,我要求学生阅读课文,准备或作葛朗台的辩护律师,或来批驳葛朗台。自读课文以后,无一人愿替葛朗台辩护,都纷纷站起来反驳葛朗台。大家不仅抓住文中内容揭露了葛朗台“爱太太和女儿”的居心叵测,而且列举了文中葛朗台动作、语言、神情等细节证实了他是一个十足的拜金主义者、一个极端的利己主义者、一个地地道道的“守财奴”。由于创设了上述学习情境,课堂上一扫了传统教学的死气沉沉或虚假“活跃”的气氛,学生真正“动”起来了,不仅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情感与态度。
    当然,培养学生热爱母语情感的渠道和方法还有很多。我常常在想,假如我们从孩子启蒙开始就着力培养他们热爱母语的情感,让我们的孩子真正在血液里、骨子里热爱母语,热爱语文,这实在是功德无量的。
2#
 楼主| 发表于 2010-8-27 10:52:11 | 只看该作者
语文教育的致力点在哪里(2)
上一篇文章谈了语文基础教育的致力点之一——热爱母语,这是关乎语文学习的情感问题,本文再谈谈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敏感”。
大家知道,从事不同职业的人都有自己的“职业敏感”。面对一棵树,艺术家会欣赏它的美,木材商会盘算它的使用价值,木匠师傅会估摸它能做成什么家具,植物学家会探究它的种类、年轮。一个服装设计师对每一种款式的服装都特别关注,一个根雕艺术家对每一截树根都格外留心,一个考古工作者对每一块旧瓦片都视为珍宝。这就是“职业敏感”。同样的,一个语文学习者也应该具有语文学习的“敏感”。
对此,我也是深有感触的。我觉得生活赐予我的一份厚礼就是对母语的“敏感”。由于少年时有过“难以亲近书本”的体验,我对书、对母语就特别“敏感”,无论何时何地,我都习惯于关注语文信息。举两个例子:一次,我听中央电视台一位著名播音员播出“捕(pǔ)获了犯罪团伙”,就感到不对劲儿,赶紧查字典,证实是将“捕(bǔ)获”误读了。又一次,我在电视上看到“王铣,中国免费电子邮箱始作俑者”的新闻标题,当即记下了这个成语误用的例子。正是有了这样的学语文的“敏感”,我就觉得生活到处都是语文的“宝藏”,喝茶、吃饭可谈饮食文化,漫步街头可研究广告的语言艺术,听港台歌星演唱可关注外来语与汉语规范化问题……我想,可能正是这样做到语文学习生活化,处处学语文,时时学语文,事事学语文,与语文最亲密地接触,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我教了三十多年的语文才没有愧对“语文”,愧对“语文教师”的称号。
有了学习语文的“敏感”,你就有了一双“语文眼”。记得有位作家在回忆自己少年读书生活时说:那个年代无书可读,而他对所有有文字的东西都非常痴迷。从破窗洞爬进装书的仓库能躲在墙角不吃不喝读上一整天,用手指把邮递员放在邻居门缝里的报纸夹出来快速的通览后又塞进去,甚至蹲在厕所里成半天地看别人从书上撕下的手纸。上篇文章提到的台湾作家桂文亚,由于熟读唐诗宋词形成了对中华文化和文学的“敏感”。坐在窗前的月光下,看着树影在风中摇曳,李白的那首诗“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就不禁记上心头,这时候,她的手就痒痒的,很想写点什么,哪怕是写写月色,写写小溪,写写风声,写写远村传来的狗吠声,心情也会变得很美很好。走在放学回家的途中,看见那个扎麻花大辫子的小眼睛婷婷,和那个大脑袋大鼻子的阿牛,一路追着跑着打着闹着,很自然地,她又想起“妾发初履额,折花门前戏,郎骑竹马来,绕竹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这样的诗句,于是,泉水般的灵感又涌了出来,拿起笔,又想写写那个拿死蛇吓妹妹的小噜苏,写写小元元,那个故意把冰水泼在她木屐上的捣蛋鬼;还有小真,她喜欢阿海,作业本子里涂满了他的名字。当“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广播剧主题曲“春望”,从收音机里悲壮地传出来,她仿佛看到两鬓发白的杜甫,双手交叠背后,站在破败的墙垣上,眼中含着泪光,思念着家乡的亲人,渴望收到比黄金还要贵重的家书……此时又兴起写一篇小说的念头,小说中的男主角,十五岁那年被迫从军……我们也常常发现这样的学习语文的有心人,像不少的人就把在图书阅览室、书市度过休息日作为一种享受……我想,如果我们有了语文学习的“敏感”,就不愁学不好语文,因为汉语是我们的母语,我们每天都生活在这种语言环境中,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是等同的。相反的,如果没有语文学习的“敏感”,就会对每天接触到的生活中的语文信息视而不见;没有语文学习的“敏感”,一打开书本满眼只是冷冰冰的方块文字。这样,焉能不感到语文太难学?
怎样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敏感”呢?可以从开展语文活动着手,这当然不在一朝一夕之功,而在于持之以恒,习惯成自然。
不妨开展一些“亲近书本”的活动。或让学生开辟一个自己的图书角,或形成班级间的“图书共赏”机制,或经常进行图书阅读竞赛,或定期召开上市新书发布会,等等。通过这些活动把学生的目光引向书本,让他们在关注书报刊中形成对语文的“敏感”。
可以因地制宜开展其它课外活动。举几个对大家有启发的例子:北京市曾在中小学中开展消灭错别字活动,让学生走上街头,发现错别字就记下来。有位同学骑车经过天安门前见城楼上的标语居然有一个不规范的简化字,马上写信向《光明日报》社反映了这一情况。上海的陈军老师在我省宣城一所中学任教时,让学生作群众口语卡片,卡片上记下说话的场合、说话人的身份(推测)、话语,时间长了,学生个个都会“听”语文。我也曾要求学生平时带着“随身记”的小本本,随时记下所读所见所闻,并经常互相交流,同学们开始感到是一种负担,后来觉得是一大乐事。我在乡镇中学任教时还鼓励学生做“特殊家务”,即帮父母读报、写信、签订契约等,一些同学做得很出色,有个学生还写了篇《我当上了“家庭秘书”》发表在团中央主办的《中学生》杂志上。今天,随着高科技的发展,语文学习的媒体多样化了,我们更可以运用多种手段来学习语文,并把它作为终身的需要和享受。
一二十年前,河北的张孝纯老师实施并倡导“大语文教育”,我认为这个观点和做法很有意义,今天我们正在实施的新课程提出开发课程资源的理论,就语文学科而言,实际上也就是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不能只局限于教教材,而应该炼就学生学习语文的“敏感”的目光,让他们自觉地由教材延伸到书报市场,由课堂内延伸到课堂之外,由校园内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我地教研部门提出“让学生走进阅览室,每周开设一节阅读课”的建议,我很赞同。我近年对学生提出每天六个“一”的要求,即摹写一页钢笔字,纠正一个最易读错或写错的汉字,掌握一个自己不够熟悉的词语或熟语,背诵一首古诗或一段经典古文,精读一篇课外短文,写一则有感而发的随笔。我们的语文教育一定要“活”起来。我们真的不能把学生教得只知道做大摞的习题集、只知道考试了!我们真的不能把学生教得眼睛只有复习资料和练习册,除此以外什么都熟视无睹了!
培养学习语文的“敏感”,关键在于养成习惯,形成素养。这里不能不提到“应试教育”思想支配下的“速成教育”,即从基础教育开始就为应试而教育。以作文教学为例,由于功利主义思想的泛滥,作文训练已经陷入了“技术化”的泥淖,一些考试研究“大腕”在不厌其烦地鼓吹“考场写作绝招”,一些一线教师在年复一年地面授制造考场作文“亮点”“机宜”,一些教辅报刊也在连篇累牍地兜售“考场写作秘笈”。于是乎,充斥应考学生四周空气里的全都是作文“应考术”:什么开头或结尾运用吸引阅卷老师眼球的排比句,连续设问构排比,巧设博喻成排比,叠用假设构排比,变换时空成排比,等等;什么文章构思采用“独出心裁”的“另类法”,编拟合同式,对话访谈式,说明书(广告)式,网页制作(网聊)式,数学证明式,等等;什么应对考场作文的“速成法”,“巧借”时文,点题“戴帽”,以一“招”应万变,等等;甚至还有什么内部参考的“怪招”“秘诀”,“开头至关重要,结尾马虎不得,中间无所谓”,等等。于是乎,学生们满脑子只想着“蒙”高分敲开重点高中、高校的大门,为了高分“玩弄”技巧(其实只是花招)“胡编”作文,甚至公然剽窃他人作品(书刊已发表的文章)。特别是话题作文题出台之后,这种“宿构”、“伪作文”更呈泛滥之势,某些专营“弄巧”者竟堂而皇之打着“创新”的幌子炮制纯属文字游戏的“怪作文”,甚而至于有“市场化运作”的趋势。如此操作下去,学生没有正确的写作习惯,没有良好的写作素养,当然也不可能形成写作学习的“敏感”。如果我们作文教学在“养成训练”上下功夫,致力于学生情感的养成、思维的养成与语言的养成,学生就会逐渐摆脱被动写作的困境,生出一双“写作眼”,时时关注写作,事事联系写作,处处准备写作。
可以想象得到,学生一旦有了学习语文的“敏感”,自然也就能够像叶圣陶先生所期望的“不待教师教”,自能读书与写作了。这当然是我们大家所追求的语文教育境界。
3#
 楼主| 发表于 2010-8-27 10:53:30 | 只看该作者
语文教育的致力点在哪里(3)

赵克明   

前两篇文章谈了语文学习的情感和敏感问题,这里还想谈谈语文基础教育的又一个致力点——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所谓语感,简言之就是对语言敏锐的感受力。语言有表层意思和内在含义,语言表达有优劣高下之分。怎样才能看得出来?就得具有很强的语感。语感差的人难以解读文本,甚至作出错误的解读。据说去年风靡全国的“毒香蕉”事件,就是误读一篇科普文章所致。那篇科普文章原文说香蕉患有一种称作“巴拿马”的病症,这种病是香蕉的“癌症”,或者说是“SARS”。而有人把这句话解读为香蕉含有致癌因素,携带有“SARS”病毒。再以讹传讹,说吃香蕉易得癌症,易被传染上“非典”。文字理解上的偏差一时间让全国各地谈香蕉而色变,使海南蕉农蒙受巨大经济损失,连中央电视台都在“实话实说”节目辟谣。我们接触一些中学生,他们或对某些港台影星、歌星的不规范的话语津津乐道,时常挂在口中,或沉迷于网络语言,把网络垃圾语言奉为模仿的“范本”。这也是没有形成良好的“语感”的表现。
“语感”在阅读与表达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同样的意思,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述,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例如,关于人生的境界,当代学者冯友兰先生说:“我们可以把各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划分为四个等级,从低的说起,它们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而近代大学问家王国维却引用了三句古诗来描述一个人成就事业必经的三种境界: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比较一下,我们会感到冯先生的表述高度概括,具有很浓的哲学气;而王先生的用语则形象生动,耐人玩味,让人易诵易记。如果王国维先生用“树立远大志向”、“执着追求理想”、“历经千辛万苦终有所成”来表达成功者三境界的话,恐怕就失去语言个性,不可能流传于今成为经典之论了。又如,谈论“幸福”的话题,如果从社会科学的角度,恐怕就要援引《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一是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一是指(生活、境遇)称心如意”。如果运用文学的笔法,意味就有了明显的不同——
幸福是当窗外大雪纷飞时,你能呆在温暖的壁炉前读你心爱的小说,你面前的桌子上放着一堆零食和一杯浓香的热咖啡,你身边卧着一只浑身雪白的假寐的牧羊犬,周围的空气弥漫着温馨;幸福是你在外边受到挫折时,回家能有一张可哭泣的小床,有一缸可洗去伤心的热水,有家人的亲情滋润,有朋友打来的问候电话,有《蓝色多瑙河》散出的安详气息;幸福是当你劳累一天后,迎接你的爱人的笑脸,孩子的拥抱与亲吻,家庭的欢乐可扫去所有的疲惫;幸福是卖火柴的小女孩,在除夕夜飞向天堂,飞向慈爱的奶奶时的笑脸与愉悦…
幸福,它就在身边,我们没有察觉正是由于它在身边。拥有哗哗的自来水也算幸福吗?撒哈拉沙漠的人最清楚;拥有三天光明是幸福吗?海伦·凯勒会告诉你;能听到淙淙的流水、簌簌的落叶、清亮的鸽哨是幸福吗?贝多芬会让你坚信;甚至爸爸的训斥、妈妈的唠叨也是幸福,当你离家远去的时候你就会知道。——幸福来来去去,正如旋转的灯塔上半部的灯光,忽明忽暗,当它乍然亮起就会给你惊喜,而你若一直处于光环之下,就会无动于衷。拥有明亮灯光的我们可曾想到,没有电灯的山区的孩童对于电灯的渴望?
幸福,是多样的。拥有亲情是幸福,它像一幅永不褪色的画卷,让人铭刻于心。拥有友情是幸福的,它如一坛芬芳的老酒,越陈越香醇。有的幸福如《泰坦尼克号》中的凄美爱情一样,在带泪的微笑中留下淡淡的酸楚。人世间还有一种幸福,是为人民服务的情怀,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情操。正如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说的:“幸福,在于创造新生活。”
科学的定义或诠释是客观的,概括的,言简而意赅;文学的描述是抒情的,具体的,带有联想与想象的成分。不同的语言产生不同的效果,只有有了良好的语感,才能品味感受得出。
“语感”不强,在表达的时候也会不分对象,不知轻重,不懂技巧。例如,一位大学生写了这样一个请假条——
敬爱的老师:
昨夜雨急风骤,风云异色,天气突变。因吾尚在梦中,猝不及防,不幸受凉!鸡鸣之时,吾方发现,不想为时已晚矣!病毒入肌体,吾痛苦万分!
亦悔昨夜临睡之际,不听室友之劝,多加棉被一条,以至于此晨之窘境。
吾痛,吾悔!无他,惟恸哭尔!室友无不为之动容!
本想学业之成就为吾一生之追求!又怎可为逃避病痛而荒辍学业乎!遂释然而往校。但行至半途,冷风迎面吹,痛楚再袭人。吾泪涕俱下,已到生不如死之境,哪得气力再往之。不得已,而借室友之臂,返之!
由此上述,为吾未到校之缘由。
吾师应懂,吾未到校,乃吾迫不得已之。
非不为也,而不能也。
吾亦懂,吾未到校,吾师失一佳徒之痛苦。
无吾,汝课索然无味哉!汝苦,吾亦苦!但,病痛不饶人,敬请谅之!
如有幸再见吾师之面,再听吾师之课,吾定当负荆请罪,自辱其身!
呜呼哀哉!呜呼痛矣!


学生×××敬上
这个请假条非常“搞笑”。出现这种情况,极可能与多年来中学教育阶段“语感”培养不到位,语言得体的养成训练不够甚至缺失有关系。我们应该深刻认识这一语言“残疾”现象,要强化学生“语感”意识,培养学生“语感”能力,使他们把握住不同文体的语言特点,写说明应用文做到准确简明,写记叙描写文做到生动形象,写议论说理文做到切当严密,同时根据语用的需要调配语言的形态与色彩。
如何培养语感呢?一条重要的途径,就是大量接触规范的、文质兼美的语言材料。多读美文,接触好的语言,脑海中便会形成许多好的语言模式,自然也便可以识得好的语言,出口、下笔就能运用好的语言。若不如此,甚至常接触一些垃圾语言,自然也就难分好坏语言,出口、下笔便是语言垃圾。
培养语感的另一途径,就是创设情境进行实际训练。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上过这样的“语言课”。在九月的一个早晨,他把学生带到田野里,要求大家观察天空,“想一想,从我们的语言中找出恰当的词来形容现在的天空”。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开来:
“天空像刚被雨水洗过一样……”
“天空是纯净的,连一根羽毛也没有……”
“天空是碧蓝的,好像切列西卡的童话里的天空一样。一会儿天鹅就要飞来了……”
“天空是柔和的。”
“天空是忧郁的。有乌云已经从北面涌过来了。”
“天空是宁静的。当有雷雨的时候,天空是多么不平静啊!”
“天空在沉思,它在回忆着云雀的歌唱。”
“天空贴近地面了,夏天的天空比现在高,有燕子在天上飞。现在看不见燕子。天空在凝神静听:燕子是不是躲到树丛里去了?”
“天空在晒太阳取暖,很快太阳就要被乌云遮住了。那时侯它会觉得多么冷呀……”
……
这些语言虽然很稚嫩,但是表现了孩子们真实的思想,他们也在搜寻和挑选鲜明的、带有清香味儿的词语中产生富有诗意的形象,让人们看到词汇和思想在孩子心灵中的碰撞和汇合。这样的训练,无疑会增强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现力。
还有一条比较实际的训练方法,就是进行语言的转换比较,在品味中感受,在感受中辨识,在辨识中提升“语感”。举个例子。下面两段话表达的是学会爱自己。
学会爱自己,不是让我们自我姑息,自我放纵,而是要我们学会勤于律己和矫正自己。这一生总有许多时候没有人督促我们指导我们告诫我们叮咛我们,即使是最亲爱的父母和最真诚的朋友也不会永远伴随我们。我们拥有的关怀和爱抚都有随时失去的可能。这时候,我们必须学会为自己修枝打杈寻水培肥,使自己不会沉沦为一棵枯荣随风的草,而成为一株笔直葱茏的树。
学会爱自己,不是让我们虐待自己苛求自己,而是让我们在最痛楚无助最孤立无援的时候,在必须独自穿行黑洞洞的雨夜没有星光也没有月华的时候,在我们独立支撑着人生的苦难没有一个人能为我们分担的时候——我们要学会自己送给自己一束鲜花,自己给自己画一道海岸线,自己给自己一个明媚的笑容。然后,怀着美好的预感和吉祥的愿望活下去,坚韧地走过一个又一个鸟声如洗的清晨。

把语段中的“为自己修枝打杈寻水培肥,使自己不会沉沦为一棵枯荣随风的草,而成为一株笔直葱茏的树”转换成“勤于律己,矫正自己,使自己成才”;把“独自穿行黑洞洞的雨夜没有星光没有月华” 转换为“独自面对困难”;把“自己送给自己一束鲜花,自己给自己画一道海岸线,自己给自己一个明媚的笑容” 转换为“自我安慰,自我鼓励”;把“坚韧地走过一个又一个鸟声如洗的清晨” 转换为“以美好的心情生活下去”。品味一下,感受一下,比较一下,我们就会意识到语段作者调动了形象思维,由抽象的概念想到了生活中一些相似相关的形象,运用具有形象化画面感的语言表述形式,这样容易调动读者的审美情感,激发读者的感受力。经常性地运用转换比较品味感受的方法进行类似的训练,相信学生的语感会逐渐增强,语文素养也会逐渐提升。
总结一下三篇文章所述:受“应试教育”功利性思想的影响,语文教育一直都在跟着考试的“指挥棒”转悠,“教”与“学”两个方面都陷入了一种比较尴尬的境地;鉴于此,反思语文教育的实践,我个人认为我们语文教育的致力点应是培养学生“三感”,即对母语的情感、语文学习的“敏感”和良好的“语感”。
                                  (已刊载于《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29 19:38 , Processed in 0.238084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