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层群众性教育科研中的课题指导方法 |
作者:柳栋 惟存教育实验室
虹口区教育科学研究室
| 提要:本文从实践总结出发,归纳了“课题参与式”基层群众性教育科研指导方法的流程模型,并就随着流程的展开讨论相关的指导要点。本文对复杂的专业能力发展支持提供一类实在的实践与思考。 关键词:群众性,课题指导,教育科研
区域专职教育科研人员承担着区域主要的基层教育科研的指导责任。在落实有效教学的时候,必然涉及如何指导基层学校和老师开展群众性教育科研的具体细节。本文围绕通过参与基层课题研究的这类途径开展科研指导的具体形态,讨论具体实践的问题。
一、参与式指导的基本特点
囿于新教师职前教育的局限性,囿于基层教育教学研究的实践性特征,教师的研究能力的发展需要在入职后予以必要的支持,教育教学问题是一类复杂性程度很高的现实问题,情境性鲜明,教育科研的能力或无法通过简单的传授来传递,需要在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不断生成与发展。
基层群众性教育科研的对象是鲜活的学校教育教学问题,是放在教师面前的客观实在,科学解决这些问题能够提升教育教学的有效性。这类研究旨趣与行动研究相合,基层群众性教育科研活动就是很好的途径与载体。
行动研究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解决具体问题改进实践的研究旨趣,一是研究人员的构成由基层实践者――教师和专业人员两部分构成,这里的专业人员,在基础教育领域绝大部分是区域专职教育教学专职指导人员。
以上就是基层群众性教育科研参与式指导大致的思考基础。在实践中往往体现为从课题酝酿阶段就参与到学校中的教研活动和科研活动中,从帮助教师澄清问题,形成解决方案假设,实践中修正检验,一直到总结与分享,始终参与到学校与教师的课题研究中,通过这个过程帮助基层教师发展教育教学的科研能力,构建问题的科学解决方案,提升教育教学工作的成效。
二、参与式指导的基本步骤
课题参与式指导,一般分为三大阶段,四个环节。所谓三大阶段是指沉入阶段、研究阶段、生成阶段。四个环节则是指研究模块一般经历问题澄清与专业研读、课题形成与方案构建、实践检验与研讨修正、归纳总结与同行分享等四个环节。
1.沉入阶段
我们首先要做的是,经常性参与到学校的教研组活动、参与到学校的科研活动。这类参与不仅仅是较为正式的讲座,而更多的应该是参与到这些专业活动聆听教师的发言,倾听他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感受到的成就与困惑,围绕这些成就感和困惑,逐步深入讨论,抽丝剥茧,引发教师的深入思考;配合着指导老师查阅相关文献,在文献的研读中进一步了解同行对已有问题的认识和实践经验。我们还要通过这些讨论与非正式的交流诊断教师的准备状态,辅之必要的专业著作(特别是有着10年左右中小学教学实践经验与10年左右专业研究人员编撰的、主题较小而且直接指向教学实践的小册子)清单,供这些教师专业研读用。
实践中在课题形成之前往往需要半年到一年左右的时间,深入相关学校,比如在曲阳四小、张桥路小学、复兴高级中学、南湖一分校等学校中,都是先期介入,在磨合的过程中扎根到学校实践中,为后续的工作做好相关的准备。这个阶段的结束常常会与下一阶段第一环节的开始平滑衔接。
2.研究阶段
根据我们和教师的讨论聚焦到一个呈现一定共性和紧迫性的问题时候,研究阶段的活动就开始了。这个阶段经历着问题澄清、课题形成、研究实施、总结反思等四个环节。课题研究方案的撰写是在这个阶段的第二环节。基层群众性教育科研的基本阶段绝非“课题确立、研究实施、反思总结”这样的三段说,而更可能是遵循着“问题澄清、课题形成、研究实施、总结反思”四环节模型。其中问题澄清环节将占用课题研究约为50%的精力和时间。
①问题澄清
这个环节主要是围绕聚焦起来的心得或者困惑深入分析,把我们看成“问题”的事物拨开表象深入到本质,形成能够用科学方法解决的问题。过程期间大量的集中研讨以及伴随性的专业研读和文献查阅是较为典型的活动方式。借着问题澄清任务老师们的专业研读目标明确、内驱力强。
比如复兴高级中学数字化校园的课题(上海市市级课题),当时和老师们讨论的时候,大家关注焦点围绕着各类信息系统的硬件组件、软件组件。随着讨论的深入逐步认识到校园的内核是人,是教师和学生,校园的基本行为逻辑是教与学的规律。于是,讨论渐渐地转到从整体角度思考学校核心业务系统的运行规律、影响因素等本质问题上来。最后明确了大家打算研究的问题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整体框架、基本逻辑和主要业务行为模型,以及相应配套的技术支持系统逻辑框架。
再如海军幼儿园运用卡通标识支持学习的课题(全国十一五现代教育技术规划青年课题),开始的时候老师们关注着卡通形象绘制和应用教案的建设,随着讨论的深入,逐步聚焦到相应年龄小朋友学习的心理特质,以及相关学习环境建设中的视觉线索与学习内容内在关联上来,并且将这类标识线索通过互联网与家庭共享协同抚育孩子们。
曲阳四小在课题形成之前,围绕学校教学特色建设集中讨论八个学习环境,当问及“这八个环境分别有那些课程活动在其中进行?”、“这些环境中的教与学分别有哪些特征?”等问题的时候,老师有些发懵。于是我们一起查阅文献,给几位研究骨干开列了书单,老师们通过学习教育心理学、科学课程教学方面等数本专业书籍,逐步将关注的焦点会聚到学校如何有效实施科学课程这个点上来了。
②课题形成
这个环节是在澄清问题后,按照课题研究的要求梳理研究的思路和行动路线,并呈现为以课题研究申报书或相应要求的格式化文本。课题的形成是在澄清了以前的困惑形成了可以研究的问题,在学习的基础上,构建了在实践中解决这个问题假设性行动方案。这类假设性的行动方案就是一类研究假设。相关研究假设的建构,是任务相当重的工作内容。围绕研究假设细节方案的构建,需要相对多的集中工作时间。
这个环节中,如何将头脑中的思考转化为具体的文本是一个难点。同时这个环节也是将上个环节相关文献学习的内容整理归纳成文的时间。
南湖二分校曾经完成了一个数字模拟排故软件的研发,通过和学校老师的深入讨论,2008年确立了《中职汽车维修专业“增强现实实训工间”的建构、完善与教学研究》的研究课题(上海市市级重点课题),曲阳四小则在2004年申报成功了《开放构建虚实融合的小学科学课程校本实践研究》课题(上海市市级课题,上海市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这些学校课题申报书的撰写数易其稿,往往需要精力近10个来回的讨论、修改、再讨论、再修改,在修改的过程中课题负责老师通过书面表达整个团队对相关问题的认识,进一步深化了理解。
海军幼儿园的课题研究在这个环节则是围绕幼儿园三个年段学习活动,化了大力气梳理了教学目标与学习活动、学习环境之间的多向细目表。
这个环节工作密度超过了每周一次的密度。
③研究实施
这个环节是将课题研究的假设方案付诸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研究假设并修正行动方案。这个阶段集中活动的密度相对小,主要是研究课的磨课、学校教务管理支持等方面的小范围讨论。
像曲阳四小、张桥路小学等学校的课题实施环节,我们一般保持每两周一次的频度。
④总结反思
这个阶段主要是整理研究过程中收集的相关数据资料,撰写研究报告。这个阶段主要的辅导任务是支持课题组负责人提炼研究实践,有条理地表达。
很多人认为论文的撰写需要文笔好,其实不然,总结反思的撰写从问题澄清环节就开始了。没有真正的问题、切实的研究实践,研究报告、论文当然难以撰写。
在提炼研究实践的时候,需要一个相对集中的课题组讨论的时间段,通过深入的讨论,共同归纳出实践的体会。若没有这样的活动,我们见到的研究报告草稿往往是评选劳动模范式的工作流水记录。下面就是一例经过深入指导后的结题报告目录。
3.生成阶段
课题研究的成效不仅仅是课题完成结题、参评得奖,而更在于形成新的课题研究,出人出学校。
比如曲阳四小课题组成员的袁曼丽老师,通过三年的课题研究活动,专业得到了相应的成长,不仅代表学校参与了暑期上海市教师培训电视讲座,成功申报了全国十一五课题,还成为区级探究课骨干教师。再如张桥路小学,学校的服务对象大部分是社会底层家庭,通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课题研究,学校的教研组教研活动提升了层次,学校教学质量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上海教育杂志还通过封面文章的方式介绍了学校发展的经验,来自文化处境不利的学习者们也在上海市市级中小学生电脑制作展中展示了风采取得了不俗的成就。区域教育管理部门还在学校就教研组活动、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整合应用举办了公开展示研讨活动。
三、后续思考
基层群众性教育科研“课题参与式”指导方式可能是重要的指导方式之一,如何更好的促进基层学校的教育教学科研活动,还有一些问题尚待进一步思考。
1.专业研读如何在学校教师专业发展计划中得到有效保障,还需要从内容、制度等方面开展深入实践探索。
2.在图像阅读极大冲击文字符号阅读的时代,人文阅读、专业研读如何根据不同状态的教师开展深入,需要集思广益。
3.区域学科教学研究如何和学校的教育科研统合协调需要进一步的思考与探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