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画PK现代艺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9-6 09:44: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画PK现代艺术  

                       许锡良


2010年3月30日晚,因北京来的著名画家李先生来广东写生,广州的几个朋友在广州江燕路东江海鲜酒家设宴款待朋友,参加这次宴会的朋友,除了我是美术界的外行外,几乎都是国内美术界的行家里手。有来自广州大学美术系的中国画家李教授,有来自广州美术学院的胡教授、广东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陈博士,还有广东人民出版社编审陈主任。他们都是美术界的专家。
讨论是从广州大学李教授,作为一个国画家感叹中国画在西洋画,特别是在现代艺术面前充满的自卑感谈起的。然后广东社会科学院的陈研究员就说,那种自卑是完全没有必要的,这都是我们妄自菲薄惹的祸。但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心理感受就是,这种不自信似乎是来自中国画爱好者的内心深处,有一些莫名其妙的感觉。至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一时还真是说不清。我作为一个外行,之所以能够被邀请到这样的高深的美术专业对话里来,是因为,我作为外行可能还有另外的视角。内行有内行的视角,外行有外行的视角。当大家征求我的意见的时候,我说,中国画之所以会感觉有一种被挤压后的不自信感,我觉得更可能是一种脆弱心理引起的心理投射。当一个人不自信的时候,就容易感觉别人对他的歧视。如果中国画在艺术市场上确实不如现代艺术,只要不是强迫的结果,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妥。按照现代艺术的审美观来看,任何艺术都要接受来自平等自由的选择,这里的市场不仅是指画能够卖多少钱,而且还指得到专业的艺术工作者与艺术批评家认可的程度。这里评价艺术的标准不是单一的,而是艺术收藏市场、艺术专业批评家、大众欣赏者、作者等共同构成的一个综合性的艺术市场。如果在这样的市场上感受到冷落,其实并不能够说明别人,只能够说明某种艺术可能要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取得新生。人类艺术史上的每一种艺术的发展都是这样一个互相竞争,互相吸纳,共融共生的过程。比如俏像画在过去是一种职业,但是自从人类出现了照相艺术之后,肖像画的意义就不大了。因此,逐渐退出了美术的舞台。中国画如果不肯吸纳西洋画的长处,也不愿意创新,不断地发展自己,有此感觉是不难理解的。人类历史上,那些有永恒魅力的艺术,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其作品展现了人性之美。比如大卫像、维纳斯神像、思想者、蒙那丽莎的微笑等等。无论时代怎样变化,能够捕捉到人类人性之美的东西,总是容易引起人的共鸣的。
我的观点得到广州美术学院胡教授的肯定。他的专业是中国美术史,后来成为现代美术的评论家。在美术界是横跨中西的一个人。从西洋美术史的角度,胡教授发表了自己对美术发展史的看法。他说,西洋画最早是把自然之美作为一个客观存在体来审美的,那时的画主要是把这个世界当成一个客观的审美对象,画的主要表达是把这个世界之美还原到自己的作品上,以自己的画是不是与所看到的景观是不是一致或者逼真的程度作为艺术水平的高低。也就是画得越像,就说明画得越好。但是,随后人们就发现,这个世界是随着自己审美的角度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画面,这个时候开始把画与作者自己所站的角度联系起来。然后人们又发现,画的效果不仅与作者的角度有关,同时与作者的心境也有关,这个时候印象派就诞生了。这个时候,世界本来是怎样的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作为一个作者,此时的印象怎样,心境怎样。因此,这个时候的画不再是现实世界的描绘,而是心境的反映。终于一步步发展到现代艺术,现代艺术以展现个性为标志。人们发现,世界因不同的人而不同,不再是艺术家所看到的那个样子。因此,有人在世界美术展个放了一个尿盆,这个尿盆因为放的时间、地点与特点的情境下,产生了震撼效果,因此,获得了世界美术展览一等奖。放一个尿盆这是谁也能够做的事情,但是,一般人就没有想到,而只有他想到了,而且产生了震撼效果。现代艺术认为,每个人都可以是艺术家,因为每个人所看到的世界都不同。这个时候,高明的艺术家与普通的人不同并不表现在表现的技法纯熟程度上,因为放一个尿盆在美术馆展览并不需要什么表现手法,需要的只是艺术思想,需要独到的发现。能够深刻地体验到他人不能够体验到的东西,同时能够及时的呈现出来。
话说到这里的时候,广州大学美术系李教授有点激动了。他说,现代艺术完全是扯蛋。把艺术糟蹋了。只有中国画才是真正的艺术,现代艺术完全是胡闹。他说,中国画之所以有魅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国有一个唯一的艺术标准,那个境界就存在在那里,大家看得见,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达到这个境界,有人达到了,或者比较接近了,因此,他就是一代宗师。这个原理就是大家参加奥运会都想拿金牌一样,只有拿到金牌的人,才是真正的成功者。大家射箭为什么不能够乱射?而必须朝十环射击?这十环就是最高标准,人们都知道十环在那里,但是,只有极少数的人能够射中这个目标。二是中国画也不是没有创新,而是不能够胡乱创新。中国画的技法也是在不断变化的。
胡教授反驳:中国画只有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宗师创立的,那人只有接近而不敢越雷池一步,这是导致中国画越来越没有生气的重要原因。中国画的创新主要是在细枝末节上,在技术方法技巧的层面上,内容即使有变化,也基本上是同质性的增添,而不是异质性的变革。但是西洋画的变化常常是伴随着视角的变化、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变化,其变化是整体的、深层的。因此,每一次变革是真正的美术革命,每一代变革者是开山大师式的人物。所以,中国画与西洋画的区别不是在不在变,而是变的内容与性质决定的。现代艺术与奥林匹克精神也是一致的。都是讲究个性。奥林匹克精神不是追求一个标准,而是突破前人的标准,这就是破纪录,才是最好的成绩,而是对个体生命极限的挑战。现代艺术更是要从各个不同场面不同角度去展现这个世界的不同方面,痛苦的人要表达痛苦,人生百态,就是要表达各种各样的声音与意志。一个被统治者,处于社会的最底层,他为什么要表达王宫贵族的那种喜悦?他就不能够表达自己的痛苦?一个处于社会底层的人,为什么一定要他拥有统治者的那种感受,那种价值观呢?

胡教授的这番论述立即使我想起,其实在中国与西方的比较并不仅仅是美术如此,政治、教育乃至学术研究其实也是这样。看来,中西方的差异并不是某一方面的,而是整体、综合性的。许多东西都联系在一起了。中国的学术不发达,科学不发展,都是因为价值一元,标准单一的结果。中国人无论在什么行业都喜欢牢牢抓住一个圣人宗师,然后世世代代,对其顶礼膜拜,然后就陷入到鲁迅的九斤老太太那里,一代不如一代了。即使是所谓的发展,也得不以超越前辈为前提。中国随着时间的延续,也会有一些变化,但是,基本上是万变不离其宗,是量上的一些累积,而无质上的突变。
我们讨论得非常激烈,就在这个时候,突然服务员给我们每一个人送来了一大盆的皮蛋瘦肉粥,我们都吃得很饱了,而且又是晚上十一点多钟,谁还能够吃这样大一盆啊。我们正要说服务员搞错的时候,中国画家李教授突然说:“是我点的,每个人一盆。”原来,李教授趁我们讨论热烈的时候悄悄地去为我们点了六大盆粥。大家纷纷抗议,说为什么没有征询过我们的意见就给我们点这么大一盆皮蛋瘦粥?这一盆吃下去,晚上还要不要睡觉?但是,李教授毫不在意地说,吃罢,我感觉很好吃的。我说,这个事情,喜欢西洋画并且作现代艺术评论家的胡教授就不会做出来。他即使自己想吃,也一定会问过我们每一个人要不要,毕竟每个的胃是不同的,而且口味也是不同的。但是,由于李教授是中国画画家,所以这种唯一标准的思维方式就在潜意识里影响到一件很普通的小事上来了。为什么李教授会这样做呢?当然李教授热情洋溢这是一,但是,另一方面他是受蕴含在中国画里的传统价值观熏陶的结果。中国传统价值观中有“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当然是对的,但由此也很容易让人轻易地推出“已所欲,施于人”。但是,“已所欲,施于人”有时并不比“施所不欲,施于人”更人人尴尬与痛苦。面对六大盆粥,最为难的还是我们客人中唯一女性的陈主任。她已经没有任何食欲,作为礼貌,我们每个人都象征性地吃了一二口,但是陈主任一口也吃不下。

其实,中国的定于一尊的思维模式,真的无所不在。胡教授说,其实他原来就是研究中国画的,越是研究中国画,越是感觉中国画虽然艺术价值也很高,但是总是缺乏了一点什么,这一点什么就是人性的丰富性,价值的多元性,审美情趣的多样性。西洋画每一个变革,常常都是颠覆性的,而且发展的趋向就是越来越由精英走向大众,从王宫贵族走向社会,具有强大的包容性。西洋画虽然与中国画如此不同,但是西洋画家从来没有排斥过中国画,中国画作为艺术的一种始终是得到充分肯定的。可惜的是,中国画家从来没有说过西洋画,特别是现代艺术的好话,而且总想排斥他们,骂他们胡闹扯蛋,狗屁不通。这就是包容性的差别。其实也就是艺术生命力上的强弱的一种表现。我以为胡教授作为贯通中西艺术的专业画家,作为一个美术批评家,点得是很到位的。

2010-4-4于河南洛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7-5 05:16 , Processed in 0.08566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