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0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学叙事——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9-8 09:46: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学叙事——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


                                 文/赵克明
常有同行问:你起步于民师,从乡村中学选调到城关中学,破格晋升“中高”职称,荣获“特级教师”称号,被评选为“全国优秀语文教师”,被推荐为中文核心期刊封面人物,论文频频在报刊发表,这成功之路是怎么走出来的呢?说实在话,我并未摘取“成功”的桂冠。回首自己成长道路上深深浅浅的脚印,感受最深的是坚持撰写教学叙事。——我发表在40余家教育报刊上的500余篇被人们誉为“论文”的文字,实际上大都是教学叙事。
不妨举出几例:
在语法学习中,复句是难点,尤其是复句的判定和多重复句的分析,相当一部分学生不知从何下手。我针对初中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实际,教学时采取了编写歌诀和切瓜喻示二法。判定复句的歌诀是:判定复句要看清,/句中有无逗冒分;/句中若无逗冒分,/一般可把单句定。/如有标点看两边,/是否互为句成分;/互为成分是单句,/复句内部不相容。/要知复句归哪类,/关联词语要看准;/句中若无关联词,/察句辨义关系明。切瓜喻示就是以切西瓜来打比方,看如何来划分多重复句的层次,第一层次为第一刀,第二层次为第二刀,依次类推。这样,学生在课堂上结合例句边诵歌诀边比画,比较轻松愉快地突破了学习的难点。初尝教学的成功,我很兴奋,课下即把它整理成文。这是我撰写的第一篇教学叙事,虽然只发表在一家内部刊物上,但是它让我的眼前亮起了一条路。
十几年前,农村中学语文教学基本上都是循规蹈矩地“串讲”课文,学生一味地被动听讲,兴味索然。为了激发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我尝试着运用变序教学法。在学习《澜沧江边的蝴蝶会》一课时,我由析题直接导入对课文11—12两段描绘澜沧江边蝴蝶会盛况文字的品读,让学生跟随作者“走进童话世界”,去点数蝴蝶众多的数量,观赏蝴蝶美丽的色彩、姿态,呼吸蝶粉扑鼻的浓香……就在同学们对“奇异的景象”啧啧赞叹的时候,我又把他们的目光引向西双版纳的秀丽景色,要大家赏读8—10段的内容。正当学生陶醉于“天然的热带大花园”的迷人风光时,我提问道:“本文题目是‘蝴蝶会’,为什么在写蝴蝶会之前却浓墨重彩地描绘西双版纳的景色呢?”学生纷纷认为,这是以背景衬托对象,有的同学还以选景摄影为例,形象地解说了其中的道理。接着,我又让大家边读边议课文1—6段所引的古人关于大理和昆明蝴蝶会的记述,体会其以古衬今的作用。最后,我提出一个总结性的问题:“本文经层层铺垫衬托,突出澜沧江边蝴蝶会的奇观,仅是为了写蝴蝶会美吗?”于是,学生回读课文,品味“点睛”之笔——“祖国的江山是如此多娇,随处都可以发现迷人的美景,在一个地方失去的东西会在更多的地方找到。”至此,圆满地完成了阅读任务,所用的时间还不到40分钟。课后,我写成了《灵活安排  细心诱导》一稿,发表在《中国教育报》上。
较之诗歌、散文、小说等文艺作品,说明文语言简明平实,内容缺乏生动感人因素,不太适合中学生的口味。因而我在教学中就开动脑筋摸索“吊胃口”的方法。在导读《死海不死》时,我要求学生通读课文之后将全文拆卸开。大家立即行动起来,很快拆出十大“部件”:①死海的地理位置;②死海得名的原因;③死海淹不死人;④关于死海淹不死人的传说;⑤死海海水浮力大的原因;⑥关于死海形成的传说;⑦死海形成的科学解说;⑧死海的昨天;⑨死海的今天;⑩死海的未来。紧接着,我点拨道:“同样的部件,可以组装成式样不同的电器,或立式,或卧式,或多体结合式。写文章也有同理。除了课文的‘组装’法外,大家想想还可以怎样‘组装’这十大‘部件’呢?”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顿时活跃起来,同学们七嘴八舌提出许多种“组装”方案。就在学生热烈讨论的时候,我趁势又提一问:“课
文的‘组装’有什么道理呢?”这一问又把学生的眼光引向课文,通过读一读议一议,大家形成了基本一致的意见:一是它紧紧围绕说明对象的特征来说明,二是它紧紧循着读者的思路来说明。这一堂课,我觉得既有趣又有效,据此撰写的《拆卸阅读  有趣有效》一文很快就在《语文教学之友》杂志发表。
高中阶段对识记方面的要求有所降低,学生缺乏经常性的背诵训练,渐渐淡化了背诵意识,丧失了小学、初中时那种背记的“灵气”,甚至一听“背诵”二字就发憷,视背诵为畏途。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在背诵古诗词曲的指导课上,我从三个方面进行点拨:一是“心理暗示”点拨。即引导学生通过对脑科学资料的阅读探究,了解记忆的生理机制,真正认识到人的大脑潜力巨大,确信高中阶段是人的记忆的旺盛期,从而开通心窍,发挥良好心理“暗示”的效应。二是背诵方法点拨。依照记忆规律,根据记忆材料(古诗词曲)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点拨学生掌握和运用“分层理解”、“神游诗境”、“抓头带篇”、“对仗联句”、“定时熟记”等行之有效的背记方法。三是擂台比赛点拨。其形式大致有个人独擂式、小组对擂式、个人多擂式和集体群擂式等。这样,把竞争机制引入背诵活动之中,让学生置身于刺激背记的情境,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巩固记忆的积极性,并在交流中互相点拨,互相激励,共同提高。上述做法,激活了高中生背诵的“灵气”,提高了背诵古诗词曲的效率。我也即时总结,写成《点拨学生背诵古诗词曲的尝试》一文,寄往全国中语会点拨教学研究中心参加论文评比,获得一等奖,并入选论文集。
曾有一个班级,学生普遍患“作文恐惧症”,一到作文课个个唉声叹气,面带痛苦状,勉强“挤”上来的文章也多是仿套胡编而成。针对这种情况,我制定了一套教学方案——指点迷津,引来“源头活水”;叩击心扉,引发真情实感。首先,我选准“我”为突破口,用名家写自己童年生活的文章引动学生,让他们忆童年讲趣事,进而激发他们用笔写出来,写成“童年故事系列”、“小学生活系列”、“中学生活系列”。这样做意在凿通“水源”,拨开“迷障”,使学生告别“编”作文。其次,我亲自“下水”,动笔写学生们十分熟悉的生活,成文后在班上交流,让大家品头论足,以此点燃学生探索激情,启发诱导他们思考如何把“镜头”对准周围的生活。再次,在学生的“水源”一旦被凿通时,就趁势挖开“洪泄口”,鼓励他们尽情地写,写出成功之作。在叩击学生心扉,引动真情实感方面,我又采取两种具体的方法:一是文题引发,比如拟出“想起这件事心里还——”(横线上由学生自填“甜甜的”、“怕得慌”、“不好意思”、“沉甸甸的”、“感到羞愧”等词语)、“我真——他(她)”(横线上由学生自填“羡慕”、“可怜”、“讨厌”、“喜欢”、“害怕”、“想念”、“恨透了”等词语)等题目。二是情境引发,即创设一种容易调动学生写作情感的真实的或虚拟的情境,使学生产生不吐不快之感。根据这套方案进行作文指导,不仅医好了学生“作文恐惧症”,而且形成了“写作热”,不少同学还写出了能发表、获奖的好文章。我整理了这一案例,撰写的《用点拨法指导差生作文两法》刊登在《语文教学通讯》杂志上。
批阅学生作文,发现他们对有形之物刻画得绘声绘色,而对无形之物却描写得苍白无力。问其原因,回答说无形无迹的东西抓不着看不见,无法描写。如何解决这一写作难题呢?我采取了这样的指导方法:由清代著名画家李方膺画风的故事导入,然后给大家提供几篇名作家写风的精彩片段,让他们读一读品一品,感受风与写风文字的魅力。在激活学生思维,针刺出写作的灵性,使他们走出了“无形之物不可写”的误区之后,我又趁热打铁引导学生就那些例子体会可运用哪些方法来描绘无形之物。同学们通过深入阅读例文,并加以对比分析,从中找到了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基本方法是以“有形”来绘“无形”。具体的窍门一是充分调动形象思维,展开审美联想与想象;二是运用侧面描写烘托渲染;三是借助比喻、通感、映衬等修辞手段。摸索出了这样一些描绘无形之物的方法,同学们也跃跃欲试,很快就写出了一个“春风”的片段。以后再也没有学生抱怨无形之物无法写了。这次教学的小结《怎
样点拨学生描绘无形之物》也发表于《中学语文教学》杂志上。
传统的高考复习基本上采用教师讲解学生练习教师再评讲的简单传授式,完全是由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在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启发下,我在高考复习中采取了探究式的复习方法。其教学程序大致是这样的:第一步,明确探究专题。即引导学生依据《考试说明》,结合学习实际,确定复习点,并以此为探究的专题。第二步,探究各专题的基本内涵。即点拨学生弄清《考试说明》中重要考点表述语的关键词及其含义,明确它涉及已学习的哪些知识,考查哪方面的能力。第三步,探究高考命题特点。即与学生一起分析研究近年来高考卷中与各专题相关的题目,了解命题的特点,探寻命题的基本规律和新动向。第四步,探究解题方法与技巧。学生可借鉴历年高考试题分析资料,或边做题边琢磨,或针对典型题目进行分析研讨,互相启发诱导,获得开启试题的“钥匙”。第五步,进行探究式练习。教师提供给学生一些练习资料,由学生精选练习题,运用已探究到的解题方法和技巧,进行实际操练,验证解题方法与技巧,训练解题思维。练习意在探究不重数量,注重探究的过程不只是追求答案。采取这种复习方法,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显著提高,复习效果也明显好于往年。此案例在我市交流引起很大反响,还在全国中语会第二届“语通杯”语文教研成果大赛中获得一等奖。
……
上面列举的这些教学叙事,既没有什么完整的体系,也没有什么理论的光芒,只是我教学生活的点滴记录而已,但是个中甘与苦,惟有寸心知。我之所以津津乐道于这些教学叙事,并不是因为它给我罩上了某种光环,而是因为它是我专业成长的助推器,也许会对年轻的同行们有点启示。
撰写教学叙事——针刺思考的活力。哲学家说过,我思故我在。作为一名教师,思考是完成教育使命的重要前提。老师如果只是一个机械的传道者,一个贩卖教科书和“教参”的小贩,那么他的教学就必然失去生机与活力;只有开动自己的脑筋勤于思考且善于思考,才能常教常新,也才能激活学生求知探究的欲望,催发求异创新的幼芽。这一认识,正是我在撰写教学叙事的过程中逐渐明确的。我觉得,用“案例意识”去设计教学活动,总是充满了思考的活力——怎样教才能体现科学的理念,怎样教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怎样教才能事半而功倍,怎样教才能达到不需要教的目的,等等。用“案例意识”进行实际操作,也是由思考相伴随的——如何适时点拨,如何相机诱导,如何机智地处理“突发事件”,如何艺术地调控“放”与“收”的关系,等等。至于用“案例意识”进行教学反思,更需要以思考的眼光去审视教育教学全程的活动,分析其得与失,探究其借鉴价值与意义。这样,设计、实践、总结的每一个环节都促使老师不断地思考,不断地追寻,不断地创新。
撰写教学叙事——激发学习的动力。在教育学院进修时,一位老先生赠送给我八个字:“教无止境,学无止境。”我虽然把它作为座右铭,但是对其中的深意并未完全理解。当我就教学案例作一些较深入的思考与研究的时候,我才真正参透这八个看似寻常的字。进行教学案例研究,逼着你联系实际认真学习理论,诸如哲学、教育学、心理学、“三老”(叶圣陶、张志公、吕叔湘)的语文教育思想、国内外前沿理论、新课程理念,等等;进行教学案例研究的过程会涉及自己专业的未知领域,这就逼着你深入学习专业知识,以弥补不足之处;进行教学案例研究要对案例加以科学的分析并整理成文字,这既是一种学习,也是一种提高。值得一提的是,这种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的学习,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终生学习,是打造自我完善人生的学习。
撰写教学叙事——历练求索的毅力。安徽人民广播电台、《安徽青年报》、《皖西日报》、《语文教学通讯》等媒体都曾以《默默耕耘,孜孜求索》为题对我作过报道,我的求索之路正始于撰写教学叙事。正是从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教学案例入手,我于1988年开始了“激发兴趣,培养能力”课题的实验与研究,致力于变语文教学的一个“磨”字为一个“活”字;正是我的教学叙事引起了前辈名师蔡澄清先生的注意,我才有机会被吸收为省中语会“语文点拨教学实验与研究”课题组成员,在“心态点拨”和“学法点拨”方面有所突破;正是由于教学案例的触动,我才把求索的目光由怎么教转向教什么,自2000年起与几位同道潜心于省级课题“语言积累与表达”的实验与研究,突出母语教育的特点,牵牢语文教学的“牛鼻子”;也正是对一个个教学案例的分析,我才萌生了学生作文要“张扬个性,倾吐真情”的思想,申请并获批准立项了国家级科研课题“中学生个性化作文实验与研究”,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编成《中学生个性化作文引路》书稿。而今,面对新课程,不少老师感到很茫然,我却已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因为我30年来一直在语文教育的园地里求索。
    教学叙事——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此中有真趣,愿君尝试之。
                                                       (刊发于《语文教学研究》杂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19:00 , Processed in 0.065446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