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走出批评张悟本的思维误区 黎黍匀/文 媒体兴起批评张悟本事件的风潮,很多网站都在头条给以报道。但是,这些批评之中,有些不免有些牵强附会,缺乏专业和思维眼光。这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还会导致问题不清不楚。原因就是一开始思维就错误。这些批评的出现,几乎让社会回到了不要随便发言、不要搞什么创新、不要做什么新创意,不要相信什么新理论,不要来什么新观点,几乎把学术创新和骗子等同起来!如果不加以说明这些误导,就是更大的害人害行业。 我们需要客观和理性,但是不要情绪化和不专业的批评。 错误思维一:张悟本学历造假,所以一切都是假的。 张悟本学历造假确实是问题,但是这是属于身份领域的问题,是否真实,并不与其他事情有直接或者间接关系。这是十分正常的问题。六顶思考帽提出,人们因为习惯喜欢黑色思维,所以容易进入红色思维的圈套。也就是说,人们极容易被负面问题所刺激,并持续喜欢这样的感觉,就是不断找茬(CHA)。但是,这样的思维容易把自己套进去而不能出来。 张悟本存在学历造假,只能说明他在学历方面的道德不好。但是并不能得到专业知识和中医知识不足够或者不存在。专业知识是中性的,不因为任何人的任何问题而改变。比如你学习会了用筷子吃饭,并不因为你从事任何事情而消失这样的能力。专业的知识就是这样的。 错误思维二:因为夸大绿豆治病,所以中医不好 提出这样的思维逻辑的人,可以肯定,他们连什么叫中医还没有搞清楚。中医包括了绿豆的使用领域,但是绿豆绝对代表不了整个中医。中医是古人对自然界各种养生规律的系统总结。但是,凭借一个夸大的绿豆就否定了中医的说法的做法,不是思维白痴就是神经亢奋的极端者。这是包含与被包含的逻辑概念。 错误思维三:他的学历是假的,但是他的营销方式很成功 提出这样看法的人,就是已经不分成败的来由,只管成功与否。这样只看结果而不分性质的看待事情,不但无法看请事情的本质,还会忽悠人们学习这样的模式继续行骗。本质上讲,张悟本的炒作本身是建立在夸大、不道德的包装、缺乏专业介入宣传、神化对象等方式达到的。如果脱离这些基础,这个炒作模式是无法建立起来的,也无法得到大众相信的。正因为超出了常规的夸张和神化,才创造了这样的利益关系链。如果没有了这样的不道德的做法,这个模式是根本不可能达到效果,也不可能成功的。历史上很多丑陋事情就是这样创造出来的。比如洪秀全神化自己是上帝之子,所以给杨秀清把柄,杨说他是上帝的化身,下来专门管洪的,洪憋闷之极,最终大乱发生。 还有林光常等人的包装模式一致,都是基于不道德的基础完成的。 可以这么说,只要你敢不道德,你就可以策划成功!只要你不要脸,你就可以赚钱。只要你敢骗,就有人敢追随你。难道这样的模式不容易做吗?值得学习吗?值得推广吗? 认为是值得学习的营销模式者,不是思维错乱,就是希望大家思维乱。这在大是大非面前如此装糊涂,真是害人不浅。 错误思维四:只要大家都说他,他就是坏的 现在,不断的信息显示,报道的深入,几乎把他无关的信息也挖掘出来了。比如透露他妻子跟他开饭店的事情,透露他父亲的事情。似乎所有涉及的都是不好的,也牵连出来了。这样缺乏理性客观的暴露信息,很不应该。批评的原则就是:是就是,不是就不是,他有积极的地方,实实在在地肯定,不夸大不贬低;有不足的地方也实在承认,不掩盖。我们不能进入一种情绪化来批判的,否则就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词”?这是不值得提倡的。 错误思维五:通过批评张悟本,提出打压养生产业和包装 张悟本只是造假和说了不专业的养生知识,但是不等同于所有人所有专家都是这样的水平这样的能力。现在提出了对养生产业进行政策等云云说法,不是可笑就是误导大众思维。我们需要看到真实的分析,而不是蜻蜓点水,夸大事情。本来,图书行业的开放,言论的自由是允许的,我们需要建立民众健康的观念、养生的科学看法,做好对图书专业的知识修订和审核,而不是从身份、地位、权力、关系等与学术无关方面限制。他的身份能够表明他不专业吗?他没有医学身份能够证明他不懂养生知识吗?他没有地位头衔表明他知识不够吗?他有头衔和地位表明他就有知识吗?纠缠于这些与专业无关的细节,只能是更大的伤害言论环境和学术研究的开放。 还是回归思维基础,理性、客观,既批评不良行为,也要促进学术的创新进行。批判的目的是达到学术的更好更快的发展,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而不是让人们以后一听到新理论,就说:“哦又来张悟本了!”媒体可以批评不良事件,但是不能借此打击了养生理论的研究和学术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