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教育的问题中来到教育的问题中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8-27 03:13: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从教育的问题中来到教育的问题中去

——艺术与科学教育的对话




宿迁市实验学校

主要内容

对艺术与科学本原的认知度,引发艺术与科学教育环境的比较,现实环境中艺术与科学教育观的确立,影响艺术与科学教育的评价态度和价值取向。以大学科的基础教育观,认同教育多元化、知识多元化、人才素质多元化,引导学生理解、参与、创造、见证、感受艺术与科学结合创造的无限魅力。



如果思想的大门关闭了,就用科学的手段去打开,用艺术的方式去呵护,以科学和艺术共同的呼吸探索教育的意义。

一、艺术与科学本原的认知

有“一种伟大而亘古的宇宙论梦想”引领人类去探索世界的整体本原。古希腊文明人性的自然袒露,发现、赞颂人性美的精神像阳光一样无拘无束地释放。路遥遥,恨长夜漫漫。文艺复兴的曙光在人性的奴役与抗争中觉醒,它以刻骨铭心的痛撕裂中世纪教会的层层束缚,在古希腊、古罗马文明的召唤下喷薄而出,“用艺术的自由力量,赋予这石头新的生命。”拉斐尔以他对科学与艺术自由的理解,创作了倾泻着浪漫主义色彩的《雅典学院》。中国“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学术理念,缔造了诸子百家,创造并记录了中国的文明进程。科学与艺术一对孪生姐妹携手缔造人类永久的精神家园,演绎科学与艺术千古不易的对话。试问:自然科学家与哲学家、艺术家谁占尽风骚?他们的睿智与宽容、思辨与自由、发明与创造,不正是我们所翻转悱恻、呐喊狂奔的追求吗?


“艺术与科学事实上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它们源于人类活动最高尚部分,都追求深刻性、普遍性、永恒性和富有意义。”
艺术与科学又是人类最平凡的实践活动。拥抱科学,才能解放生产力;拥抱艺术,才能释放生产力潜能。生产力的本原就是人的创造力,而影响创造潜能发挥的是艺术所赋予人的思维自由。科学创造的各种可能,改变了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是科学改变了我们生活,所以我们看得见,还是艺术融进了我们的生活,所以我们漠然置之?艺术在我们身边消失了吗?还是科学虚盖弥瘴?为什么让我们如此的淡忘,且那么不屑一顾,甚至投以鄙夷?

二、艺术与科学教育环境的比较

有些人习惯用主从关系表达艺术与科学教育的目的与意义。走进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习生活,长期以来,基础教育价值本体强调学科目标的“主、副”之分,重“教育主业”轻“教育副业”。以微观的素质教育评价验证它的权威性和屈从性,“引导”受教育者冲刺在“主学科”领域。严密的逻辑思维已将学生塑造得近乎“完美”,小小年纪的他们已“明确地”成为“主学科”的看守。新课程标准大学科的教育观,指出了学科教育的全面兼容性特点。新教育不在于有所取舍,而在于发现教育共性特征,在艺术与科学教育领域探寻教育的结合点,整合教育资源,为素质教育构建最大的发展空间,为人的素质发展提供广泛的可能性和必然性条件。但是,先导性的教育理念并不是迅速地在教育现实中得到贯彻和实施,因为固有的思维和行为还没有拆解单纯追求系统性堆砌科学知识壁垒的藩篱,还没有跳出“唯文是道”的人才怪圈。

1998年,在《材料属性与艺术效果》的小型课题实验中,力图构建多学科介入艺术活动体系,探讨学生与艺术活动发生兴趣的实施途径,理论建立“发现——探究——创造”的造型艺术活动模式,综合艺术活动的表达内容与活动形式。实验过程中,发动学生充分选择乡土材料,尽可能多的准备不同属性的造型材料。初中二年级实验班95%的学生发现广泛的艺术创造的途径,构成艺术与造型材料、素质、环境、科学等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变量关系。人是整个艺术活动的核心,人的思维理念、知识水平和行为能力决定“发现、选材、构思、造型、理解、表述”的等量关系。在《材料与构成》单元活动中,不同素质的学生在利用材料表达“数理关系与空间关系”中,视觉呈现的造型形态有较大的差异,有三种不同的结果:(一)无美感体验、学习能力与知识基础较弱的学生,材料组织混乱,缺乏视觉美感;(二)有组织材料能力和美感经验的学生,注重不同属性材料的结合,其创造空间形态能力较强,数理关系清晰,造型视觉效果优良;(三)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水平,而美感经验不足、动手能力较弱的学生,却不屑于艺术活动的乐趣,发现不到科学与艺术的联系,体会不到材料构成的艺术美感。以构成艺术的视觉形态引导学生参与艺术欣赏,将提高学生欣赏能力作为艺术活动的核心,弥补学生个体素质的差异,促进学生在兴趣、态度、知识、能力等方面的积极转化。建立多元化的美术活动体系,吸引学生从纯粹的艺术实践领域投入到科学与艺术的对话,获得比纯美术活动技术能力要求以外更深的思考和艺术体验。

三、艺术与科学教育价值观的确立

中小学生乐于趣味性学习,游弋于科学与艺术之间,科学与艺术活动是相得益彰,渴求学习的快乐。当功利性学习观介入学习环境时,艺术就成为首当其冲的摈弃对象。因为社会、学校、家长、教师等对人才观和学习价值偏颇的认识与导向,众多的学生已不知怎样判断艺术,艺术教育有何作用呢?九年义务教育低学龄段的孩子还有业余艺术活动项目,到了中高年级,他们的业余艺术活动就成为多余的而被“封杀”,落寞的舞鞋、尘封的画具、消逝的旋律……所有的快乐和自由都被“科学知识”吞噬,一切的兴趣都是多余的。等到千军争渡的高考前夕,中学生中却出现了艺术活动的高峰。为“升学而艺术”、为“逃避而艺术”的孩子们,心中对艺术拥有几分渴望、又含有几分唾弃?面对科学与艺术,学子们将最后的希望投向艺术,艺术是救世主,原来艺术这么“简单”,简单至既定的表现程式。艺术教育工作者有几分激动、又有几分落寞?倘若基础教育的目标与行为要以价值尺度来衡量孰轻孰重的意义,试问:素质教育的基础性、全面性和发展性及受教育者的个性还鲜明吗?若执意要分出三六九等,生产力也逃不过高低之分的鞭挞。如果以牺牲短期的价值而剥夺了学生学习艺术的权利,那么,承载创新、创造思维能力的基础脉络能否畅通,是否有利于社会人的发展和缔造精神世界?

有两种状态在实现学习的价值,一种是被动的学习,需要强制行为的导读,在被动条件下追求知识积累;另一种是快乐地学习,自主探究学习方式、方法、途径的能力发展的过程,在学习活动中积累经验。受制于客观育人复杂环境,众多情况下,学生的各种艺术活动内容和形式是滞后的,甚至是荒唐的。如:活动内容与形式成人化,活动主题与学生的年龄、知识与生活经验等相去甚远,其中影响学生发展的主流文化信息模糊,教育教学行为抵触流行文化,与学生的学习需要、智力与能力需要、情感与生活需要等要求存在较大的距离。科学素质教育、艺术文化教育成为格格不入的两个起点。生活即教育,从学生学习与生活的角度沟通科学与艺术,于艺术活动中理解生活与科学、艺术的关系,契合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结构,艺术或科学才能为学生自觉地接受、主动地参与,才能有深刻的学习体验和活动的乐趣。只要让未来的劳动者有劳动的能力、劳动的快乐、劳动的机会、劳动的收获,就是解放、发展了生产力。义务教育阶段科学与艺术的教育,囊括劳动者科学知识教育、必须的职业能力教育、人文教育及生活教育等。倘若艺术教育游离于教育本体,没有了内涵丰富的非智力因素催化思维的发散,人的素质还有哪些构成因素?人的社会角色与行为能力还有何体现?

四、艺术与科学教育的结合

谋“主”学科教育之策,教育只能是单边的学科素质教育,人才素质结构单一的局面难以改变。通析近现代中国人才资源状况,为国家和民族作出杰出贡献者不胜枚举。抛却意识形态领域有成就者的比拼,在自然科学研究领域惊世骇俗且被世界所公认的尚无先例,这不能不言我们在教育科学领域存在目标的偏移。在技术帝国,将开理念先河的艺术置于中心学科地位,文理、艺理并举,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内驱。“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他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④只要我们确信真理的存在,就没有理由非科学地甄别,何况我们“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已响亮地叫响的时候呢?二十世纪末信息科学、生命科学的崛起,掠夺了科学与艺术迷人之处,灵动而简洁的信息技术,将每一个具有想象力的人的创造潜能积极地调动起来,人性化的操作界面和艺术与科学的结合,追求工艺精度,更热衷于艺术个性的表达,将科学与艺术的梦想变为可能。德国产品精湛的制造工艺,日本产品造型的美伦美焕,美国信息技术人性化和占有性都调动科学与艺术的因素,俘掠人的视觉和心灵。我们所呼唤的“中国制造”以何种方式、何种载体出现呢?

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在科学知识与生活体验中弘扬人文理念、扬情激趣、促进艺术与技术完美的结合,突现美学与科学的魅力。“解放鞋”遭遇百姓冷落的故事,为我们提供了生活用品美学化的依据,生活即艺术。“老三件”、“新三件”的演变,传达了科学创造生活、艺术美化生活的尚美信息。当学生的眼睛自觉或不自觉地投向具有新颖、健康、个性张扬的媒体时,艺术教育是否张扬科学与艺术其新颖、别致的视觉样式和文化内涵呢?我们过分依赖艺术活动的目的意义,而内敛艺术多彩的活动形式,主观臆断地用高雅和媚俗去评价活动的内容与形式,艺术教师的思想与行为受到非理性的抑制,学生的艺术文化热情被无情地挤压在“价值”的边缘,追捧流行艺术文化,漠视多元艺术文化的存在。学校艺术教育以歧视、排斥的手段,干预流行艺术文化在校园内传播,引发思想教育危机,甚至对文化知识产生抵触的情绪。知识记录历史,同时创造未来。美术教学导入时尚艺术,适时地将生活与学习用品、建筑艺术、交通制造业、视听觉传达媒体、科学发明与创造、造型与设计等领域的信息与学习活动相联系,引发学生思索优秀的传统艺术,温故知新,在时尚艺术欣赏或实践中鉴别艺术文化、承载艺术文化,见证艺术与科学的进步。

与艺术教育失之交臂,我们丢弃的不仅是艺术。从教育的问题中来到教育的问题中去,解读艺术与科学的对话,倾听受教育者自由的呼吸。





于二零零三年八月十八日

改于二零零四年六月五日





引文:——歌德《浮士德》

——米开朗基罗语

——李政道语

——李政道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6 06:52 , Processed in 0.062559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