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间研究报告引起热议 教材被批存“四大缺失”
2010年12月06日 来源:人民网-《京华时报》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17课《地震中的父与子》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14课《检阅》
民间团体痛批 小学语文教材
近日,一本名为《救救孩子——小学语文教材批判》的新书引起广泛关注。该书以教材点评的方式,刊发了一个名为“第一线教育研究团队”的民间研究团体的研究报告,提出了现有小学语文教材中文章存在的诸如内容失实、篡改经典等问题。他们痛批现有小学语文教材“有毒”,甚至发出“救救孩子”的呐喊。11月初,当报告转帖到网络论坛后,3天之内点击量高达20多万。
研究缘起
从母爱入手梳理教材
郭初阳是此次专题研究的最初倡议者,2005年曾获全国语文公开课第一名。他说:“本来我是教高中语文的,对小学语文并不熟悉,只是在为杂志撰写专栏文章时偶然发现,小学语文教材里有许多母亲、母爱的文本存在相当多问题,于是邀请身边从事语文教学的同学和朋友共同探讨。”
收到邀请后,包括吕栋、蔡朝阳等在内的三十多个身处全国各地、执教各年级段的语文老师迅速聚集起来。他们给这个团体起名为“第一线教育研究小组”(后简称“第一线”),意为“其成员均来自工作在教育一线的教师”。对于同为人父的吕栋和蔡朝阳来说,这显然是一个很新鲜的研究视角。他们表示:“作为父亲,出于私心,我们也想在儿子上学之前,先看看他将要学习的东西。”
“我们希望用一种人文的视角,重新审视那些被我们广泛使用的课文,重新认识那些过去印象中的‘母亲’,让孩子认识一个健康的‘母亲’形象。”郭初阳说。
为保证研究的广泛性,参与“第一线”的三十多位成员分为三组,分别针对目前小学教材中使用较广的三个版本教材——江苏教育出版社版、人民教育出版社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版里有关母亲课文进行分析。三个小组负责人分别为郭初阳、蔡朝阳和吕栋。
蔡朝阳称,他们对这些文章的分析和评定主要依据三个原则:一是选文的价值观念是否符合公民社会价值多元的要求。比如,是否将母爱当做了母爱本身,而非一种扭曲的情感;二是选文是否基于事实。因为再伟大的道理也需要用真实的事例来表现;三是教育的方式是否得当,是否尊重孩子的生理、心理发育规律和认知能力,并非总是说教和灌输。
研究结果
教材被批存“四大缺失”
通过对这3套教材的梳理、核实和审视,“第一线”这个民间教育团体认为,现有的小学语文教材存在四大缺失:
经典的缺失
报告指出,这3套教材中有关母亲和母爱的文章,来自经典的文本并不多,且时有篡改。苏教版共17课,只有4篇可称经典。朗朗上口的《游子吟》显得臃肿而累赘;节选自《儒林外史》的《少年王冕》被改得面目全非。北师大版的24篇课文中,只有4篇经典。人教版的22篇课文中,只有2篇经典。“但事实上,涉及 ‘母亲’的经典文本很多,顾城给妈妈的《安慰》、泰戈尔的《飞鸟集》等。”“第一线”团队的蔡朝阳表示,课本舍这些经典文本而不用,非常没有道理。
儿童视角的缺失
报告指出,仅就这3套教材的课文来看,大部分都重在说教,极少有真正符合童心、富有童趣的。如苏教版一年级上册里的《汉语拼音儿歌》,处处都是教育与禁止:“大喇叭里正广播,爱护大佛不要摸”,“弟弟河边捉蝌蚪,哥哥走来劝阻他”。
蔡朝阳称,为什么中国的孩子考试比外国孩子分数高,但创造力和想象力却远远落后?这跟我们泛道德化的教育非常有关系。
快乐的缺失
在苏教版17篇课文、北师大版24篇课文、人教版22篇课文中,快乐并不多见。最不快乐的孩子,莫过于人教版《玩具柜台前的那个孩子》。“只要看到谁买小汽车,他就马上跟过去,目不转睛地盯着柜台上跑动的小汽车。可是他得不到他心爱的玩具,他还必须懂事,必须分担父母的生活之重。有什么能够安慰这位貌似坚强的孩子孤独的心灵呢?不快乐是有原因的,可能是贫困,但母爱不会因为贫困而打折。”
事实的缺失
“第一线”团队对文本真实性的看重,几乎到了“苛刻”的程度。报告认为,“可以讲不好故事,也可以不那么快乐,但捏造事实就显得十分荒唐。但是现有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却有许多篇目内容失实,不符合历史与常识。”
比如北师大版和苏教版都有的关于爱迪生用智慧救母亲的故事,因为广为流传,所以没有人想到去考证其真伪。但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中国学生何易的研究结论让人们大跌眼镜:“最早的急性阑尾炎手术是在19世纪末,最早对阑尾炎手术的论述是1886年。爱迪生生于1847年,电灯发明于1879年,1886年他已经是一个39岁的已婚男人了。也就是说,爱迪生小时候根本没有‘阑尾炎手术’,不可能有一个医生在他做的有影灯下为他得了急性阑尾炎的妈妈做了这个紧急手术——这个故事是虚构的。”
社会反应
研究报告引起网络热议
这份报告在网络上引起热议。
在回帖中记者看到,有人高度称赞这种反思,认为像这样深刻的思考在教育界“很少见”;也有人认为他们是在吹毛求疵,“为批评而批评”,“攻其一点,不及其余”;还有的网友,干脆全盘否认报告里的很多价值观,觉得与传统教育理念相差甚远,“不敢苟同”;也有学者发表文章指出“教材必定是要坚持主流价值的,一定意义上的滞后性也是稳定性成熟性的表现”;还有的老师觉得,教好课文才是当好教师的本分,不应该去怀疑教材里写的东西。
家长亲自核查教材内容
据报道,继郭初阳、吕栋和蔡朝阳之后,中央电视台科学教育频道《探索发现》栏目的编导于爱群也加入到这支教科书“事实核查员”的队伍中来。
作为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一个5年级孩子的家长,她发现,北师大版小学语文5年级上册有一篇课文《黄河象》,是一篇科学小品文。文章从考古挖掘出来的一头早已灭绝的剑齿象骨骼化石展开想象:“大约200万年前的一天……一群大象,在一头老年公象的带领下,扑踏扑踏地从远处走来了。疲劳和干渴,把它们折磨得有气无力。一望见前面有一条小河,它们就高兴地跑起来。”于爱群翻阅了大量的资料发现:现存的大象,不论是非洲象还是亚洲象,象群都是以母象为首领的。不知道这个作者有什么根据认为200万年前的剑齿象是以公象为首领的?
对于在教材中发现的问题,于爱群称,除了教师外,对教科书进行义务核查,也是家长的责任和义务,她会继续为此而不懈努力。教科书“事实核查员”的职责是对现行教材进行监督和审查,及时提出批评,促使教材进步。
人教社、苏教社回应
“不能用西方思想替代传统价值观”
目前,人教社和苏教社都针对报告中对其教材的批评做出适当回应。不过对于苏教社的回应,“第一线”团体并不满意。该书总策划郭初阳称,苏教版的回应搬出许多与作者和文章相关的信函,但是漏洞百出。而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郑宇发表的文章《我们应该坚持怎样的价值取向——对当前小学语文课文评价的反思》则引起“第一线”团体的关注。
郑宇在文章中称,教材的价值取向,体现了教材编者对“什么样的教育对教育主体来说是有意义的”这一命题的思考,关系到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接班人等一系列重要的问题。作为国家意志的体现,教材价值取向的确定,必然要与国家制度本身的性质、传统的文化价值观、未来社会对人发展的要求等诸多因素相联系。对于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民族来说,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给一代又一代,是教材无法推卸的责任。“一些杂志、网络对小学语文教材里的诸多课文进行的批评,是试图运用在西方社会也算不上主流价值观念的思想,来替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价值观念,实在不敢苟同。”
郑宇列举了《救救孩子——小学》小学语文教材的实例,借以说明现在的小学语文教材是在弘扬中华传统价值观点,具有普适意义,“不能用西方的‘契约’取代‘谦让’,用‘自我’取代‘宽容’,用‘经济理性’取代‘爱的回报’。”
成员回应
“我们不是为了找茬”
针对这些评论和批评,“第一线”团队成员蔡朝阳表示:“我们欢迎这些质疑和反驳。究竟事实是什么样的?我们可以再考证。我们本来就是民间的团体,做这个事情也是出于对孩子的担忧和对目前教育的不满。不管是赞同的还是反对的声音,我们都会听。撰写这份报告,其实就是为了引起教育界更多人对小学语文教材的关注。不论是赞同还是批评,我们都把它看作是一种进步,毕竟在过去,对权威的教材进行颠覆性的批判是不可想象的。我们并非说我们的观点全部正确,而是要通过我们的努力让小学的教育有更良性的发展。”
不过,“第一线”团体的成员也承认“跟20多年前的小学教材相比,现行小学教材从观念到文本各方面都有了明显进步。”蔡朝阳称,他们做这些研究并非是为了存心找茬,而是以更高的要求来审视我们的孩子天天捧读的课本,希望让孩子享受到更好的教育。作为一个4岁孩子的父亲,他对孩子将要接受的教育非常重视。小学语文不仅是要教会孩子几个汉字读音和写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对世界的认知和是非判断能力,这些将影响孩子们的一生。但基于现代公民的社会常识,现有的小学语文教材中一些课文的价值判断是有问题的,是涉及到教育理念层面的问题。他们觉得有必要提出来让教材编写者和一线教师都注意到,从而引发大家对教育本质的探索,完善我们的教育理念。
对于人教版的回应,蔡朝阳表示,作为人教版小学教材编写者之一,他虽然写出回应文章,但“一点儿都不学术”。“郑宇在文中说我们试图用西方‘契约’取代‘谦让’,用‘自我’取代‘宽容’,用‘经济理性’取代‘爱的回报’,其实就是在质疑我们做这件事情的动机。我们一直都在强调我们是针对教材本身做研究,如果说错了,欢迎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指正,告诉我们错在哪里。但郑宇老师没有针对我们指出的教材错误做出解释,而是上纲上线,质疑我们的目的,怀疑我们做这个事情是个阴谋,我觉得这不是一个合适的讨论方式。”
教材编写应尽量多元化
在谈到对教材编写部门、出版部门以及教育主管部门的建议时,郭初阳说,其实很简单,只要与商务印书馆的出版方针保持一致就可以了——“学术独立,教育普及”,教材编写团队是独立的,编写经费并不依赖国家提供;编写的意图在于普及教育,培养现代公民健全的人格。
而蔡朝阳也表示,要想解决目前小学语文教材中存在的问题,应该做到三点:一是集合时代最顶尖的学者亲自参与教材的编纂;二是进一步推动教材的自由和开放,不再指定统一的教材。让一线的老师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充分挖掘儿童的语言潜能,培养孩子们正确的认知方式和人生态度。
家长反应
不必夸大教材的作用
看到这份报告后,许女士表示:“作为一名小学生家长,我得感谢浙江的这些老师,是他们对小学教材内容的质疑,才使我有机会重新审视孩子们每天阅读背诵的教材读物。但我并不觉得教材本身的好坏会对孩子造成那么大的效果,就会让孩子对世界的认知和是非判断能力扭曲。”
许女士称,自己的儿子在石景山实验小学读四年级。因为儿子平时语文成绩不太好,所以许女士会经常辅导孩子认字和阅读。“对于小学教材中的过分拔高和价值灌输,我有时候看了也觉得很好笑。但是教材只是个辅助教学工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我觉得反倒是平时老师和家里的言传身教对他的影响比较深。”
“我前几天也给孩子买了一本最近比较红火的民国时期教材,但我觉得与现有的教材相比,还是存在差距的。里面只是介绍一些宏观的大道理,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比如开明国语读本里面讲的要尊敬长辈,饭前洗手什么的,我儿子说他在幼儿园时就懂了。一些寓言故事用文言的形式来表述他根本看不懂。买回来之后没见他怎么看过,问他为什么,他说是那本书的插图质量不好,太粗糙,不如他平时看的漫画书好看。”
许女士认为,现在的孩子入学的时候已经不是一张白纸了,而是从幼儿园和家长身上已经懂了很多东西。且不说教材是否真的存在失实或者造假的问题,单就教材设置的简单化来看,也该及时更新一下了。现在的教材跟十年前区别很小,还是以识字教育和阅读教育为主。“我觉得适应新时代儿童的认知层次才能把孩子们读书的兴趣调动起来,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对于目前流行的民国教材,许女士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看了这份报告,我也会经常反思我自己平时的教育方式,是不是教材里那种‘不健康’的‘母亲’形象,也在给孩子灌输自己的固有思维,来抹杀孩子心理天然的爱和灵性。”许女士坦言这份报告让自己受益匪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