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1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孩子,你们都是一缕缕灿烂的阳光──《阳光》教学案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8-30 14:38: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孩子,你们都是一缕缕灿烂的阳光
──《阳光》教学案例

    案例描述
    童心,需要诗意的氤氲。小学低年级的语文课堂也应是充满诗意的灵性的和谐的天堂。在学习《阳光》(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一课时,我通过创设情境,构建教师、文本和学生对话的平台,让他们充分地感受大自然、亲近大自然,体会到阳光的美好和宝贵。对话中,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学生的语言分外精彩。
   
    场景一:激活想象的翅膀,引领孩子走进阳光。
    开课时创设情境:孩子们,喜欢旅游吗?闭上眼睛,咱们走出教室,来到郊外,一起欣赏阳光下那美丽的景色吧。清晨,太阳缓缓地从东方升起,金色的阳光洒遍了大地上的每一个角落。听,小鸟唱起了欢快的歌!看,田里的禾苗在阳光下更绿了;山上的小树在阳光下更高了……教师诗意的激情的言语浸润着孩子的心灵,激活了他们想象的翅膀,引领孩子走进了阳光。当学生闭上眼睛,听得入神,陷入无限的遐想中时,老师问:“孩子们,阳光下的风光美吗?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马上有许多学生举起了手:“我看见太阳像喝醉酒的老爷爷,涨红了脸,一跳一跳地升起来了。”“我看到小鸟一边跳舞,一边唱歌,非常可爱。”“我想到早上的空气非常清新,许多人都在公园里锻炼身体。”……孩子们入情入境,初步感受到阳光的美好。
   
    场景二:扫描斑斓的生活,师生共享灿烂阳光。
     教学中,老师引读、学生自主感悟后,师顺学而导:从“更高了”“更绿了” 这两个词你读懂了什么?孩子们激情高涨:我从《十万个为什么》中知道禾苗在阳光下会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它才会变绿;我读懂了小树会在阳光下生长,所以小树才能更高;我带来了五粮液酒瓶中的“锦缎”……多么精彩的回答,多么直观形象的展示,让我惊喜万分!当老师把 “……因为有了阳光,……更……”的问题抛出时,孩子们更是神采飞扬:花坛里的花,因为有了阳光,更红了;草坪上的草,因为有了阳光,更绿了;果树上的果子,因为有了阳光,更大了;竹竿上的衣服,因为有了阳光,更干了;天空中的小鸟,因为有了阳光,飞得更高了。……这是多么的诗情画意!“自由与灵动”、“想象与活力”,扫描着五彩斑斓的生活,让老师一次次地收获到多彩的想象和诗意的语言。
   
    场景三:链接生命的灵动,孩子就是缕缕阳光。
    在教学《阳光》拓展练习时,伴着 “阳光,阳光,给我们带来七色光彩,照得我们心灵的花朵美丽可爱。今天我们成长在阳光下……走向未来!”的歌声,我采用了“补白”的教学形式:用你手中的笔画一画,用你感恩的心写一写,用你率真的口说一说,将那阳光下大自然中的一切展示给大家;专题讨论“假如没有阳光,世界将会怎么样?”激发了学生的情感,渲染了教学高潮。在浓浓的诗意境界里,孩子们如脱缰的马驰骋沙场,用心灵留下了生动活泼的画面,稚气灵活的讨论,诗情画意的语言……我欣喜地感受到:课堂中,阳光正跳跃,生命在生长!
   
    案例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活动。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受到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一、激活想象的翅膀,引领孩子走进阳光。
    良好的开端成功的一半。开课伊始,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创设旅游情境,激活学生想象的翅膀,充分闪现童心、童真与灵性。每个学生心中所看到的事物和形象是不同的、无限的,“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正因为每个学生对文字的理解想象的丰富性,才有学生看到小鸟“唱歌的舞蹈”,才会产生一种强烈积极的阅读期待,让学生与文本在主动亲密的接触中自主地沉下去、潜下去,引领孩子走进阳光。
     
    二、扫描斑斓的生活,师生共享灿烂阳光。
    朗读是学生对文本理解认识的外部表现,因此朗读应该是带有浓厚的个性化色彩的。教学中,我激发学生全神贯注地体验文本,充分地与文本对话,真正地从内心迸发出对阳光的喜爱和佩服的情感。在学生那有意读得突出一些的“因为有了阳光”、“更”这些词中,在学生那不经意间的摆头与微笑中,在学生那双忽闪忽闪的眼睛中,我感受到他们已经真正领悟到了课文的感情。此时,“……因为有了阳光,……更……”问题的抛出,更深层次地焕发了学生情感,激起学生对阳光的赞美、对阳光的感谢、对阳光的敬佩的情感的宣泄,孩子们的思维犹如一缕缕阳光,照耀斑斓的世界,发出夺目的光芒。教师的心灵感动着,学生的心也幸福着。儿童的诗情在这充满爱的空间里激发、迸放、渲泻并创造,课堂真正成了学生灵性的天堂。
 
   三、链接生命的灵动,孩子就是缕缕阳光。
   教学中,师生潜心涵泳,感悟阳光的美好。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找准切合点,进行创造性拓展,让孩子们唱唱说说,写写画画,激起了生命的灵动,学生似乎看到阳光下鸟儿的飞翔,溪水的流淌,听到虫儿的欢唱,孩子的嘻笑,闻到了清新的气息,小花的芬芳……通过语言文字的魅力感悟美的意境,生命的灵性,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素养综合发展的 “多维营养”的源泉。听着那一曲曲动听的歌曲,看着那一幅幅充满生机的画面,读着那一首首充满阳光的小诗,我深深地感到:阳光,种植在孩子的心中!孩子就是一缕缕阳光!

【来源:小学语文网】


[ 本帖最后由 宋伟 于 2008-8-30 14:41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6 03:09 , Processed in 0.130046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