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7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校园网不应是“虚拟景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13 19:49: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校园网不应是“虚拟景致”
    ■贾宪章
    目前,许多中小学校都已建起了校园网,这原本应是有效提升办学水平的一种支撑、一种保障,然而现实却和高投入、高期望格格不入,许多校园网不但自身的功能并未得到有效发挥,而且已沦为校园的一种负担,俨然成了校园里的一种“虚拟景致”:有的校园网虽配置了高昂的设备,但由于缺少相应的软件建设和师资培训,导致网络使用率不高,退化成一副“窗含西岭千秋雪”的“单调景致”;有的疏于管理,任由花费巨资建立起来的校园网成为少数教师消遣娱乐的“网吧”,成了一种“花自飘零水自流”的“荒芜景致”;有的校园网信息陈旧,造成大量设备闲置,只好聊作参观时的权宜之计,幻化为一种“冬有绿荫春有果”的“塑料景致”……校园网应尽快走出“虚拟景致”的怪圈,扮演好自身的校园角色。
    首先,校园网不应是校园的“数字景致”,而应成为一种参与并促进规范管理、精细管理的“创新催化剂”。一方面应该凭借校园网培育精细化管理,将相关的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等具体层面与环节,有效利用管理信息和教育资源;另一方面应该借助校园网拓展人性化管理,合理使用校园网所提供的数据管理和信息处理功能,帮助具体部门准确了解、及时掌握学校各项工作状态,全程监测、调控和评价每一个教育管理过程,使每一个教育管理过程得以优化,进而支持学校管理的精细化和人性化。
    其次,校园网不应是课程的“生成景致”,而应成为一种优化和实现有效整合、自主协作的“探究助推器”。一是校园网在备课过程中应是一种“加热器”,这主要体现在校园网不仅可以让教师更方便、快捷地获取自己需要的相关资源,更可以轻松实现集体备课,在网络交流平台中解决疑难问题、听取建议。二是校园网在课堂教学中应是一种“催化剂”。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让学生身份转变成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学习的真正主人。而课堂上需要的与“自主、协作、探究”学习方式相适应的情境创设,正是校园网的优势所在。三是校园网在评价过程中应是一种“放大器”,不仅可以把多种评价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评价的导向、反馈、诊断、激励等功能,更可以通过有效地收集、保存、分析学习过程的各种资料,形成发展性的认识,使评价成为师生间的一种更具针对性的交互活动,真正实现尊重每个学生成长的方式。
    再其次,校园网不应是师生的“娱乐景致”,而应成为一种推动并提升幸福成长、张扬个性的“成长加速器”。一方面校园网应成为教师专业发展和自主成长的“加速平台”,在其支持下的校本研修可以让教师个体专业发展模式更具有效性和针对性,让教师群体学习与实践更具操作性,让便捷高效的多边交流、评价成为可能,可以最大限度满足教师个性化、风格化的成长需求;依托校园网建立的教师校本研修成长记录,让成长过程中行为诊断与分析更具针对性,更利于促进教师的主动参与、主动学习、主动发展。另一方面校园网应成为学生快乐成长、张扬个性的“提速跑道”。通过开设属于学生自己的网络空间,让学生的成长记录及时化、精确化。借助校园网的网络资源让实践活动的内容得以丰富。同时让校园网逐步涵盖学生思想教育、校园安全监控、家校通等管理系统,让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得到充分保证。
    校园网建设贵在应用。只有让校园网充分运用于学校管理的具体环节和流程中,有效地推动育人模式创新、管理机制优化、办学水平提升,才是其魅力所在,才是校园网所应追求的“理想景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1 20:39 , Processed in 0.19778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