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3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插图作者的随心所欲——(二下《雷雨》)及跟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14 11:04: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插图作者的随心所欲——(二下《雷雨》)及跟帖
  
  
  教材原文
  见二年级下册《雷雨》,P80:
  


   或见于《电子课本•二年级下册》
  http://www.pep.com.cn/xiaoyu/jia ... 20090209_551282.htm
  
  
  P81:
  


   或见于《电子课本•二年级下册》
  http://www.pep.com.cn/xiaoyu/jia ... 20090209_551281.htm
  
  磁场指瑕
  现实中不可能有这样的屋顶的,因为这样的屋顶等于虚设——它铁定漏雨,即使它是新屋。
  这样的屋顶不是用瓦铺成凸凹相间的行列,只是用瓦的“凸”的一面铺成的行列,行行相连,而行与行之间的缝隙就顺理成章地成为漏雨的绝佳之处。
  现实中不可能有这样的屋顶,还因为盖房子的不会这样缺乏常识的。
  插图可能是作者想当然之作。
  插图为文字服务。
  若如插图,则文字要增加人们应付漏雨的描述了。《雷雨》下的可是大雨呀!——即使小雨也漏雨的。这段可算是戏言。
  现实中的屋顶应该怎样,请看一年级上册《一次比一次有进步》,P114:
  


  或见《电子课本•一年级上册》
  http://www.pep.com.cn/xiaoyu/jia ... 20080709_487432.htm
  
  2010-5-21 16:39
http://bbs.pep.com.cn/viewthread ... &extra=page%3D1

对《雷雨》插图的讨论(共九帖)
http://bbs.pep.com.cn/thread-647100-1-1.html


-2#-2010-4-28 12:20
多疑

其实远处看上去就是那样,我没有发现有错。
我家就是瓦房,要画成你要求的那样,要看怎么看啦!


-3#-磁场-2010-4-28 18:17
与第2楼商榷

一、第1楼的二年级下册《雷雨》P80、P81插图是从《电子课本•二年级下册》处下载的,不及课文清晰。如果您能找课文看看会清楚些。

二、屋顶应是用瓦铺成的凸凹相间的行列。
现把用瓦铺成的屋顶的实景图(俯视图,惜未能拍到仰视图)和“主视图”(笔者所画,见笑)分列见下,欢迎继续讨论,欢迎赐教:








注:“瓦通”是广州方言的说法,“通”可能是谐音。
“瓦通”即第1楼提及的“向上‘凸’的瓦”,稍详述(第1楼)见下:

插图中的每块瓦应是向下“凹”的而不应是向上“凸”的;每两块向下
“凹”的瓦之间,应各有一向上“凸”的瓦压在两“凹”的各一边(好像叫
“瓦翅”)上。
这“凸”的比“凹”的弯度要大,约为半圆形;这“凸”的里面要抹灰,
增强与“凹”的粘连与提高防水性。


-4-2010-5-5 12:32
斜视
如果斜着看呢?


-5-2010-5-5 12:40
等我有相机了

等我有相机了,我马上拍一张给你看。加上我是近视眼。此时我扭头仔细看,眯着眼睛看。边缘应该是波浪形的。颜色应该是黑色的,我们这瓦片都是黑色。还有就是我们盖瓦片的时候,瓦沟接近瓦片的三分之一的样子,两边都被上面一块盖住了。所以斜着看呢基本上看不到瓦沟。


-6-2010-5-5 12:46
我看过的瓦片不是这种圆弧形的,而是那种上面有凹凸的整体类似长方形的瓦片。


-7-2010-5-5 12:46
还有一点

我们这儿盖瓦片。上面的一块与下面一块都是一个模子出来的,大小一样。呵呵!我没有捡过瓦,但是我递过瓦片。遇到下雨天漏雨,我家都要捡房子,所以没有办法。只有爬到梯子上递瓦片。然后还要打扫家里的卫生。真麻烦,哪有砖房好啊!


-8-磁场-2010-5-6 08:18
与第4、5、6楼商榷



我认为,下面两幅图可回答:
第4楼说的“如果斜着看呢”的问题;
第5楼说的“斜着看呢基本上看不到瓦沟”的问题;
第6楼说的“看过的瓦片不是这种圆弧形的,而是那种上面有凹凸的整体类似长方形的瓦片”的问题。
1、《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387页“房子”插图:





2、斜向拍摄屋顶的照片。






笔者不是木匠瓦匠,不懂盖房。但对于房顶上所盖的瓦的问题,并非一无所知:

1970年代我家在天台处建了一个小房(违章建筑)。斯时我当小工,
打下手,近距离地看着师傅在椽子上铺瓦片,在两块瓦之间铺“瓦通”(见
第3楼所述所画)。建好后我在小房住了好几年。又因为雨天漏水,我还好
几次上下房顶找原因作对策——如分流部分雨水,如部分房顶加铺水泥,等。
也征询过别人意见如何“执漏”(广州话,即解决渗漏)。
尔后在广州市内留意看到的瓦铺的房顶,觉得大抵也是如此结构(见第
3楼所述所画)。
总而言之,对上述之事,印象可算是比较深刻。



第7楼说的“我们这儿盖瓦片,上面的一块与下面一块都是一个模子出来的,大小一样”,应与第1楼第3幅插图所画一样。
笔者所说的第1楼有问题的第1、2幅插图,即只是有上面这一块块瓦而缺少下面的那一块块瓦,画的是铁定要漏雨的屋顶。
第1楼第3幅插图再现见下(一年级上册《一次比一次有进步》,P114):





或见《电子课本•一年级上册》
http://www.pep.com.cn/xiaoyu/jia ... 20080709_487432.htm


-9-2010-5-10 21:29
无奈

瓦片吗?没有用什么瓦通来盖房子,只有一块一块形状相同圆弧型的瓦片,就像《一次比一次有进步》里的一样啊,不是你找的那种有什么瓦通的东西。

就你那斜向拍的房子也是从上往下拍的,我确定。而且你拍的是有用瓦通之类的东西盖的房子。
我这里是重庆,不是广州。
我们所见的瓦房不是同样的盖法。你见过吗,住过瓦房吗?我住了几十年,最近下大雨,家里都可以插秧了,要是还下,我猜住不下去人了。怕是哪天倒下压着过路人就不好了。政府怎么申请都不批准是危房,真是没有办法啊?事实上的确是危房啊?不想说瓦房了,也不想住瓦房了。每到夏天,瓦片上的虫子掉下来,可恐怖了,奇痒无比。要试试吗?真没有心情说瓦房了。


-10-2010-5-12 12:23
确实有问题

今天翻了课本,仔细看看。确实有问题。书上画的只有盖瓦,没有沟瓦。特别是边沿看得很明显。
真对不起!我没有去仔细看书上的插图。


欢迎进入我的博客《<现代汉语词典>之瑕》 lcxlcx.blog.tianya.cn

欢迎进入我的《儿童谜语博客》 lslcxlslcx.blog.tianya.c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9 17:13 , Processed in 0.084639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