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栏序]费孝通之江村/梁漱溟之邹平/陶行知之晓庄/于建嵘之岳村/梁鸿之梁庄。。。。。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1-4-29 08:30:42 | 只看该作者
资料[方法]篇


解读,灰地——红镇混混研究

文/覃显文、

一口气读完了黄海博士《灰地——红镇混混研究》的20万字小册子。作者以独到的眼光分析了两个几乎可以代表全中国的典型混混。从作者的纪实中,我们看到了这两个混混的生老病死及飞黄腾达。而这些事,正以同样的方式在我们身边发生着;这些人,也以同样的方式在我们的身边折腾着。其中有几件大事作者分析的较为透彻,如分产到户,如分税制。这两件事,其一是民众的人身解放,另一是中央专制通过集钱制而强化。从此文中我们也看出了一个事实,农业税的取消并不是中央的大发慈悲,而是危及到政权的稳定。看上去好象是暴政的息止。而,这种转变对统治者是百利无一害的。因为传统的农业社会已经向工业社会转型。传统种粮的农业已经肉瘦血干。高价的农资工业(农药、化肥、种子。。。)早已把农业的利润抽尽。另一面,强大的个人所得税已经把这些曾经种地纳皇粮农民的后代网捕。


看完这篇文章,不得不佩服黄海博士渊博的学识与毒辣的目光。通过他的点拔,我们几乎可以一眼看穿这个被称着共产主义初级阶段的体制。首先,我们一直难以理解,全国各地为什么那么多的豆腐渣工程。当然,在普通民众或是红头文件那里,这些工程都可以称着利国利民的大事业。一种叫做事业的东西,却被这些大大小小的混混当成了发财的捷径。更要命的是,市场经济唯一的评价标准是金钱,金钱成了最神圣的信仰。在这样一个权力主导资源,金钱标识成就的特殊环境下,混混们无一例外的洗白白了。笑贫不笑娼的社会骤然成型了。


黄海博士也一直在文章中为中国社会的解困寻求出路。当年的邓小平,也有过同样的心路历程。如果说“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是新的国策与信仰的话,那么邓无疑就是最大的混混。邓活着的时候未竟的事业,被他钦选的继任者朱镕基完成了。富有戏剧化的是,无论从个性或脾气及秉性上来看,朱与混混确是神似。那动不动抬棺材与混混们舍命火拼不相上下。历史的进程往往不是一个人或是一伙人所能够阻挡的。打开国门的中国,不仅引进了西方的科技(电灯、电话、电脑...),更是引入了一种对新的生活方式的渴望。如果说把酒年只是小试牛刀的话,而今已是大势所趋。要解决积重难返的贪污腐败已非专制机关内的清污机制所能了。因为专制必定是蒙痹,要想蒙痹必然需要遮挡阳光。只有在一个没有阳光的地方,当权者才会变得无比的神秘,愈是神秘就愈容易扮鬼弄神。扮成救世主来迎合中国几千年的帝王传承。


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就是中国社会矛盾的最终解决。这个问题是暴发式集中解决还是循序渐进的改良式解决。要想解决红镇的混混们,我们就必然找到这个解决问题的力量。这支力量在哪里呢?先看一则新闻。《人民日报》报道,虽然还有1.28亿生活在城镇里的人没有真正城市化,中国却有655个城市正计划“走向世界”,200多个地级市中的183个,正在规划建设“国际大都市”。这里传达了一个信息,现在中国有1.28亿确实的流民。这群流民是正是各类外来工。他们也是我们,是生产的主力,现代工业的主力。各种各样的弊政制度,我们是最大的承受者。这种高税负低人权的现状在积聚中,一种抵抗与变革的力量在等待中。


另,黄海博士把中国的灰色制度究研的相当透彻,是难能可贵的不被专制驯服的学者之一。引用中国混混常用语来做为书评的结尾:“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目录
  主要出场人物一览表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混混”群体
  ——网络、结构与基本特征  
 第三章 悸动与变迁   
——后集体、记忆与社会变迁(1981-1991)   
第四章 松动与嘈杂  
 ——市场、“混混”与成长逻辑(1992-1995)
  第五章 冲突与对抗  
 ——税费、越轨与农民日常反抗形式(1996-2000)
  第六章 扶植与消解   
——支配、权力与乡村秩序重构(1999-2003)  
 第七章 崩溃与重构  
 ——赌场、暴力与乡村社会转型(2003-2007)  
 第八章 结论  
 附录中共P县县委关于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意见  
 参考文献  
 后记
22#
 楼主| 发表于 2011-4-29 08:34:08 | 只看该作者
行走在边缘——社会变迁中的灰色青少年群体
作者:章伟

  
【摘要】边缘人是一种文化现象,灰色青少年是社会变迁的产物。在城市社会,他们是弱势群体,受到社会排斥,所以他们发展出一套行为模式和解释机制,对抗主流文化;在村庄,混混影响力巨大,他们运用市场的规则、斗狠的方式,改变了乡村的人伦格局和道德评价,邻里关系出现“大门口的陌生人”现象,乡村社会格局发生深刻变化。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他们生活的社会空间暧昧、颓废,并对其他社会群体形成重大影响,是社会变迁研究的特殊领域和重大课题。

【关键词】边缘人;街角青年;混混;社会灰色化

  
“边缘人”或者“边际人”的概念是由K.勒温在1937年提出的[1],费孝通首先将它用于中国的社会学研究,并给出一个“价值中立”的学术分析概念:“受到不同文化波及的人,可以称作‘边际人’(边缘人),是文化接触中出现的现象。[2]”在我的研究和观察中,无论在城市或者乡村,有一个青年群体,他们总是处在与主流文化对立和反抗中。他们大罪不犯,小恶不断,行事怪异,踪迹隐秘,但是这群人有着特殊的文化生产机制,对于主流文化产生深刻影响,我们可以用“灰色”概念来形容他们生活的天地和受到影响的社会。

一、边缘人:社会变迁研究的一个传统

从“社会解体”到“社会重组”:世界上的第一个社会学流派和社会学系就是芝加哥学派(CHIS)和芝加哥大学的社会学系。正是他们对边缘人的研究,使得芝加哥学派发展出具有美国特征的社会学实证研究风格。芝加哥学派的研究极为广泛,涉及到波兰农民、非法团伙、流浪汉、职业舞女、妓女、吸毒、青少年犯罪以及犹太移民等领域[3]。而芝加哥学派研究的重要概念就是社会解体和社会重组。“社会解体”的概念是W.I.托马斯和F.兹纳涅茨基在对波兰移民进行研究时提出的,用以解释移民的体验:社会准则对于社会行为的影响的减少,特别是“现有的社会行为准则对团体的个体成员的影响的减少”,内在的取决于现代性的动荡[4]。但是,后来怀特对意大利移民社区研究后指出,这个概念不能使人看到人在各个团体中存在的各种社会重组的过程。他的研究表明,意大利的移民社区科纳维尔是一个“紧密结合的等级制组织”,诺顿帮的“每个成员在帮的结构上有自己的位置”,“并通过不断的相互义务维护它”[5]。在怀特看来,社会不是解体了,而是通过不断的相互义务加强了社区的忠诚,新的规则代替了老的规矩。而萨瑟兰(E. H. Sutherland)对职业小偷的研究表明,即使在犯罪中,学习也显示出重要性,和任何社会团体的成员一样,小偷也需要在群体中得到同伙的认同[6]。在芝加哥学派看来,无序和矛盾内在于现代化之中,社会现象、社会价值和社会个体始终在分化瓦解和重组重构。处于社会边缘的人对自己和对于他人的态度是两重性的,一方面传统社会的崩溃使他们彻底获得了解放,不再受到过去习惯的支配,可以进行冒险,基于同样的理由,他们也有始终不可控制的无所适从感,缺乏方向[7]。芝加哥学派对于边缘人的研究是重要的理论渊源,费孝通先生对于中国传统社会的研究就受到芝加哥学派的深刻影响[8]。特别在我国各个城镇“街角青年”的研究中,大量的文章都以怀特的《街角青年》作为参考文献,可见一斑。

从“越轨行为”到“亚文化”:芝加哥越轨社会学通过两个分支分别得到了深化,在美国,通过戈夫曼的拟剧理论将社会学“一致和协调”的模型带到了“角色和地位”的分离;而在英国,由伯明翰学派(CCCS)对标签理论的改造,通向了深入的“亚文化”研究。后来CCCS的学者认为,“越轨就在观察者的眼里,这忽略了被标签为越轨行为的起源,也缺少对那些涉身其中的行动者的越轨意义的关注”[9]。于是,在芝加哥学派“民族志”(ethnography)和“参与观察(participant observation)”的基础上,CCCS的学者对于英国的青年群体做了深入研究,其中杰斐逊研究了无赖青年,克拉克研究了光头仔和足球流氓,威利斯对飞车党、混小子做了长期跟踪研究[10],赫伯迪格对摩登派和“朋克”做了研究。他们将青年研究深入到音乐形式、时装风格、休闲活动、摇滚乐队、街头涂鸦、球场闹事、逃学肇事、攻击外来移民和种族暴力等社会场景[11],他们认为青年的文化建构的基础不是年龄和世代(generation),而是通过发展自己的生活符号体系对抗主流文化从而建立群体归属,但是这些对抗往往是象征性的,既继承父辈文化的内核,又盗用主流文化的符号,所以它是一种“亚文化”,这些人也是文化碰撞中的“边缘人”。

从CHIS到CCCS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不断探索,建立了一整套研究青年群体和社会“边缘人”的理论传统,至今还影响着全球社会科学研究。欧美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文化冲突和社会问题,我们今天或者明天也会遇到,他们积累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经验,是我们宝贵的理论资源和对话基础。

二、街角青年:隐蔽的城市部落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隐秘的“街角青年”进入了我国学者研究的视野。张园较早研究了苏北小镇的“街角青年”,他指出,“如果你走进去的话,你就会发现另一个社会,它以非常明澈的方式暴露了许多令人困惑的问题”。张园把这个群体分为三类,犯罪型、冲突型和退却型,他们心理倾向是冲动、焦虑、麻木、残酷、反社会意识十分强烈。他们团伙的权力结构呈金字塔型分布,当首领的条件是不怕牺牲,有四次以上进宫经历,能够带领大家搞钱,讲义气。据张园观察,群体里面有小圈子,面子大小可以反映地位高低,团伙中做领袖要8-9年时间。他们的“领袖”有发财致富的阶梯:积累一些原始资金,把自己洗白,最后做正当生意。张园认为家庭的影响、父母缺乏责任心、学校教育体制影响了这些青年的社会化进程,他们聚集在体制之外构成一个亚文化群,对于他们的改造需要用再社会化措施[12]。

马德峰、李梅在穆福恩对南非街角青年研究的影响下[13],首先对于青年和街角青年的研究范畴做了思考,他认为,“街角青年更接近于的街头流浪青年,其基本要素是:长时间呆在街角;街角闲逛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没有从照管的成年人那里得到足够的保护、监督,但保持一定的联系。他还率先使用雪球抽样的研究方法,打入街角青年内部,对团伙的权威树立过程,经费来源和他们的归属做了深入研究,提出改造街角社会现状,要从影响街角权威着手,同时适当注意这个年龄段青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14]。马德峰和李梅的研究,无论在方法上还是研究结论上,都是对街角青年研究的一次深化。稍后,付平的研究扩大了街角社会与相关人群的联系,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视野[15]。

黄海在2004年开始,对长沙的街角青年做了持续的研究,产生了较为深刻的影响。他提出,主流社会在漠视和歧视他们的同时,也在反作用力方面强化了“街角青年”们的反主流性。他们采用不务正业、惹是生非、暴躁怪僻等亚文化群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举止就成为“街角青年”对主流社会的正统与体面象征的一种夸张的抵制。黄海认为,要真正了解和理解街角青年的生活方式必须从价值中立的角度出发。他运用越轨社会学中的概念,提出了主流的生活价值理念与“街角青年”的生活方式概念互为越轨的概念,拓宽了这一领域的研究视角。

但是,街角青年作为城市的弱势群体,有着比较隐秘的社会特征,不易被深入研究。对于他们的追踪和调查需要步步深入、持续不断,当年威利斯为了研究工人“小子们”的反学校文化机制,跟踪12个孩子长达3年6个月,才写成名著《学会劳动》[16],所以,我国的城市“边缘人”研究还需要时间的积累。

三、乡村混混:扩大的江湖力量

在快速现代化的同时,我国广阔的农村也因为城市的拉动,出现了农业内部的结构调整、乡村社会的快速变迁和大量劳动力流动带来的社区功能缺失。乡村的混混逐渐做大,他们自称“闯江湖”,江湖力量在生产、交易、婚姻、治安甚至政治生活等各领域都有深深的印迹,成为了社会科学研究中的独特的“中国问题”。

谭同学较早对乡村混混进行了观察和研究,他指出,混混是一种介于正常社会与黑社会之间的社会力量,它虽然存在着社会失序,欺压百姓,谋取非正当利益等现象,但其组织化程度不高,至少不甚严密,也没有黑社会的“专业”分工;由此,“乡村灰色化”也就是指乡村社会受混混力量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不断增强,以至于影响到一般农民群众生产与生活秩序的社会过程[17]。

吴毅对江汉平原腹地某城郊乡镇的研究表明,这些乡村“混混”被当地人称作“道上的伢们”,他们主要通过以下方式聚合起来寻求有异于常人的谋生之道:一是聚众赌博,不仅自己赌,而且还为其他赌博者提供场所和安全保护,并从中抽头,获利不菲;二是欺行霸市,垄断赚钱行业,例如,被屠宰牲畜的“下水”有较大利润,他们便强行从屠宰户处买下来,再批发给一般商户,以赚取差价;三是擂肥、吃黑,或通过“仲裁”纠纷以及代人收帐等特殊行业而谋求不法利润,总之,“混混”在乡村社会并不少见,而且已经构成了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18]。

在某些农村地区,“混混”还拥有极大的政治能量,他们甚至能够左右选举,进而达到控制村庄的目的。一项针对浙江齐镇村委会选举过程的研究指出,制度规则与选举程序本身的缺陷、监督机制的缺乏以及选民的消极选举心理等因素共同作用,最终导致“混混”赢得了村庄选举[19]。

丁卫研究的陕西秦镇的“歪人”或“二道毛”,纠集同伙,独霸一方,习惯于“讲狠”“斗勇”,喜欢打架斗殴,敢于“以命相搏”。当地老百姓都害怕“二道毛”,避之惟恐不及。村里的党员干部乃至乡镇干部都不敢惹“二道毛”,有时候甚至主动和他套近乎,或者让其帮忙开展工作。有一些“混混”胃口更大,他们甚至想攫取村集体财产的控制权,因此觊觎村民自治选举。秦窑村有一个势力颇大的“二道毛”试图竞选村委会主任一职,通过手下一些“歪人”的强力鼓捣,他在2005年底的村委会换届选举中竟然获得了100多票,占到选票总数的近20%[20]。

黄海对湖南省北部的一个边远乡镇作了细致深入的研究,他指出,那里的乡村“混混”势力极大,连警察都怕他们三分,由于金钱开路、“混混”当家、“刁民”遍地、拳头当道等现象非常普遍,致使当地的社会治安处于一种失序状态[21]。

农村混混研究,比较好地继承了中国乡村研究的传统,又吸收国外民族志研究的方法,起点较高,问题意识明确,是一个值得期待有重大建树的领域。

四、边缘人和社会灰色化

费孝通认为,“边缘人”的产生主要原因是社会文化差异,喻示了在同一个区域各种边缘人群的产生有着复杂的文化碰撞机理。但是除了文化之外,政治和经济的作用也十分巨大,我们可以把它称为社会变迁的效应[22]。当代中国的社会有着“时空分异”的特征,也就是各种形态的社会在同一历史时空并存,各种人口在一个区域内相聚,于是文化碰撞导致边缘人——街角青年或者混混——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与混混或者其它组织相关,难以用道德语言评价,而又无法直接定性为社会黑暗的社会事实,被有些学者称为“灰社会”[23]。从社会变迁的角度来看,灰色社会的产生有着多方面的复杂因素。

首先,原来基于乡土的熟人社会被陌生的规则和形式所打扰,是部分社会“灰色化”的基础。传统中国的社会联结方式是通过伦理秩序和共同情感来维护的,市场交换、势力逼迫、关系运用利益化都导致对于传统道德和情感的破坏。乡情不再、乡风庸俗、乡人无助,加上城市化带来乡村生活的私密性增加,都是混混生长的土壤。

其次,城市社会精英群体众多,垄断了话语权。从农村转型过来的居民和城市底层融入和适应城市生活需要漫长的过程。这段时期,他们会生产自己的亚文化对抗城市精英,解释自己的生活方式,论证自己行为的合理性,他们的极端者就成了混混群体。但是他们又和农村的精英极难区分,比如以前的混混群体包括光棍、赖皮、痞子等形象,而现在混混还包括身价百万的“大哥”、老板,这也恰好印证了“灰社会”这个概念,有些颓废、有些暧昧。

再次,流动人口的存在是社会灰色化的重要因素。由于中国的城市化容量有限,大量流动人口都是“候鸟型”的往返迁徙者,他们接受城市和市场的规则,但是最终回归乡里。在他们离开农村的时候,村庄由于青壮年群体缺失而功能不全,比如成为“有道德期待、无实质惩罚”的空壳村[24];在他们回来的时候,他们既无法用传统经验联结人际关系,也无法用现代规则联系乡里乡亲。因此,大量的人在外是机会主义者,赌的是势力;在村是英雄主义者,亮出的是钱财。由是,外来群体在外争勇斗狠,结帮拢伙,和他们的具体处境有重大关系。

总之,只要有社会变迁中的时空分异和文化碰撞,就会有边缘人的存在,也就会有社会灰色化现象。如果这是从崇尚传统的村庄熟人社会走向崇尚法律的城市公民社会必须经过的灰色地带,我们就必须不断关注和研究它。



参考文献:

[1]勒温.拓扑心理学原理[M].竺培梁译.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1937).

[2]费孝通文集[M].群言出版社.1999.

[3]阿兰.库隆.芝加哥学派[M].郑文彬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4]达尼洛·马尔图切利.现代性社会学——二十世纪的历程.译林出版社.2007(324).

[5]威廉·富特·怀特.街角社会:一个意大利人贫民区的社会结构[M].商务印书馆.1994(308、302).

[6]Sutherland,Edwin H. The Professional Thief.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37

[7]E. V. Stonequist. The marginal man:A study in personality and culture conflict. New York:Russell & Russell. [1937] 1961.

[8]参见于长江.从理想到实证:芝加哥学派的心路历程[M].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

[9]John Clarke and Tony Jefferson, Politics and Popular Culture:Culture and Sub-Culture. working paper in culture studies. Stenciled Papers from CCCS.no.14.1974.

[10]参见Paul Willis,Learning to Labor:How Working Class Kids Get Working Class W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1;Paul Willis,Profane Culture,London & Rutledge,1978.

[11]Stuart Hall et al. Culture,Media,Language. London:Hutchinson,1980.

[12]张园.走近街角社会[J].社会,1997(7).

[13]彭佩拉尼·穆福恩.南部非洲的街头青年[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2001(2).

[14]马德峰,李梅.透视街角社会——对苏北小镇一街角青年群体的调查[J].中国青年研究,2002(6).

[15]符平.新街角青年的浮现——对湖南H镇一类青年的调查与分析[J].青年研究,2003(11).

[16]Paul Willis,Learning to Labor:How Working Class Kids Get Working Class W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1.

[17]谭同学.乡村灰化的路径与社会基础——以湘南某县金、银镇为例[J]贺雪峰主编.三农中国.(第8辑).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

[18]吴毅.小镇喧嚣:一个乡镇政治运作的演绎与阐释[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283-286.  

[19]吴萍、卢福营.“混混”何以当选?——以浙江省齐镇村委会选举为例分析.“中国选举与治理网”,www.chinaelections.org

[20]丁卫,乡村法治的政法逻辑——秦窑人民法庭的司法运作,[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07.

[21]黄海.当代乡村的越轨行为与社会秩序——红镇“混混”研究(1981-2006).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博士论文[D].2008.

[22]社会变迁(social change)包括一切社会现象发生变化的动态过程及其结果。在社会学中,包括自然环境引起的社会变迁、人口的变迁、经济变迁、社会结构的变迁、社会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变迁、科学技术的变迁、文化的变迁。社会学分析社会变迁主要是指文化内容或结构的变化,包括因文化的积累、传递、传播、融合与冲突而引起的新文化的增长和旧文化的改变(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有关条目改写).

[23]谢立中.灰社会理论:一个初步的探讨[J].社会学研究.2001(1).

[24]刘勤.转型村庄的公共生活:陕南卢村,1980-2007 [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08.



章伟:浙江台州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杨守建

(原载《中国青年研究》2008年第9期,中国青年研究杂志社供稿)
23#
 楼主| 发表于 2011-4-29 08:35:45 | 只看该作者
管季超将忠实记叙1996-2011年间其个人和他所在[单位]与之相关的故事,以这样的方式,向名著致敬.

        管季超所记的事并不遥远,也必然会提及身边的人。如果都不提及,这一组文字将无法展开叙述,也 失去了意义。因此,管季超将为他的文字承担法律责任。

http://bbs.yingbishufa.com/viewt ... &extra=page%3D1

http://bbs.yingbishufa.com/viewt ... &extra=page%3D2
24#
发表于 2011-5-15 11:36:08 | 只看该作者
管季超将忠实记叙1996-2011年间其个人和他所在[单位]与之相关的故事,以这样的方式,向名著致敬.

        管季超所记的事并不遥远,也必然会提及身边的人。如果都不提及,这一组文字将无法展开叙述,也 失去了意义 ...
教师之友网 发表于 2011-4-29 08:35
25#
 楼主| 发表于 2011-6-15 19:24:09 | 只看该作者
《中国在梁庄》勘验乡村变迁史

王 华

  “作为一部文学作品,它比余华的《活着》更真实;作为一部田野调查,它比费孝通的《乡土中国》更文学”———

  《中国在梁庄》一书为原籍邓州张村镇梁庄街的学者梁鸿所著,推出后受到各界好评,为2010年人民文学奖获奖作品,荣登新京报2010年度好书榜首。梁鸿于2008到2009年间,回到梁庄居住了五个多月。其间,通过大量的田野调查撰成此书,已经引发国内文学、学术界内外广泛而热烈的关注、好评和争议。《中国在梁庄》不是一部纯粹的文学作品。在某种意义上,它可以被视为一部口述史。它将一个社会的变迁浓缩到一个小乡村,从梁庄,我们看到了中国社会半个世纪以来的变迁。作者以一个思想者的笔法,游走切换于过去与现在、历史与当下、记忆与现实、表象与意义之间,表达着归乡赤子对故土的挚爱之情与沉重的思考。自始至终,其作者梁鸿都在试图努力克制作为作家的恣肆的激情,用一个学者的冷静与理性,用一个独立的观察者而非参与者的角度客观记录和叙述乡亲们言语描述中的梁庄。因此,可以这样说,《中国在梁庄》既是一部主观化了的乡村社会变迁史,也是一部客观化的乡村心态史。它有强烈的历史意义存在于其中,当然也呈现着明显的文学特性即主观性,它兼具这两个方面的特点。有读者这样评论本书:“作为一部文学作品,它比余华的《活着》更真实;作为一部田野调查,它比费孝通的《乡土中国》更文学。”此话虽未必准确,却至少抓住了《梁庄》的文体与内容特点。2010年“人民文学奖”颁予《梁庄》时,弃用“纪实文学”而采纳“非虚构作品”的表述,大概也是有这方面的考虑吧。

  中国的乡村病了,我们的父母病了,他们需要良医的救治。现在却有太多自封的庸医和伪大夫,用几本医书上胡乱看来的理论建构一个理念,不痛不痒地开成药方治病,却没弄明白自己本是病人的子女,就该老老实实看护着患病的双亲,细细勘验出病状,并以此为据去奔走呼求良医。当病人的病状都还不清楚的时候,就乱开药方,甚至假作医生去开药方,轻了不过是隔靴搔痒,重了就要医死人,会让这个社会陷入混乱甚至倒退。梁鸿只是做了一个为父母之病而椎心的儿女应做的事情,只是仔仔细细地查验清楚了亲人的病状,讲述出来,以便让真正的良医据此下诊断书,开药方。这恰恰是《中国在梁庄》最能打动读者的地方。

  有人提出这样的质疑:“为什么在《中国在梁庄》的文本背后找不到一个强有力的理念作为支撑”?梁鸿这样应答:“我努力呈现的是那些被宏大叙事忽略了的微观叙事:关于个人,关于生命,关于情感。”“‘发现’与‘展示’本身就是意义。我们的问题是,大家不去‘发现’。如果大家看了《中国在梁庄》之后,有所痛,有所思,心里有了那一片广阔而复杂的土地,有对那土地上的生命和那土地上文化式微产生某种温柔的痛感,我想,它的目的和意义就实现了。”是啊,是特定的生活催生出特定的理念,不要用特定的理念去制造生活!梁庄已经很孱弱,它禁不起美款欧造中国组装的理念枷锁轻轻一压。

  我们应该感谢《中国在梁庄》,它像一根银针,把我们从精神的麻木中刺醒,让我们这些自私、狂妄、自以为是、终日在文字游戏中自得其乐自我陶醉的人开始觉悟。我们会在羞愧的警醒中学会用思想的谦卑亲吻大地。

  (《中国在梁庄》 梁鸿著 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2 09:59 , Processed in 0.12552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