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21|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孝感市东门中学的同学们请进《教师之友网》专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5-4 09:00: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
 楼主| 发表于 2011-5-4 09:01:16 | 只看该作者
3#
 楼主| 发表于 2011-5-4 09:02:58 | 只看该作者
4#
 楼主| 发表于 2011-5-4 09:03:41 | 只看该作者
5#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8 03:21:56 | 只看该作者
中国地方教育史志研究会学校史志分会成立大会暨学校发展研讨会综述

  2008年6月20-22日,中国地方教育史志研究会学校史志分会成立暨学校发展研讨会于在北京隆重举行。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袁振国、教育部社团管理办公室副主任许崇义、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副院长李文长、河北省教育厅副厅长韩清林、中国地方教育史志研究会副会长汤世雄出席开幕会议并讲话。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理论研究部主任、中国地方教育史志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方晓东研究员主持开幕式。北京师范大学郭齐家教授作题为《中国学校优良传统与学校发展》的专题报告,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储朝晖研究员作题为《返本开新实现学校持续提升》的报告。中国地方教育史志研究会会长朱小蔓教授出席闭幕会并作报告。来自全国各地各级各类学校从事学校史志研究工作和档案工作的80余人出席了会议。
  本次会议的主题是,更好地保存、整理、发掘、利用好校史这笔财富,为当今学校发展和品质提升服务。在开幕式上,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袁振国教授作了《校史研究要尊重历史注重现实 面向未来》的讲话。袁所长以战略的眼光,阐述了校史研究的文化价值、社会学意义和教育意义,并对校史研究提出了宝贵的建议:一是要避免为史而史;二是要避免为个人兴趣而研究;三是要避免功利的研究。



本次会议在各地推选理事的基础上选举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储朝晖研究员为分会理事长、李晓秋等20人为副理事长、刘巧利为秘书长,聘请卓晴君为名誉理事长、王炳照等20人为顾问;会议通过学校史志研究分会章程,启动了中国地方教育史志研究会“十一五”规划课题“中国学校优良传统与学校发展研究”。
会议代表分组就《中国地方教育史志研究会学校史志分会章程》、《中国地方教育史志研究会学校史志分会工作计划》、《中国地方教育史志研究会“十一五”规划课题“中国学校优良传统学校发展研究” 课题方案》进行了讨论,对各地学校史志编研工作进行了经验交流。
与会代表对《中国地方教育史志研究会学校史志分会工作计划》、《中国地方教育史志研究会“十一五”规划课题“中国学校优良传统学校发展研究”课题方案》十分赞成;对《中国地方教育史志研究会学校史志分会章程》原则赞成,但提出了些具体的修改见。
与会代表交流了从事校史编研工作的经验。一是要处理好史志鉴的关系。编鉴和修志是基础,志为史之鉴,史为志之成。有了高质量的志与鉴,才会有高质量的史。所以各校要注意档案资料的保存和年鉴与校志的工作。史不是随便就能写的,但可以先编鉴、修志。二是正确认识“当代修志,隔代修史”的问题。当代写史难免偏颇,要“秉笔直书”。《史记》约有三分之二是当代史,当代史写好后,后人也可以再修改。当代修史修志是有好处的,虽然有一定难度,但只要实事求是,就一定有价值。是注重对各地重要事件口述资料的整理,注重抢救许多老教育工作者的口碑资料,并补充官方史料。四是加强史志专业队伍的建设,不断提高学校史志工作者自身的素质,以保障学校史志编研的质量。此外,与会代表还对如何确定校史的源头、人物志的编撰问题,“文化大革命”怎样写等具体问题交流了看法。
与会代表对学校史志分会的工作提出了宝贵建议:(1)每年度召开一次年会。(2)召开一年一度的常务理事会:总结上年度工作,确定下一步的工作计划。(3)本次会议达到了“以会带训”的效果,大家收获很大。要进一步完善“以会带训”的模式。由于代表分布的地方学校范围广,应按高校组、中学组、小学组、职业教育组等进行分组。这样讨论对话更有针对性、效果更好。(4)分会应对校史编研人员进行培训,并接受修史单位邀请,组织专家对其所修校史进行相关咨询或评议。可制定编写方法和原则让大家借鉴。也可开展经验交流。(5)编修史志应该是政府的行为。相关的行政管理部门对史志工作要给与重视和支持。(6)研究学校史志,应实施“一把手工程”,由校长亲自抓,这样才能在人力、物力、财力、时间上给与保障。(7)要充分认识到学校史志研究的意义和作用,并要有健全的学校史志的编研制度,不能只是仅仅迎合校庆。(8)作为研究者,一定要有责任感,不尊重自己历史的学校没有文化,要有一种精神,不管领导是否重视,要将校史看成一份事业,用心去追求,全身心投入去做。
中国地方教育史志研究会会长朱小蔓在闭幕式上作了题为《做好学校史志研究
促进学校发展》的讲话。朱会长首先回顾了2007年9月在青岛召开的“校史工作暨校史与学校发展研讨会”;然后以比较壮阔的视野,阐述了校史工作的重要意义。她指出,校史的编写能够保存既有的史料,又能为学校未来的发展提供历史借鉴;学校史志是学校发展的智慧源泉;校史是学校与校友及社会各界沟通与交流的网络。

会议还结合校史研究参观了清华大学校史馆及早期的清华学校、清华学堂的遗迹。徜徉在近百年的清华校史中,与会代表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学校史志是每所学校的宝贵精神和文化财富,也是整个国家和民族文化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地保存、研究校史,能够起到独特的存史、资教、育人的作用。
与会代表表示,学校史志分会的成立非常及时、意义重大,提供了研究学校史志的平台,必将推动全国学校史志研究工作的开展。

(刘巧利、储朝晖、方晓东)
【文章出处】《教育史研究》2008年第4期
6#
 楼主| 发表于 2012-1-19 21:16:54 | 只看该作者
7#
 楼主| 发表于 2012-2-19 19:53:43 | 只看该作者
中国地方教育史志研究会第五届理事会暨二轮修志与校史经验交流会在京召开

发布时间:2012-2-16

  2012年1月6—8日,中国地方教育史志研究会第五届理事会暨二轮修志与校史经验交流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选举第五届理事会,交流二轮修志和校史研究经验。与会代表有来自全国30多个省市从事地方教育史志工作的领导、编研专家,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河南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延安大学、齐鲁师范学院,以及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和中国教科院的专家学者80余人。会议由中国教科院副院长曾天山研究员主持。方晓东副会长兼秘书长代表第四届理事会作了工作报告。在各会员单位推荐的基础上,会议经过充分酝酿,举产生了第五届理事会。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袁振国当选为第五届理事会会长。
  新任会长袁振国发表了求真务实的讲话,对开创地方教育史志研究新局面,为建设文化强国提供支撑提出明确要求。
  袁振国会长指出,中国地方教育史志研究会是教育部主管,国家民政部批准的国家一级群众学术团体。中国地方教育史志研究会有一段值得自豪的历史。25年来,研究会取得了突出成就和丰硕成果,可以说是独树一帜的。与此同时,研究会成员、各地教育史志工作者通过学术研讨、交流和实践,建设起了一只庞大的有相当素养的编研教育志书的队伍,锻炼出一批精于修志工作的骨干力量。第五届理事会将承接起新的使命和责任,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精神,继承“团结进取、扎实工作”的优良传统,为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袁振国会长强调,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文化强国, 这是未来一段时间中国社会建设的重大主题,也为我会发展赋予了新的使命。地方教育史志研究是文化建设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领域,对于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十分独特的作用。我们要认真学习六中全会精神,不断增强地方教育史志工作者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深入思考和研究地方教育史志与文化强国建设的关系,找准自己的定位,将先进文化体现在地方教育史志的研究成果中,在未来的五年中努力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文化强国提供支撑。
  袁振国会长要求,新一届理事会要加强理论建设,继续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地方教育史志工作服务教育决策、服务教育实践的正确方向,发挥地方教育史志在文化传承创新和存史、资政、育人中的独特作用;要加强组织建设,坚持按会章办事,坚持发扬民主和求真务实的作风,努力探索办会特色;要加强学术建设,树立良好的学风、会风,不断提升学术质量,重点帮助各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做好二轮修志工作,还要围绕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开展重大课题研究,为建设国家一流教育智库作出积极贡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16 12:10 , Processed in 0.07661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