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话:当今书评那点事
2011-04-15
作者:任晓、英娃、李昌鹏
出场人物
任晓(书评人)、英娃(童书作家)、李昌鹏(《中华文学选刊》编辑)
每一本书都是可评的,书可以随时间而湮没,但书评却可以做到不朽。现在很多书评,蜻蜓点水,所谓的评,既不全面,更不深刻,这些书评对于读者没有帮助,更有的书评会对读者的阅读产生不良影响。我们不期望书评能在短期内成为支撑现代文化的梁柱,但希望我们的读者能够擦亮眼睛,图书出版者、作者、评者能够加强自律。如何写出读者需要的书评?现在的书评人还有哪些不足?我们的出版机构还需要作出哪些努力?面对这些问题,本报与一些业界人士展开了对话。
问题1
书评旨在为读者找好书,为好书找读者,堪称是在作者、编者和读者之间架起一座“金桥”,但目前国内的书评时不时面临批评,似乎还没有真正发挥这一作用,你认为目前的书评有哪些问题?
任晓:目前我国的书评写作还很不规范,所谓的书评和读后感差不多,书评人水平参差不齐。甚至有些人连一本书通篇都读不完,又怎么能有所感想,有抒发情感的欲望?而且现在由于高水平的书评极少,很多媒体已经取消了书评这一版面,这不得不说是个遗憾,然而在遗憾之余又不得不庆幸,与其刊载一些质量低劣,有广告嫌疑,吹嘘无度的劣质文章,不如不登。
英娃:书评的宗旨是为读者寻觅好书,为好书寻觅读者,堪称在作者、编者和读者之间架起一座“金桥”。而事实上,我们的这座桥并没有发挥好它本身应具备的功能。
我从事儿童文学创作多年,因此比较关心童书评论。当前,发表在各大报刊的童书评论用铺天盖地来形容也不为过,它们更多时候以软广告的形式为新出版的童书作宣传和推介。而这些新书评论文大多是出版方以开作品研讨会的名义或直接请书评者来撰写的,通常需支付较高稿酬。那么,评论者在写一本书评论的时候,多半会努力挖掘该书的优点,对于不足和缺陷则避重就轻,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更有甚者还会说假话、空话来糊弄读者。
众所周知,今天,大多数书评家们都忙着应酬各种新书研讨会、发布会,忙着应酬各种学术会、交流会,还要忙着应付欠朋友的“人情债”等等。他们甚至没有时间自主读书,如何谈得上为读者寻觅好书?
因此,我们希望众多为儿童图书写评论的作者们,在为孩子们选书的时候,一定要堂堂正正地做一座好桥。要知道孩子能够通过这座桥看到真正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而真正优秀的作者也是通过这座桥走到孩子们心灵中去的。我想这座桥不同于其他的桥,它是一座纯真的梦想之桥……
李昌鹏:正是因为我们常怀着为读者找好书,为好书找读者,甚至是在作者、编者和读者之间架起一座“金桥”的良好愿望,所以,见诸报端的书评时常以表扬稿居多。一篇书评应该告诉读者这部书写的大致有什么,写得怎么样,这部书写这些、这样写有没有价值。
现在很多书评,介绍的部分多,分析的部分少,作者的叫好——这个判断和结论不够可靠。这类情形出现,一方面可能是这类书评的作者不具备判断和深入分析的能力,另一方面可能是这类书评的作者本身只是为了给所评的书在报刊上赚取吆喝。这样,时间一长,不少报刊的书评版面沦为书籍的广告平台,作为媒体的公信力丢失后,读者对这种广告是不怀好感的。
书评要有意思,书评作者要找准值得一说的书。或值得表扬,或值得一批。值得表扬和值得一批,应该是书评作者经过比较分析而得出来的一个结论。只要言之有理,评得精彩,无论表扬或批评都会给图书作者和读者以启迪。
问题2
评论比较重要的书,需要评论者思想深刻、见解独到、语言精彩,能够让读者确立起对书评的信赖。您认为,书评家应具备怎样的素质
任晓:在一些国家,书评确实是能够左右一本书的畅销与否,但是在我国,目前还尚未出现这种情况。所谓书评,一定是评论或介绍书籍的文章,是以“书”为对象,要实事求是地、有识见的分析书籍的形式和内容,探求创作的思想性、学术性、知识性和艺术性,从而在作者、读者和出版商之间构建信息交流的渠道。即决不能带有吹牛的虚假成分和广告嫌疑,无论是一本好书或是一本坏书都要以诚实的态度来对待,要做到对读者负责。说到底还是由这个社会的道德观决定。因此我认为书评人最基本的素质应该是诚实和公正,只有在品质上得到保证,才能做到客观地去看待一本书,客观地评论。
英娃:从目前来看,儿童文学圈内的众多评论者具备的文学素养是毋庸置疑的,然而,更多缺失的是评论行当的职业精神。身为评论者,首先要遵守的便是基本的职业精神,既然选择了研究和评论,就要本着公正、严谨的态度去面对接触的每一部作品,作出真实评价。但要做到这一点很难,特别是要抛开各种功利目的,将评论工作进行得更为纯粹就更难。我认为书评家们可以尝试拒绝参与商业化的评论,那么,书评的权威性自然就会得到认可。
李昌鹏:要建立起书评的公信力,需要“思想深刻、见解独到、语言精彩”而且能秉笔直书的书评家,他们必须是不怕开罪出版社和图书作者的人。对于他们来说,客观评价的能力是有的,需要的是公正无私,有口能言。
好的书评其实很多,大家现在都说书评目前还不成熟,我想主要是因为职业书评家还没有出现。职业书评家无法回避他涉猎领域中值得谈论的重要作品,而兼职的书评人今天写明天歇,也不对自己的本职构成影响,书评人常常回避自己不便指摘的作品。为什么表扬稿多?这个作为一种原因恐怕不可不提。没有职业书评家,大部分书评的作者没有觉得必须扮演“守望者”角色。守望者很重要,《旧约》中的守望者,职责是看见风险时吹号角发出警戒。
问题3
国外的书评影响深远,与其书评来源有关。在对作者的选择上,他们的条件可谓苛刻。很多书评的主要作者都来自专业研究界。他们拥有一群签约评论家,即专栏书评作者,以此保证书评作者的专业性与独立性。您认为国外的做法有哪些值得借鉴学习?
英娃:我非常欣赏国外这种更为纯粹、专业的评论领域的建设。他们从源头上把握住了评论者的综合素质,不受图书商业化运作的影响,专职或兼职从事书籍研究和评论,真可以称其为图书品质的“质检员”。我认为我们国家也可以效仿这种建设纯粹的更为专业的评论领域的做法。在各大报刊开辟更为广泛的、固定的书评专栏,以此建立业界书评的权威发布平台。
李昌鹏:我们的书评之所以很少造就职业书评家,和书评的文体地位似乎也有关系,书评明明是评论,但又不被视为论文。目前的情况是,书评更像一种应用文体,成为了图书宣传的服务文体,这是很尴尬的一种文体。国外报刊挑选书评人的做法确实有可取之处,比如《纽约时报书评》的书评作者和所评图书的作者,不得师出同门,不得是师生关系,不得有笔墨官司等等,这样容易使书评获得读者的信赖。尽管他们签约的书评人并非职业书评家,而是来自不同的专业研究领域,但长期的专栏式写作,给书评人以职业化暗示,以致愿意守卫这块“阵地”。正是因为这样,厄普代克这样的伟大小说家,也曾长期写作书评。
问题4
除了对书评作者的高标准和严要求,您认为图书作者、出版社、媒体在推动书评走向成熟和权威方面还应作出哪些努力?
任晓:我国很多出版社和出版公司经常会找一些媒体人自己写书评自己发,这虽是一种办法,但书评写作面太窄,出版方只看到书评是否能够发表而不顾及书评的质量。或者是很多出版社只约不发,造成人力的极大浪费。在这方面出版方应该本着对书和对书评人负责的态度进行约稿,媒体也要本着对出版方和书评人负责的态度,有来有回,至少对书评有所回应,一篇书评究竟能不能用需要有个交代,决不能就此石沉大海,这种现象在媒体中还是普遍现象。书评的客观公正需要各方面形成一种诚信负责的链条,相互制约,但是目前我们出版行业还没有这样一种机制的形成,因此书评的质量也难以得到保证。
英娃:首先,书评是为读者服务的。因此,我认为不论作者、出版方还是媒体,不要单纯为了图书的效益而去组织各种评论、访谈,以此拔高图书品质,或者在公众中传播作者的名气,最终获得丰厚收益。这种做法不会长久,因为我们不能忽视了大、小读者这块“试金石”的作用……若想真正推动业界书评走向健康、成熟和权威,我想作者、出版人、媒体人这三方需要努力做到的是提高本身的思想境界和遵守职业精神。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把握什么样的书更值得向公众大力推介和评论。
李昌鹏:职业书评家出现在中国已经很有可能。好的书评受欢迎,一篇好的书评甚至可以在几十家报刊铺天盖地发表,中国的报刊是何等需要好书评,由此可见一斑。在这种情形下,中国如果出现职业书评家我一点不感到意外。职业书评家仅稿费收入一项,便将极其可观。书评在中国的成熟,我预言会以职业书评家的出现为结果。书评的成熟和权威将随着书评家的崛起而到来,图书作者、出版社、媒体如果愿意为此作出努力,可能需要推动书评人的职业化,职业化一时做不到,至少可以朝专业化推动。
(《新华书目报》记者集体采写)
载于《新华书目报•书评专刊》2011年4月11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