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5|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话:当今书评那点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5-6 10:09: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对话:当今书评那点事

2011-04-15  
作者:任晓、英娃、李昌鹏

  
  
出场人物

任晓(书评人)、英娃(童书作家)、李昌鹏(《中华文学选刊》编辑)




每一本书都是可评的,书可以随时间而湮没,但书评却可以做到不朽。现在很多书评,蜻蜓点水,所谓的评,既不全面,更不深刻,这些书评对于读者没有帮助,更有的书评会对读者的阅读产生不良影响。我们不期望书评能在短期内成为支撑现代文化的梁柱,但希望我们的读者能够擦亮眼睛,图书出版者、作者、评者能够加强自律。如何写出读者需要的书评?现在的书评人还有哪些不足?我们的出版机构还需要作出哪些努力?面对这些问题,本报与一些业界人士展开了对话。


问题1

书评旨在为读者找好书,为好书找读者,堪称是在作者、编者和读者之间架起一座“金桥”,但目前国内的书评时不时面临批评,似乎还没有真正发挥这一作用,你认为目前的书评有哪些问题?


任晓:目前我国的书评写作还很不规范,所谓的书评和读后感差不多,书评人水平参差不齐。甚至有些人连一本书通篇都读不完,又怎么能有所感想,有抒发情感的欲望?而且现在由于高水平的书评极少,很多媒体已经取消了书评这一版面,这不得不说是个遗憾,然而在遗憾之余又不得不庆幸,与其刊载一些质量低劣,有广告嫌疑,吹嘘无度的劣质文章,不如不登。


英娃:书评的宗旨是为读者寻觅好书,为好书寻觅读者,堪称在作者、编者和读者之间架起一座“金桥”。而事实上,我们的这座桥并没有发挥好它本身应具备的功能。

我从事儿童文学创作多年,因此比较关心童书评论。当前,发表在各大报刊的童书评论用铺天盖地来形容也不为过,它们更多时候以软广告的形式为新出版的童书作宣传和推介。而这些新书评论文大多是出版方以开作品研讨会的名义或直接请书评者来撰写的,通常需支付较高稿酬。那么,评论者在写一本书评论的时候,多半会努力挖掘该书的优点,对于不足和缺陷则避重就轻,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更有甚者还会说假话、空话来糊弄读者。

众所周知,今天,大多数书评家们都忙着应酬各种新书研讨会、发布会,忙着应酬各种学术会、交流会,还要忙着应付欠朋友的“人情债”等等。他们甚至没有时间自主读书,如何谈得上为读者寻觅好书?

因此,我们希望众多为儿童图书写评论的作者们,在为孩子们选书的时候,一定要堂堂正正地做一座好桥。要知道孩子能够通过这座桥看到真正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而真正优秀的作者也是通过这座桥走到孩子们心灵中去的。我想这座桥不同于其他的桥,它是一座纯真的梦想之桥……


李昌鹏:正是因为我们常怀着为读者找好书,为好书找读者,甚至是在作者、编者和读者之间架起一座“金桥”的良好愿望,所以,见诸报端的书评时常以表扬稿居多。一篇书评应该告诉读者这部书写的大致有什么,写得怎么样,这部书写这些、这样写有没有价值。

现在很多书评,介绍的部分多,分析的部分少,作者的叫好——这个判断和结论不够可靠。这类情形出现,一方面可能是这类书评的作者不具备判断和深入分析的能力,另一方面可能是这类书评的作者本身只是为了给所评的书在报刊上赚取吆喝。这样,时间一长,不少报刊的书评版面沦为书籍的广告平台,作为媒体的公信力丢失后,读者对这种广告是不怀好感的。

书评要有意思,书评作者要找准值得一说的书。或值得表扬,或值得一批。值得表扬和值得一批,应该是书评作者经过比较分析而得出来的一个结论。只要言之有理,评得精彩,无论表扬或批评都会给图书作者和读者以启迪。

问题2

评论比较重要的书,需要评论者思想深刻、见解独到、语言精彩,能够让读者确立起对书评的信赖。您认为,书评家应具备怎样的素质


任晓:在一些国家,书评确实是能够左右一本书的畅销与否,但是在我国,目前还尚未出现这种情况。所谓书评,一定是评论或介绍书籍的文章,是以“书”为对象,要实事求是地、有识见的分析书籍的形式和内容,探求创作的思想性、学术性、知识性和艺术性,从而在作者、读者和出版商之间构建信息交流的渠道。即决不能带有吹牛的虚假成分和广告嫌疑,无论是一本好书或是一本坏书都要以诚实的态度来对待,要做到对读者负责。说到底还是由这个社会的道德观决定。因此我认为书评人最基本的素质应该是诚实和公正,只有在品质上得到保证,才能做到客观地去看待一本书,客观地评论。


英娃:从目前来看,儿童文学圈内的众多评论者具备的文学素养是毋庸置疑的,然而,更多缺失的是评论行当的职业精神。身为评论者,首先要遵守的便是基本的职业精神,既然选择了研究和评论,就要本着公正、严谨的态度去面对接触的每一部作品,作出真实评价。但要做到这一点很难,特别是要抛开各种功利目的,将评论工作进行得更为纯粹就更难。我认为书评家们可以尝试拒绝参与商业化的评论,那么,书评的权威性自然就会得到认可。


李昌鹏:要建立起书评的公信力,需要“思想深刻、见解独到、语言精彩”而且能秉笔直书的书评家,他们必须是不怕开罪出版社和图书作者的人。对于他们来说,客观评价的能力是有的,需要的是公正无私,有口能言。

好的书评其实很多,大家现在都说书评目前还不成熟,我想主要是因为职业书评家还没有出现。职业书评家无法回避他涉猎领域中值得谈论的重要作品,而兼职的书评人今天写明天歇,也不对自己的本职构成影响,书评人常常回避自己不便指摘的作品。为什么表扬稿多?这个作为一种原因恐怕不可不提。没有职业书评家,大部分书评的作者没有觉得必须扮演“守望者”角色。守望者很重要,《旧约》中的守望者,职责是看见风险时吹号角发出警戒。

问题3

国外的书评影响深远,与其书评来源有关。在对作者的选择上,他们的条件可谓苛刻。很多书评的主要作者都来自专业研究界。他们拥有一群签约评论家,即专栏书评作者,以此保证书评作者的专业性与独立性。您认为国外的做法有哪些值得借鉴学习?


英娃:我非常欣赏国外这种更为纯粹、专业的评论领域的建设。他们从源头上把握住了评论者的综合素质,不受图书商业化运作的影响,专职或兼职从事书籍研究和评论,真可以称其为图书品质的“质检员”。我认为我们国家也可以效仿这种建设纯粹的更为专业的评论领域的做法。在各大报刊开辟更为广泛的、固定的书评专栏,以此建立业界书评的权威发布平台。


李昌鹏:我们的书评之所以很少造就职业书评家,和书评的文体地位似乎也有关系,书评明明是评论,但又不被视为论文。目前的情况是,书评更像一种应用文体,成为了图书宣传的服务文体,这是很尴尬的一种文体。国外报刊挑选书评人的做法确实有可取之处,比如《纽约时报书评》的书评作者和所评图书的作者,不得师出同门,不得是师生关系,不得有笔墨官司等等,这样容易使书评获得读者的信赖。尽管他们签约的书评人并非职业书评家,而是来自不同的专业研究领域,但长期的专栏式写作,给书评人以职业化暗示,以致愿意守卫这块“阵地”。正是因为这样,厄普代克这样的伟大小说家,也曾长期写作书评。

问题4

除了对书评作者的高标准和严要求,您认为图书作者、出版社、媒体在推动书评走向成熟和权威方面还应作出哪些努力?


任晓:我国很多出版社和出版公司经常会找一些媒体人自己写书评自己发,这虽是一种办法,但书评写作面太窄,出版方只看到书评是否能够发表而不顾及书评的质量。或者是很多出版社只约不发,造成人力的极大浪费。在这方面出版方应该本着对书和对书评人负责的态度进行约稿,媒体也要本着对出版方和书评人负责的态度,有来有回,至少对书评有所回应,一篇书评究竟能不能用需要有个交代,决不能就此石沉大海,这种现象在媒体中还是普遍现象。书评的客观公正需要各方面形成一种诚信负责的链条,相互制约,但是目前我们出版行业还没有这样一种机制的形成,因此书评的质量也难以得到保证。

英娃:首先,书评是为读者服务的。因此,我认为不论作者、出版方还是媒体,不要单纯为了图书的效益而去组织各种评论、访谈,以此拔高图书品质,或者在公众中传播作者的名气,最终获得丰厚收益。这种做法不会长久,因为我们不能忽视了大、小读者这块“试金石”的作用……若想真正推动业界书评走向健康、成熟和权威,我想作者、出版人、媒体人这三方需要努力做到的是提高本身的思想境界和遵守职业精神。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把握什么样的书更值得向公众大力推介和评论。


李昌鹏:职业书评家出现在中国已经很有可能。好的书评受欢迎,一篇好的书评甚至可以在几十家报刊铺天盖地发表,中国的报刊是何等需要好书评,由此可见一斑。在这种情形下,中国如果出现职业书评家我一点不感到意外。职业书评家仅稿费收入一项,便将极其可观。书评在中国的成熟,我预言会以职业书评家的出现为结果。书评的成熟和权威将随着书评家的崛起而到来,图书作者、出版社、媒体如果愿意为此作出努力,可能需要推动书评人的职业化,职业化一时做不到,至少可以朝专业化推动。

(《新华书目报》记者集体采写)


载于《新华书目报•书评专刊》2011年4月11日
2#
 楼主| 发表于 2011-5-6 19:45:26 | 只看该作者
文学批评家的条件与学养

文/张炯


有人说,搞不了文学创作才搞文学评论。这话虽带有轻视文学评论的意思,但至少说出了一个道理,即作家与评论家是需要有不同的条件与学养的。有的人有作家的才能和学养,可以当作家,却当不成评论家;有的人则有评论家的才能和学养,可以当评论家,却当不了作家。当然,也有一些人兼有两个方面的才能和学养,既能当作家,也能当评论家。

建国初期,为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报刊约请许多文艺界人士写理论文章。请到赵树理,赵树理就说,理论文章我写不了,不如叫我写一篇小说。这例子在一定程度上正说明作家与评论家具有不同的先天条件和后天的学养。

应该说,作家需要一定的条件和学养,批评家同样如此。由于批评家不仅是文学鉴赏家,还是学者,他尤应有更深厚更广泛的学养。为了鉴别一部作品的好坏和品位的高下,没有比较的眼光是不行的。为了获得这种眼光,批评家就要阅读许多作品,特别是世界一流的名著。比如,你要知道乒乓球打得好坏,你就得看一流运动员的比赛,特别是世界冠军的比赛。没有这种浏览鉴别的功夫,恐怕你就难以说出谁真正打得好。除了浏览,还要有理论,否则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你就说不出打得好的许多道理来。

所以,文学批评家除要阅读许多文学作品外,还要有文学史和文学理论的广泛、扎实的知识。文学作品是反映现实社会生活的,为要了解反映的深刻与否,批评家就不能不了解现实生活,不能不了解历史,不能不了解社会生活所涉及的政治、法律、宗教、伦理、哲学、美学等许多方面的知识。你要评论一个作家,古人说就要“知人论世”。这就不但要了解作家的全人,还要了解作家所处的那个时代的社会历史情况,以及那时其他文学家的情况。如果评论一部作品,只是仅仅读这部作品,那是远远不够的。

普列汉诺夫曾指出,“评论艺术作品—那就是说了解它的观念、评价它的形式。批评家应该既评判内容,也评判形式;他应该既是美学家,又是思想家。”他认为,“只有那种兼备极为发达的思想能力跟同样极为发达的美学感觉的人,才有可能做艺术作品的好批评家。”(《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学理论》,《文艺理论译丛》1958年第1期,第104页)

作家需要敏锐的审美艺术感觉,评论家同样也需要这种感觉。这种艺术感觉就靠阅读大量好的文学作品才能培养起来。缺乏审美艺术感觉,你就很难鉴别作品艺术构思和艺术表现的好坏高低。除了艺术感觉外,评论家还需要强大的思辨能力。包括辩证的和形式的逻辑思维能力。评论家必须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必须从现象洞察本质,必须能够运用理性的语言去论述自己阅读文学作品的艺术感受,甚至能够比作家本人还要深刻地理解作家的思想和艺术的价值、意义。当然,这种思辨能力也不是天生的,而主要靠长期的学习和批评工作的锻炼中逐步培养和提高。

如果说,体育比赛需要裁判,裁判员应当是公正的,那么,文学评论家同样需要公正。他需要有正直不阿的品格,对于评论对象一视同仁,不问亲疏,均持同一评判尺度。要敢于有好说好,有坏说坏。倘若见到熟人、朋友的作家或地位高的作家,不问其作品实际如何,就一律说好话;而见到名不见经传的新作者就另眼相看,即使作品写得好,也不热情,那就不能算是真正的评论家。

伟大的杰出的文学评论家必然是站在时代前列的先进的思想家。他所持的思想标准和艺术标准总体现着时代前进的方向和艺术进步的趋势。像十九世纪俄罗斯革命民主主义批评家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就是这样伟大、杰出的文学评论家。今天,我国各族人民正遵循邓小平理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伟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当代中国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它是继毛泽东思想之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体现。我国文学理论批评家如果要使自己真正站在当今世界的时代前列,就不能不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就不能不学习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3#
 楼主| 发表于 2011-5-6 19:46:13 | 只看该作者
文学被接受及其特点

文/张炯

文学作为艺术的一种,它被读者接受,与其他艺术不同。比如绘画和影视等视觉艺术,主要诉之于人的眼睛,而音乐则主要诉之于人的听觉。文学作为符号艺术,则主要诉之于人的想象。所以,文学被接受就有先决条件,即读者必须认识文学符号,必须识字,必须掌握相应的语言。否则,即使拿到最好的文学作品,就会如对牛弹琴而无动于衷。不懂英文,你就读不了英文文学作品;同理,不懂汉语的古文,你也读不了《诗经》和《离骚》。

由于是通过符号被接受,人们对文学作品的接受就有其特点。

第一,人们得理解符号及其组合所象征的意思。而且要在头脑中复活这种形象性很强的思想象征。它与视觉形象在头脑中的再现有很大不同。大家看一棵树、一幅画或一个人,在头脑中就会像照相一样再现相似的形象。而读文学作品则大不相同。鲁迅说过,同样读《红楼梦》,一千个读者心目中就会有一千个林黛玉。因为,不管《红楼梦》怎样描写,读者总要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想象林黛玉的形象,这样.想出来的就不可能完全相同。虽然由于描写语言的限定,不会把林黛玉想象成丑陋的胖姑娘,但人们总要依据自己所见过文学作为艺术的一种,它被读者接受,与其他艺术不同。比如绘画和影视等视觉艺术,主要诉之于人的眼睛,而音乐则主要诉之于人的听觉。文学作为符号艺术,则主要诉之于人的想象。所以,文学被接受就有先决条件,即读者必须认识文学符号,必须识字,必须掌握相应的语言。否则,即使拿到最好的文学作品,就会如对牛弹琴而无动于衷。不懂英文,你就读不了英文文学作品;同理,不懂汉语的古文,你也读不了《诗经》和《离骚》。

由于是通过符号被接受,人们对文学作品的接受就有其特点。

第一,人们得理解符号及其组合所象征的意思。而且要在头脑中复活这种形象性很强的思想象征。它与视觉形象在头脑中的再现有很大不同。大家看一棵树、一幅画或一个人,在头脑中就会像照相一样再现相似的形象。而读文学作品则大不相同。鲁迅说过,同样读《红楼的美丽而瘦弱、窈窕的少女来想象她一、因为每人的生活经验不同,他们所想象出来的林妹妹便不可能完全一样。或者说,既一样,又不一样。这跟看图画或看电影就有很大差别。

第二,语言符号还有个特性,即它的语意跟语境有很大关系,跟语言符号自身依照一定规律的不同组合,更有很大关系。语言符号的不同组合,固然会代表不同的意思,还会赋有不同的感情色彩。同样一个“绿”字,“我看见一片嗡嗡叫的绿头苍蝇”跟“春风又绿江南岸”,其意思便不相同。而换成“他老婆给他带绿帽子”,则更加不同了。因而,作家在这里就有很大的创造余地。读者在接受时自然也要依据符号组合的规则去想象它所代表的意思。

第三,文学语言还不同于一般通用的语言,它还可以突破一般通用语言约定俗成的规则,依靠种种修辞手段和语言陌生化的办法,创造某种新异的形象和意思,让读者用自己的想象去领会。比如““云想衣裳花想容”,让读者通过云彩和花的联想来想象某种衣裳和女子的美丽。又如“他的笑声像夜鸟在啼哭!”或“他的琅琅笑声有如金属闪耀在长空!”通过不同的比喻,让读者对笑声产生完全不同的艺术感受。再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就通过夸张的联想让读者对愁苦产生极深的印象。有首诗写道:“天空很希腊!”这当然有悖语法,但它能让读者想象希腊那海一样蔚蓝的天空!“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没有主语、谓语、宾语,全部句子由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等相对称的一串名词构成,这也违背语法常规,平时没有这样说话的。但在诗歌中却创造了简洁的语言美,因为它同样能激发读者的想象,再现出霜晨茅店旅人上路的静中见动的情景。

要而言之,文学作为符号艺术,它比其他艺术更依赖读者想象的再创造。而由于读者的社会处境、文化教养、审美好尚、情感共鸣的差异,同一个作品文本在不同读者的阅读中不但可能有不尽相同的释义,而且在不同读者中的思想艺术效果也往往会有差异。一般的小男孩都喜欢读《西游记》、《三国演义》而不愿意读《红楼梦》,长大以后对《红楼梦》的兴趣就增加了,而对《西游记》则往往不再感兴趣。抗日战争期间人们读李后主抒发亡国恨的作品多引起强烈的共鸣;而在今天年轻读者则对李后主的词,就很难再有国家危亡年代国破家亡的悲痛的感受。

正因为如此,每部作品在不同时代的读者中所受欢迎的程度往往不相同。《青春之歌》这部长篇小说在50年代和60年代很受我国广大读者的欢迎,发行总量达600万册。而今天的很多读者包括年轻大学生却很少读它。同一部作品在不同国家的读者中受欢迎的程度也不一样。《青春之歌》在60年代翻译到日本也很受广大读者的喜爱。而在有些国家却受到冷淡。这也都是不奇怪的。因为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读者,他们的审美志趣、情感状态、思想关注的热点都不相同。有的作品在这一国家和地区的某一时代成为流行作品,引起广大读者强烈的共鸣。而在另一时代的国家和地区则几乎没有产生多少反响。故此,有人认为,文学史不但是文学家创造的历史,它同时也是广大读者创造的历史。这种道理正是西方姚斯为代表的接受美学注意到的。

当然,真正优秀的作品,特别是伟大的、杰出的作品,经过人们反反复复的选择,终会被不同时代的广大读者所接受与喜爱。这也是不争的事实。而某些走红一时的作品,也有因为自身思想与艺术的无甚可取,很快就被时间所无情地淘汰。比如有些极力渲染性与暴力的作品,它能满足低文化层次的读者追求低俗刺激的需求,然而由于艺术品位的低下,常常只不过成为一次性的消费品。随着广大人民群众文化水平的提高,这类作品走向灰飞烟灭是必然的。
4#
 楼主| 发表于 2011-5-6 19:48:39 | 只看该作者
大力开展实事求是的文艺评论

张 炯

一、问题的提出



关于当前的文艺评论,有许多不同的看法。肯定者有之,贬损者也有之。《文艺报》拟开展这方面的讨论,以求促进文艺评论的健康发展。编辑部约我写篇文章。作为从业者,我也自应参加讨论。尽管只能说点粗浅的见解。

照我看来,文艺评论不是无足轻重的个人话语,而是影响作家、艺术家和广大读者、公众的社会话语。它是文艺发展不可忽视的一翼,是作家、艺术家与读者、观众之间的桥梁。作为文艺作品的阐释者,文艺评论还成为向作家、艺术家反馈读者意见的重要渠道。所以,评论家应该是作家、艺术家的诤友,也是读者、公众阅读和欣赏作品的向导。文艺评论家不仅面对作家、艺术家的作品,还要了解作家、艺术家的生平及其创作作品的相关情况,从而为读者和公众更深刻地阐明某部作品的思想艺术特色和它的优点和不足。视野开阔的评论家还要面对文艺流派、文艺运动和种种宏观性的文艺现象,剖析它们产生的原因和表现的特点,以及对历史可能产生的作用和影响。要做到这一点,评论家必然应以科学的文艺理论和广泛的作品欣赏为自己的素养基础,在具备中外文艺史的丰富知识的基础上,在有利于人民和社会进步,有利于文艺健康发展的美学取向上建立自己的评论价值观和评价标准。

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中,我国文艺评论有长足的发展,取得重大的成就。这表现在,第一,在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批评为主导的前提下,深入批判了历史上存在过的左倾的文艺路线和错误观点,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拨乱反正;第二,广泛引进和借鉴了20世纪西方各种新的文艺理论与批评方法,如形式主义、结构主义、新批评、符号学和原型批评,还有心理分析的理论批评、新历史主义的理论批评等;第三,除对新的文艺作品和作家、艺术家开展广泛的批评外,还梳理文艺源流,对不同流派与不同地域的作家、艺术家群以及“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寻根文学”和“朦胧诗”、“探索性戏剧”、“先锋派小说”、“新写实主义小说”、“女性主义文学”、“欲望写作”、“打工文学”、“底层文学”、“青春文学”等种种文艺现象开展了宏观性评论,为扶植新人新作的健康成长做出突出贡献;第四,在文艺评论的发展中不断壮大了自己的队伍,培养了大量具有新的知识视野的中、青年评论家群,他们迅速成为我国评坛的主力。但是,也无须讳言,在社会转型后出现媒体评论、网络评论和学院评论三足鼎立的格局下,文艺评论仍然滞后于文艺创作的蓬勃发展,而不能开展实事求是的评论,则已成为当前文艺评论中引人关注的弊病。这既表现在或盲目吹捧,或“有偿”吹捧,把不那么好的、乃至坏的作品也说成好作品;也表现在不对文艺作品做认真研究和阅读,却信口开河,发表随意性的意见;还表现在不问作品的实际而强行将其纳入自己的理论框架中去做“六经注我”的附会解读与诠释;更有不细读作品文本,徒以舶来的似是而非的词语堆砌以掩盖自己的浅薄,去“忽悠”读者;至于出自私愤,不与人为善的“骂派”评论,虽为数不多,洩愤中自也不存实事求是之意。因此,提倡大力开展实事求是的文艺评论,实在至为必要。



二、实事求是的文艺评论的必然要求



实事求是,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中去做具体的研究和分析,揭示特定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并把握特定内容与形式跟事物主体与客体、内在联系和外在联系的关系,从而认识特定对象的本质和规律,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也应是马克思主义文艺评论的灵魂。泛而言之,同样应该是所有科学的文艺评论的灵魂。

马克思主义文艺评论如恩格斯所指出,提倡“美学的和历史的”批评原则。它正基于对文艺本质与规律的深刻认识。文艺之所以存在,因为它不仅是人类社会现实生活的反映,还是作家、艺术家作为主体按照美的规律的审美创造。而现实生活或特定的审美创造主体,又都是一定历史时代的产物,并带有特定时代的社会历史特征。从而,文艺评论家要分析文艺作品,就不能不具体地分析其审美的风格特色及其反映现实社会生活的深度与广度。无视主客体的相互关系,无视作品的形式与内容的相互关系,无视文艺现象与特定社会历史生活的相互关系,而孤立地研究作品文本的形式的形式主义、结构主义、新批评等方法,或脱离特定时代的社会历史生活,孤立地研究心理现象的心理分析批评,虽都有各自的长处,在相应方面达到了片面的深刻,但就全面把握文艺作品的特征与本质,显然又都存在自身的缺限。审美的历史的文艺评论不但要求评论家对特定的文艺作品和文艺现象有深刻的理解,还要求评论家对产生特定文艺作品和现象的社会历史生活也有深切的了解,从而,这样的文艺评论家就不但要细读文艺作品,具备广泛的文艺史和精湛的文艺学修养,还要对相应的社会历史生活具备丰富的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文化学、心理学等多方面的知识。从这一意义层面来说,培养一个合格的文艺评论家,并不比培养一个合格的作家、艺术家为易。

开展实事求是的文艺评论,当然首先就要提倡评论家细读文艺作品的文本。文本是文艺评论的基本研究对象,也是文艺评论面对的第一对象。评论家对文艺作品的任何论断,都必须以阅读文本为基础。离开文本的论断就往往流为妄断。只有认真阅读文本,评论家才有可能对作品的题材、主题、形式和风格做出有根据的分析,也才有可能在广泛比较的前提下对作品的特色和历史地位做出科学的判断。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不细读文本,就难以把握特定作家、艺术家作品的语言表现的特色,也难以通过语言去想象和把握作品所完成的艺术形象和艺术意境的生动性、鲜明性,更无法把握作品所反映的丰富内涵以及它所产生的艺术感染力和震撼力。对文学艺术作品的欣赏首先诉之于读者和观众的感觉,而对作品的感觉则从语言媒介表现的感觉始。不从语言及其复杂、微妙的表现开始去把握作品,就难以做到真正深刻地具体地了解文艺作品的内涵和形式,也难以真正完全地了解文艺作品的艺术效果。当前,阅读匆忙,对文本只粗粗翻阅或跳阅,甚至没读文本便发议论,已成为不少评论家的通病,这样,要真正开展实事求是的文艺评论,就必然相当困难了。

开展实事求是的评论,还需要“知人论世”。这本是我国古代所强调的评论传统。也即,你要深刻理解作品,就要深入研究创作这部作品的作家,既要了解作家的生平,作家所生活的社会时代和具体环境,也要了解作家是在什么情况、什么心态下创作这部作品的,包括他曾经受到中外的什么作家和作品的影响。还要了解文艺作品所反映的历史时代的实际社会情况,包括特定社会的人际关系、矛盾冲突、风土人情等。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才能更准确地判断这部作品在作家创作链中的地位,它所反映的社会历史生活的深度与广度,以及它比前人有哪些方面的超越和创新,它的社会的时代的历史意义何在,等等。近些年兴起的文化批评和心理批评,固然为文艺评论拓展了新的视域,但这种评论如果离开了对特定社会历史生活的广泛了解和把握,要完全做到实事求是就比较困难。

实事求是的更高层次的要求则在于从对具体作家作品和文艺现象的研究中去发现规律性。如毛泽东所指出,要在占有丰富材料的基础上,去下深入分析和研究的功夫,从而从中引出固有的而非臆造的规律,提升到理论上来。只有这样的文艺评论,才能为文学史的研究和文艺理论的发展提供更为可贵的资源,从而促进文学史研究的深入和文艺理论的新的生成。只就事论事,停留在文艺作品和文艺现象的平面感受上,缺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去粗取精,去芜存菁”的深致的思考,未能深入文艺作品和文艺现象的本质,这往往是许多文艺评论缺乏理论意义,未能达到实事求是的更高层次的原因。

严格地说,实事求是的文艺评论,还要求语言表述的朴实。文艺评论当然有别于一般的科学论文。后者总要求语言表述的准确。而文艺评论则除了准确,还要求鲜明和生动,要求富于文采,富于激情。但文艺评论又与文艺创作相区别。因为,文艺创作是艺术,其最高要求在于创造鲜明生动的、感人的艺术形象。而文艺评论则毕竟仍属科学。唯其是科学,其最高要求就需要达到实事求是的真理层次,文艺评论的语言表述虽要尽可能鲜明、生动,却又要力求准确。浮而不实,花里胡哨,徒事哗众取宠的评论语言实为大忌。那样的语言,即使表面上很漂亮、很华丽,读者读后却不知所云,那又有什么实际的功用呢?!至于概念新词不必要的重叠,本来很容易懂的话,却硬要用许多舶来的词汇去堆砌,读起来佶屈聱牙,让人云山雾罩,那样的语言与实事求是恐怕也是背道而驰的。特别是,如果我们要求文艺评论走向人民大众,那么,朴素的文风,接近口语的朴实的表述,恐怕就尤为重要。



三、文艺评论必有意识形态的鲜明价值标准



有的朋友或者会问,你所主张的难道不是意识形态的评论吗?!我们追求的却是要使文艺评论“非意识形态化”。

是的,我主张文艺评论意识形态化。因为,我不知道现今世界上存在过什么真正非意识形态化的文艺评论。那种自标信奉唯美主义的、形式主义的、以个人利益至上的人文思想为基本价值观的文艺评论是所谓“非意识形态化”的评论。在我看来,那不过是代表另一种意识形态罢了。因为,任何思想体系都是意识形态。在价值多元的时代,评论家当然有权利信仰自己的意识形态,却没有必要羞于承认自己实在没有做到“非意识形态化”。

在我看来,文艺评论家并非只是作家、艺术家及其作品的客观的记录员或传译者,他们还应该富于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并以自己的评论参与文艺创造,促进文艺健康发展。对于文艺,他们必须有坚实的理论见解,有鲜明的价值立场,必须有所提倡,也有所反对,从而以自己的评论去影响文艺历史的进程。所以,开展实事求是的文艺评论,并非要求评论家取消从一定价值观出发所选择的评价标准,相反,它必然要求科学的符合时代要求和人民利益的评价标准。在我国今天,就要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符合的评价标准。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包括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所构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表达了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本质性的内涵,也显现了我国当代社会意识形态的主流特点。它代表着最广大的人民的利益和社会主义发展的利益。因而也是最有包容性、最追求客观性和科学性的评价体系。其中,也实际包含文学艺术的真善美等方面。尽管在不同时代不同人群中,由于价值观的差别,对真善美的认识也是同中有异的。视女人的美,便有“唐肥宋瘦”之别;在封建时代,农民如果起义反对地主,就被认为“恶人”和“强盗”。而我们今天视其为英雄。马克思对剩余劳动价值的发现,使我们了解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真相,而过去,人们却认为资本家养活了工人。这都说明,人们对真善美的理解都因时代认识水平和特定阶层的思想局限的不同而不同。但不同时代或阶层的人们对真善美的认识又并非没有一致的方面。毕竟人们对真善美的感受总有它客观存在的根据和前人观念的传承。因为,即使“五官感觉的形成”也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个体系,其丰富的内涵正充分继承了人类历史上促进社会进步并为广大人民认可的宝贵价值观念,包括真善美的普遍价值。

在我国的现实社会中,存在着多种价值观,人们对于价值观的选择也是自由的,包括文艺评论的价值观在内。但这并不意味任何价值观都具有同等的价值和效用。在社会主义时代,人类所寻求的正应该是超越于资本主义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个体系,不仅批判地继承了人类历史上所创造所发现的价值原理和观念,又根据社会主义的需要,发展了历史上的真正促进人类社会历史进步的价值观。在这种意义上,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特色社会主义理想、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的荣辱观,正是符合当今时代需要和人类未来发展的价值观。它包含着政治的道德的文化的艺术的诸多方面的要求。认真贯彻这样的价值观,理应是我国拥护社会主义的一切文艺评论家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我们提倡集体与个人利益相协调统一的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反对个人利益至上、个人欲望至上的旧人道主义;我们提倡维护国家正当利益,与世界上以平等待我的民族相互友好的爱国主义,反对自私自利的以邻为壑的狭隘民族主义的爱国主义;我们提倡有利于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和谐安定的社会主义伦理道德,反对损人利己、损害社会团结和谐的伦理道德;我们提倡有利于社会进步和艺术发展的改革创新精神,反对墨守成规,妨害社会进步和艺术发展的固步自封。当然,就文艺作品而言,真善美相统一的价值,是文艺评论所首先要加以考虑的。由于文艺作品是人类作为主体的创造物。它的真与客观存在的事物的真应该也必然有所区别。艺术形象完全可以是幻想和想象的产物。但其反映和象征的人物关系和思想情感、心理状态的真实,在幻想作品中也仍然是感染读者并获得现实认识价值的必要前提。而对社会主义有益、无益或有害,无疑也是我们今天衡量善恶美丑的重要标准。至于美的怡悦,更是往往与艺术的创新相联系。文贵创新,唯陈言之务去。这在文学领域一向就是审美趋求的重要条件之一。文艺中有豪放、阳刚之美,也有婉约、阴柔之美。只要内容与形式达到完美的统一,无论什么风格,都应该是社会主义文艺所允许所包容。为人民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洋为中用,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政策,以及“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方针,实践证明既是发展和繁荣文艺的正确的科学的政策方针,自然也应是我们的文艺评论必须遵循的重要准则。

最后,我想说,要大力开展实事求是的文艺评论,还必须坚持评论家有尊严的独立人格,破除人情评论。在社会主义时代,评论家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人民的代言人。他必须对人民负责。他的独立人格,便包含着他对人民负责的庄严自觉。讲人情,碍于情面而不讲真话,违背本心的阿谀奉承的评论,必须禁绝。当然,不尊重作家、艺术家的劳动,随意贬损,不与人为善,乃至呈一时之意气,随意谩骂和攻击作家、艺术家的言论,也应屏弃。只有坚持科学原则,敢于如鲁迅所说的“有好说好,有坏说坏”的批评,才真正对作家、艺术家和读者、公众有帮助,也才真正体现了评论家自身的尊严而独立的人格。那种廉价奉承的评论和随意攻击、贬损别人的评论,那种既“忽悠”了作家、艺术家,也“忽悠”了广大的读者和观众的评论,恐怕都属于最没有价值的评论,注定很快就会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

当然,要真正做到实事求是的评论,实为不易。我自己虽然心向往之,也未能完全做到。所以提出来,目的在于引起讨论,希望在同行的共同鞭策下,一起去努力。

2010.12.8于北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14 22:01 , Processed in 0.11162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