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管季超07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1五月:赵金禾曹军庆对话孝感文学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11-5-16 07:37:56 | 只看该作者
义气·狡黠·洒脱:从黄陂人说湖北人的性格
赵金禾

  写这篇文章,决不因为我是黄陂人。只能说是我对黄陂人的了解,我又是泡在湖北,谈湖北人我不能不从黄陂人谈起。这是写作者惯用的手法:切题,或曰“切口”罢。

  湖北人有个“打码头”的说法。小时候,我不懂“打码头”,我问在汉口打过码头的姑父。他说黄陂人多,土地又少又薄,到汉口谋生的人就多。没有手艺的就到码头当搬运工。搬运工也是一伙一伙的,或是一个地方的,有拉帮结派的意思。两个帮派要抢占一个码头,往往不免打起来。有回是两方要打还没打,其中一帮里站出一个人,勒起一只衣袖,另一只手操刀,一下剁掉了自己的5个手指,然后将血淋淋的5个手指抓起来,狠劲朝对方一丢,不动声色的气概把对方镇住了,他们想遇到不怕死的,哪个还敢去送死?

  码头就是这样打下来的。这是在湖北流传着的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是“九头鸟”的一个注脚: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用湖北话说,就是“狠气”。“狠气”不只是赌狠,“狠气”也是团结意味,生存意味,智慧意味。“九头鸟”的称谓,就是九个头脑的智慧,大智慧也。换句话说,就是破死亡命,又有心计。

  湖北人最早的开放先驱,不是有史料记载的那些大人物,而是来自乡村土地上的农民。湖北人知道,几百年前的武汉不能叫大武汉。如今的大武汉,大部分的根须是从乡村移植来的,而这大部分的大部分,来自黄陂乡下。武汉早有说法:无陂不成镇。黄陂在外地的人多,是个事实。黄陂人在外省,被视为湖北人,黄陂人在异域,被视为中国人。无论他们在哪里,作为湖北人性格中“狠气”属性是存在的,也是显明的。我差不多走遍了湖北的县份,当他们知道我是黄陂人,总要说到两句话。一句是:黄陂的锯匠,成双成对的。再一句是:黄陂烧窑卖瓦的,扎在一把的。这说明黄陂在外的手艺人也多。这也是一种“狠气”。当然流落美国的黄陂人氏田长霖等人的狠气,令湖北人骄傲,不在此说。“九头鸟”是中国的一个经典。作为湖北人的黄陂人,影响湖北人,也融入湖北人。其性格中欠缺的一面,也是相当突出的。湖北人烂熟的一句话,叫“奸黄陂,狡孝感,又奸又狡是汉川”。这话的起因,据说是说黄陂编的帽子是尖顶,孝感编的帽子是绞了边的,而汉川编的帽子既绞了边又是尖顶。人们用这个起因,挖苦黄孝一带人奸狡的一面。前几年的一个事,汉川人在棉花里掺石头沙子卖,被央视台曝了光,这奸狡的话题又多了起来。人们开口说这话,也是作为一面镜子:为人莫奸狡。

  在先民的经验里,奸狡也不全是狡猾,也含智慧中的狡黠。他们外出谋生,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狡兔三窟的伎俩不能没有。奸狡作为一种生存手段而沿袭下来的性格负面,在当今社会便演变成一种罪过,或曰原罪。这原罪也龟缩在“九头鸟”的狠气里,会蠢蠢欲动。我就听外地人说过,怕跟湖北人打交道,怕比不过湖北人的狠气。湖北人智慧的狠气能用对路子,克服那打码头式的赌狠,和蠢蠢欲动的狡猾,湖北人的优秀才真正体现得出来。

  我儿子在石家庄当过兵,我去看儿子的时候,跟部队首长聊起来,聊到一个现象:湖北兵比别地方的兵更思家,以至当逃兵的也有。我当时想,湖北地处中原,相对地富裕些,当兵是要能吃苦的。吃不了苦,想家不免强烈。后来便觉得是湖北人的一种文化因子在起作用。离开家乡土地的先民们,留下了一句完整意义的话:在家千般好,出门一时难。不出门是个福人。在外过得好的人,也总还是想家的。家是灵魂的住所。所以有“落叶归根”说:人类遵循自然的一个天性。

  我这个湖北人也算是个很洒脱的,无论走到哪里,也能随遇而安。但当我去了美国之后,见到有关中国文化特色的东西,总是很惊奇,很亲切。我的洋女婿蜡笔总是笑我:外公在美国来寻找中国。我在北京坐车的时候,见到有“九头鸟饭店”的大牌子,也是喜欢,我笑自己在外省寻找湖北。我现在长住武汉了,只要是听到黄陂口音,就有上前搭话的欲望。有回我在西安,去参观一个博物馆,恰巧那天因故不开放。我操着像模像样的京片子对一位守门的老年值班员说,我是从大老远来的,就是想看看这博物馆,我明天就要走了。我还没说完,他就说,列不行列不行。他全然是一副黄陂口音。“列”字是“那”字的标准黄陂土话,我顿生惊喜。我说,你郎嘎是黄陂人啵?我也是标准的黄陂土话。他郎嘎一听,也是一喜,说你郎嘎是从黄陂来的?我说是的唦。对上了,他郎嘎立即放我和我的同伴进门……呵呵,我不好说下去了,作为湖北人狡猾的毛病露出来了哦。
22#
发表于 2011-5-16 07:41:46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8 09:33 , Processed in 0.06275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