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8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蜗牛的故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9-20 12:32: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蜗牛的故事
——对幼儿兴趣点做价值判断,形成教育活动主题
蜗牛的到来引起了孩子们的积极关注,孩子们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蜗牛喜欢吃什么?蜗牛吃什么颜色的食物就拉什么颜色的粪便吗?蜗牛喜欢住在哪里?蜗牛身上的黏液有什么用?蜗牛的长触角是干什么的?短触角呢?蜗牛能听见声音吗?……我们深知幼儿提问的积极性必须保护,但事实上我们又不可能针对所有的问题一一展开探究,这就需要在幼儿的兴趣点和关注点上进行教育价值判断。但是,如何进行价值判断呢?幼儿的哪些兴趣点可以发展成为探究活动的主题和内容呢?追寻《蜗牛》案例的发展脉络,会获得许多启发。

案例:蜗牛(中、大班)
北京市曙光幼儿园
汪京莉
幼儿对小动物有着天然的亲近感。蜗牛是幼儿在春天常饲养观察的小动物之一。观察活动可从3月一直延续到7月。在饲养的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观察和实验,幼儿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蜗牛作为生命体的基本特征。
在自然观察中,幼儿发现了蜗牛的卵并引发了争论,由此吸引了更多的幼儿参与到观察蜗牛、研究蜗牛的活动中。老师鼓励幼儿在观察蜗牛的基础上自己提出关于蜗牛外型及生理特征方面的问题。例如:
蜗牛是什么样子的?
蜗牛喜欢吃什么?
蜗牛吃什么颜色的食物就拉什么颜色的粪便吗?
蜗牛喜欢住在哪里?
蜗牛身上的黏液有什么用?
蜗牛的长触角是干什么的?
蜗牛的短触角是干什么的?
蜗牛能听见声音吗?
……
随着观察的深入,幼儿提出的问题越来越多。例如:蜗牛的触角是干什么用的?蜗牛有很多看不见的腿吗?长触角是眼睛吗?短触角是眼睛吗?
到底幼儿的问题有哪些呢?对某一幼儿提出的问题,其他的幼儿又是怎样想的?会不会由一个问题又引出另一个新问题?此时,老师应该及时引导幼儿把自己的问题用图画记录下来,便于大家分享。于是,我们开展一次集体活动,主要是帮助幼儿整理、澄清零散的模糊的问题,并把个人的问题转变成所有幼儿的关注点,成为大家共同可以参与探索的问题。
我和孩子们一起又挑选出以下四个可以通过实验获得答案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

蜗牛能听见声音吗?
蜗牛喜欢住在什么地方?
蜗牛喜欢吃什么?
白色的粒粒是什么?
孩子们自己选择喜欢的问题,自由组成探究小组。幼儿在活动中经常会主动地把自己的发现与同组同伴分享。
l
实验1:蜗牛能听见声音吗?
对这一问题,幼儿做出了不同猜想。有的认为蜗牛能听见声音,因为它有触角,这就是蜗牛的耳朵;有的认为蜗牛听不见声音,因为在蜗牛的身上看不见耳朵。面对幼儿的争执,我启发幼儿:“我们做什么样的实验,就可以知道蜗牛能不能听得见声音呢?”幼儿纷纷做出自己的实验设想。我请幼儿进一步思考 “实验中蜗牛什么样的表现说明它能听见声音?什么样的表现说明它听不见声音?” 孩子们进一步明晰着自己的猜想。
  
如果蜗牛能听见声音,听到大的声音会转身走了,
如果蜗牛能听见声音,听到好听的音乐会睡觉,
如果蜗牛能听见声音,听到这么大的噪音会躲在一边,
如果蜗牛能听见声音,听到声音会转圈或者转身走了。

如果不能听见声音,就会还在那里呆着。
如果不能听见声音,就不睡。
如果不能听见声音,蜗牛还在那没动。


随后,幼儿4—5人一组,自由地组合。每组的幼儿根据本组设计的实验方法,从轻轻地呼唤,到使劲地拍手,再到大声地喊叫,最后把录音机播放到最大的声音,以致小朋友自己都捂起了耳朵。他们在这个声音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发现蜗牛似乎没有什么反映,似乎没有受到任何声音的干扰。所以,在小组间幼儿形成了统一的意见:认为蜗牛没有耳朵,听不见声音。
我使劲地拍手,蜗牛没有动 。

我使劲地喊,蜗牛也没有听见。

我们又叫又跳,大声地喊,蜗牛没有动,还是在那里呆着。
l
实验2:蜗牛喜欢吃什么?
幼儿会拿来各种各样的食物喂蜗牛。这个过程其实是幼儿针对猜想开展实验的过程。老师要帮助幼儿明确问题:“你认为蜗牛喜欢吃什么?”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猜想和设计实验。
幼儿一边喂蜗牛一边及时地把发现记录在记录表中。记录的方法可以采用“√”“×”表示“吃了”或“没吃”。
表格记录可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请幼儿在事先设计好的表格中先画出自己猜想的蜗牛所有喜欢吃的食物;当蜗牛吃了什么食物时,就及时地记录下来。另一种是在喂养过程中,喂了什么食物就在表格中画上这种食物。在这一环节中,教师一定要注意记录表的易操作性,不要使记录成为幼儿探索过程中的一个负担。

当幼儿对“蜗牛喜欢吃什么”的探索活动开展一段时间后,老师组织幼儿开展分享活动。老师帮助汇总幼儿的实验发现:
“你喂了蜗牛什么吃的?”
“哪些东西蜗牛吃了?哪些东西蜗牛没有吃?”
“你觉得蜗牛喜欢吃什么样的东西?”
“你觉得蜗牛不喜欢吃什么样的东西?”
“你们的发现有一样的吗?”
“你还有什么新的发现吗?”
这些是老师在帮助幼儿整理已有的零散的经验时可以提出的启发性问题。通过这些问题把幼儿个体的发现汇总成集体的验证结果。
l
实验3:蜗牛吃什么颜色的食物拉什么颜色的粪便吗?
在原来设计的探究计划中没有这个内容。由于两个方面的原因,幼儿把这个问题提了出来。一是在“蜗牛喜欢吃什么”的探究过程中,有的幼儿观察到蜗牛粪便的颜色好像和所吃的食物的颜色有关系,二是幼儿回忆起童话故事中关于食物颜色与粪便颜色关系的情节,于是提出“蜗牛吃什么颜色的食物拉什么颜色的屎吗?”这个问题。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幼儿感兴趣而且能够通过实验解决的科学问题,于是,立即对原来的探究活动计划进行调整,及时补充了一个新的探究活动内容。
可用两种方式进行实验:一种是在一段时间内,喂给所有蜗牛的相同颜色的食物,过一段时间,再换一种颜色的食物去喂所有蜗牛,然后分别观察和记录蜗牛粪便的颜色;另一种是把蜗牛分成四个实验组,分别喂四组蜗牛不同颜色的食物,当实验获得结论后再做小组间结论的分享。
随着这一实验活动的开展,幼儿逐步获得了“蜗牛吃什么颜色的食物拉什么颜色的粪便”的结论。幼儿的新问题也在这个实验结论上产生了“要是蜗牛一下吃了好几种颜色的食物,会拉彩色的屎吗?”这个有趣的新问题导致新实验活动的进行。孩子们发现蜗牛吃了几种的食物后会拉出咖啡色的粪便。
l
实验4:蜗牛喜欢住在什么地方?

这个问题的提出来自于幼儿的好奇心。当老师和幼儿一起讨论:“你觉得蜗牛喜欢住在什么样的地方?”时,有的幼儿说:“蜗牛喜欢住在潮湿的地方”,有的说:“蜗牛喜欢没太阳但是有风的地方”,还有的说:“蜗牛在不同的季节喜欢住在不同的地方”。到底蜗牛喜欢住在什么地方呢?
幼儿先在记录纸上记录下自己的猜想,画出实验的设想。以便于和以后的实验结果做对比。

我猜蜗牛喜欢干沙子
我想蜗牛喜欢住在很黑
我猜蜗牛喜欢住在湿土里
我猜蜗牛喜欢住在

的地方
有好多树叶的地方



每组幼儿中都为蜗牛设置了不同的家,并在这些地方放入食物,再把蜗牛放进去,进行小组观察。(对蜗牛居住环境的研究活动安排在前一天的下午。等待一个晚上,第二天一早的观察效果会更明显。)

“蜗牛到底喜欢住在什么地方,和我们原来想的一样不一样?”老师请幼儿带着自己的猜想记录一起到养殖区观看实验的结果。

幼儿对蜗牛居住环境的探究获得发现后,教师及时引导他们记录实验结论。记录表达的方式由幼儿自己决定。通过一次集体的讨论,幼儿把自己的猜想以及实验的结论做对比的报告。

  
用石子和树叶建的家
用沙子和湿土建的家

黑暗和明亮的家
在画纸的左右两边画了石头家和树叶家。中间画了一只蜗牛。这只蜗牛的前、后方各画了一个箭头指向石头家。代表了蜗牛离开树叶家爬向石头家。
一朵云彩很生气并且有一个箭头指向干沙子。(幼:他看见蜗牛找错家了很生气)一朵云彩很高兴,箭头指向正在向湿泥土爬行的蜗牛。(幼:他后来看见蜗牛没有到干沙子里去而是去湿土里又高兴了)

蜗牛已经住到了很黑的地方,但是有时它也会出来散步。用月亮代表黑暗,用太阳代表明亮。

老师在幼儿记录实验发现时可以提问幼儿绘画中的符号、表情、比拟物分别代表什么,鼓励幼儿个性化的表达。

在获得实验结论,了解了蜗牛居住环境的特点后,幼儿再根据实验发现为蜗牛建造一个新的舒适的家。
l
实验5:白色的粒粒是什么?

这个问题是引发蜗牛探索活动的开始问题。幼儿通过查找资料或是根据已有的经验,已经知道白色的粒粒是蜗牛的卵。之后幼儿提出新的问题:“什么时候才能孵出小蜗牛?”“小蜗牛什么样子,和大蜗牛一样吗?”于是,我们在活动初就开始做蜗牛卵的孵化实验。由于孵化要有一段时间,所以这个问题只能等到最后才能获得结论。


个人反思
关于蜗牛的科学探究活动经历了三个多月的时间。反思引导幼儿开展这个探究活动过程,既有取得成效的喜悦,也有对不足的遗憾。现将主要的体会整理如下:
l
让幼儿敢提问、会提问,教师对其问题做价值判断
一切探索活动都开始于问题,没有问题,就不会产生好奇心;没有问题,就不会产生探究的兴趣,就不会出现解决问题的需要,不能保持持久的观察与实验,不会形成科学探究的过程,更不会获得科学探究的结论。因此,培养幼儿的探究能力,首先就是要抓住问题这个基础环节,包括敢于提问、善于提问和整理、明确问题三个方面。
在围绕“蜗牛”展开的探究活动中,为了引导幼儿敢提问题,我们设置了“问题小博士”和“问题箱”,鼓励幼儿积极地提问题,支持其好奇心。每过一段时间后,看一看谁提出的问题最多,谁就可以成为“问题小博士”。
在鼓励幼儿敢提问题的同时,还进一步培养幼儿会提问题。在实践中,我们采用“强化对比”、“反复观察”、“启发争论”等方法,引导幼儿学习提问题。“强化对比法”,就是让幼儿置身于一个、两个或几个具有强烈对比性的事物环境中,在强烈对比的刺激下发现并提出问题;“反复观察法”,就是让幼儿通过一段较长时间的观察、思考,最后从反复的观察中发现并提出问题;“启发争论法”,即当幼儿对同一现象产生不同看法时,教师引发幼儿质疑、讨论,以此发现并提出问题。

幼儿提出了一大堆问题,是不是就立即可以列入探究活动计划逐一去研究和解决呢?当然不是,而是还要对问题进行整理和明确,使其符合四条基本原则。第一,科学性原则。经过整理和明确的问题,应符合科学基本原理,是可以通过观察、实验、调查进行研究和验证的;第二,可行性原则。经过整理和明确的问题,应符合幼儿年龄特点,是幼儿能够接受并且可以操作的。例如,“蜗牛身上的黏液有什么用?”尽管是一个符合科学性原则的问题,但是,要幼儿去研究和解决这个问题,难度太大,无法实际操作。因此,在后面的探究活动中,我们就把它暂时排除了。第三,简单性原则。经过整理和明确的问题,应是直接、明了、单一、具体的问题,而不应是那种笼统、抽象、涉及多个方面的问题。例如,“蜗牛是什么样子”这一问题,就是一个比较笼统、涉及到很多方面的问题,因此,在后面的探究活动中,我们也把它暂时排除了。第四,感兴趣原则。经过整理和明确的问题,应是幼儿非常愿意去探究、去操作的。例如“蜗牛喜欢吃什么,喜欢住在什么地方”等问题,就是幼儿们普遍喜欢和感兴趣的。我们正是依据这四条基本原则对幼儿提出的许多问题做价值判断,形成我班幼儿可以探究的问题系列,并开展活动。
l
有机结合预设教学与生成教学
在培育幼儿探究能力过程中,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启发者。为了使幼儿的探究活
动能够有目标、有计划、有成效地开展,教师在了解幼儿情况和征求幼儿意见的基础上,制订一个预成性活动计划是十分必要的。所以,我们在整理和明确了可以让幼儿开展探究的四个问题后,就对开展每个探究活动的大致步骤和注意事项,做了事先的研究和安排。但是,探究活动是灵活变动的,幼儿的思维也是异常活跃的,新的情况、新的问题随时都可能出现。当出现了新情况新问题时,我们是拘泥于原来的预成性活动计划,还是敏锐地发现其中的价值,把握住有利契机,机动灵活地及时形成一个生成性活动计划,作为原有预成性活动计划的补充呢?在开展关于“蜗牛”的探究活动时,按照我们的预成性活动计划,我们和幼儿只准备一起探究四个问题。但是,当我们进行到“蜗牛喜欢吃什么”的探究活动时,有的幼儿提出“蜗牛吃什么颜色的食物就拉什么颜色的屎吗”这个问题。我们立即对原来的预成性探究活动计划进行调整,及时补充了一个生成性探究活动计划,引导幼儿开展有关猜想和实验验证活动。这一补充,不仅使幼儿对蜗牛的探究更深入了,而且也使幼儿对探究活动的积极性更高涨了。
另外,我还要强调一下这一教育教学活动的年龄适宜性问题。由于我一直参加“做中
学”课题研究,我班幼儿从小班起就积累了一定的科学观察的经验,因此这一活动我安排在中班下学期进行。但如果幼儿缺乏相应的经验,则最好安排在大班进行。

同伴之声
在看了汪老师的案例后,我认为整个活动从始至终体现了教师非常尊重幼儿的兴趣和需求,紧紧围绕幼儿的兴趣来开展一系列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能够关注幼儿提出的各种问题,耐心倾听幼儿心声,同时,教师能够有目的的筛选幼儿提出的问题,提炼有价值的问题开展活动;整个活动教师对科学活动的态度很严谨,并把生成和预成活动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
今天有幸看到汪老师“蜗牛”的科学活动,看后有几点体会:原来有的老师认为,科学是十分深奥难懂的学科,作为幼儿来说,怎么能理解科学呢?所以对科学活动的研究一直很困惑、很棘手,惧怕科学活动。而今天,看到汪老师这么具体、丰富的科学系列活动,使我们觉得科学活动其实并不可怕,只要能抓住幼儿的兴趣点及关注点,对其进行整理、调整,找出孩子们想知道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引发第二个问题的出现。在活动过程中,采用幼儿熟悉、喜欢的方式引导探究。在活动中,幼儿自主探索的空间很大,幼儿有着更高的兴趣及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能围绕一个核心问题逐步探究。探究的每一个环节都在为下一个环节作铺垫,确实是环环相扣。教师还能及时采用集体形式与小组形式结合,让幼儿之间分享探究的结果。
汪老师利用幼儿对于蜗牛的兴趣,引发幼儿在观察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她又针对幼儿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再进行探究。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幼儿主动性,引导幼儿观察、总结并进行纪录。幼儿在活动中不仅获得了蜗牛的相关知识和经验,还培养了探究能力。
幼儿对小动物有着天生的亲近感。汪老师从幼儿兴趣点出发,在和幼儿共同饲养蜗牛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幼儿主动性,利用幼儿提出的一个个问题引导幼儿自主观察,总结并记录。随着探究问题越来越深入,幼儿也在其中增长了许多经验,学习了新的技能,更重要的是幼儿在试验和总结过程中自身的探究能力得到发展。
汪老师在与幼儿共同饲养小蜗牛的过程中,抓住孩子们感兴趣的问题,将幼儿对蜗牛的探索活动层层引向深入。首先,汪老师从孩子们各种各样的问题中,筛选出有教育价值的、可探索的四个问题:蜗牛能听见声音吗?蜗牛喜欢住在哪里?蜗牛喜欢吃什么?白色的粒粒是什么?在制定计划的过程中,老师理清了思路,明确了目标,为支持幼儿的探索活动,促幼儿获得发展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在探索过程中,汪老师还注意随时关注幼儿的反应,当幼儿的兴趣点与计划不完全符合时,从满足幼儿兴趣需要的角度出发,寻找幼儿兴趣点的中的教育价值,并给于引导,使幼儿得到发展。整个活动以培养幼儿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为主线,所有的子活动都让幼儿经历猜想、查找资料、实验验证,猜想与结果的比较等环节,使他们在不断重复的过程中,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科学探索的精神,获得终身受益的发展。
(参加小组讨论的教师:宋琳平、贾佳、张萍、谢平、王晓红)

点评
使幼儿关注问题,进入探究的情境的途径有两条:一是对幼儿的兴趣点和关注点进行教育价值的判断,即顺应——生成途径。二是创设既有教育价值又能引起幼儿兴趣的情境,教师将儿童引入情境,让他们观察和获得有关的信息,逐步明确要探究的问题,即预设——转化途径。
就学习领域来说,老师们比较关注和热衷于用顺应——生成途径引入科学探究活动,在其关键策略是:尊重、鼓励幼儿的提问,了解幼儿的兴趣点和关注点;在幼儿关注和感兴趣的问题基础上判断、选择和确定适合于幼儿探究的问题。
兴趣是幼儿主动学习的基本前提。为了了解幼儿的关注点和兴趣点,教师要营造能够激励幼儿提问的氛围,让幼儿感到他们可以提问,有权利提问,能够提问。教师要尊重、鼓励和赞赏幼儿的提问,要帮助幼儿清理思路,组织问题,清晰的表达自己。在这样的氛围中,幼儿会逐渐地培养起乐于提问、敢于提问和会提问的精神、品质和能力,同时也为教师更好地了解幼儿的兴趣、关注点和乐于探究的问题提供条件和基础。这一点从汪老师的“个人反思”中可以看到,她不仅注意了这一点,而且还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些有效的实践策略。在“同伴研讨”中老师们不仅产生了共鸣,而且也十分赞赏汪老师的做法。
事实上,幼儿的兴趣点会有很多,他们会提出很多他们感兴趣和关注的问题,这些问题有些是可以作为教育活动的主题和内容的,而有些则不能,这就需要进行价值判断。汪老师在其“个人反思”中提出的科学性、可行性、简单性和兴趣性四个原则,以及老师们在“同伴讨论”中发表的观点,都反映出老师们都认识到了在幼儿的兴趣点和关注点上进行价值判断的重要性。但是,如何进行价值判断呢?幼儿的哪些兴趣点可以发展成为教育活动的主题和内容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大的方面加以判断:第一是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经验水平,是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经验水平所能及的;而且是幼儿能够通过自己的探究学习和得出结论的。第二,有教育价值,是某一学科领域的关键经验,某一年龄的关键经验。总之,应选择幼儿乐于学、能学、应该学的主题与内容。
在实践中,在进行价值判断时,老师们对幼儿经验所能及的、幼儿能用探究的方式获得、学科领域的关键经验,还没有足够的关注和切实的把握。下面,我以《蜗牛》活动为例加以分析和探讨。当蜗牛来到孩子们面前时,孩子们有一系列的问题:蜗牛长得什么样?蜗牛身上的黏液有什么用?…… 我们在判断幼儿的哪些兴趣点可以发展成为教育活动的主题和内容时,可以遵循上述两个基本点进行分析。就学科本身而言,蜗牛属于生物范畴,其上位概念是建立生物与非生物的本质区别这一概念,而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最主要特征是:生物能够生长变化,能够新陈代谢,能够适应环境、能够繁殖后代。围绕着生物的这些本质特征,幼儿通过自己的主动探究能够建构的关键概念和经验如下:


幼儿要探究的问题表述
所归属的关键经验的范畴
幼儿探究的方式
1、蜗牛能听见声音吗?
蜗牛的外形特征与功能
实验
2、蜗牛喜欢吃什么?
进食与代谢:蜗牛的食性
实验
3、蜗牛吃什么颜色的食物拉什么颜色的粪便吗?
新陈代谢的特性
实验
4、蜗牛喜欢住在什么地方?
适应环境
实验
5、白色的粒粒是什么?
繁殖后代
收藏此页】【关闭窗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18 21:34 , Processed in 0.10836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