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2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有谁相信放牛种地是美国名校必修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5-23 00:38: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有谁相信放牛种地是美国名校必修课

钱夙伟

坐落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东部山谷里的深泉学院,学制2年,每年招收不超过15名学生,且是清一色男生。这些小伙子在这里能获得全额的助学金,但同时又必须每周付出20个小时的劳作,放牛、种草。南京外国语学校的万欣将有机会拥有这样一次不同寻常的大学经历他被深泉学院录取了!
  据称这里的学生不少都是放弃了耶鲁、哈佛的录取机会投奔而来,毕业后又会被世界顶级名校争相录取。就是这样一所学校,把劳动作为学校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每个星期20个小时的体力劳动,学生们必须和校工一起在牧场放牛、耕种。令人吃惊的是,“学校的学术声誉非常好,平均每年都有学生获得美国国家级学术奖”。
  其实,劳动,本来就应是学业的一部分,或许还是更重要的学业。深泉学院创始人、电力大亨卢西恩·卢修斯·纳恩这样期望学生:学习“是为了准备好用你们的生命去服务。”出于这样的教育宗旨,于劳动中体验、磨练,锤炼自己坚韧的意志,培养吃苦耐劳的品格、社会责任意识,以及“领袖气质”,实在不可或缺。
  然而我们目前的教育,无论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显然过于功利。当大学成了职业培训所,大学生不是以科学与民主为追求、奉献社会为己任,轻视劳动的观念必然泛滥。在北大燕园生活了半个多世纪的著名作家宗璞,曾写信给北大校刊,对北大校园内的不文明现象提出严厉而善意的批评,并建议“每学年开始,新生必须上一门爱护校园课”,“这门课中可以有劳动,每个新生要有一段时间参加整理校园的工作:扫地、锄草等等。”通过劳动锻炼,补上公共品德、文明修养这一课。
  确实,于“五谷不分四体不勤”之中,折射出的是诸多品质的缺位,比如节俭的生活观念、艰苦朴素的作风、自力更生的精神、对父母的感恩意识等等;而不少家长至今仍只会百般呵护,生怕孩子受累,如高尔基所说,不过是“连母鸡都会做的事情”。无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将来如何走上社会胜任工作?也因此,放牛种地成为大学生的必修课,于我们实在不应是天方夜谭。

(来源:成都商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8 17:15 , Processed in 0.15101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