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诗情如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5-24 15:41: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诗情如水[zt]
——记云梦县文联常务副主席赵俊鹏

人物小档案:赵俊鹏,男,现年49岁,云梦县人。早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云梦县文联常务副主席、云梦秦汉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省作家协会会员,孝感市文联会员,同时,他还是云梦县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享受孝感市政府专项津贴。2003年被湖北省作家协会、湖北省人事厅表彰为先进个人。
  
   采访赵俊鹏的工作费了点周折。他的家在一个交通不太方便的巷子里,我们七弯八拐地终于找到了那条巷子。看着旁边那栋很陈旧的楼房,真不敢相信这就是云梦县文联主席、有名的诗人生活和写作的地方。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地方,却走出了一个被称为"通幽诗人"的赵俊鹏。
   上个世纪80年代初,赵俊鹏在《星星诗刊》上发表了《芭蕉扇》,这首诗后来入选《新时期诗萃精评》一书,这是他踏入诗坛的第一步。随后,赵俊鹏一发不可收,他的一生也与诗紧紧联系在了一起。20多年过去,他已出版3部诗集和1部散文集。今年夏天,一条消息在报刊报道后,各大网站频频转载:云梦诗人赵俊鹏去年初曾发表于台湾诗刊《创世纪》上的诗作《送我一条腿》,现入选台湾高中文教课本,并被纳入台北高中考试内容。由此,赵俊鹏的影响更大更广了,而他的"通幽诗"又将为更多人所了解和接纳。
   "通幽诗"是一个现代诗学概念,是一种诗歌创作思维取向,最为显著的特征是"意象思考"。它不张扬作者的感情,感情渗透在意象之中。在继承中国古典诗歌传统的基础上,融合了西方现代诗歌创作方法和哲学思想。与国内目前诗坛上的其他流派不同的是,"通幽诗"更注重意象的经营和语言的创新,更多地表达出现实生活的诗意和人与世界的哲学思考。为了在生长他的土地上汲取丰沛的诗情,数年如一日,赵俊鹏每天清晨,到县城旁边的府河里去游泳,无论冬夏,从不间断。就他的话说"每天的生活由一条河开始",于是有了新诗集《清洁的耳朵》问世,有了长篇日记体散文集《一个人的河流》的出版,有了以56首小诗组成的组诗《岸边》的诞生。府河成了赵俊鹏一条心灵之河,诗之河。
   赵俊鹏很崇尚老子的一句话: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世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他认为水表现出人类最大的善德,她滋润万物生长,而处于人们不愿处的低处,无怨无悔,自由自在,滚滚向前。水给了他思考的空间,更多了他永不枯竭的诗情。他已经在海内外四十家有影响的报刊上发表了近千首现代新诗,然而谈起成就,赵俊鹏认为这些都是微不足道的。20多年来,诗已经深深扎根到他的灵魂里,从最初的喜爱到痴迷,从虔诚到责任。他感觉自己有一种责任,那便是用诗歌召唤人们,放慢世俗的脚步,俯瞰大地,仰望天空,学会感动,学会感恩。
   诗属于那些"像上帝一样思考,像市民一样活着"的人,诗永远在路上。他坚定地说。
   采访结束,走出赵俊鹏的家,突然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诗,这个似乎远离生活的东西,原来可以如此这般地扎根到人的心灵深处。诗,原来可以这样写;诗人,原来可以如此生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9 08:26 , Processed in 0.13877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