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诗歌的语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5-24 15:56: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诗歌的语言 [z]




台湾诗人痖弦在谈到现代诗的语言问题时,曾讲过一个饶有趣味的故事:有一年郑愁予到南部作客,那天由洛夫、张默和痖弦陪他到大贝湖去玩。来到大贝湖,他们看到湖边上一块牌子,上面写着“禁止的鱼”。痖弦说:‘这是现代诗人的语言呀!’但走近一看,不是“禁止的鱼”,而是“禁止钓鱼”。他们三人都哈哈笑了起来。“禁止的鱼”是诗语,“禁止钓鱼”,却变成散文了。
  诗与非诗,就语言表述的形式来说,是不容易说清的,但有时又简单到不改变原意,只换个说法便可将非诗点化成诗。如“桂林山水美得令人魂牵梦萦”,不是诗,而“我的心遗失在桂林”却是上佳的诗。又如,“他们手牵手,在金黄的沙滩上徜徉,走向蔚蓝的大海”。这段话不是诗,充其量是散文,而“他们手牵手/徜徉起沙滩的金黄/走向大海的蔚蓝”则是诗。两段文字意思相同,只是说法不同。后者在语序上作了一点调整,即把不及物动词“徜徉”用作及物动词,将形容词“金黄”和“蔚蓝”直接用作宾语。
   “徜徉……金黄”和“走向……蔚蓝”,看似不合语法规范,但却入情入理,且新颖生动,比常规说法更具有表现力。还如方文竹《一位青年诗人去了一趟省城》中的诗句:“坐在一家简单的餐厅里/独饮省城之夜。”按寻常说法,最后一句无非是说“在省城之夜独饮”。这是个陈述句,已把事情说清楚。但把它换成“独饮省城之夜”,便有了化腐朽为神奇之功效!诗的使命不仅要求把事理说明白,而更要说好,说生动。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运用一定的艺术表现手法。“独饮省城之夜”便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即以时间、地点代酒,读起来给人一种奇崛之感,且美感弥足。与此相类的还如“麦酒/使除夕发酵/有朋不邀/让我独饮一回故乡。”(赵俊鹏《除夕的麦酒》)  这样的例子很多,如:
   ①A.捡拾秋天留下的残枝败叶
   B.捡拾最后的秋天
   ②A.故乡在群山环抱之中
   B.山那边是故乡/故乡的那边也是山
  每一组两句的意思基本相同,但A句是散文句,而B句却是诗句,其区别就是说法不同而已,前一句是常规说法,而后一句是超常规说法。值得注意的是,反常必须合道。
  何谓诗?诗中有什么?谁是诗人?这些有趣的问题,不仅是每一个诗歌写作者要回答的,也是每一个诗爱者迫切想弄明白的问题,还是所有诗歌受众希望得到真切回复的问题。
  物是人非,天翻地覆。或黯然神伤,或慷慨激昂,在诗中看到深情。“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是李白的感慨。“无边落木潇潇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是杜甫的深情。“满目江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这是晏殊的感怀。“能几番游,看花又是明年。”这是张炎的深意。
   “当我沉默着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我读鲁迅的文章,总能感到一种深刻的东西。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从艾青的诗中能了解什么是深度的写作。
  有意无意,有句无句。诗歌是诗人心灵的产物。有了参照,我们能写出有深度的诗吗?
  寻找一种纯度,寻找纯度高的诗歌,在记忆中搜索,在对比中提取,哪些诗人,哪些诗歌,铭记在心。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的纯度高,现代人还可以唱,清纯动听。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的纯度高,至今还可以入画,超凡脱俗。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伤感的纯度高,无可奈何的纯度高。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王维诗情画意的纯度高。
  读外国诗歌,读翻译过来的诗歌,想到了英国的济慈,那个希望将名字写在水上的人,“在这广大的世界的岸沿,我独自站定、沉思,直到爱情、声名都没入虚无里。”(穆旦译)
  想到了俄罗斯的叶赛宁,别人为什么写诗,他为什么写诗?他与邓肯的浪漫爱情,比诗更热烈,比舞蹈更壮观。单纯到了一种极致就是诗。痛苦的纯度,幸福的纯度,在一种纯度中,看到了美的人和事。
  诗的纯度越高,越容易感动人。在当代纷繁复杂的汉语诗歌中,顾城和海子的诗歌属于纯度比较高的。在世俗眼中的幼稚、单纯、天真,恰恰为他们的诗歌提供了养分。不成熟,没有长大,过于性情用事,未失其赤子之心。
  每个句子都有生命。人把它写出来,它已经活了。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求每一个句子都有特殊的意义呢。写诗的人,评诗的人,为什么要求每一个词的后面都必须饱含诗意呢。
  每一句都饱含诗意,那些诗意一定很可怕。
  诗意,是一团神秘的雾气。如果发光,那光应该是诗内各个部分组合而成的透澈与明亮。因此,我更愿意使用“光晕”这个说法。它发着光,但它没有固定的形状与边界。只是一闪一闪,有向外伸展的张力,也有向内回照的涌动。那光晕常常能引动人们的意识,能勾起想象,也能激活记忆。
  构成诗意的方式有多种多样,但有两条可以确定,它首先要有一个意识内容。其次,它一定含着特殊的语言味道。如果前一个是菜,后一个就是调料。香气是二者混合而成。究竟是什么在香着我们呢,香是一个由锅炒出来的整体。
  因此,任何一个字,一个词,如果诗意过于招摇,那个词发出的光就一定是贼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7-5 01:37 , Processed in 0.121464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