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灯光拯救黑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5-24 16:09: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灯光拯救黑暗

                 作者:赵俊鹏

          载2008/2/22《湖北日报》东湖 副刊

链接:《湖北日报》东湖副刊电子版《灯光拯救黑暗》



    在黑夜里赶路的人,远远望见前面的村庄有人家亮着灯。是母亲在给婴儿喂奶?还是男人起早床挑起一担白菜或其他的蔬菜到集镇去?被黑暗淹没的心,像是从一个光明的洞口浮起来。一盏灯使你返回人间,没有恐惧,没有孤独,原来生活在你的身边一路同行。你的脚步有力地拍击着坚实的大地,弹起令人宽慰的回声。

    人生的每一个段落都有一盏灯亮着。

    一盏灯深深地亮在童年的黑暗里。微弱的光线透过土墙上的窗孔散发出来,我就知道母亲在小煤油灯下,一边缝补我的衣裤,一边等看完电影回家的我。而我通常和村里的小伙伴在打麦场上疯到很晚才肯散去,一个人清冷地走在回家的路上,心虚得很,竹林里鬼影绰绰,是我家的灯光拯救了我。一阵风把那盏小油灯吹灭了,我从黑暗走向远方,去寻找另外的灯。

    灯亮在芦苇丛中的渡口,桨橹声声把我摇过对岸。

    一盏灯照亮在某小城五楼临街的窗子,那是我的爱人,守着灯等我加完班、或出差乘夜车回来。赶夜路的人一次次出发,一次次到达,灯下的人的头发一根根白了,是灯光漂白的。

    有时一星灯火也足够让黑暗中的人感动。一次晚上我加完夜班,在楼梯口推自行车,车锁是数字密码的那种,天黑,对不上,这时单位的同事掏出打火机,用手捧着闪烁不定的光,照着我打开车锁,就是这微弱的火苗,让我看见平时看不见的人性的光辉。

    我家窗前的灯光,照着儿子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在灯光里,儿子清早上学,晚上自习放学,寒来暑往,总是有一个身影在阳台的窗下目送和迎接。儿子在给他母亲的信中说:在千里之外的大学的夜晚,我仍能看到我家的灯光及灯光下的母亲。这是说他的心里有一盏永不熄灭的灯。

    在我的心里也有一盏灯,白天熄灭,晚上亮着,在灯下我不能入睡,这灯的名字叫良知。此时一个我从黑暗中走出来,审判着另一个我。在人群中的自私,在太阳底下的虚伪,大度掩藏妒忌,微笑埋下算计。灯光是灵魂的法庭。怎么会这样?怎么能这样?这还是在母亲的灯光里表里俱澄沏的我吗?丧失良知的人他的心一片漆黑。多少不眠之夜,恶魔与天使的交战。我在妻子安然的甜鼾中百感交集,没有噩梦的人他的夜晚是皎洁的月光。但谁能担保那个真我不会睡去?良知的灯永不熄灭?



  作者介绍:

      赵俊鹏,男,1957年生,湖北云梦县人,早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云梦秦汉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省作家协会会员、孝感市文联委员,云梦县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享受孝感市政府专项津贴,历任云梦县文化馆副馆长、党支部书记、县文联常务副主席。他擅长写诗,他的诗以意象新奇、语言独特见长,被诗坛称为“通幽诗人”。

      上个世纪80年代初,赵俊鹏在《星星诗刊》上发表了《芭蕉扇》这首诗后来入选《新时期诗萃精评》一书,随后,赵俊鹏一发不可收,从此他就与诗紧紧联系在一起了。20多年的诗情生涯,赵俊鹏已在《诗刊》、《星星》、《诗世界》、《创世纪》等国内外40多家报刊杂志发表现代新诗1000余首,并出版了三部诗集和一部散文集。2005年初曾发表于台湾诗刊《创世纪》上的诗作《送我一条腿》现入选台湾高中文教课本,并被纳入台北高中考试内容。

     赵俊鹏的诗象征性很强,对理想的人格的追求,抒情主人翁的自觉凸现是他创作的一大浓笔,多现代主义色彩,具有多义性,想像奇特、竞境新鲜,常想人之所未想,言人之所未言,给人以新奇的领悟和绵长的悠思,人们读他的作品可以得到多方面的思想上的启示和感情上的满足。赵俊鹏很崇尚老子的一句话: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世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他认为水表现出人类最大的善德,她滋润万物生长,而处于人们不愿处的低处,无怨无悔、自由自在、滚滚向前。水给了他思考的空间和永不枯竭的诗情,一年四季每天早晨,他都会到云梦城郊的府河中去游戏,在游戏的同时,都会记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以诗人的眼光去感受人与大自然的和谐,以及对生命的认知。在他看来,诗属于那些“像上帝一样思考,像市民一样活着的人”诗永远在路上。

     20多年来,诗已经深深扎根到他的灵魂里,从最初的喜爱到痴迷,从虔诚到责任,他感觉自己有一种责任,便是用诗歌召唤人们,放慢世俗的脚步,俯瞰大地,仰望天空,学会感动,学会感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2 04:11 , Processed in 0.22747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