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7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烟雨胡公馆[原创/《教师之友网》独家首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6-4 19:10: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烟雨胡公馆

    我们去的这个地方,就是胡公馆。

   胡公馆曾用一个很灿烂的夏天迎接我。这是我第二次来到胡公馆,我来了之后,雨一直在下,没有停过。我知道我不会永远停留在这里,所以珍惜在这里的每一寸时光。

    我到过很多地方,每个地方都会在我的脑子中留下一个刻骨的印象。胡公馆却不同,它的一切都是苍茫的,都有萧条的印象。如果把“萧瑟”这个词语写在胡公馆这一天的书页上,再好不过了。我想在我的游记里一笔带过,但多少有些遗憾,看到胡公馆内园正门上书篆体“怡庐”两字,正门背面上书“堂棣增荣”四字,顿来精神,不禁感叹:“怡庐”两字不但超乎人间烟火,意象独特,并把陶渊明式的逍遥淡泊名利的觉悟都渗入其中。“堂棣增荣”犹如池塘里开出的牡丹,开出了一种大富大贵的深沉。

   我查阅相关资料,“怡庐”何人所题已无从查考。“堂棣增荣”系赵恺手书。赵恺字乃康,是民国时期遵义杰出的文化代表人物之一,也是沙滩文化的传人。赵恺精通文字学,工诗善文,精小篆,《续遵义府志》即为赵恺总纂。

    我却对“怡庐”两字情有独钟,这是多么美的名字,念着念着,心中仿佛下起了春雨,整个身心都清新起来,让我的记忆中荡漾着这样的风景:小桥流水人家,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地方,那是我可爱美丽的故乡;共饮长江水,相思明月中的人,是我心中的伊人。

    要说胡公馆,不应该铺垫这么多。因为“怡庐”这两个字所透出的气息,恰恰可以是胡公馆最好的形容。但“馆”字有些俗气,让人联想到的是青砖高墙,庭院深深的莺莺燕燕,而非如今的宁静和朴素。只有“庐”字能写出烟雨朦胧但是不失深邃的生活,“庐”,大自然用悠悠的岁月轻轻叩击人们的生活,即便百年过去,仍不知疲倦。

     我第二次来的时候是入秋,路边的青草还留着曾经苍翠的痕迹,有雾。在雾中,烟雨蒙蒙,想象着胡公馆的每一排房子下都撒下一丝黄色的光芒,我穿过这淡淡的灯火,能听到房子里做饭的声音,偶尔有人言语几声,到处都是生活的气息。仿佛一个在此生活了许久的人,回忆着在这背景下曾经闪动的身影,回忆那新生儿的啼哭、老奶奶的絮语,回忆那些源源不断的幸福和忧伤。

    是时候安静了,我发现用上“萧瑟”这词显得有些苍白无力,说明我的第二次拜访还没有和这个地方亲密融合呢。其实,“怡庐”完全可以把我的一颗这么浮躁的心安抚住。

     想到“怡庐”,就可以好好地过滤一下生活。浮躁的一部分拿走,真实的部分留下;虚荣的念头拿走,坦诚的态度保留。你看胡公馆那悠然的草木,看看青砖石板,看看紫荆和玉兰,还有石阶、石台、石地,木壁、木梯、木楼,我们难道不应该放下一些什么,以达到最安心的境界吗。

    这次我是安心的。

    我望着胡公馆内的下水道口,整齐的四角,契合儒家的中庸之道,万物归真,都朝着一个方向入水,不偏不斜;还有那历史久远的玻璃。如果说想象能给人带来悸动的热情,我的思想天马行空的飞驰。与其在霓虹灯中过着灯红酒绿、放浪形骸的生活,倒不如在胡公馆躲躲秋雨,看看紫荆和玉兰这两棵古树的身姿。胡公馆教给我的,不是放弃生活的萧瑟,而是把握生活的实质,飞扬的青春。年轻时你可以喝醉,可以纵情,但你最好不要醒来。很担心你如我一般,会带着年轻躁动的心来破坏这里的幽静。

     胡公馆木壁上多处隐见油漆书写的毛主席语录和学校教育的宣传标语,无声的诉说着它的功绩与喧嚣。我看过日本的动画片《百变狸猫》,每一只狸猫是灵秀的神明。我相信,在这里,每一处都藏着一只狸猫,在深夜中凝视百年的胡公馆。万家灯火的时候,它们就是美丽的天使,给孩子们送去了瑰丽的梦境,替人们祈求着来年的丰收和幸福。

    内圆的一口石水缸,春天的时候盛着雨水,冬天的时候装着白雪,秋天的时候迎接着落叶,夏天的时候陪着知了。每天早上,女主人轻轻地舀水,让炊烟从记忆中蔓延,让洗衣的身影慢慢定格;男主人踱步的身姿,在落叶上闪烁;园中翠绿的枝头站着不知名的小鸟•••••

     我闭上眼,能听见雨点落地的声音。风雨过后,所有的心思都被存留,等到春天的时候,就随着胡公馆外的溪水流走。

    胡公馆似乎没有尽头,一百年来,源源不断。所以我找不到故事结尾的方式,但是我的脚步不停,人总是要说再见的。这一次,我该怎样的挥手?怎样的告别那些没有写出来的景色呢?萧红在《呼兰河传》中这样写道:风景都浸在淡淡的水墨之中,生活在手中流动,色彩不一,就像飘摇天边的火烧云。

     抱不动胡公馆,就像抱不动时间与烟雨。然而,你看,“怡庐”还在微笑着看你,它的身后,到处开满了灿烂的花儿。


出虾子往东沿虾(子)新(舟)公路行约六公里,然后转向西下泥石路再行约一里许,便可一睹胡公馆的风采。胡公馆,是民国初年黔军第六步兵团团长胡忠相(字宪之)的庄园。胡公馆始建于1918年,历时十载才修建完工。整个建筑群主体是传统木结构的青瓦房,平面布局为双四合院,一楼一底,占地约六亩,其中建筑面积约一亩。有正厅、左右厢房、前厅等共20余间。房屋结构考究,窗花雕工精细,楼宇错落有致。庄园外以青砖砌墙环绕包围,并用白灰细粉。历经百年风雨冲刷,粉掉青砖裸露,老树古滕或悬于墙外或绕于墙头。

   该庄园落成后,和胡忠相既有师生之谊,又有长僚关系的时贵州省主席兼二十五军军长周西成曾书贺“陆军少将第”金字黑漆巨匾。在胡公馆,有赵乃康先生书法。从胡公馆二重天井向外走时,一、二重天井间壁的门洞上方有四个一尺见方的阴刻篆书字,这字虽半遮半掩于爬在墙头的葡萄叶中,但点画看起来非常娴熟遒劲。在墙根下,顺着葡萄叶的缝隙仔细辨看,是“棠棣增荣”四字。这四个篆字,取法高古,力度苍劲,笔法圆润,富于变化,是难得一见、极具大家风范的篆书。看着这四个功夫不凡的篆书,这是赵乃康先生的书法,笔法、结体明显师承“二王”,“赵恺”两字,笔笔力透纸背,点画娴熟圆润,透出了非同凡响的书法功夫。


贵州遵义县虾子中学   杨秀茂(563125)
电话:18984971978
邮箱:yang19730628@sina.com


遵义虾子胡公馆
  
   
遵义虾子胡公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17 03:31 , Processed in 0.11975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