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25|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访著名画家周韶华先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9-21 06:39: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访著名画家周韶华先生周韶华先生近照 [img=http://www.zgsd.cc/attachments/month_0804/20080415_4d425b1fdf26c34bef98Fb5kEuU21Ada.jpg]周韶华先生近照.JPG[/img]
2#
 楼主| 发表于 2008-9-21 06:39:59 | 只看该作者
面向大海
——著名画家周韶华先生近期创作访谈

本报记者赵志成

       早春三月,阳光明媚,和煦暖人。36上午,记者如约走进周韶华先生的工作室时,他迎着春天的缕缕阳光,正伏案在那张10余米长的大画桌上作画。放下画笔,周老兴冲冲地对记者说:“我的大海‘战役’即将告捷,现正在做一些后续的整理、拍照工作。”周韶华在完成“长江”战役后不到两年时间,以年近八旬的高龄又迎来了他人生的第三个创作高峰,其旺盛的创作精力让人钦佩不已!
走过黄河与长江

    选择黄河与长江作为自己的创作“战役”,“没有宏大气势不能展现民族精神。美术不是照相,要超越时空、思维空间和视觉空间,连成一片。艺术家在创作时,不仅要有技艺,更重要的是要有理念,要有哲学思考。”周韶华先生如是说。
    周韶华的创作理念与哲学思考付诸了他的创作实践,他走的创作之路,始终追寻着表现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与宏大的艺术气势。上世纪80年代初,他曾4次深入黄河流域和黄土高原,征程35000多里,在黄河岸边寻找中华传统艺术的光辉源头,在丝绸古道和大漠冷月之下,思接千载,感受自然和历史带给心灵的强烈震撼。1983年,周韶华以汹涌澎湃的艺术激情创作完黄河主题的《大河寻源》系列画后,《世纪风》系列、《大山大河》系列、《征服大漠》系列、《梦溯仰韶》系列约200余件鸿篇巨制连连现世,在美术界引起巨大反响。中央美院教授邵大箴先生说:中国画的革新家周韶华是中国画气势派的开宗创派者。
    如果说《大河寻源》系列画是周韶华的文化寻根之旅,那么2006年,周韶华创作的《荆楚狂歌》可谓是对长江文化的追慕。周老说:“中国的历史,其实是两河文化——黄河文化和长江文化。而长江文化又以荆楚文化最具代表性。我解放后一直在湖北工作,创作《荆楚狂歌》就是对楚文化精神与理想的一种追慕。”在《荆楚狂歌》系列画中,周韶华先生以上古楚文化为素材创作了55鸿篇巨制,充分表现了楚人与宇宙无间,与天地合和的文化意识。
“我是大海之子”

    “大海啊,大海,我的故乡。”这是一句饱含深情的歌词。面向大海,可开阔胸怀,画大海,可眷恋故乡。周老说他是大海的儿子,创作大海系列画是他于大海久储心中的一种激情的迸发。于是,在长江“战役”后第二年,周韶华先生的大海“战役”又紧锣密鼓地打响了。
    周韶华先生在酝酿了20多年后,于2007年在山东威海刘公岛作了2个月的写生和创作,共创作国画作品100余件。作品较以往的黄河和长江系列有所不同,此次的大海系列除小数写实作品外,大多以抽象为主,或表现大海的汹涌澎湃,或表现大海的深沉静谧,幅面巨大、气势雄伟而内蕴深厚。周老提高嗓门,精神抖擞地说:“大海连接着五洲四海,亘古不变却胸怀博大,表现大海就是表现一位艺术家对宇宙人生的思考与探索。这次的大海系列大多为抽象画,是对时空和思维空间的概括,是对一种精神状态和想象状态的写实。”
    记者得知,今年4月份,周老的家乡山东将为他出版3本大画集,而10月份,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周韶华先生将在山东、湖北、北京举办《大海之子》的大型巡回画展。提及画展,周老说,因为作品篇幅巨大,今年的展览预计展出60件左右,目前正在进行一些后续的完善和整理工作。
    我们相信,周老大海系列画的展出,将会使中国画气势派开创者的地位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也将为中国画的创新带来一场新的革命!
让笔墨沉淀

    周韶华先生在画大海之余,又以书法手稿的形式创作了118首诗稿,也将在画展时展出,并结集出版。
     “您为什么想到要写诗?”记者问。
    “中国画能有如此优美的意境和旺盛的生命力,是因为画中有诗,诗中有画。把文化和书法引入到中国画中,能使中国画气韵更加生动。但由于种种原因,解放后,我们对民族优秀的传统放弃得太多。当前的画家,国画、诗文和书法皆擅的实在太少,在这一点上,我也感到自己是一个艺术上的‘残疾人’,创作这些诗稿,尽管在格律上没达到运用自如,但在学习中我希望自己能很好地补上这一课!”周韶华先生谦虚地说。
     王维是唐代山水田园派诗的开创者。他主张“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周老力求将诗书画融为一体或者说是臻至一种高境界的观点,对于当下国画界的创作实在是开了一剂良方。
    谈到诗作创作,周老说:“我主张‘言志为本,感人为用’。2007下半年开始,在创作大海系列画中,我对人生、大海、艺术创作有了许多新的体验和感悟。原本作为《大海之子》的配画诗,经过思考,决定以书法手稿的形式单独创作出来,以求相得益彰。”采访结束之际,记者有幸先睹了周韶华先生《大海之子》的部分作品和诗稿,惊喜之余,记者在想,周老在经过笔墨的沉淀之后,必将再迎来人生的下一个创作高峰!
3#
 楼主| 发表于 2008-9-21 06:41:21 | 只看该作者
[img=http://www.zgsd.cc/attachments/month_0804/20080415_5c654efa77d4cbcfa077dv2R5tUdQnkj.jpg]周韶华先生在创作1.JPG[/img]
4#
 楼主| 发表于 2008-9-21 06:42:17 | 只看该作者
[img=http://www.zgsd.cc/attachments/month_0804/20080415_a48a3560551976fab3acBmTuBMiQOIKB.jpg]周韶华先生在创作2.JPG[/img]
5#
 楼主| 发表于 2008-9-21 06:43:44 | 只看该作者
赵志成与周韶华[img=http://www.zgsd.cc/attachments/month_0804/20080415_f5a3945e4e107bdbce0coKfEbPJinndj.jpg]本报记者赵志成与周韶华先生.JPG[/img]
6#
 楼主| 发表于 2008-9-21 06:44:43 | 只看该作者
[img=http://www.zgsd.cc/attachments/month_0804/20080415_9d8967552a245a5857adX82SxWIjowSM.jpg]调整大小 1.JPG[/img]
7#
 楼主| 发表于 2008-9-21 06:45:50 | 只看该作者
[img=http://www.zgsd.cc/attachments/month_0804/20080415_c832d30c1302da4bb879jj2mYZnEWQ8r.jpg]调整大小 6.JPG[/img]
8#
 楼主| 发表于 2008-9-21 06:47:11 | 只看该作者
[img=http://www.zgsd.cc/attachments/month_0804/20080415_ee120df7c47a753ff2389GsSWxKHCU42.jpg]调整大小 IMG_0763.JPG[/img]
9#
 楼主| 发表于 2008-9-21 06:48:42 | 只看该作者
[img=http://www.zgsd.cc/attachments/month_0804/20080415_ca78aac9d012528dcc45GTcOMPDJY2Gd.jpg]调整大小 作品二惬意新雨后山水有清音从来不复制栽树要栽根.JPG[/im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10 05:09 , Processed in 0.08086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