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管季超07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理,应在含而不露中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1-6-8 11:09:18 | 只看该作者
  袖手于前  疾书于后

                                   孙长江

写议论文,构思尤为重要。下笔之初,把该想的、要想的、能想的都想好了,剩下的的就只是愉快的行文和行文的愉快了。

首先该想的还是老生常谈的立意。一篇成功的议论文,立意一定要准,准,才安全。何谓“准”?准,指的是不仅要符合命题者的要求,还必须符合时代的要求。刚刚结束的2002年的高考作文命题,要求考生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就有很多考生因为立意不准而留下了终身遗憾。在他们的文章中也谈到了我们的“心灵”应该选择“付出”、“勇敢”、“理解”、“宽容”、“沟通”、“诚实”……但却在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上出了大问题。诚然,一个人的心灵在作出上述“选择”中的任何一个“选择”之后并且努力去做,人,都会变得高尚;人格,都会得到完善。但他们却没有想到,“选择”后的结果必须要与“对他人有利、对社会有利”,也就是你的选择必须要对处于危难境地的人有救助、对陷入困境中的人有帮助、对渴望正义的社会有补助……一句话,用生物学的一个术语叫“利他”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来谈,才符合本题目对我们的要求。

泰戈尔老人有一句很美的名言:“昨夜的风雨化做今晨记忆的金果。”聪明的人会把别人的失败与遗憾化为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写议论文在构思时,最应克服的就是把一个“似曾相识”的观点与立意,强加给有着特殊倾向的命题!

其次该想的是结构。议论文的结构,千变万变总是不离其“宗”的;即“引论”、“本论”和“结论”三个部分。引论,提出问题,也就是开头;本论,分析问题,属于文章的重心;结论,解决问题,也就是结尾。

开头一定要美,美的开头才抓人。清代学者李渔曾有过精美的阐述:“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人一见而惊,不忍去弃。”写议论文,能够夺人二目的开头方法是很多的,如“复述切题法”(将材料中的有效信息通过截取概述的方法复述一下)、“以事切题法”(将一个精彩的故事或事实铺写一下)、“引言切题法”(引用一句不仅恰如其分,而且你估摸着那引言一定会使老师感到眼前一亮,心头一喜)、“铺叙切题法”(一开篇先来上几句很抒情的话,或用“蓝天白云”烘托一下高远之志,或用“大海波涛”引出激荡之怀)等。总之,做人,如果“不择手段”那叫卑劣,而作文“不择手段”常常是最佳手段。

本论部分分两段或三段来展开,各构成一个“论证小单元”。大量的事实证明,这样安排结构是最容易获得效果的。“论证小单元”用一个图示来表示,如下:

提引语:分析题旨,提引出观点立意中的“关键词”

          例1  用语要简洁有力,扣合关键词

          例2  句式与上一句要大体一致

排比举例  例3  前两例如果还有几分虚化,此句一定要实实在在

          例4         如果“兴犹未尽”,该例的句式有点变化为最佳

          例5         ……

结语:借例再发挥几句,为本段文字作一小结

运用这样的方法写成的优秀范例举不胜举。在此,只举一例。笔者的一个学生在论证“人,不要因为自己的力量微弱,自己的所作所为面对着强大的困难而显得微不足道,于是就轻易放弃而不去做”这样一个观点时,如是写道:

漆黑的午夜,黑暗像恶魔一般强大,然而不要嫌自己蜡烛的光太微弱,请献出你的一份光,它至少可以照亮一方天;积雪的荒原,寒冷似乎是无法战胜的敌人,可是不必嫌你怀里的火种太渺小,请献出你的一份热,它至少可以化解一块冰;祖国、民族的事业同样困难重重,它需要每一个人都献出自己的一份力,化做一双巨手,推动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历史的丰碑上,记载着多少英雄儿女,他们都在祖国最需要的一刻,奉献出了自己的光和热。主张维新变法的谭嗣同献出了,他虽未能解决社会的危机,但却以“变法流血,请自嗣同始”的牺牲精神唤起了有识之士;仗剑去国的秋瑾女士献出了,她虽也未能将深爱着的祖国拯救于水火之中,却也为前仆后继、救亡图存的历史篇章写进了光辉的一笔;抗战困难时期的边区军民也献出了,正是他们“用一辆辆独轮车推出了抗战的胜利”,推出了新中国的诞生。历史的座座丰碑都昭示着:没有民族力每一个分子那或大或小的力量,所有民族的伟业都将成为难圆的美梦!

结尾,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一般地说,在写作伊始是很难描摹出它的“形象”的。前苏联作家阿·托尔斯泰曾讲过:“作家所写的常常不是事先所想好了的。”指的也许就是这吧。因此,在构思的时候,不要老是想着结尾的事。因为好的结尾是在自我激励、自我激发,在情绪高涨的时刻自然而然中诞生的。
12#
 楼主| 发表于 2011-6-8 11:10:08 | 只看该作者
  扣题是有技巧的

                                       孙长江

【写作导航】

曾经被毕业班的学生们邀请到太阳岛欢笑了一天。我永远也忘不了那天的“遭际”和那遭际留给我的启示。就要上船了,我顺嘴问了句“同学们,你们想吃什么?”“鸡翅!”五十几人异口同声地喊道。无奈,我只好按人头给每人买了一个鸡翅;刚刚还算富有的我,转瞬间,阮囊羞涩起来。于是一个“报复”一下这些可爱的饕餮者们的计划也在瞬间跃出我的脑际。我指着路旁花坛里的花问道:“那叫什么花?”“红花!”同样的异口同声。我又指着另一蓬花问道:“那又叫什么花?”“紫花!”仍旧是孩子们在捉弄人时的“异口同声”。“得了!”我故意恼怒地说,“不问你们了!我全认识了,看,那叫黄花,那叫白花,那……”于是我告诉他们说那红的叫仙客来,紫的是矢车菊,黄的名叫万寿菊,白的……忽然一个启发就就在我的头脑中燃烧起来:写作文,必须扣题,这扣题跟我的这次遭际多么相似啊!审题正确,也只能像我的那些可爱的学生们只说得出花的颜色,却不知道它们的“名字”一样;如果说审题不正确,总是偏,抑或因为总想标新立异,“石破天惊动秋雨”,却把鹤顶红说成了美人蕉,把波斯菊说成了蝴蝶兰,是写作的“大敌“,那么审题正确了,而在行文时却不能扣合到“黄花魁”、“泼墨紫”上,那则是要饱尝“为山九刃,功亏一篑”的痛惋与遗憾的事了。

那么如何扣题呢?

首先,在文章的开头,一定要力争用最准确最精辟最优美的文字提出你的观点来。这很重要,李笠翁所谓的“金声掷地”指的就是这吧!

笔者曾给学生们命过一个题目:气象学家发现,全球气候是一个十分敏感的复杂系统。一个地方很小的一点变化都可能在其他地方引起巨大的变化。例如在巴西的一只蝴蝶扇动翅膀的气流可能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有人把这种现象称之为“蝴蝶效应”。生活中,这种“蝴蝶效应”比比皆是。

请你以“生活中的‘蝴蝶效应”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蝴蝶效应”到底和我们生活中的什么事物能发生联系呢?可以说,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审题都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从只是巴西的一只蝴蝶扇动翅膀是决不能使得美国得克萨西州发生龙卷风的,而是它发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力”,经过传播,在传播的过程中影响着其他事物,最终才使得……我们完全可以把观点确立在“连锁反应”上;从美国德克萨斯州之所以发生了龙卷风,是因为无数微小的“力”不断积聚的结果的角度,我们可以得出“积累的重要性”这样一个论题;换个角度,巴西蝴蝶扇动翅膀并非是为了在美国德克萨斯州掀起一场龙卷风,它不过就是为了生存而努力地扇动着翅膀的角度,我们得出许多巨大的成功都是在经过了千辛万苦的努力,那努力的每一天都是枯燥而乏味的,但你坚持坚守着自己的追求,终于会迎来“那人竟在灯火阑珊处”的巨大成功的结论,应该是不困难的事吧?笔者的一个学生在正确的审题之后,挥洒开笔墨,写出了下面一个扣题很准也很精辟,文字也够优美的开头:

每天我们步履匆匆地走着,有谁知道哪一步踏在了历史的脉搏上呢?就像南美一只只振翅的蝴蝶,却偏偏有一天掀起了另一个半球的飓风;又像山穷水尽的哥伦布,只沉浸于新生与新大陆之间。却偶然成为新生活与新时代的开拓者;还有日日画鸡蛋的那个顽童,竟然有一天画出了文艺复兴的高潮。执着的人往往不求垂青,而历史总不忘记给他机遇;人生之路看似周而复始,缺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自己的涅磐———世间大抵如此。

其次,在安排文章结构时,多运用一下笔者历来所倡导的“总-分-总,分写时采用并列式结构”模式,扣题是最“容易”的事了。开头、结尾,一个总领,一个总括,文章的主体部分来上三个语段,要嘛在每一段的开头,独立成段,来上一句话,让它成为提挈语,“领导”出一个或几个事例;要嘛在每一段的结尾,也独立成段地来上一句话,让它作为结语,为上文做一个收束。

笔者还曾给学生们名过一个题目:

树的年轮,一圈一圈……是夸父赤足刻下的脚印?是春蚕银丝纺织的花环?是历史留下的印痕?是风雷灌制的唱片?树的年轮,引我浮想联翩……

笔者一个学生,就按照笔者的导引,写成了下面的文章。(请注意划线句,那可都是在扣题呢!

                     活过,痛过,不曾悔过

                           高二学生  王诗添

年轮,是流逝的岁月重重地刻在你心上的圈圈伤疤吧,亲爱的树,你疼吗?

你说:疼!可是即便是这样,你却依旧选择了将自己生命的印记深刻在那里,你不后悔,你选择了用这样坚毅的方式向后人诠释永恒。

一句“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你,文天祥便化作了永恒的丰碑,矗立在了历史长河的大堤之上;任波涛汹涌,任大浪淘沙,没有什么能淡却你耀眼的光芒。于是,读中华史册,我们肃然于泱泱华夏,有你——凛然一身正气,浩然一腔热血的大英雄!

你活过。你痛过。你不后悔。因为我们看到了你那带血的年轮!

一句“刚正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是对你的浩叹吧!“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对历史,你是虔诚严肃的记录者;“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对良心,你是一个真正可以用伟大来称谓的人!你肩扛着比泰山还重的使命与责任,于是,你选择了世上再也没有比它更让人难以接受的痛!

你活过。你痛过。你不后悔。因为我们看到了你那喷火的年轮!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可是李大钊对你的赞誉?鲁迅,一个永远不会被历史淡去的伟大的名字!“何期泪落江南雨,又为斯民哭健儿”,“曾惊秋肃临天下,敢遣春温上笔端”,你以笔为投枪,为匕首,迎着血雨腥风,在“寂寞里奔驰”的身影,已化作一个伟大民族的精魂!“岂有豪情似旧时”、“挈妇将雏鬓有丝”,但你仍旧在呐喊着!

你活过。你痛过。你不后悔。因为我们看到了你那用“呐喊”喊出的不朽年轮!

所有的“你们”啊,仿佛都在用坚强,用壮烈,用无畏无惧的声音在对我们说:

我活过;是挺直了腰杆般地活过。

我痛过;是刻骨铭心笨地痛过。

但我从不后悔;请数一数我的年轮吧,一圈,两圈……没有哪一圈不在宣示着我对生命的执著!

【题目展示】

两个人一起去海边旅游,看见海上有一座小岛,其中一个人梦见岛上的茶树下埋着一坛黄金,但他不相信这是真的。另一个人买了他的梦,去小岛上寻找,经过很多年,最后终于得到了那坛金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要有梦想。有梦想,才能有目标、有方向。才能有动力、有激情。然而做梦毕竟还不够,还要认认真真的去实践,那个最终得到金子的人就是经过多年的苦苦追寻才如愿以偿的。请结合现实生活,以“梦想与实践”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注意〕① 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寓言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 立意自定。③ 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④ 题目自拟。⑤ 不少于800 字。⑥ 不得抄袭。

题目命完之后,不久,就有一个“编外学生”交给我一篇作文,说不是她写的,是从网上找来的;我迫不及待地往下看了,一旁的她还在说着,说这篇作文“咋看咋别扭”,但自己就是找不到让自己感到别扭的到底是什么……她说着,我也看完了。“题目不好,俗气!”我说,语气一定很吓人,“改成‘岭峻壮人心’!”“嗯。好多了!”被吓着了的她还是明白了我的意思,“题目‘狠’点”。“还有吗?”她不住地点着头,又问道。“开头也不好!应该删掉那个生硬的所谓‘题记’,还有运用‘释义切题法’所写的没滋没味可有可无的开头。”“还有吗?”我知道她不断发问的“还有”中的潜台词就是“还有别扭的地方吗”。“最别扭的就是文中的两个例子都与实践无关,并且扣题尤为不好……”“那怎么改呢?”她满含着对我的期待,“虔诚”地叨咕着。“推翻重写!”于是,我与我的学生合作写成了《岭峻壮人心》一文。请大家先来看并非因为我很“武断”给彻底“帕斯”了的如今还在网上戕害着许多中学生的反面例文,然后再看虽不敢说最好但在用例与扣题上绝对没有问题的“师生合作章”(注意后者中划线的句子)。

                              理想+实践=成功

拥有理想,就拥了一半成功,理想加实践,才是最完美的成功。

                                                ——题记

什么是“理想”?翻开字典,字典上说:理想就是指对未来的合理的想象或希望。

什么是“理想”?我去问太阳,太阳说,理想就是光芒;我去问高山,高山说理想就是坚守;我问大海,大海说,理想就是奋斗;我问小草,小草说,理想就是奉献。

因为有了理想,黑夜中的行人有了照亮前进之路的明灯;因为有了理想,茫茫大海中的泊船游了停泊的港口;因为有了理想,孤独寂寞的人感到了世界的温暖,重新树立起对生活的信心。

那要怎样才能实现心中的理想,为理想而奋斗呢?

李大钊说:实现理想,就要不出卖灵魂。李大钊是我党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人,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在敌人的枪眼下,李大钊毫不畏惧,始终充满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而后革命必胜的信念。面对敌人的各种酷刑,李大钊大义凛然,愤慨陈词:“宁可头断血流,决不出卖灵魂。”即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这位可敬的革命伟人仍在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

江姐说:“实现理想,就要有钢铁般的意志。”江竹筠,一位负责中共重庆委机关《挺近报》的联络人,由于叛徒的出卖,江竹筠不幸被捕,被送到重庆“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的杂志、渣滓洞监狱。在狱中,江竹筠受尽了国民党的各种酷刑、老虎凳、吊绳、带刺的钢鞭、撬杠……甚至竹签钉入十指,江竹筠始终坚贞不屈“毒刑拷打,那是大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

理想必须通过实践才能实现。实践创造理想,没有实践的理想,只是一句毫无意义的空话。虽然理想的道路崎岖坎坷,但是只要我们心存理想,靠自己的力量,踏实地走好每一步,就一定实践心中的理想。在你到达理想的彼岸后,回头望过去的一瞬间,你会发现,原来,实现理想的路程,



                                      岭峻壮人心

抟扶摇直上九万里,那是鹰隼的理想;敢将青葱笑天涯,那是松柏的追求;东风夜放艳池塘,那是芙蕖的雄心……人,也各有各的志向,“岭峻壮人心”嘛!正是在这理想、追求、雄心的指引下,雨空中盘旋着刚毅,黄山上倔强着风采,池塘里摇曳着蕴藉……历史的平畴上才耸立起无数令我们不得不肃然的巨峰!

想要将心中的理想、志向不再成为遥不可及的梦幻吗,告诉你一个不是秘密的秘密,那就是“理想+实践=成功”!

一介书生,东渡扶桑,在那个狂妄的年纪心中就沸腾起一个狂妄的梦幻:读四千部珍本小说,做一代小说宗师。梦比天大,山比心小!于是,在暗淡的灯下,如饥饿的人扑向了面包一样,孜孜矻矻,如啃如嚼一般,在外文原版小说汇成的汪洋中,为梦想成真艰难而愉快地遨游着;然后伏于案头,如焊如凝一般,指挥着冷漠的汉字,让它们每一个字都微笑起来,每一句话都热情起来……于是,在这世间才有了着实把“寂寞新文苑”撼呆了的《沉沦》、《迟桂花》、《银灰色的死》等不朽的建树。

他,郁达夫,是深知圆梦的秘诀的,那就是“理想≠空想”,一切都必须付诸实践。

一个“差生”,开除出校,在那个谁都可能自暴自弃的年纪的小小的他的心中却蒸腾着一个又一个伟大的梦想:要驱逐黑夜,捧给人类能照彻黑暗的一轮新的太阳;要把美妙的乐音留住,让大师们的风采不再只是瞬间……梦比地阔,峰比心小!于是,在从未有人开垦过的不毛之地上,开始了艰辛与愉快的最初的耕耘!于是,夜晚变得璀璨,永远告别了阴森可怖;至今我们仍能聆听着《蓝色的多瑙河》、《夏天里最后一朵玫瑰》,在曼妙中体味着耕耘的力量。

他,爱迪生,是深谙成功的秘诀的,那就是“成功=摒弃空想”,一切都取决于实践。

一个草民,心比天高,精通音律,擅长下棋,还写过小说《述异记》。但他心中的梦却没有停留在“梦里行了千万里,醒来依旧在床上”狂想的软榻之上。实践,实践,再实践!终于有了被一向傲慢的外国人不得不赞誉为“祖率”圆周率不等式:3.1415926<π<3.1415927;这一记录直到一千多年后才由15世纪的阿拉伯数学家阿尔·卡西以17位有效数字打破。还不仅如此,经过了究竟多少次的实践,没人算过,但中国却有了可以警人警世的“实体座右铭”“欹器”。器内没有水的时候,它是倾斜的;注水量中时,它就直立起来;如果水满了,它又会倒向一边,水就流淌了出去。难怪当年在鲁桓公的庙里见到了它,会感喟道:“吁!乌有满而不覆者哉!”至今仍回响在我们耳畔,成为永远的告诫。

他,祖冲之,一定也是深通成功的秘诀的,那就是“理想+实践=成功”,没有实践,一切理想都将是海市蜃楼。

万里云空,大鹏傲游于其间,我终于懂了是风雨中的摔打使它的理想不再是梦;层峦耸翠,松柏参天,我终于知晓是勇于向霜雪雷霆说“不”的精神使它的理想成为了现实;荷花怒放,馨香四溢,我终于悟到了是它对淤泥的蔑视最终“化腐朽为神奇”,使它的理想远离了飘渺的海市……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个秘诀吧:“理想+实践=成功”!
13#
 楼主| 发表于 2011-6-8 11:10:58 | 只看该作者
命题类型及对策

                                    孙长江

高考作文命题的题型千变万化,但千变万化不离其宗;纵观一下历年的高考作文命题,我们会惊异地发现,变幻不定的题目中,确有着可以掌握的规律在。那规律是什么呢?怎样才能掌握这规律,面对着变化不定的作文题目不仅能做到方寸不乱,坦然自若,而且能够从容不迫地写出自己满意的作文来呢?

本讲要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高考命题,无非以下五种类型:

(一)由此及彼型

这一类题目的特点是,考生们必须要由题目中所规定的“此”,联想

到(或联系到)与“此”相类的别一事物“彼”;“此”,是题目中给定的已知条件──某一个具体事物:或一段文字,或一则寓言,或一幅漫画,或一篇哲理盎然的诗作……“彼”,指的是由这一具体事物所必然也必须产生的联想。“此”,是联想的根据,而“彼”,不仅是联想的结果,而且是文章要展开议论,抑或是要展开抒情的重心,“此”,规定着联想思维的方向、范围,尽管,不同的人,面对着同一个“此”,从不同的角度,可见仁见智,但切记,不管那“彼”是“仁”,抑或是“智”,都必须是由“此”而必然引发出来的。离开了“此”规定的方向、范围,而大谈其“仁”、其“智”,即使谈得天花乱坠,也只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同样,写作此类题目时,如果注意不到必须由“此”而及“彼”,并将文章的中心放在“彼”上,而是一味地就“此”而写“此”,那自然也只能是误入歧途了。

一九八六年的高考文题是《树木·森林·气候》,如果考生只在这

正题上兜圈子,写成了“植树造林,造福子孙,维护生态平衡,这在审题上就误入了歧途。必须由“此”及“彼”,既要遵从这一题目中“此”的规定,同时又不停留在“此”,在这一题目中,“此”,由三个概念组成(即,三个具体事物):树木、森林、气候,审题时,也就必须由这三个概念之间已经构成的内在联系,自然地联想到与之有着相类的内在联系的别一事物,不是吗,一株小树,力量微弱,不能改变气候;森林一片,力大无比,足使气候改观。自然现象如此,社会生活又如何呢?一个人的力量再大也是有限的,而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要想国富民强,全民族的每一个分子都必须发挥出各自的力量……这样一联系,自然完成了一个由此及彼的思辩过程。由树木而个人,由森林而集体,由改变气候而联想到国富民强,说穿了,就是由自然现象(“此”)而联系到社会生活(“彼”)。这就是由此及彼型试题的一个特征。

再比如,有这样一则材料:

“那冰雪也要吗?”

春风说:“也要。”她反复地温存地抚摸那冰雪,不顾那炙人的阴寒。

啊,冰雪化成水了。有的回流在纤长的绿柳丝里,有的回流在桃花粉红的瓣上,有的在涡轮机上笑得那么响……

面对着这样一篇散文诗,如果对材料的性质不理解,并未意识到这是一则必须由此及彼的材料,于是大写特写起春风、流水、柳丝、桃花……美则美矣,然充其量不过是一篇风花雪月、无病呻吟之作。要知道,更应想到,题目中的春风、冰雪、流水,以及柳丝、桃花……它们是“此”,是联想生发的根据,在它们的背后都隐含着一个有待考生们去开掘、去联想的“彼”在;必须挖到它。而要挖到它,又不能凭空杜撰,必须通过对这几个已知的条件之间的内部联系的分析入手,方可见到那“彼”。请看下面两个图示:

第一图示:



?                                  ?

?   彼     此           此    彼   ?

?         春风         冰雪        ?

?                                  ?





从这图示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春风与冰雪,作为“此”,是已知条件,而“彼”,却是需要考生们通过对“春风化冰雪,而冰雪一旦融化之后,又立刻会使柳绿桃红”这一内部联系的分析后,作出正确的联想,方可得到。可以这样讲,谁能尽快地将那些未知的问号变成与已知的“此”既相类又有别的“彼”,谁的文章在审题立意上才可能成功。



第二图示:

管教人员                       失  足  者          柳绿

老    师      春风    冰雪     差      生    融化  桃红

领 导者                       带刺的人材          笑

全 社会                       ……                ……



从这图示中,我们更清楚地看到了一个由此及彼、由自然而社会的审题全过程。春风化冰融血,首先“春风”得具有博大的胸怀、超凡的胆识、强烈的自信;由此及彼,它──“春风”,与那些尽心竭力改造失足青少年的管教人员、那些“要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阳光”的老师、那些容得下一切人材(包括带刺的人材)的各级领导者……有着怎样的相似之处啊!那“冰雪”呢?不言自明。

由此及彼,就是这样。“此”永远是联想的根据,联想的原点,既不能弃之不顾,又不能就“此”写“此”,“彼”既是联想的结果,又是文章的重心。不能离开了“此”而求“彼”,也不能一谈起“彼”,就切断了与“此”的联系。打个比方,“此”就好比一个人,却有意隐去了他的影子,目的就是让考生们将那影子找回来,描摹出来……至此,我们再用“形影不离”这一成语来概括“此”与“彼”的关系,也许就更易于理解和接受了。






还记得八三年的高考文题吗?那是一幅漫画,如下页左图:漫画上的人和事,就是由此及彼的“此”,是已知条件,而“彼”就隐含在其中。题目向考生们规定了些什么呢?考生们又该从这些规定了的已知条件中开掘到什么,才能产生正确的联想呢?

毫无疑问,“读”懂了“此”,是产生正确联想的前提。请看,画面上,一个人在挖井,挖了一眼又一眼,有的深,有的浅,有的只差一锹便可见水……可画面上的那位老兄对此却浑然不觉,高叫一声:“这地方没水!”愤然离去。这就是这幅漫画提供给考生们的已知条件。已知条件,规定了思维的方向和范围,却并不意味着考生们因此就可以“原地踏步”,就“挖井”而谈“挖井”。必须由如此“挖井”联想到与之相类似的另一种“挖井”;画面上“挖井”是“形”,那另一种“挖井”才是“影”,由此及彼,就是不能只见“形”来不见“影”,更不能“影”“形”不一。“影”“形”不一,是跑题。画面上,那老兄挖了一眼又一眼,由此推知,“挖井人”十分辛苦,为挖成一眼井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于是把观点立在了“吃水莫忘打井人”上,这,显然是没读懂画面,因而“影”“形”不一,跑题了。其实,只要稍微用一下心,读懂画面,是不困难的。

从画面上,我们很清楚地看到那老兄的每一眼井下都有水,可他为什么就没有挖到水呢?原因就在于他没有坚持下去,而是浅尝辄止,因而总是半途而废……因而空有挖井之名,而无挖井之实。

这就是开掘。只有开掘到了“此”中的内涵,再展开联想,那隐含在“此”中的“彼”,才能够清晰地展现在我们眼前。

这一类型的题目,可以说是不胜枚举的。要想在考场那特殊的氛围里写出象样的文章来,只有在平时加大审题立意的训练密度,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一则材料进行多侧面的分析,既要顾“此”,又不失“彼”;一般地说,“此”,暗示着、启发着“彼”,而“彼”则应深化、升华“此”,二者形影不离……相信,经过这样严格而规范的训练,用不了多久,自会发现自己已经具备了这样一种本领:一个陌生的命题兀然出现在面前,材料中总有一些对于材料是必要的交待,而对于立意却属于干扰性的信息,在缺乏高密度训练因而思维层次浅而乱的同学陷入五里雾中挣脱不出时,你却能够很快排除干扰,理清思路,完成那由此及彼的思维全过程。

有这样一则材料,也是看图作文。一幅漫画,如下图:画面上,一头小牛,被困于一位肩掮着犁的农夫与一位身着马甲、鼻上架着副眼镜看似学者的老者之间。老者手执牛尾巴,振振有词道:“不会耕田,怎能下田?”那农夫则据理力争道:“不让下田,怎会耕田?”这,就是画面提供给我们的信息,也就是“此”。那么,“彼”在何处?“此”对于“彼”又有着怎样的暗示与启发呢?而“彼”又该如何深化、升华这“此”呢?




























应该说,理清这一切,对于已经具有相当素养的中学生来说是不困难的。只要在农夫与老者之间,准确地判定出孰是孰非,问题就会迎刃而解的。一般地说,判断的结果也该是正确的。对于老者的作为应该否定,对于农夫的主张,不仅要肯定,而且应赞成。说认识到这一点不困难,实在是相对而言。因为材料中确有多余性的干扰信息。听那老者的言论:“不会耕田,怎能下田?”是很容易陷入五里雾里去的;年轻人,缺少知识,缺乏经验,委以重任,难免不惹出乱子……先积累知识、积累经验吧!其实,这听起来似乎在理的话,恰恰是节外生枝。要知道“任何比喻都是有缺欠的”(列宁语),由此及彼,关键是看“此”强调的是什么,而不应去捕捉“此”中的细枝末节,囿于它的干扰。

排除了这样的干扰,再来看画面,一切都明朗了。不是吗?老者对小牛下田这也不放心,那也信不着,这与现实生活中的有些领导在任用年轻人时的作为多么相象啊!“肩膀太嫩,经验太少,等等再说!”这在我们听来那般耳熟的言论与那老者的“不会耕田,怎能下田”又是何其相似!然而设想一下,能力果真会随着眼昏花头谢顶而产生吗?难道脸上的皱纹会带来才干、时光的流逝会带来经验吗?不,实践,只有实践,能增长人的才干,能给人带来经验。诚然,不要期待实践初始,就会成功。失败是难免,遭受挫折也是必然的,但不能因噎废食,而放弃实践,或者干脆剥夺掉实践的权利。对此,古人多有议论。古人说:“知之而不行,虽厚必困”强调的是“行”,“行”,就是实践;古人又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强调的还是“行”,而且是“躬行”,“躬行”,就是要亲自实践;古人还说:“一语不能行,万卷徒空虚”,是说饱学万卷书,目的在实践,可见实践的重要性。这一切,不正是那农夫所持的观点吗?

排除了干扰,不仅“此”变得明朗,而且对于“彼”的暗示与启发也变得明确。“彼”明确了,又自会不断地升华、深化“此”的暗示与启发。许多年轻的父母,对于子女,事无巨细,统统包办,究其原因,不也正如那老者一样:一百个不放心吗?试想长此以往,如此下去,日后的他们也能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吗?但怕到头来“种下龙种,收获跳蚤”(西方谚语),面对生活的风雨,他们只能交上一份令人悲哀的白卷!怎么办?放开那只会拽的手吧,把风雨、把阳光、把属于他们的一切,甚至,也许并非危言耸听,还应该把应该由他们承受的“灾难”一并还给他们!

请读下面两篇例文。

[例文1]

              放开手,老学究们

    看,那个肩扛着犁杖的农夫,手里牵着缰绳、寸步不让;那个身着马甲,鼻梁上架着眼镜的老学究死死拽住牛尾巴,竟不肯放松。老学究振振有词道:“不会耕田,怎能下田?”农夫不甘示弱道:“不让下田,怎会耕田?”两人争执不下,只可怜了中间那个小牛。我真想对那老学究大喊一声:“放开手!让小牛在耕田中学耕田吧。”

    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每一点点进步,每一个微小的成功,无不是先驱者们实践的结果。是第一只踏入平原的森林古猿揭开了人类历史的序幕;是第一个种粟的氏族──半坡氏族奠定了人类农业的原始基础;还有无数的第一个……倘没有这些不畏前途艰险勇于实践的第一个,人类社会怎能步入今日的文明!那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若不是建筑师的一砖一瓦的堆砌,不过是一张张美丽的图画;那夜晚给我们以光明的电灯,若非经过千百次的试验,也只能是爱迪生的一个美妙幻想;还有那稀松平常的西红柿,要不是那第一个冒死品尝的勇敢者,怕是直到今天仍旧栽在花盆里,供人观赏。人世间的哪一种发现,哪一份创造,哪一个成功里不浓缩着、记录着实践的功绩!那小牛迈向土地的第一步,就是实践的第一步,就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可是事情远非如此简单。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是前人实践的结果,刻在石上,印在书里流传后世。于是便也有了“书呆子”,便也有了“纸上谈兵”、“按图索骥”的一类成语。有人在《四书》、《五经》中转悠了一辈子,满口“之乎者也亦焉哉”,那口若悬河的赵括兵书是熟读了,可是长平一战四十万赵军被活埋;至于现代,吃着白面、大米,却不知小麦、水稻,理科大学高才生却不会安电灯,这样的事例更是屡见而不鲜。为什么?不就是过分地拘泥书本,轻视实践的结果吗?我想,那头“小牛”若跟着那位老学究,一定会成为“优秀的耕田理论家”,但却不会成为耕田的行家里手。

朋友,不要总是捧着书本,去看看可爱的世界;放松一下久握着笔杆的手,挺直那久伏于书案的腰杆,去实践,在实践中追求那成功的辉煌!(陈铁英)

[例文2]

                                       放开那只会“拽”的手吧

    一头小牛犊,被一位农民牵着去下田耕地,可谁知半路里偏偏杀出个程咬金,一位老先生,死死地拽住牛尾巴,说什么也不让下田,口里嚷着:“不会耕田,怎能下田?”看那情势,真有几分“舔犊情深”之意,颇令人感动。那农夫也真毫不相让,据理力争,一语道来:“不让下田,怎会耕田”,确令人茅塞顿开:实践,没有实践,怎出真知!

    实践出真知,这是一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无论古今中外,所有的知识都源于实践。实践,尤其是第一次的探索性实践,对于知识获得更起着决定作用。我们获得知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使主观符合客观的过程;那么,除了和客观世界接触,即实践之外,不可想象还能有什么方法可获得真知。不让牛犊下田,不让它自己去拉犁,难道站在牛棚里就能学会耕田吗?西方的天主教教士们闭上自己的眼睛,在头脑中为宇宙设计了十分完美的形式;然而十六世纪中叶,哥白尼通过长期的观测和运算,终于得到了“叛逆”的真理。其后,经过艰苦的斗争,不到一百几十年的时间,天主教的统治就土崩瓦解了。实践,只有实践,才能获得不可战胜的真理。

    诚然,实践总是要付出一定的代价的。在未了解客观世界之前,走向自由王国,总免不了要走些歪路,难免磕磕碰碰。美国的“挑战者”号一声巨响,五名优秀宇航员和上亿美元的投资便毁于一旦;但美国宇航局却并没有因此而胆怯、退缩,勇敢的步伐继续迈向太空。现在看看,飞往火星探测木星,那些手中握有第一手资料的哪一个不是那最先的实践者?而有些人,就偏偏把眼光盯在那些代价上,专牵“牛尾巴”。进行技术革新,前途未卜,拽住!探索国际新市场,风险太大,拽住!搞多种形式管理、经营,责任太大,拽住!拽住,拽住,就这么拽下去,国家何以发展,民族何以进步,我中华又何以振兴?“拽住”式领导,敬请深长思之!别人在“牵牛”,我们却在“拽住牛尾巴”,说到骨子里,无非是自己怯懦罢了。放开那只会“拽”的手吧,事可以成,业可以兴,国可以富!

    同学们,我们正处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我们有比以往任何时代都优越的条件,让我们勇敢地实践,勇敢地走向更广阔的自由王国。(娄刚)





(二)辩证思维型

    这一类命题,似乎是近年来才出现在高考试卷上,其实,无论是先前,还是从此往后,写做议论文,都是离不开辩证思维的。平时作文,同学们也经常要论到诸如:成功与失败、立志与成材、大与小、得与失、吸收与给予、自由与纪律、光明与黑暗……这样一些话题。这些话题本身就决定了同学们必须要用辨证的观点审题、来立意、来展开议论。

    不能想象,撇开了失败与成功的关系而空谈什么成功,也会写出说理严密的文章;同样不能想象的是,连失败是每一位欲求事业成功的人在奋进的途路上不可回避、也回避不了,必须战胜而又不易战胜的痛苦过程,都没有给予必要的揭示,却也能够完成一篇像模像样的文章。

立志与成材,虽不对立,但其间却蕴含着辨证关系。立志,是成材的前提,能否成材,还要看其它条件。立了志却并不意味着一定能成材;因为成材者确均为有志者,但决不能反过来说,凡有志者均能成大业……这就是辩证法。

   大与小,互相对立,但又相互依存。离开了“小”,奢谈“大”,毫无意义。撇开了“大”,只论“小”,同样无关宏旨。谈论“小”不容忽视,必须与“大”联系起来,否则便有“谨小慎微”之嫌;说“大”时,若不强调一下“小”是“大”的基础,忽视了“小”的作用,必将会“因小失大”,也必将导致立论漏洞百出。

    一九九零年高考作文命题的核心是“花与刺”,考生们必须针对着“花”与“刺”的关系来展开议论。离开了辩证法,几乎可以说是寸步难行的。首先得辨析、确定二者之间究竟存在着怎样一种关系,谁主谁次,谁轻谁重……运用辩证的观点进行分析,我们很快就可以得到结论。玫瑰的花与刺,是一对矛盾,可以说是水火不容的对立,但有趣的是,这一对矛盾却在同一株玫瑰身上统一了。由此,我们就既不能因玫瑰有刺,就矢口否认它花的艳丽芳香,同时也不能因为它花的芳艳,于是就视而不见那刺的存在。这是对二者之间辩证关系的分析,可以说是展开议论的基础。

    任何事物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总是与外界事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在写作本题时,如果看不到“花”与“刺”之间的联系,那么展开议论时必定举步为艰;同时,如若把目光紧盯在“花”与“刺”上,而注意不到这“花”这“刺”同其它事物的联系,压根儿想不到还须由此及彼,那么,硬写出来的文章,轻则不符合要求,重则根本就无法将思维深入一步。为了把问题说得更为透彻些,请先看下面图示。











           花          玫瑰           刺         





               美           生活           丑





              长处          人材           短处





              营养        传统文化         渣滓





              精华        西方文化         糟粕





               ?           ……            ?

    从图示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由玫瑰的花与刺,能够也必然应与外界发生的联系。花与刺,是一对矛盾,在玫瑰身上统一了。美与丑,是一对矛盾,在生活的长河中统一了。长处与短处,也是一对矛盾,在人才身上却也达到了和谐统一。同样,营养与渣滓、精华与糟粕……这样一些水火难容的矛盾,不也在传统文化、西方文化中统一起来了吗?由此及彼,由玫瑰的花与刺,自然地联系到了生活中的美与丑、人材身上的长处与短处、传统文化中的营养与渣滓、西方文化的精华与糟粕……之所以能够产生这般丰富而严密的联想,不能不说是得益于辩证思维的。

    换个角度说,对于这一类强调辩证思维的题型,考生们是必须要运用辩证思维来解题、来开展议论的。否则在展开议论时,必将左支右出,按住了芝麻却逃走了西瓜。

    一九九一年的高考命题为《近墨者黑》,或《近墨者未必黑》,也属于强调辩证思维型。说的明白些,此命题强调的是对主、客观关系的辨析。近墨,是客观条件;同为“近墨”,有人“黑”,有人却“不黑”,原因何在?那则要看人的主观意志如何了。意志薄弱者,主观条件差,因而客观上“近墨”这一条件便通过主观上“薄弱”这弱点起了作用,于是乎“黑”了;意志坚定者,主观条件好,因而客观上虽“近墨”却能够“不黑”。不是这样吗?南京路上好八连,身居闹市,一尘不染,“拒腐蚀,永不沾”,不就是由于自身素质好,因而虽“近墨”而“不黑”的典范吗?许多无产阶级革命家,出身与剥削阶级家庭,可以说耳濡目染皆是“墨”了吧?可是他们能够“出淤泥而不染”,起而抗争,成为漆黑如“墨”的旧世界的掘墓人!又有多少莘莘学子远渡重洋,置身于别一国度、别一情调、别一意识形态之中,要抵抗住那香风毒雾的诱惑,需要怎样的意志啊!俗话说:“脚正不怕鞋歪”,“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说的也正是这个意思。“近墨”,永远只是客观条件,只是“黑”与“不黑”的一个外因,而主观意志才是“变”与“不变”的根据。

    换个角度再看,意志薄弱者,即便不“近墨”,“黑”“不黑”呢?我们相信,凡意志薄弱者,必然经不住“黑”之诱惑,即使不“近墨”,他们也必将移自家“楼台”以“近墨”而“黑”的。而意志坚定者,却能够化腐朽为神奇,在“近墨”的环境中,使自己的意志得到更深刻的锤炼的。

    以上议论,如果说还切题还精当的话,那也只能证明一点,掌握了辩证法,抑或说,有一点辩证法常识,对于考生们来说,不仅能够正确地理解题意,而且更能够迅速地展开思路,左右逢源,写出周密严谨的文字来。

泰戈尔老人说:“昨夜的风雨化了今晨记忆的金果。”如果说先前对辩证思维在议论文中能起到的积极作用还缺乏认识,在写作过程中,还未达到较熟练地运用辩证思维来展开分析,一句话,就是在写此类题目时,曾经吃过苦头,那么,从现在开始,有意识地选择一些辩证思维型的题目来练练笔,就不仅是必要,而且是必须的了。

    有这样一个题目:《吸收与给予》。而对这一题目,如何选择突破口,确定立意呢?

思维浅的同学,最易犯的毛病就是对于具体题目往往不加以具体分析,而对任何一个题目,他们都有一种“似曾相识感”;一见到“吸收与给予”,思路立刻跑道了“索取与奉献”上。诚然,吸收与索取,给予与奉献,确有几分相似,但相似决不是等同。此刻,运用一下辩证思维对每组中的两个概念间的关系进行分析,问题立刻明朗。不是吗,“索取”与“奉献”,是截然对立的矛盾关系,而“吸收”与“给予”之间,存在着的则是条件与目的的关系;前者对立,后者依附,怎容混淆?进一步分析,问题会更加明朗。我们会很快发现,在什么情况下“吸收”与“给予”和“索取”与“奉献”间才发生联系。

    给予是目的,吸收是以给予为前提的条件;要给予,必须吸收,不吸收就无法给予。只吸收,不给予,那才叫“索取”;既吸收,又给予,这才与“奉献”发生联系;因为,索取者以索取为目的,而吸收者则是在吸收中不断地壮大完善、丰富自己,为了给予,为了更好的给予,而必须吸收。可以这样讲,除了辩证思维,再没有什么方法,能够使我们的眼前现出这般悦目的曙光了。还不仅如此,辩证思维还可以将我们的思路不断地引向深入,直到完成一个严密的思辩过程。

     罗曼·罗兰讲过:“要想送给别人阳光,首先自己心里得有阳光。”“心理有阳光”,阳光哪里来?除了吸收,还能是什么?要想不断的给予他人以阳光,就必须不断地吸收阳光。这道理还难以理解和接受吗?朱熹不是也讲过:“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吗?给予,实际上就是“输出”,要“输出”,就必须先“输入”;“输入”多,“输出”必多;要想不断地“输出”,只有不断地“输入”,只“输出”,不“输入”,不仅不是“奉献”,而且“输出”者不久就会枯竭,一个身无长技的人,却高叫着要给予社会、人类点什么,此人除了头脑发热还能是什么呢?胸无点墨,却终日幻想着有朝一日捧出一部惊世巨著,这也只能是痴人说梦而已。要“输出”,要给予,就必须有真才实学,真才实学哪里来?吸收,再吸收;输入,输入,再输入!

从再高的层次上再来看吸收与给予,我们更会发现,给予,并不是你、我、他──我们每一个人情愿的事,而是一种义不容辞必须履行的责任和义务;为了更好地尽这个责任和义务,我们每一个人也就必须要吸收。此刻,我们再来重新审视这“吸收”,这“吸收”与“索取”之间的天壤之别岂不是昭然若揭了吗?

总之,生活处处有辩证,离开了辩证,我们对问题的认识有局限性,对问题的分析也必然不会深透。还是学点辩证法吧!

请读下面两篇同题例文。

[例文1]

                                       吸收与给予



    阳光明媚,几缕微风拂过,树影婆娑。望几眼那浓绿的枝头,生机勃勃,好不让人心旷神怡。这绿色的树木,使大地充满生气,为自然调节气候。然而你可知道,为了这一切,一棵不大的白杨,一昼夜吸收的水分就有五公分之多。只有顽强的吸收之后,才有绿树无私的给予。

奉献,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然而胸无点墨,拿什么去奉献?又能奉献些什么?要奉献,要给予,就必须吸收;只有吸收,才能给予。绿树,吸收了大量的水分、养料,才能成材、成林、成荫,给世界一片绿色。唐太宗亲历了农民战争,吸取了隋朝暴政的历史教训,才能够勇于纳谏、任人唯贤,给中国历史留下了一段“贞观”佳话。老舍先生深居北京多年,吸收了丰富的风土人情,才栽培了“京味文学”这艺术的奇葩。然而,人们往往看重给予,却忽略吸收这一重要环节。试想,不是经过无数次试验,吸收了大量经验,爱迪生何以获得“发明大王”这一美誉?没有行千里、走万家的勇气与胆识,吸收京戏、梆子等多种戏曲中的精华,常香玉又怎会戴上“豫剧皇后”的桂冠?如果不是吸收了各国的革命经验及教训,中国革命又怎会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如此辉煌的胜利?

    吸收是为了给予,给予是为了让他人更好地吸收。正是在这吸收──给予──再吸收──再给予的不断循环过程中,人类社会才逐步发展,不断飞跃!吸收知识,吸收经验,吸收教训;从前人那里,从旁人那里;从本国历史;从本行业,从他行业;从自己的经历,从别人的经历……只要有利于我们的“给予”,有利于我们的发展,“拿来”就是。我吸收,是为了给予你,你给予是为了我吸收,人人都有了这种虚心好学的行动,人人都有了这无私奉献的精神,何愁中华大业不成?

    人类社会永不会停歇,总在向前发展。作为社会的一分子,我们责无旁贷地要尽一份力,要发一份光。多吸收一些营养,多给予几缕阳光吧─为了这世上的树更绿、花更红、人们更幸福!(王芳)



[例文2]



                      吸收与给予



    绿树使大地充满生机,为自然调节气候,给人类带来幸福。然而,为了这一切,绿树必须深深扎根于土壤之中,不断地吸收水分和养料。根据实验可知,一棵不大的白杨树,一昼夜吸收的水分竟达五公斤之多。令人惊异的事实,巧妙地昭示了这样一个既浅又深刻的道理:要给予,必须吸收。

绿树能够给人带来幸福,就是因为它不断地从土壤深处吸收着足以壮大、完善、丰富自己的力量,在输入的同时向外输出着。输入,是为了输出;可想而知,如果没有这种源源不断的输入般的吸收,绿树又能给予人类些什么呢?同样,一个人,如果不重视这种吸收,或认为一吸收便是索取,于是便排斥这种吸收,那情形又会如何呢?什么也没有吸收,什么也没有;什么也不会给予,什么也给予不出。只想给予,不想或不屑、或不敢吸收的人,绝对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奉献者。罗曼·罗兰说:“要想送给别人阳光,自己首先得有阳光。”鲁迅先生也说:“输出多,输出少,不久就会枯竭。”可见,为了更好的输出,首先必须要吸收,要输入。

    学习是吸收,是吸收知识;生活是吸收,是吸收经验;跌倒了爬起来也是吸收,是吸收教训……工作是给予,是给予能力;斗争是给予,是给予力量;扶植一株倾斜的小树也是给予,是在给予爱心……每个人都有自己从社会中得到的权利,也都有对社会应尽的义务。享受权利,就是吸收;尽自己应尽的义务,就是给予。尽义务是为了更好地享受权利,享受权利则是为了更好地尽义务。为了更好的给予,让我们都理直气壮地吸收吧!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今天,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事业,需要汗水,需要热情,需要干劲。人们啊,吸收那能够吸收、必须吸收的一切,将其化作汗水、热情、干劲,全部给予那人类最崇高的事业。(刘英杰)



(三)文体淡化型

    这些年里,由于不言而喻的原因,高考作文的体裁多为议论文,因而平时作文的训练,也只好以议论为主,这当然无可厚非。但也许正因如此,时至今日,议论之风,不可谓不盛。万一高考命题冒出个记叙文,冒出个抒情散文题目,抑或冒出个“文体不限,但诗歌除外”式的“文体淡化型”命题,但怕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将措手不及。

    一九九八年的高考作文题目是《习惯》,文体不限,即属“文体淡化型”命题。

也许是由于平时议论文写多了,写习惯了而且写顺手了,因而有相当多的同学面对这一新题型,感到极不适应,几乎未加深入思索,便开笔写了起来,议论,还是议论?评卷老师几乎是在承受着因千篇一律的空泛议论而必然带来的痛苦中度过了十几天的评卷生涯的。然而在大量的议论之外,却也不乏色彩颇浓、情节跌宕、形象也好、语言亦畅的其它文体,如小小说、散文、说明文,甚至还有小剧本……最终的事实是这样的,议论文的分数普遍偏低,而其它文体则略高一筹。

    由此看来,在平时作文训练中,既不可把目光及力量全部集中在议论文上,来它个孤注一掷,见议论则认真从事,因其与前程相关,见记叙则聊以塞责,自认其远离高考;也不可见议论就头痛,抱侥幸心理于高考命题撞到你擅长描写的“枪口”上。要有文体感,更要有足够的心理及写作实践的准备,那就是今后进入考场,决不意味着只是发议论!

“文体淡化型”命题是相当多的。

如《生活告诉我……》;

如《生活充满了美》;

如《高考前的思索》;

如《人间难忘是母爱》;

如《动力》;

如《追求》;

如《困惑》……

    这一类文体,还可拟出很多,这里不再赘述。

    下面仅就《困惑》一题,谈谈“文体淡化”时,考生们应有的心理准备及对策。

首先应考虑自己的实际能力。思维严谨,并且有可能深入到“事理之隐”处的同学,大可以驾轻就熟,来它个论天地、说古今,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有鸿论,笔笔见真功。

    请看,困惑,按照常理,本非好事;但天底下却无人不曾有过困惑,也不曾有谁未被困惑搅扰得心绪不宁。因为困惑就是这样,不请自来,不欢迎也来;它一来,人,立刻不安,立刻痛苦不堪。如果我们把议论的笔触一下子就搁置在这样一个层次、这样一个有限的领域,在这难以施展才能的小圈子里展开思路,势必得不偿失。一是文章格调必低,且极易淹没在泛泛而论的汪洋大海中。一是有可能陷入到“说不清,道不白”“剪不断,理还乱”的苦恼之中。

    何不站得高些?辩证地来看一下这令人憎厌的困惑,也许就会有新的发现。想想,人类文明史上的哪一次大的进步,人类科技史上的哪一次重大突破,甚至就连在我们平凡的学业、事业上,又有哪一次飞跃,不是首先源于困惑,然后凭着坚忍不拔之志,终于战胜了困惑而最终得以成功的呢?同是面对亚里士多德的落体理论,人们只是信奉,毫不怀疑,唯有伽利略因大胆怀疑而产生困惑,因而他站在了时代的前列。多少年来,面对着蒸汽之上的壶盖会跳动这一司空见惯的现象,可有人产生过困惑?没有,因为这简直就是天经地义;可是瓦特困惑了,正因其在困惑之际开始了探索,于是揭开了人类历史上一个崭新的纪元……这样一分析,岂不是跳出了“泥沼”,排除了干扰,思路畅通,思维由此而活跃,由此而深入了吗?至此,得出这样的结论:困惑并不可怕,人们啊,不要被困惑吓倒,更不可败倒在困惑脚下,珍视吧!因为困惑实在并不是坏事;它是进步的开始,是黎明前短暂的黑暗,冲破它,战胜它,曙光在前……简直就是唾手可得之事。

    由此,我们说,面对着一个“文体淡化型”命题,首先考虑的应是自己的实力,在确有把握的情况下,确定自己的文体,是成功的前提。

请读下面一篇以《困惑》为题的议论文。



                   困            惑

    古希腊神话中曾有这样的记载:心怀忌妒的众神之父宙斯见到人类在大地上无忧无虑地生活,便通过女神潘多拉的匣子,把忧虑、猜忌、疾病……带给人间,从而给人类平添了许多烦恼。困惑,正是宙斯馈赠给人类的一份“厚礼”。

    神话终归是神话,然而困惑却实实在在地在人们的生活中投下了巨大的阴影。当你辛勤劳作而成绩菲薄时,当你满怀希望却屡屡碰壁的时候,当你付出一腔热诚来的却是冷淡冷漠的时候……困惑便袭扰着你了。它不请自来,只要你托身于这个世界,它就会时时光顾你。面对困惑的青睐,有的人迷茫,有的人沮丧,有的人屈服,有的人退却……但却也有一批大智大勇者,沉着镇定,迎难而上,化困惑为契机,成就了轰轰烈烈的伟业一代圣贤孔子,一生致力推行仁政,年届七十尚周游列国,席不暇暖,然而处处碰壁。孔子困惑了。困惑之际却幡然猛醒。于是闭门著书,广纳弟子,终成圣贤伟业。由此可见,困惑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困惑当头,辩清方向,正确分析形势,冷静思考对策,困惑就能成为取得成功的契机。

    困惑,然后猛醒,这就是伟人高于凡人的所在。我们说非困惑无以激发天才。伽利略在验证亚里士多德的落体理论时困惑了,为什么一轻一重的连带物体一定是先后落地呢?一个困惑,从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落体定律。达尔文在研究物种起源时困惑了,为什么同是上帝造物,不同时代不同种族的人有着如此巨大的差异呢?一个困惑,从而剥下了宗教伪科学的外衣。面对跳动着的壶盖,瓦特困惑了,为什么蒸汽机之上的壶盖会跳动?一个困惑,宣告了人类从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纪元。没有困惑,哥白尼也许是地心说的忠实信徒;没有困惑,苹果落地,在牛顿眼中也只能是天经地义;没有困惑,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也只能是镜花水月……困惑确可以算作一件好事。因为困惑了,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就会发现真理。正所谓:困惑正是解惑时。

    人的一生是一条坎坷的征途,困惑正在前方等待着我们,我们只有在困惑到来时,作出正确的抉择。也许困惑会耗去我们生命的一半,然而我们依旧前行,不怨不悔,而且我们还将不断地对自己说:“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王秉春)

    既然文体不限,既然文体淡化,那么,擅长描写而疏于议论的同学,就应该发挥自己的优势,轻车熟路,发自己所欲发而又长于发之言了。如构思一篇小小说,在结构上精致一些,含而不露地娓娓道来一个故事,结尾处一语道破天机,笔尽而意不尽,给读者留下一个想象回味的天地,思索一个问题,不是很有意义吗?

请读下面一篇以《困惑》为题的小小说。



                     困         惑



    新学期的第一天,明明和同学们静静地坐在教室里,等待着新班任的到来。

铃响之后,一位年轻的女老师走了进来。“现在我开始点名。我念到名字的同学请站起来,而且,”她眼镜后面的眼神神秘地扫了一圈,“而且报上你父母的工作单位和职务……”

明明奇怪地想:怎么,还要报上爸爸妈妈的工作单位?

     老师翻开了点名簿:“王小伟!”

“到!我爸爸妈妈都是XX厂的工程师……”王小明还想往下说。“坐下!”老师面无表情地说,“下一个,林力!”

    “到!我爸爸是工商局局长,妈妈是劳动局副局长。”

    “很好!请坐。”老师意味深长地冲林力点了下头,并在他的名字后面画了一个圈。

    老师的截然不同的态度,使孩子们的心理盘算开了。明明想,我爸爸在机关工作,还可以;可妈妈在火车站卖票,老师会满意吗?正想着,老师点到了他:“赵明明!”

    “到!我爸爸是XX机关干部,”明明注意着老师脸上的表情。老师正拿着笔不耐烦地看着他,仿佛在催他快说快坐下。明明心里敲开了鼓,“我妈妈,我妈妈在火车站卖票……”

    老师竟然在他的名字后面画了一个圈,并满意地冲他一笑:“赵明明同学,请坐!”

明明惊奇万分,呆住了……



(四)化整为零型

    可以这样讲,“化整为零型”(有人称之为“双体作文”)的命题方式,一扫了多年来“一篇文章定终生”在考卷面前难以“人人平等”的局面。不是吗?九零年肖像描写加议论,九一年景物描写加议论,九二年记叙(侧重心理行为描写)加议论……真的,一个文体(或记叙或议论)只写一篇文章,那弊病实在太大;善发议论的同学,在抒情散文面前只好一筹莫展,而感情炽烈又擅长写景状物的同学,在说理议论中又难施拳脚……现在好了,在“化整为零型”的题型面前,不善议论者,在记叙中大显身手,足可挽回因不怎么切中肯綮的议论而铸成的遗憾;而疏于描写者,则可在说理时,来它个高屋建瓴,把个理说道别人怎么也说不到的十分好处,也足可把在蹩脚的描写中失去的“面子”挽回来……

    所谓“化整为零型”作文,指的是这样一类命题,它要求考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两篇(至少两篇)不同体裁的作文,两篇作文的话题可能由一个材料引起(如九零、九二年的高考作文命题)。两篇作文,从分值的分布情况看,可能一轻一重(如九零年的肖像描写只占10分,而议论文则占40分;再如九一年的景物描写也只占15分,而议论文仍占35分);也可能平分秋色(如九二年记叙、议论则各占25分)。

从已经连续考过的几年情况看,在这种“化整为零”的题型里,其中有一篇,尽管题目在不断地变化着,但在文体上却保持不变,那就是议论文;而对此,可以说所有考生是早已作好了准备的。由此看来,应付这种题型的重点也就自然地落在了另一体裁上;而在这“另一体裁”的写作过程中,掌握必要的要领与技巧,实在是当务之急。

    就拿肖像描写来说,掌握了要领与技巧去写与信笔由情地铺开之间,那情形与效果就大不一样。

中学生写肖像,倾注力量与笔墨最多的往往是人物面部的生理特点;由脸部的形状:或长、或圆、或瓜子……写起,之后,开始安排眼睛鼻子嘴。写好人,那眼睛自然大而圆,象湖水,象深潭,再配上长长的睫毛:写坏人,那眼睛必然小而贼,整个一个三角形;然后鼻子,然后嘴……当然,这样讲,决不是说描写一个人的肖像时,就可以撇开人物的生理特征,而是说一味地这样写下去,实在得不偿失,事倍功半。

    那么,作家们描写人物肖像没有什么秘诀呢?如果说要领与技巧就是秘诀,那么可以肯定地讲,有。法国十八世纪启蒙思想家狄德罗曾讲过这样一句话:“什么是表情?一般地说,就是情感的形象。”这话是在告诉我们,一个人内心里有着怎样的情感,在他的面部就会找到体现、反映着这种情感的形象。懂得了这一点,对于肖像描写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如果能再深入一步,懂得了这种外在的“情感形象”又有两种情形,那对于肖像描写来讲更是非同小可了。那两种情形是:一、瞬间的情感形象;二、长期在某种特定心理、情感作用下“凝固”在人物面部的情感形象。可以这样讲,成功的肖像描写,无不是用极俭省的笔墨对人物面部的生理特征做简略的描写的同时,因对捕捉到的“瞬间的情感形象”、或“凝固”于人物面部的情感形象进行描写而获得成功的。

    列夫·托尔斯泰在他的长篇巨著《复活》中,描写玛丝洛娃的肖像时,仅仅用了寥寥数字,便把个受尽了凌辱而又因受辱而堕落而蔑视、甚至是仇视一切的形象展现在了读者面前,其成功的奥秘就在于他捕捉到了人物面部那“凝固”了的情感形象。托尔斯泰这样描写道:“她的眼睛很黑很亮,其中有一只略带点斜睨的神色”,就是这“斜睨的神色”,使我们真切地感到了一个被生活欺骗,从此便开始以怀疑一切、蔑视一切的心态去看待生活、看待世界的形象;也正是在这种特定的遭遇下必然产生的那种特定的心态的长期作用下,她──玛丝洛娃的面部上才形成了这“凝固的情感形象”。

    在高中语文第三册中,我们读到过叶圣陶的小说《夜》,作者在描写老妇人的阿弟时,不也捕捉到了“凝固”于人物面部的情感形象吗?商人唯利是图,“见人面带三分笑”,久而久之,在他的外部肖像上便也自然的“凝固”了在这一特定的情感作用下所必然形成的“形象”。还记得那阿弟嘴边上那“永久的笑纹”吗?读这样的文字,谁还能“只见文字不见人”呢?

    再读下面一段肖像描写,同学们更会发现,作者几乎未对任务面部的生理特征加以着意的刻画,而是将人物因某种情感长期作用与她、久而久之形成了习惯的神态动作融入了肖像描写中,因而也收到了“如见其面,如闻其声”的艺术效果:

    ……那是一张眼睛鼻子嘴长得过于集中的娃娃脸,不等式的短发,浓密得象瀑布一般。她极易激动,与人争辩时,头总象在加大力度似地摆动着,随着这大幅度的摆动,又总有一绺不安分的头发,会悄悄溜到她光滑的脑门上。这时,她就撅起下嘴唇,使劲朝上一吹,“噗”地一声,那绺头发又自然地回到原来的位置上……

    当然,要写好一个人的肖像,远不止于此。但相信,在同学们描写人物肖像时,如能够有意识地开掘一下人物的心理特征,直到在人物的面部准确地找到那“情感的形象”时,再进行描写,那么,写出来的文字就会接近你“所希望的样子的”。

    景物描写也一样,不掌握必要的要领也是徒劳无益的。

    一九九一年高考小作文是关于“圆”的想象作文,要求很明确:“写成一个画面,一个场景,不要写成故事。”往大了说,此题目属“化整为零型”试题的一部分;往小了说,该题目即属于景物描写段落。

写景状物,最忌讳的就是面面俱到,主次不分。由“圆”想到了“日出”,于是乎写大海,写高山,写原野;由大海又写海上的波澜,由高山又写山崖上的苍松,由原野又写那缕缕的炊烟……必要的渲染是允许的,但切不可喧宾夺主,请记住,一切渲染都是为了突出描写的主体。

    再者,景物描写中最易犯的毛病就是机械描写。景,就是景,物,就是物,其间缺少情分。古人讲:“景语即情语,情语即景语”,说的就是情中有景,景中有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同是一轮月,不同的人,带着不同的情感,所见不会相同。因而只一个“月”字,便是机械描写了。姜燮《扬州慢》中写月,这样写:“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一个“冷”字,透露出作者的情,达到了“景语即情语”,融情于景。柳永在《雨霖铃》中写月,这样写:“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一个“残”字,又融注了作者怎样的深情,确达到了“情语即景语”,情景交融。朱自清写月,这样写道:“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到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朦朦胧胧的景色之中,又倾注了作者怎样绵邈的情思啊!怎样的情,作者一个字没说,但“尽在不言中”,却什么都说到了。成功的秘诀就在于有景有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九一年高考优秀作文中不乏成功的范例。有的同学把“圆”想象为“花环”,静静地躺在母亲的墓碑前;有的同学把“圆”想象成“草帽”,戴在父亲的头上;有的同学把“圆”想象成一口“井”,沉默在村旁的老树下;有的同学则把“圆”想象为一轮“旭日”,正在冉冉升起;还有把“圆”想象成“硬币”的,躺在十字路口……围绕着“花环”、“草帽”、“井”、“旭日”,“硬币”……小作者们也写到了其它景物,但却没有喧宾夺主,确实达到了主次分明,重点突出。更为可喜的是小作者们并没有胡编滥造,而是调动起自己独特的生活感受,因而达到了景中有情、情景交融的境界。

请读下面五则例文。



[例文1]

                                          花       环



    这是一只用普通野花编制成的花环。她,静静地躺在妈妈的墓碑前。花环的周围是妈妈喜爱的野桂花,这些小黄花朵簇拥着,像妈妈日夜耕作其间的黄土地,又像妈妈为我们缝制衣裳时那昏黄的灯花。花环的中间是用三种颜色的百合花扎成的一朵大花,红、黄、粉,她们紧紧地拥抱着,小脑袋聚凑在一起,这,就是妈妈的孩子们。他们反复在聆听着妈妈温柔的话语,他们仿佛要妈妈再亲吻他们一下。风和我们仨在抽泣,小草在一旁也像在呜咽。美丽的花环似乎在动,从里边走出了我们亲爱的妈妈……(一等文15分)

[例文2]



                                          草         帽



    我的视野里出现了一个圆。在绿色的齐膝高的秧苗顶上,那个泛着微黄的圆,是那样引人注目。那是在田间劳动的父亲头上戴着的一顶草帽。

这顶跟了父亲几年的草帽,随着父亲一上一下地向前挪动着,伴着春夏之交的热风,迎着烫人的烈日,在一片充满希望的绿色的映衬下,缓缓地向前挪动着。

不论是雨水的冲洗,还是烈日的暴晒,草帽都默默地承受着,但帽顶已经泛白,那些原本清晰的纹路也已变得模糊。就是它,为父亲遮挡住风风雨雨,遮挡住了毒日的侵袭。父亲在大地上播种,收获着一个又一个希望。噢,草帽,父亲的草帽!(一等文15分)



[例文3]



                                           井



    那一口井仍宁静地守在村旁,往日的喧嚣。早已远离了它。渐渐地,它干涸了。

    那圆圆的井口,依然如故,而在井上砌起的那一圈圆圆的井台,也并不能遮掩它的衰老。青青的石头上刻着深深的皱纹,井,沉默了。只有井旁的那棵老树,不时地垂下一支、两支枝条抚摸它一下;几茎杂草悄悄地伏身在它之上,偶尔探头向深深的井底望望,然而除了黑暗还是黑暗。

    井,原也年轻。那时,圆圆的井台上常站着人,圆圆的波心里也常映着姑娘们的笑脸。可自从安上了自来水,井,不由得沉默了……(一等文15分)



[例文4]



                                        旭        日



    旭日从东方冉冉升起来了。虽然有几丝云彩遮在那霞光四射的地方,但是它阻挡不住充满朝力的太阳。红日并不耀眼,放眼望去,他圆圆的,镶着一圈金晕,天边的启明星早就因为它的光华而失色。远方的大山象被织上金边,托着蓬勃而上的朝阳。有几只小鸟在天空中飞翔,仿佛是从旭日的那个大圆盘中飞来。太阳向上一窜一窜地升起来。它俯视着广阔的大地,给大地以无穷的热量。虽然还会有乌云,但太阳不惧怕,它正以浑圆、饱满的热情,无畏地向上升起!(一等文15分)



[例文5]



                                     硬         币



    十字路口,躺着一枚硬币。它,只有一分钱的面值,不知被谁遗弃,孤零零地落在尘土之中。阳光照耀着它,亮晶晶地,它好象在焦急地期待着有人把它拾起,然后和它的伙伴们一起干事业。一条腿从它的身上跨过,又一只脚从它的身上踩过,但没有人理它。来来往往的鞋子象不肯停泊的一条条船儿,对它毫不理睬,它感到一道道目光在它的身上短暂停留,旋即离开。它看到路边巨大的标语牌上写着八个大字:勤俭建国,艰苦朴素。它突然感到一种迷惑和悲哀。就在这时,一只稚嫩的小手伸过来,拾起了它……(一等文15分)



    事后清醒,是人们常犯的毛病,高考也不例外,一个命题,考过之后,怎么分析都头头是道;而在此之前,却总是有点混沌未开。而对于考生们来讲,如能够在考前正确地预测到未来的考试命题方向,并针对着这一方向或那一方向做出了足够而必要的准备,那么就有可能立于不败之地。

    “化整为零型”的命题方向何在呢?关于这,预测起来其实并不难。用应该考、或者说可能考的内容的总数减去已经考过的内容,那差数自然就是可考的范围。

如,对在某种特定的情境中人物所必然产生的某种心理活动的描写;

如,对在某个特定场合里几个性格各异的人物的一场对话的描写;

如,对在某个特定场合里身份不同、性格不同的人物的服饰的描写;

…………

    以上均属于记叙文范畴。而能被运用来设计成“化整为零型”命题决不仅止于此。运用说明与应用这两大文章体裁同记叙文与议论文进行配伍构成“化整为零型”试题的可能性就更大了,这实在也该引起考生们的足够重视。

    如,命题者提供给考生们一幅漫画,要求考生先写一篇说明文,将画面内容说明一下,再就漫画寓意,写一篇“由此及彼型”的议论文;

    如,命题者要求考生们以举办单位的名义先写一篇征文启示,然后再以应征者的身份写一篇征文稿;

    再如,命题者要求考生们替某单位先拟一篇招聘启示,之后再以应聘者身份写一封自荐信;

再如,命题者要求考生先写一篇报导某次活动的简报,然后再写一篇议论文……
14#
 楼主| 发表于 2011-6-8 11:20:15 | 只看该作者
推陈出新是告诫

                                  孙长江

在许多同学的作文里。老师读到引用的格言警句时,总感到有几分遗憾,总感到引用得太“随意”!引来引去总是那么几句话;你也引,他也用,读多了,便给人一种枯竭感。一谈谦虚,张嘴就来,“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要么来点古的,“谦受益,满招损”;一谈成功与失败的关系,想也不想,提笔就写:“俗话说:‘失败乃成功之母’”,似乎这样一引,道理立刻通晓了一样;一说起珍惜时间,开口便道:“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好一点,搬来鲁迅先生的话:“无端地耗费他人的时间,无异于谋财害命。”待讲到勤奋成才时,便也总忘不了华罗庚的那句名言:“一分辛苦一分才,勤能补拙是良训”;说到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时,释加牟尼的话便开始不断出现了:“一滴水只有放入大海中才能永不干涸”……不一而足。

当然,这样讲,并非说这些话不能用了,只是想说,“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一个诗仙,一个诗圣,照理,他们的话该光照千古了吧,竟也因引来引去而失去了新鲜感,因而对于一般性的格言警语,实有必要在“新鲜”二字上下功夫了。

一句好的引言,在文章的特定情境中,尤其是开头,若使用得恰如其分,确能产生强烈的效果;反之,便给人以累赘之感。谈谦虚,说到入情入理处,来上一句:“我国著名诗人鲁藜在诗中曾写道:‘别老是把自己当成珍珠,那样,就总有被埋没的痛苦’。”比起上文中的那两句格言是不是多了几分新鲜感?谈到成功与失败的关系,说到紧要关节处,来上一句:“电学之父法拉第曾不无感慨地说道:‘我挚爱这辉煌的失败,因为所有的成功都来自于这失败的辉煌之中’。”比起上文中的那句被人们用滥了的格言是不是令人感到有几分陌生、因陌生而感到欣喜呢?写珍惜时光,写到深入肌理时,来上一句:“马克思讲过:‘一切节省,归根结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比起上文中的那两句格言是不是也具有了几分新意呢?论述勤奋成才这一论题时,若选用“一切闪光的突破背后都有着风暴雷霆的打击”这一格言,较之华老的那句被人用过无数遍的警语,是不是也更容易获得效果呢?……总之,引言要精;精,首先是新;要“新”,作者首先得博。

鲁迅先生讲过:“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只叮在一处,便容易枯竭。”平时留心搜集,写时大胆使用;体会越深,用之越熟,久而久之,笔下自然生辉。

向古人要格言。谈读书的重要性,前人的论述太多太多。高尔基讲过“爱书吧,它是知识的源泉”,已是不错,但人们太熟;莎士比亚讲过“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也着实不错,但对它生疏的人也不多;海伦·凯勒讲“书,像一条船,能把人带到知识的黄金港湾”,不能说讲得不形象,但有哪一个中学生不知道这句名言呢?可是,若引用汉代刘向的话:“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也。”那效果也许就不一样了。

向中外老百姓要“格言警句”。人民的语言最丰富,最生活,也最富有哲理。同样一个道理,出自百姓之口,便形神兼备,出自儒生之口,便容易古板。谈起经过一番奋斗,苦尽甘来,文人会吟道“梅花香自苦寒来”,百姓们却直言快语,一语道破,“锅边上的小米──熬出头了”;谈切勿好高骛远,见异思迁,一般都讲别“这山望着那山高”了;西班牙谚语却这样说:“天上飞的老鹰,不如手里抓的麻雀”;谈环境对人的影响,人们很容易想到的是“近墨者黑,近朱者赤”,反其意而为之,顶多也只是道上一句“近墨者未必黑”,可是如果把俗语“常在河边走,怎能不湿鞋”改装一下,改成:“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脚正不怕鞋歪”……要认识到中外老百姓的语言的的力度,取其精华,剔除糟粕。

向外国思想家要格言。同样是论述读书的重要性,法国十八世纪伟大的启蒙思想家狄德罗讲过“通过一部戏剧使坏人变好,那是奢望;但读一本好书,却可以使好人变得聪明”,不是既深刻又辩证吗?同样是讲文章之道,一个人的语言修养来自于他的思想修养,古罗马哲学家郎加纳斯讲道:“美妙的措辞,就是思想特有的光辉”;“思想深沉的人,语言自然宏通;卓越的语言永远属于卓绝的心灵”,岂不是既深沉又明晓?同是谈发现与创造需要顶住来自于四面八方的压力,贝弗里奇却把问题讲到最透彻处,他说:“发现者,尤其是初出茅庐的年青发现者,需要勇气才能无视他人的冷漠和怀疑,才能坚信自己发现的意义。”

做一只勤于采撷百花的蜜蜂吧,用那最好的花粉酿制出最甜美的蜜来!

笔者的一个学生在写《“闲言碎语”析》一文时,一开篇就引用了一句似乎已经被人们用滥了俗语,即便是这样,她还是获得了很好的效果。这就可见,“引言切题法”是多么有魅力了!

中国有句老话“舌头底下压死人”,说的就是所谓“闲言碎语”的强大的破坏力、杀伤力。人们不禁要问:言语,本乃无形之物,为什么竟会有着令人“听”而生畏、躲避不及的破坏力和杀伤力呢?

笔者的一个学生在写《时代呼唤我们张扬个性》的作文中,也恰如其分地运用了一下这种开头方法;她运用的引言(一句俗语)其实也并不“新奇”,但由于她对其进行了辩正的分析,推陈出新,也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有句老话说:“是金子总要发光的。”这话多少有一些被动的味道,似乎是在等待有一天,太阳照到了自己,才放出自己的光亮。为什么一定要等待呢?是金子就应该发光,就应该勇敢地亮出自己的风采来!

记住:引言是否有分量,是否能“化腐朽为神奇”,并不在于它是否冷僻、奇崛,而在于是否鲜活,是否“恰如其分”。
15#
 楼主| 发表于 2011-6-8 11:21:31 | 只看该作者
  “点”上有着大文章(上)

                                  孙长江

“马思边草拳毛动”,高考在即,你——考生,已经做好了“征战”的情绪,这我相信;但“大军未到,粮草先行”,你的“粮草”是否也“备”足了?

今天和大家谈谈“点”的问题。

1.关注热点

热点,就是在媒体或大众心目中有着很重位置的有关国家、政治、民生的一些焦点问题。今年最热的无非是三个:创造、和谐和勤俭。

什么叫“创造”,创造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笔者为大家写了一段话,供你在“夜不能寐”的时候,揣摩一下。

创造,是未来美好生活的前奏,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起点,是改变世界面貌的一种伟大的力量。正是这创造的伟力,改变了中国积贫积弱的面貌。当蘑菇云升起的一刻,伟大的中华又多了一道雄伟的长城;当氢弹的火光燃起的一瞬,伟大的共和国的上空又湛蓝了几分;当大庆油田的第一口井,喷射出黑色的黄金时,欢呼雀跃的国人们,面对着李四光走出的“地质之光”深深鞠上的一躬,使你彻底知道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真理,创造在于开发我们自己的“潜力”!

老是听说“和谐社会”、“和谐世界”,那么怎么样的社会和世界才算是达到了和谐呢?笔者又为你写了一段话,供你在“剪不断,理更乱”的情况下参考。

和谐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相互支撑,相互提携。它是一笔无形的资产,是上帝分配给人类的一份厚礼,是一种足以改天换地的伟大力量。你有一根针,我拿一块布,各尽所能,我们就能给这个世界缝制一片湛蓝;你是一把锄,我是一杆枪,我们各自献出自己的一分看起来都不起眼的力量,我们就能为共和国打造出一个灿烂的未来;你有一颗爱心,我有一颗感恩的心;你帮助了我,我就用我那感恩的心去回报社会,回报那些更需要帮助的人。

和谐就是这样简单,简单到只要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相互体贴,同心戮力,和衷共济,共和国的上空就永远不会有阴霾

中央电视台的每一个人都必须要艰苦朴素,“富日“新闻频道”在今年增加了一个栏目,叫做“小事算大帐”,说的就是我们得把子富日子当穷日子过”,因为我们该做的是还很多,该用钱的地方也还很多,大手大脚,铺张扬厉,永远不值得提倡!为此,笔者又写了一段话,供你在与这样的议题“交手”时,有点遵循。

我们每个人每天节省一滴水,共和国拥有着的就是太平洋;我们每个人每天节约一度电,共和国的上空就会多一轮染燃烧着的太阳;我们每个人节省一分钱,大山深处的孩子们就会像我们一样,能够在温暖明亮的教室里默颂着“三角形的两边之和永远大于地三边”的真理。



2.留意冷点

冷点,都曾经热过;考前,老师们虽然不会去做押题的傻事,但每年都会有些想法的,但由于高考命题的三原则中的“防猜性”,不考,就不考,一年又一年,让人们“失望”了,于是,就被人们淡忘甚至弃而不顾。比如“利诱与做人”、“空谈与实干”、“团队精神与事业兴旺发达”等。

“做人”是重心,“利诱”是前提,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个人能够把握住自己,“风来雨来,不动不摇”,是难能可贵的。笔者一向是勤快的,也写了一段文字,供你在不虞之需时作为借鉴。

做人是什么?就是唐伯虎“闲来写得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情怀,就是霍去病的“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气概,就是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献身精神里;它就写在方志敏的《可爱的中国》的绝笔书中,它就在刘胡兰面对铡刀的大义凛然的微笑里,就在袁隆平坚守着的烈日下的田间地头里……

“空谈”要不得,任何一个哪怕是小小的成功都不是在夸夸其谈中变为现实的。笔者一向老想尝尝作文的甘苦,也和自己的学生一起,写下了一段文字,供你在措手不及的情况下推敲。

成功是一枚果实,只谈论它如何甘甜是无济于事的;成功是一种证明,它一次又一次地证明着一个真理,在哪里洒下过汗水在那里就会迎来一个金色的收获;成功更是一种奖励,它永远属于那些在身后留下了深深足迹的跋涉者。

“团队精神”,说穿了就是我们一直在说着,说着说着就没人再说了的“团结就是力量”老话题了,再谈还能谈出新意来吗?笔者一向认为能够给学生做个示范的老师才是个好老师,所以,一直在努力着,于是就从“团队精神,就是不要……”角度写了一段文字,供你在也想使自己的考场作文多少有点“领新标异二月花”时参考。

团队精神,就是不要互相“拆台”!就是不要互相推委!就是不要互相“挤兑”,就是不要互相攻讦,不要动不动就发生内讧,来不来就在“窝里斗”!多几分宽容,多几分大度,为他人“补台”的人,眼前是很明亮的,远比那在昏暗的角落里搬弄是非时的心境美丽多了。

多几分理解,多几分责任,你自会发现团结的集体,有着别样的温暖,你的心境远比那在阴暗的角落里“幸灾乐祸”时轻松多了。多几分坦诚,多几分勇敢,你自会发现人与人能够在一个屋檐下为着共同的事业拼搏奋斗是一种多么难得的缘分,是一种实在该用心用一生来珍视来呵护的友谊啊!多几分气度,多几分平和,你自会发现生活依然美丽,天空依然蔚蓝;身边没有那么多“敌人”,朋友的双手正在传布着温暖呢!

3.语言美点

美的语言应该具有工整性、暗示性和警策性。

整句与散句结合的语言就美,因为它工整。比如谈“团结就是力量”时,来上一段运用“层进”的修辞方法造出来的句子,就非常美。

一只手,提土篮;两只手,把石搬;十只手,拉动船;百只手,引清泉;千只手,改荒滩;万只手,能移山。亿万人民齐动手,高山大海听调遣。

用比喻性的句子构成的语言就具有暗示性,这样的语言,就是笔者经常说的“超常搭配”。

比如谈“协作”(也就是“和谐”)的时候,来上这样一段文字,就美,就动人。

“你有一根针,我拿一块布,相互配合,我们就能给这个世界缝制一片湛蓝;你扛你的锄,我掮我的犁,抛洒汗水,我们就能为共和国耕耘出明天的繁荣……”(“缝制……湛蓝”,若改成“缝制……外套”,“耕耘出……繁荣”若说成“耕耘出……五谷丰登”,那就缺少美感了)。

富于警策性的句子,就想我们写作文的时候,动不动就要引用的名人名言一样,给人以精神上的震撼。比如在写“恶劣的环境能够毁掉一个人,也能成就一个人”这样一个观点时,来上这样一句话,就足以点燃读者——即考官心中的热情。

有人说,恶劣的生活环境如同卷着飓风的大海,足以将船只吞噬;有人说糟糕的生活境遇,如同高炉,熊熊烈火,高温煅烧,足以将顽石锻炼成钢。

4.题目“狠”点

现在的高中生,说什么东西与众不同、厉害事,很喜欢一个“狠”字。笔者权且顺从一下。怎样的题目才能“狠”呢?

《说“木叶”,》就不够“狠”,大家最好也别用;《读〈伊索寓言〉》也不够“狠”,今后,尤其是高考最好避开。

《泥里水里趟过来的日子》有点“狠”,这有点“狠”的题目,是笔者将自己的一篇散文中最得意的一句话浓缩而成的。

“后来就毕业了。毕业之后,就一直在忙,好像欠了谁似的,忙碌着,快乐着。据说,我的忙碌,已经引起了很多人的“兴味”!

有一个很想见上我一面的学生终于见到我了,结论竟然是:“原来是一个很沧桑的小老头儿!”我总想从这话里,找到几分慰藉,让它来抚平我心头上曾经的“重创”,似乎找到了,一个“儿”化音,学中文的我,还能够知道,它的附加意义是还有几分喜爱之情。本来就是从泥里水里趟过来的人嘛,怎能没有点“沧桑感”呢?”

于是我就将这篇文章的题目拟为《泥里水里趟过来的日子》

《走出一片霞光》也有点“狠”,这“狠”的题目是笔者的一个学生听了笔者的课后,学会了,于是把文章中最得意的一句话拿来,作了题目。那是一个看图作文,画面如下:



在结尾处,笔者的学生这样写道:

安心地做你的小卒吧!从一步一步地移动开始,去圆你那凌云壮志的梦!用你那一往无前永无退路的脚步,走出一片人生的霞光吧!

《花看半开饮酒微醺》就“狠”,这是笔者的一个学生在写“人应该淡对名与利”时,为自己的文章拟的题目。稍微有点阅历的人,知道她是化用了明朝的洪应明《菜根谭》中的名句。可见“化用前人的诗词歌赋,甚至一些健康的歌名”作为文章的标题是一种好方法,一种能使题目“狠”起来的好方法。

《别把自己丢在人生的侏罗纪》,这题目更“狠”!这是笔者的一个学生在写“不要总是呼唤‘谁肯来帮我一把’,要知道‘自助者天助’的古训”这样一个话题时,把观点确立在了“一个人应该主动出击,否则,当别人都通过自己的努力登上自己事业的颠峰时,你会被自己远远地丢在人生的荒岛上”,她只是运用了一下最常见的比喻修辞的方法,这题目就“狠”得不得了!

5.开头俏点

鲁迅先生在《孩儿塔·序》中曾经这样高度地赞美殷夫的诗的价值:“这是东方的微光,是林中的响箭,是冬末的萌芽,是进军的第一步……”我们是否可以套用一下,给文章开一个好头,就如同是“冬末的萌芽”、“进军的第一步”呢?评卷老师,读了太多的“随意”,太多的“沉闷”,忽然间,一个好的开头赫然出现在眼前,还不就如同在冰封了一冬的大地上终于看到了春天的影子一样,心里立刻泛起喜悦的涟漪;俨然看到了小作者已经迈开了坚实有力的“进军”的步伐!

因此,开头一定要“俏”!“俏”的方法很多,有两种最值得一试:“类比切题法”和“引言切题法”。

文章开头叫来“小草”,呼来“清泉”,喊来“雄鹰”,召来劲松……它们是很听话的,也很有力量的;在它们的衬托下,你的文章立刻就文采斐然。

笔者的一个学生在写“当一个人陷入了生活的恶劣环境,也决不可自暴自弃”这样一个话题时,就“呼风唤雨”般地叫来了她的“朋友”(因为她已经把这些意象锤炼许久了),完成了一个“俏”得让人艳羡的开头:

幽兰并不因命运将自己安排到了人迹罕至的深谷而自馁自弃,仍旧散发着它那奇异的芬芳;荷花也不因命运将其安排到了泥淖之中而自暴自弃,仍旧“出淤泥而不染”,绽放它那“映日”“别样红”;苍松更没有因为命运为它选中的是一角危崖而自卑自弃,仍旧用它的根紧紧的抓住崖壁,用它那“咬定青山不松口”的倔强幻化成了大山深处的王者。

谈“积累”的重要性时,笔者的一个学生,如信手拈来一般,把鲁迅的话用在了开头;鲁迅,大家似乎很熟悉,其实,真正“读”懂了鲁迅的人是不多的。引言是那么的平实,但却极准确地道出人人想说却总也说不出来的味道:

鲁迅先生讲过:“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十分有限。”积累是什么,就是蜜蜂每天不停地采蜜,就是蒲松龄为收集故事摆设的茶摊,就是顾炎武《日知录》里每天的收获,就是电学之父法拉第在工厂做勤杂工时留下的厚厚的笔记;积累更是李贺的诗囊,白居易的陶罐,苏步青的“零布头”,托尔斯泰的笔记本……

6.语段“沉”点

好的语段应该是饱满的、厚重的,应该是由一些很有意味和气势的组合在一起,用“集体”的力量完成一个共同“使命”的句群。用图示来表示的话,如下:





先看下面的图示:

提引语:分析题旨,提引出观点立意中的“关键词”

       例1  用语要简洁有力,扣合关键词

排比   例2  句式与上一句要大体一致

       例3前两例如果还有几分虚化,此句一定要实实在在

如果“兴犹未尽”,该例的句式有点变化为最佳,还可以再举例子



结语:借例再发挥几句,为本段文字作一小结

笔者的一个学生在写“同样处在困境之中,有人奋起,成就辉煌;也有人自甘堕落,毁掉锦绣前程”时,就运用笔者“推行”的方法在很短的时间内(这很重要!)就写出了下面一个饱满厚重的语段:

走在学海边,翻开那历史的一片天空——一样的乌云密布!看吧,那是陈涉的一句“鸿鹄志”,令一介草民张开了高翔的双翼,俯冲向电扇雷鸣的万里金城;看吧,那是岳飞的一声“怒发冲冠”,令一代英杰披坚执锐,拼杀在金人那震天的叫嚣声中,为了大宋——那风雨中的一叶扁舟;看吧,那是孙中山的一句“革命尚未成功”,令一个也可能平庸的青年一步一步成为了一个伟大民族的“国父”。

笔者的又一个学生在写“现代生活确实变得有模有样了,但诱惑也随之增多,在这种情况下仍有人执著着他的执著”时,也运用这种方法写出了厚重而饱满的语段:

现代生活,随遇而安者,苟且度日者、随波逐流者,自甘堕落者,时位移人者,比比皆是!但在这喧闹声中,毕竟还有“出淤泥而不染”任长霞,怒向威逼与利诱,楞是挺立起一座人生的巍巍泰山;在这追香逐臭的污浊之中,毕竟杀出一位“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的李金华,用他那把胆识之剑劈开了权钱交易的黑幕,还中华一片又一片蓝天;在这世态炎凉颇无奈之中,毕竟还有“父为精神病,母成刀下鬼”的洪战辉,背着检来的妹妹上大学,感动了千千万万颗中国心,更感动了伟大的中华,给无论怎么讲都不能不承认的“信仰缺失”的青年一代一个重拾温暖的希望!

7.结尾媚点

笔者曾撰文《结尾,用尽最后一个力》,意思就是告诉大家,结尾很重要!结尾的方法很多,目前,不妨想想最适合自己的是下面哪一钟:首尾呼应法、景物衬托法、类比收束法和呼语收束法。

首尾呼应法无须赘言。

“景物衬托法”,指的就是在文章的结尾调动一下窗外的、或者在考场里你还能想得到的景物,来上几笔,几笔就够。王安石曾说过:“浓绿万株一点红,动人春色不须多。”

比如,在写“利诱与做人”这个话题时,在文章在写了“一个‘正’字活一生”,做人要清白,要刚正,要纯洁,在文章的结尾,就不妨来上点景物,衬托一下。一个学生,这样写道:

窗外,紫丁香开了;一场新雨过后,无数的水滴凝聚在那一簇簇素洁的小花上,似乎都在向我们讲述着一个个关于清纯的故事

类比收束法,与类比开头很像,所以也用不着赘述。一个学生在写“自我约束与张扬个性”这一话题时,在结尾的时候,采用这种方法就为自己的文章平添了一双笑眯眯的“大眼睛”:

于是,在盈盈月光下,我掬一捧最轻的;在灼灼红叶中,我拾一片最暖的;在萋萋芳草处,我摘一束最灿的,在漫漫人生中,我取一份最重的——个性。走在生命的路上,我愿用一颗不羁的心,采撷足够多的霞光,来造就一个朝晖四射的晨!

结尾处,若采用一下“引言”与“口号”相结合的方法,也是一种不错的方法。笔者的一个学生在写“团队精神”这个话题时,在作文的结尾,就曾用过这样的方法,她这样写道:

有句老话:“砂轮的坚韧是接受了散沙的教训。”我们不能像九头鸟那样,逞个人英雄主义,把力量消耗在散兵游勇中。团结,团结,再团结!

纸短情长,很有些愧疚之感。最后祝愿哈尔滨的广大考生都能如愿以偿,各得其所!

                                2007年5月30日于巴掌书屋

在结尾处,笔者的学生这样写道:

安心地做你的小卒吧!从一步一步地移动开始,去圆你那凌云壮志的梦!用你那一往无前永无退路的脚步,走出一片人生的霞光吧!

《花看半开饮酒微醺》就“狠”,这是笔者的一个学生在写“人应该淡对名与利”时,为自己的文章拟的题目。稍微有点阅历的人,知道她是化用了明朝的洪应明《菜根谭》中的名句。可见“化用前人的诗词歌赋,甚至一些健康的歌名”作为文章的标题是一种好方法,一种能使题目“狠”起来的好方法。

《别把自己丢在人生的侏罗纪》,这题目更“狠”!这是笔者的一个学生在写“不要总是呼唤‘谁肯来帮我一把’,要知道‘自助者天助’的古训”这样一个话题时,把观点确立在了“一个人应该主动出击,否则,当别人都通过自己的努力登上自己事业的颠峰时,你会被自己远远地丢在人生的荒岛上”,她只是运用了一下最常见的比喻修辞的方法,这题目就“狠”得不得了!

5.开头俏点

鲁迅先生在《孩儿塔·序》中曾经这样高度地赞美殷夫的诗的价值:“这是东方的微光,是林中的响箭,是冬末的萌芽,是进军的第一步……”我们是否可以套用一下,给文章开一个好头,就如同是“冬末的萌芽”、“进军的第一步”呢?评卷老师,读了太多的“随意”,太多的“沉闷”,忽然间,一个好的开头赫然出现在眼前,还不就如同在冰封了一冬的大地上终于看到了春天的影子一样,心里立刻泛起喜悦的涟漪;俨然看到了小作者已经迈开了坚实有力的“进军”的步伐!

因此,开头一定要“俏”!“俏”的方法很多,有两种最值得一试:“类比切题法”和“引言切题法”。

文章开头叫来“小草”,呼来“清泉”,喊来“雄鹰”,召来劲松……它们是很听话的,也很有力量的;在它们的衬托下,你的文章立刻就文采斐然。

笔者的一个学生在写“当一个人陷入了生活的恶劣环境,也决不可自暴自弃”这样一个话题时,就“呼风唤雨”般地叫来了她的“朋友”(因为她已经把这些意象锤炼许久了),完成了一个“俏”得让人艳羡的开头:

幽兰并不因命运将自己安排到了人迹罕至的深谷而自馁自弃,仍旧散发着它那奇异的芬芳;荷花也不因命运将其安排到了泥淖之中而自暴自弃,仍旧“出淤泥而不染”,绽放它那“映日”“别样红”;苍松更没有因为命运为它选中的是一角危崖而自卑自弃,仍旧用它的根紧紧的抓住崖壁,用它那“咬定青山不松口”的倔强幻化成了大山深处的王者。

谈“积累”的重要性时,笔者的一个学生,如信手拈来一般,把鲁迅的话用在了开头;鲁迅,大家似乎很熟悉,其实,真正“读”懂了鲁迅的人是不多的。引言是那么的平实,但却极准确地道出人人想说却总也说不出来的味道:

鲁迅先生讲过:“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十分有限。”积累是什么,就是蜜蜂每天不停地采蜜,就是蒲松龄为收集故事摆设的茶摊,就是顾炎武《日知录》里每天的收获,就是电学之父法拉第在工厂做勤杂工时留下的厚厚的笔记;积累更是李贺的诗囊,白居易的陶罐,苏步青的“零布头”,托尔斯泰的笔记本……

6.语段“沉”点

好的语段应该是饱满的、厚重的,应该是由一些很有意味和气势的组合在一起,用“集体”的力量完成一个共同“使命”的句群。用图示来表示的话,如下:





先看下面的图示:

提引语:分析题旨,提引出观点立意中的“关键词”

        例1  用语要简洁有力,扣合关键词

排比   例2  句式与上一句要大体一致

        例3前两例如果还有几分虚化,此句一定要实实在在

        如果“兴犹未尽”,该例的句式有点变化为最佳,还可以再举例子

结语:借例再发挥几句,为本段文字作一小结

笔者的一个学生在写“同样处在困境之中,有人奋起,成就辉煌;也有人自甘堕落,毁掉锦绣前程”时,就运用笔者“推行”的方法在很短的时间内(这很重要!)就写出了下面一个饱满厚重的语段:

走在学海边,翻开那历史的一片天空——一样的乌云密布!看吧,那是陈涉的一句“鸿鹄志”,令一介草民张开了高翔的双翼,俯冲向电扇雷鸣的万里金城;看吧,那是岳飞的一声“怒发冲冠”,令一代英杰披坚执锐,拼杀在金人那震天的叫嚣声中,为了大宋——那风雨中的一叶扁舟;看吧,那是孙中山的一句“革命尚未成功”,令一个也可能平庸的青年一步一步成为了一个伟大民族的“国父”。

笔者的又一个学生在写“现代生活确实变得有模有样了,但诱惑也随之增多,在这种情况下仍有人执著着他的执著”时,也运用这种方法写出了厚重而饱满的语段:

现代生活,随遇而安者,苟且度日者、随波逐流者,自甘堕落者,时位移人者,比比皆是!但在这喧闹声中,毕竟还有“出淤泥而不染”任长霞,怒向威逼与利诱,楞是挺立起一座人生的巍巍泰山;在这追香逐臭的污浊之中,毕竟杀出一位“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的李金华,用他那把胆识之剑劈开了权钱交易的黑幕,还中华一片又一片蓝天;在这世态炎凉颇无奈之中,毕竟还有“父为精神病,母成刀下鬼”的洪战辉,背着检来的妹妹上大学,感动了千千万万颗中国心,更感动了伟大的中华,给无论怎么讲都不能不承认的“信仰缺失”的青年一代一个重拾温暖的希望!

7.结尾亮点

笔者曾撰文《结尾,用尽最后一个力》,意思就是告诉大家,结尾很重要!结尾的方法很多,目前,不妨想想最适合自己的是下面哪一钟:首尾呼应法、景物衬托法、类比收束法和呼语收束法。

首尾呼应法无须赘言。

“景物衬托法”,指的就是在文章的结尾调动一下窗外的、或者在考场里你还能想得到的景物,来上几笔,几笔就够。王安石曾说过:“浓绿万株一点红,动人春色不须多。”

比如,在写“利诱与做人”这个话题时,在文章在写了“一个‘正’字活一生”,做人要清白,要刚正,要纯洁,在文章的结尾,就不妨来上点景物,衬托一下。一个学生,这样写道:

窗外,紫丁香开了;一场新雨过后,无数的水滴凝聚在那一簇簇素洁的小花上,似乎都在向我们讲述着一个个关于清纯的故事

类比收束法,与类比开头很像,所以也用不着赘述。一个学生在写“自我约束与张扬个性”这一话题时,在结尾的时候,采用这种方法就为自己的文章平添了一双笑眯眯的“大眼睛”:

于是,在盈盈月光下,我掬一捧最轻的;在灼灼红叶中,我拾一片最暖的;在萋萋芳草处,我摘一束最灿的,在漫漫人生中,我取一份最重的——个性。走在生命的路上,我愿用一颗不羁的心,采撷足够多的霞光,来造就一个朝晖四射的晨!

结尾处,若采用一下“引言”与“口号”相结合的方法,也是一种不错的方法。笔者的一个学生在写“团队精神”这个话题时,在作文的结尾,就曾用过这样的方法,她这样写道:

有句老话:“砂轮的坚韧是接受了散沙的教训。”我们不能像九头鸟那样,逞个人英雄主义,把力量消耗在散兵游勇中。团结,团结,再团结!

纸短情长,很有些愧疚之感。最后祝愿哈尔滨的广大考生都能如愿以偿,各得其所!

                                                 2007年5月30日于巴掌书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29 18:23 , Processed in 0.11466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