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16|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睢宁儿童画大事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9-23 10:13: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睢宁儿童画大事记
  1955 年李训哲由县美术馆调入城中小学(睢宁实验小学前身)开始儿童画辅导活动;
  1977 年, 2 幅睢宁儿童画入选《全国美术作品展》,这是展出中年龄最小、也是仅有的 2 幅儿童作品;
  1978 年 6 月 1 日 ,省美术馆举办“睢宁县儿童画展”;
  1978 年 9 月,省文化厅推荐 13 幅睢宁儿童画到瑞士、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展出,睢宁儿童画首次走出国门;
  1981 年 4 月,第 36 届世乒赛上举办的以体育为题材的国际儿童画大展,中国 15 幅作品获得大展唯一一组金牌,其中 7 幅是睢宁儿童的作品;
  1982 年,参加美国德克萨斯国际儿童画展,德克萨斯州长为睢宁儿童画题词:“奖给对人类和平做出贡献者”;
  1983 年 4 月,全国著名书画家、金石篆刻家钱君 匋 先生夫妇和上海书画院院长张雪父、朱卓鹏、王聿豹等专程考察睢宁儿童画;
  1986 年 6 月 1 日 ,中国美术馆举办“睢宁儿童画展出”;
  1986 年 12 月,中国对外友好协会、中国对外展览公司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睢宁儿童画国际获奖作品展”;
  1987 年 6 月 1 日 ,“江苏省美术教学研究会”在睢宁实验小学举行;
  1987 年,中央电视台在睢宁拍摄电视剧《我画我的梦》;
  同年,睢宁实验小学、北大附小、新疆师大附小、大连东北路小学、上海卢湾区第二中心小学、吉林市船营区二十五小等六所名校联合举办 “全国六省市六校儿童画联展”,在全国巡回展出两年半;
  1988 年 12 月 25 日 ,中国美术馆举办“睢宁儿童画获国际奖作品展”;
  1989 年 8 月,《和平鸽》、《灯节》两幅儿童画获联合国“感恩节”国际儿童画展览荣誉奖,与另外两幅睢宁儿童画一起长期陈列于联合国大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睢宁发来感谢信:“感谢你们为世界的和平和进步做出的卓越贡献!”;
  1990 年 5 月 12 日 ,“全国美术教育研讨会”在睢宁召开;
  1991 年,睢宁儿童画活动中心大楼落成;
  1991 年“睢宁大余小学爱鸟儿童画展”在中国少年儿童活动中心展出;
  1994 年 7 月 9 日 ,睢宁大余小学 110 幅作品参加在北京举办的“四国五校手拉手 爱心献给大自然”儿童画展;
  1995 年 8 月 25 日 中国革命博物馆举办“睢宁儿童画国际奖作品展”;
  1996 年 11 月,文化部命名睢宁县为全国唯一的“中国儿童画之乡”;
  1996 年 11 月,《儿童画教学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实验研究》被确立为江苏省“九五”重点科研课题;
  1999 年 3 月 17 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到睢宁考察儿童画教育;
  2004 年 9 月 29 日 ,睢宁县委、县政府召开睢宁儿童画繁荣与发展工作会议,成立 “睢宁儿童画繁荣与发展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睢宁儿童画工作者协会”、“睢宁儿童画发展基金会”;
  2005 年 10 月 10 日 ,睢宁举办儿童画产业发展研讨会;
  2005 年 10 月 18 日 ,“首届中国睢宁儿童画艺术节”在睢宁举行;
  2006 年 5 月 30 日 , “睢宁儿童画发展战略报告会暨中国“儿童画之乡 ” 命名 10 周年优秀作品展 ” 在南京博物院举行 ;
  2006 年 9 月 24 日 , “第二届中国睢宁儿童画艺术节”在睢宁举行;
2#
 楼主| 发表于 2008-9-23 10:13:56 | 只看该作者
 东方奇葩   缤纷绽放
——记睢宁儿童画半个世纪的辉煌历程
             
               睢宁县儿童画活动中心 申 光

  雨滴虽小,却能以勇猛地一跃来丈量天地,汇聚成溪,流入大海;小草虽弱,却以不拔之志冲破藩篱,指向蓝天,成就春天。
  1955 年,睢宁儿童画就像一粒晶莹的雨滴,折射着太阳的光辉,呈现在世人的眼前;以稚嫩之姿,顽强地钻出泥土,带给人们春天的美妙。以李训哲为代表的一批美术教师,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开始带领天真烂漫的睢宁儿童,走遍家乡的山山水水,开始了儿童画创作。一颗颗童稚的心灵,一双双灵巧的小手,舞动画笔,描绘心中的七彩世界。欢乐的果园、丰收的田野、司晨的雄鸡、唱歌的小鸟、一朵野花、一缕晨羲、一弯月亮……一幅幅画作都洋溢着稚嫩的童趣、盈然的诗意和对未来的美好遐想。   1965 年,睢宁儿童画就以她独特的魅力受到外界的广泛赞誉。在江苏省少年儿童美术作品展上,有 3 幅作品展出,并在上海、四川等地美术刊物上发表。
  1978 年睢宁儿童画有 13 幅作品到瑞士、澳大利亚等国展出,首次走出国门。
  1981 年睢宁儿童画参加国际儿童画大赛,有 7 幅作品获得金牌。从此,睢宁儿童画引起全世界的关注。
  ……
  半个世纪以来,睢宁儿童画在一代又一代睢宁人的辛勤劳动下茁壮成长,从默默无闻到蜚声海内外。到目前为止,全县共有 15000 多幅儿童画作品被选送到美、英、法、日、德、港、澳、台等 70 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出,荣获各类奖项 1600 多个,其中外务大臣奖 4 枚,特别金奖 17 枚,金牌 273 枚;有 4 幅作品在联合国大厦陈列, 500 余幅在国内外报刊上发表, 12 幅入选国家和省编美术教材, 3 幅被日本、香港以年历出版, 5 幅入选中国对外文化交流中心出版的《中国儿童画世界获奖作品精选》一书,先后由国家级出版社结集出版了《睢宁儿童画选》等三个专集,为各类美术院校输送 4000 多名专业人才。国家文化部于 1996 年 12 月正式命名江苏睢宁为“儿童画之乡”,这一殊荣至今仍是全国唯一。
  睢宁儿童画六次应邀在中国美术馆、国家博物馆(原中国历史博物馆)等展出,国家领导人彭冲、张爱萍等多次亲切接见睢宁赴京小作者,全国著名书画家、教育家、学者、教授如 钱 君陶、张雪父、李榷、等多次到睢宁考察儿童画创作情况。美国、法国、日本、奥地利、韩国等友人和海外侨胞多次专程到睢宁考察。英国《时代周报》、 BBC 电台、《澳门日报》、香港《文汇报》、《人民日报》、《中国文化报》、中央电视台等数百家新闻单位,通过不同形式介绍了睢宁儿童画创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1982 年 11 月向睢宁儿童发出了“感谢你们为全人类的和平事业做出的杰出贡献”的贺信。
  睢宁儿童画以新颖明快的乡土气息,充分表现出孩子们独特的思维方式和非凡的创造力。洋溢着童心的天趣和光彩。自由自在的夸张、变形,形成了稚趣天居、生机盎然的独特风貌。睢宁儿童画在开发智力、张扬个性,从小培养孩子的美术素养、促进儿童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和谐发展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睢宁儿童画具有独特艺术魅力和独到的艺术价值,在全世界都有很大的影响力和美誉度,是睢宁这块土地上生长的一块文化瑰宝、一朵光彩夺目的艺术奇葩,是其它地区无法比拟的独有资源和巨大财富,睢宁儿童画蕴含着巨大的文化和经济价值。
  2006 年,有 68 幅睢宁儿童画被外交部礼宾司选定为“国宾礼品”,先后赠予亚太四国领导人、伊朗特使等。 2006 年 4 月 3 日 ,中国外交部长李肇星陪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访问亚太四国时,将中国江苏睢宁儿童画作品“龙门石窟”和一册睢宁儿童画作品集作为珍贵的礼物赠送给澳大利亚外长唐纳。
  2006 年 4 月 23 日 ,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偕夫人一行抵达苏州访问。中共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把睢宁儿童画《和平鸽》赠予连战夫妇,寓意和平不但是这一代人的心愿,也是下一代人的心愿。

  “稚手丹青描绘多彩世界,童心童画喜迎八方宾朋”,“儿童画之乡”——睢宁,正在以童画般的质朴和美丽,热诚欢迎前来童画世界做客的海内外老友新朋!
3#
 楼主| 发表于 2008-9-23 10:14:33 | 只看该作者
走进睢宁儿童画
  睢宁,坐落在苏北平原,黄河故道、104国道与京沪高速穿境而过。睢宁儿童画1955年孕育破土,已经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历程。五十年来,睢宁儿童画赢得了无数的荣誉,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儿童画发展史上的辉煌。1996年11月,睢宁被国家文化部正式命名为“儿童画之乡”,被国际友人誉为“东方童画之都”。
  从1978年第一次出国参展参赛至目前,全县共有15000多幅儿童画作品被选送到美、英、法、德、日及港、澳、台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出,荣获各类国际奖项1300多个,其中外务大臣奖3枚、特别金奖17枚,金牌203枚;有4幅作品在联合国大厦陈列,500余幅在国内外报刊上发表,12幅入选国家和省编美术教材,3幅被曰本、香港以年历出版,5幅入选中国对外文化交流中心出版的《中国儿童画世界获奖作品精选》一书,先后结集出版了《睢宁儿童画选》、《童趣》《睢宁儿童画——金奖作品赏析》、《中国睢宁儿童画-百幅金奖作品集》、《中国太阳花》、《走进中国儿童画之乡》等六本专集,为各类美术院校输送上万名专业人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来感谢信:“感谢你们为人类和平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
  睢宁儿童画曾六次应邀进京在中国美术馆、国家博物馆等场馆展出,彭冲、康克清、茅以升、张爱萍等国家领导人多次亲切接见睢宁部分赴京小作者,多次到睢宁看望美术教师和儿童画小作者。国内外一些著名书画家、教育家、学者、教授多次到睢宁考察儿童画创作情况,并从理论、方法上给予指导。美国、法国、日本友人和海外侨胞多次专程到睢宁县一些学校参观考察。《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新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文化报》、《解放军报》,英国的《时代周报》、《泰晤士报》、BBC电台,《澳门日报》、《香港文汇报》等数十家国内外新闻媒体,多次通过不同形式介绍了睢宁儿童画创作和学校艺术教育的经验。
  睢宁儿童画以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域特色,充分表现出孩子们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创造性、自主性,充分展示自己的内心世界。用自己创造的绘画语言去表现,形成了稚趣天成、新颖明快、生机盎然的独特风貌。睢宁儿童画不仅在开发智力、张扬个性、促进儿童全面和谐地发展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而且为世界了解睢宁、睢宁走向世界架起了金桥。睢宁儿童画是睢宁文化的宝藏,也是世界文化的宝藏,她丰富了世界绘画的品种,留下了儿童们纯真心灵的形态。
  睢宁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睢宁儿童画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繁荣和发展睢宁儿童画的新举措,决心通过发展儿童画特色教育、特色文化和特色旅游,把睢宁儿童画做成睢宁的品牌和名片,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并于2005年10月18日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睢宁儿童画艺术节”,向国人展示了她亮丽的风采和独特的魅力。2006年睢宁儿童画被确定为国宾礼品,成为国家领导人外事活动中传递和平与友谊的媒介。4月28日,胡锦涛主席出访肯尼亚时将睢宁儿童画赠送给联合国人类住区规划署和环境规划署。
  睢宁儿童画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是与其独特的教学理念、教学技法分不开的。为了更多的国人能够有机会欣赏到我国童画界这一美丽的奇葩,为了全国亿万青少年儿童能够有机会共享这一美育界的丰硕成果,北京德仁轩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与睢宁儿童画协会共同携手打造“睢宁儿童画”这一品牌,该品牌目前包括两大系列产品:教材系统和获奖精品画系列。
  ——教材系列,以睢宁儿童画教学为切入点,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素养为目标,系统地介绍了学习绘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充分为学生的绘画创作架设平台。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自由,同时也为家长进行课外辅导提供了第一手素材。在教材的编排设计中,设有“童画赏欣”、“认知启蒙”、“走进画室”、“绘画尝试”、“教学提示”、“绘画锦囊”等栏目,老师和家长在教学辅导时,针对每一个环节可以有所侧重,以充分开发学生的原创力,力求让学生用自己的眼、口、手去感知,表达、尝试、创作,在自我探究中加深对美的理解。本系列教材都是睢宁县儿童画辅导一线教师亲自编写,饱含了他们的辛勤劳动。
  ——获奖精品画系列,精选睢宁历年在国外儿童画竞赛中获奖作品之精品,装订成册,供各届欣赏。
  稚手丹青绘盛世,童心童画迎宾朋!
  希望广大热爱关心美育事业的家长、朋友,还有我们可爱的小天使热情参与进来!
4#
 楼主| 发表于 2008-9-23 10:16:47 | 只看该作者
首届中国睢宁儿童画艺术节暨金秋经贸洽谈会简介
发布日期 2005-10-15
  睢宁儿童画创作始于1955年,已经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历程。从1978年睢宁儿童画出国参赛参展以来,共有5800余幅儿童画作品被选送到美、英、法、日、德、港、澳、台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出,获各类奖项1000多个,其中外务大臣奖3枚,特别金奖15枚,金牌160枚;有4幅作品在联合国大厦陈列,500余幅在国内外报刊上发表,12幅入选国家和省编美术教材,3幅被日本、香港以年历出版,5幅入选中国对外文化交流中心出版的《中国儿童画世界获奖作品精选》一书,先后由国家级出版社结集出版了《睢宁儿童画选》等三个专集,为各类美术院校输送4000多名专业人才。国家文化部于1996年12月正式命名江苏睢宁为“儿童画之乡”,这一殊荣至今仍是全国唯一。

  睢宁儿童画六次应邀在中国美术馆、中国历史博物馆等展馆展出,国家领导人彭冲、茅以升、钱昌照、张爱萍、康克清等多次亲切接见睢宁赴京小作者,王济夫、孙家正、季允石、郑斯林、杨永沂等省部领导多次到睢宁看望美术教师和儿童画小作者,全国著名书画家、教育家、学者、教授张雪父、李榷、钱君陶、徐佛华、李广汉、周松生、朱卓鹏、尉天池等多次到睢宁考察儿童画创作情况,并从理论、方法上给予指导。美国、法国、日本友人和海外侨胞多次专程到睢宁县一些学校参观考察。英国《时代周报》、《泰晤士报》、BBC电台,《澳门日报》、香港《文汇报》、《人民日报》、《新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文化报》、《中国社会报》、《中国环境报》、《解放军报》、中央电视台等数十家国内外新闻单位通过不同形式介绍了睢宁儿童画创作和学校艺术教育经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2年11月向睢宁儿童发出了“感谢你们为全人类的和平事业做出的杰出贡献”的贺信。

  睢宁儿童画以新颖明快的乡土气息,充分表现出睢宁儿童独特的思维方式和非凡的创造力,洋溢着童心的天趣和光彩。自由自在的夸张、变形,形成了稚趣天成、生机盎然的独特风貌。睢宁儿童画在开发儿童智力、张扬儿童个性,从小培养少年儿童的美术素养、促进儿童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和谐发展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睢宁儿童画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为世界了解中国,世界了解睢宁、睢宁走向世界架起了金桥。

  睢宁儿童画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独到的艺术价值,在全国、在全世界都有很大的影响力和美誉度,是睢宁这块土地上生长的一块价值连城的文化瑰宝、一朵光彩夺目的艺术奇葩,是其它地区无法比拟的独有资源和巨大财富,睢宁儿童画蕴含着巨大的文化和经济价值。为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当前的大好形势,贯彻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全面发展的理念,充分利用睢宁儿童画独特文化底蕴,展示睢宁特色文化,充分挖掘睢宁儿童画内在的巨大潜力,并以此整合睢宁的各种资源,增创招商引资的新优势和竞争力,把睢宁儿童画打造成睢宁独特的对外宣传品牌,美化睢宁、推介睢宁的名片,扩大招商引资,促进睢宁经济跨越发展的平台,睢宁县委、县政府决定于今年10月18到19日,在睢宁县举办首届中国睢宁儿童画艺术节暨金秋经贸洽谈会。

  首届中国睢宁儿童画艺术节暨金秋经贸洽谈会将是一次睢宁历史上规模空前、对推动睢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盛会。主要活动有:十月十八日上午在睢宁举行盛大的“首届中国睢宁儿童画艺术节暨金秋经贸洽谈会”开幕式.千名睢宁画童共绘千米长卷、百家媒体聚焦睢宁、睢宁儿童画及国内外儿童画交流作品展、儿童画发展高层论坛、国内外客商云集睢宁开展金秋经贸洽谈签约、该县还将推出50项招商引资项目、举行一批重点项目开工仪式及大型文艺演出等。届时,组委会还将邀请国家教育部、文化部和国家对外文化交流机构负责人,省教育厅、文化厅领导,全国知名教育家、书画家和国内外工商界名流、海内外客商参加这次盛会,以画为媒,以节会友,展示睢宁儿童画风采,研讨儿童画教育和发展有关问题。

  这次艺术节以后,在儿童画发展上,睢宁县还将采取一系列的新举措:明年上半年在睢宁举办”全国儿童画大奖赛”,明年下半年在睢宁举办”国际儿童画大奖赛”,同时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举办睢宁儿童画巡回展览,同时出版发行一批睢宁儿童画书籍.画册,研究开发一批收藏品.艺术品.礼品,做大做强儿童画产业,让全国.全世界人民了解睢宁儿童画.喜欢睢宁儿童画.关心睢宁儿童画.

作者:王宗喜


5#
 楼主| 发表于 2008-9-23 10:18:22 | 只看该作者
儿童画的价值和睢宁县儿童画
发布日期 2005-10-16
编号:2005020405
作者:陈传席
时间:1998-2-28

简介: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美术理论家


总的说来,儿童的价值在未来,即是说,儿童本身鲜有能成为大政治家、大军事家、大文学家或大科学家等;甚至也不能成为一个出色的工人或农民,儿童必须经过学习、培养、锻炼,到了一定年龄才能成为有用人才。任何突出的人才都是从儿童过来的,所以说,儿童的价值在未来,儿童本身的价值就在于他将来能成为有用的人才。宋朝王安石写过一篇《伤仲永》的文章,说仲永五岁时就能写诗,被人称为“神童”,现在金溪云林三十六峰中就有“神童峰”,就是纪念仲永的,实际上是因王安石的文章而来,但仲永的诗文一篇也没流传下来,如果不是王安石这篇文章,我们都不会知道历史上还有这位仲永。仲永的诗之所以被“邑人奇之”,是因为他年龄小,如果高要求,恐怕还是不行。

但儿童画就不同了,儿童画的价值就在其本体。绘画的价值在审美,儿童画本体就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审美价值,它反映了儿童纯真、幼稚、天趣,这是不可做作而得的。儿童们的画,不论画成什么样子,都绝不庸俗;它可以不像,可以不合情理,但绝无俗气。“绝俗”是最难得的,大人画家可以画像,可以画得合情合理,但没有俗气者少之又少,这正如演员,成人演员表演得很自然者十分难得,但儿童演员没有一个失败者,这缘于儿童的天真本情。明朝的李贽力倡“童心说”,他认为“童心者,真心也”。“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艺术是“心印”,有真心,才有真的艺术。所以,纯真的儿童画出来的画必是纯真的,纯真的艺术才是真正的艺术。儿童画的价值即在于此。

毕加索看到孩子们的画后,感叹地说:“我十几岁时,便可以画得和文艺复兴时代大师们一样好,但要学他们(孩子),要用一辈子时间也难学到。”欧洲文艺复兴时,大师们的画都是艺术史上的杰作,毕加索十几岁时便可达到,为什么他一辈子努力也达不到孩子们的水平呢?就因为孩子们纯真的心是不可强学而得的,实际上,儿童画家在儿童时代画得很好,过了儿童时代,他(她)的见识、知识、技巧和造型能力都提高了,但大多数人的画反而不好了。因为童趣失去了,画的天真也失去了。有很多儿童画家随着年龄增长画兴渐失,有时干脆就不画了,这原因我曾写文论述过①,这里不再重复了。所以,我说儿童画的价值就在其本体,而不在其发展和未来,儿童画发展成大人画时,可能走向庸俗,至少是失却天真和童趣。只有极少数儿童画家后来可以成为大人画家,但那也基本上和儿童画无关。所以,如果有人认为把儿童画抓好,将来便可以培养出大画家,那是错误的,同时也是对儿童画的亵渎。儿童画的审美价值是无法替代的,它本身就是绝好的艺术品,当然要看你会不会欣赏。科学研究证实,大人(包括老人)和孩子们在一起,心理便会年轻,心理年轻,人便真正年轻,原因之一是大人看到孩子的幼稚味,天趣气,感到有趣,心情便愉快,于是便年轻。孩子们不知什么叫趣味,然而一言一笑、一举一动,无不有趣,孩子大了,知道什么是趣味,其言笑举止反而无趣了,孩子作画如此。

儿童画除了自身的欣赏价值外,对成人的艺术有启示作用吗?当然是有的。毕加索后半生一直借鉴儿童画,中国的大画家注重吸收儿童画的稚拙味,从儿童画中吸收营养,当然不是模仿儿童画,儿童画也是无法模仿的,这还要看画家的修养如何,不会吸收的,可能会弄成东施效颦,会吸收的便可使自己的画艺大大提高。中国的大画家历来主张“白首童心”,学习儿童画的稚拙味,孟子所谓“不失赤子之心”,赤子便是初生儿;老子所谓“复归于婴儿”,“比于赤子”,“专气致柔,能婴儿乎”,“如婴儿之未孩”,“圣人皆孩之”等等,圣人皆像孩子一样纯真,婴孩无欲无私,专气致柔,一任自然,艺术家如能像婴孩一样纯真朴实,其艺术才能达到崇高的境界。学儿童画当然不得重复儿童画,而是从儿童画中得到启发,使自己的艺术更加天真自然。所以,对于修养高的艺术家来说,儿童画是至为宝贵的。

儿童的可塑性最强,可以说每一个儿童都能学好画,关键在于引导,有的儿童本有绘画天才,因疏于引导,便泯灭了,这是十分可惜的。

吾乡睢宁县,地属徐州,《宋书》有云:“英才起于徐沛,茂异出于荆宛。”商、周、汉时代,睢宁文化最为发达,闻名世界的汉画石像中《牛耕图》、《纺织图》,青铜器牛形缸灯等出土于睢宁县②。楚汉相争时,两国英才人物皆在睢宁县左右,也就是说,吾睢居英才人物所处地之中心。被称为“人杰”的张良,隐居、发迹之地皆在睢宁,汉高祖后来封张良于齐,张良不受,说:“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臣愿封留足矣③。”“乃封张良为留侯。”④据《史记》注,留城在徐州沛县东南,所属地也正是睢宁。张良不愿封齐,而择留,可见当时睢宁之重要。睢宁有此悠久文化历史至今已发展为百万人口的大县,睢宁人优良的文化素质并未完全泯灭。其中儿童画名震国内外,领先世界。自60年代初,在部分美术教师引导下,睢宁县开展儿童画创作活动,现已发展到五百多所学校,数百名辅导教师和十余万名学生开展儿童画创作活动。至1996年底,睢宁县已有4600余幅儿童起死回生参加过国际儿童画展览和比赛。获国际各类奖项405个,其中金牌116枚。睢宁儿童画在日本、前苏联、德国、法国、美国等70多个国家展出时都获得好评,并吸引了他们前来参观、考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专门发来贺信,云:“感谢你们为世界的和平进步作出的贡献。”中国的党和国家很多领导人以及美术界负责人和很多知名人士都给予睢宁县儿童画以很高的评价,1996年底,国家文化部命名睢宁县为“儿童画之乡”,这是全国唯一的一个“儿童画之乡”。

睢宁县作为“儿童画之乡”,名气大振,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全国各大新闻单位专题报道了三百多次,进一步引起了国内外有关人士的注视,为了进一步促进与国内及国际方面的交往,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睢宁县委、县政府决定出版《睢宁县儿童画国际金奖作品赏析》一书,约我为之撰文。我看了这批儿童画后,心境为之一清,每幅画都清新活泌,天真自然,绝无做作之气。而且生活气息也都十分浓厚,画出了孩子们眼中的现实生活,如《小渔村中的红房子》、《海边的小船》、《飞鸟》、《水乡的清溪纵横》、《小舟荡漾》、《河上小桥》、《春天里孩子们在游戏》、《帮妈妈养肥猪》、《家前家后的红树绿花》、《水乡的插秧》、《和孔雀比美》、《鸟儿营窝》、《巷子里的生气》等等,无不栩栩如生。他们的表现方法也和大人不同,而且用笔皆很沉着,绝无轻浮之感,更无庸俗之气。当今中国画家可谓多矣,各种画展此起彼伏,各种画册铺天盖地,多庸俗不堪入目。然而睢宁儿童画却无一俗气,很多画用笔用墨和设色,都是大人画家所达不到的,8岁女孩李莉画的《小渔村》,放之当代名画中也是出类拔萃的,那用笔的沉稳、用色的厚重,小鸟的概括和装饰趣味,名画家中很少有人能达到。倘毕加索再世,也要佩服得五体投地,自叹弗如。10岁女孩李会的《在海边》,另一10岁女孩张洁的《小岛上的红房子》、9岁男孩武锐的《我的家》、8岁男孩杜杨的《小巷里》、9岁女孩张曼红的《鸟儿有了安乐的窝》、8岁女孩曹晓丹的《打鱼在河湾》等等,都是超凡脱俗的作品,令人反复观看而不厌。老画家们追求的“童心”,在孩子们笔下却自然也流露出来了。

睢宁县儿童画是睢宁文化的宝藏,也是世界文化的宝藏,它丰富了世界绘画的品种,留下了儿童们纯真心灵的形态。我希望国家建立一所儿童艺术博物馆,把儿童画的精品收藏起来,供世人们欣赏,供学者们研究,也供成人画家们借鉴。

睢宁县儿童画早已走向世界,而且走在世界儿童画的前列,愿睢宁县儿童画进一步发扬光大。

注:

①见陈传席《论早熟和晚学晚成》,刊于《美术观察》(北京)1996年第10期。这篇论文也谈到睢宁县儿童画。

②欧、美出版的《中国艺术史》,封面用的《牛耕图》,即是睢宁县出土的。几乎所有的《中国艺术史》著作都选了这幅《牛耕图》,中国历史博物馆的门票也用这幅《牛耕图》。

③④见中华书局版《史记》。


一九九八年二月二十八日于南京师范大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18 20:12 , Processed in 0.09192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