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师博览》介绍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1-9-10 20:29:55 | 只看该作者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1年第2期目录



■卷首语

1    语文课堂需教师“礼让”     王观秀

■高教研究

4   从教师心理健康角度看师德建设     胡永萍

5   如何创建小型办公Intranet网络    彭冰成

■管理韬略

6   学校宣传工作点滴谈    何香兰

■教改探骊

7   高中物理新课改的实践与思考    胡纪明

8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巧用口诀   王小平

9   语文阅读:要阅,更要读   汪志民

10   让贫瘠之地开满鲜花——小学作文教学之我见   胡   敏

11   如何突出学生在历史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余和平

12   地理课堂中的防灾减灾教育   陈小勇

13   学生小组化管理模式的尝试与思考       廖震华   刘   誉

14   塑造课堂的节奏美                王慧玲

15   小学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路径    钟红春

16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四要”“四不能”    袁   春

■育人之道

17   细节,让数学课堂更精彩    郭小卫

18   发现美,赏识美——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赏识教育      刘虔文

19   怎样做好班级管理中的民主化   李凯云

20   做一位新时代的合格教师      鲍   琳

20   开辟思品第二课堂,拓宽育人平台     陈灿华

21   如何在中学音乐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符小丽

22   农村小学德育的缺失与对策      陈昕茹

23   半日开放——家园联合的育儿平台    孙小红

■语文园地

24   中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    曹明君

24   三年级作文教学实践策略     夏   俊

25   小学作文教学之我见     朱小荣

26   巧用多媒体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杨机明

27   随文练笔——有效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方式      陈志勇

28   慧心掘“源”,让作文水到渠成      熊淑萍

29   浅议现代诗歌教学       邱晓笛

30   谈谈小学生的语感培养      蒋玉兰

31   考场作文与写作的差异性      刘新成

32   也谈“语感”教学      徐教政

33   柳暗花明又一村——教学急转弯        陈   鸽

34   也谈语文教学忽视了什么          张光洪

35   谈中学语文教师的素养        廖志杰

■教海泛舟

36   数学上的“第二十二条”军规       汪跃峰

37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洪梅君

38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策略谈         李   云

39   “整体思维”在三角函数中的运用       伍小荣

40   生物教学中自主学习课堂环境的构建       黄   烨

41   提高小学课堂教学质量的三个策略         胡水生

42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练习的设计创新         卢枧志

43   数学教学中“用教材教”的策略       何辉园

44   开发课程资源:打开品德教学的另一扇窗       焦惠林

45   构建地理知识认知模型,提高学生读图析图能力       李巧芳

46   一堂分层教学数学课的感悟         谭   斌

47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观察力的培养         胡桂荣

48   数学阅读的作用           李建生

48   浅谈中学体育的趣味性教学         卢晓宏

49   中学英语听力教学策略及其优化         廖娟华

50   如何提高初中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周丹丹

51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三部曲”        龚希芳

52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李宜月

53   多媒体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高红刚

54   从“庄子个性”切入“道家思想”教学          徐芳玉

55   素描教学目标再认识               潘寨民   余国红

56   班主任工作经验谈                  徐仁柱

57   低年级英语课堂中情感引导一例          余建玉

58   如何让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赵玉珍

59   以“学案导学”实现有效教学             何聪华

60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与教育关系之我见         费丽君

61   新课标下地理知识的活学活用             王雪琳

62   对话状态下的语文教学             曾兴才

63   了解教材学英语——浅谈初中英语第一册(上)        詹秋华

64   中学政治课践行“以人为本”的必要性及其策略           卢志平
32#
 楼主| 发表于 2011-9-10 20:30:43 | 只看该作者
在教育阅读中走向孩子

■山东   侯登强



“一个教师要始终处在一种挣扎的精神状态,不停地寻求生命的突围。”华南师大刘良华教授在全国暑期远程培训上的讲话依然清晰有力。那是一次改变我的重要事件,它打开了我思想的闸门,让我决心开始新的教育阅读生活。

我的教育阅读生活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数不尽的故事,在这样的旅途中,我越来越感觉到自己的生命正经历着甜蜜的蜕变。

内心有信念,行动才会更有力量。在远程培训结束后,我便开始了自己的教育阅读行动。那段日子我成了山东教育学院对面教育书店的常客。苏霍姆林斯基、刘良华、刘铁芳、肖川、陶继新、张文质、魏书生、李希贵、闫学、吴非、窦桂梅……一个个教育大家、名家在文字中向我走来,每天,我都沉浸在与名家对话中。书中那些教育的睿智和情怀,如甘露般滋润着我的心田。还记得,我刚到新的单位,看着那破落的校园,却没有丝毫的失落。我告诉自己:在一个学校只要遇到几本好书,就是一种幸福。我近乎痴狂地把所有的业余时间投入到读书中。只要有闲暇,办公桌前、操场上、阳台上,甚至公交车上都是我读书的地方。我要和时间赛跑,让自己在阅读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每一次出门,我的包里总要有一本书相伴。那是一种很美妙的感觉,像有一个朋友相随,更有一种精神生命的甜蜜与憧憬。读张文质先生的《幻想之眼》时,是在山里老家的农家院里。我喜欢乡下的小院,坐在光滑的方凳上,沐浴着春天的阳光,吮吸着新鲜的空气,每次翻动书本的声音都撩拨着我的心,甜甜的,柔柔的,飘过一丝生命的愉悦。每一天带一本书出发,心里便涌出更多的期待……我的生命在阅读中也在发生着些微的变化,哪怕只有一点点,也足以温润我的教育梦想。

阅读中,我做了大量的读书笔记,那些触动心灵的经典语句,被我反复咀嚼,反复品味。常常一本书读下来,已经写出了几千字的感悟。陶继新老师曾鼓励我:照这样继续读下去,写下去,一定会有更大发展。张文质老师也把我写的书评,放到他的博客上推荐;闫学老师在她的博客上也特意推荐了我的博客:“推荐随火车远行的博客,在那里可以看到一个执着的爱书人阅读、思考的轨迹。”北京尊师园书坊李老师一有新书便慷慨相送,让我受宠若惊。在这一阶段的阅读中,透过各位专家的教育思想教育实践,我对教育有了更真切的认识,心灵得到洗礼,精神得以唤醒。教育阅读是通达教师内心的一道光,可以照亮我们的教育良知。

随着阅读的不断拓展,我更加明白:教育需要有乌托邦式的精神,更需要有脚踏实地的实践。这一时期,对于“教育需要实践性的技术”,我开始有了深切的体会。我们国内教育关注的更多是理念,而实践操作层面的东西却少之又少。这一时期,我阅读了《接受我的爱——老师如何与孩子说话》《今天怎样“管”学生》《希望教室》……这些书大多是国外编译过来的,在教育理念与实践之间架起联通的桥梁。这些书和我的教育教学密切相关,一些具体的方法可以直接应用。这些书对我最大的帮助并不是提供的方法,而是让我有了去创造、提炼一个个教育技术的欲望和冲动。我更加关注自己的语言表达,通过一个个有情感的词语,表达对学生的关切;我更加在乎孩子的诉求,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帮助学生成长的知心人;我更留意学生的情绪,及时地调整自己的行为或者临时设计有价值的教学环节……

我把这些教育技术与同事们分享,大家都饶有兴趣。每个教师都有创造的欲望,只是没有遇到开启心灵的书籍而已。我的读后感,一发到教育博客,总会得到全国各地同行的关注,他们的鼓励让我一边读,一边写,一边做。单单《接受我的爱——老师如何与孩子说话》一书,我就撰写了13篇读后感,字数达2万多,其中的4篇发表在全国各级刊物中。

教育应该是充满人性之美的事业。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必须要读懂儿童的需求,才可以对他们的生命成长有更为妥帖的帮助。本着这样的教育追求,我的教育阅读开始了第三个阶段:我要通过阅读儿童心理方面的书籍,做一个儿童教育的观察者和实践者。教师的最大乐趣其实在孩子那里,你的心思放到孩子们身上,就会拥有最真诚的信赖,拥有最质朴的幸福。我先从经典读起,这个时期阅读了《夏山学校》《童年的秘密》《正确和孩子说话》《儿童心理诊疗手册》《没有围墙的学校》……大量的专业阅读,使我在与学生接触的时候,有了更专业的教育行为。探寻孩子问题背后的原因,不仅仅局限于冲突的停止,还要涉及到对儿童心灵的安抚,对问题发生的深层次探究;考虑到孩子的内心感受,帮助孩子梳理自己的情绪,控制自己的情绪;为孩子树立积极情感的榜样,不断丰富教育的内涵。

从最初的唤醒自我,到现在的关注孩子的心理,我从教育阅读中一步步走来。这是我的阅读故事,更是我不断丰富自己职业生命的过程。三年多来,我阅读了一百二十多本教育书籍,撰写了六十余篇读书随笔,达十几万字。阅读就是不断唤醒书中的故事,同时用书中的故事不断唤醒自己的心灵。把读每一本书当作一场生命的历程,穿越其中,也是穿越自己的生命。在书中刻下属于自己的感悟。让自己和书籍之间相互润泽,形成一种彼此贴心的映照,一种精神和灵魂的对话。

感谢这些书,感谢一路上朋友们的相赠与关注,让我在教育阅读中慢慢走向孩子,也走向了教育的幸福。
33#
 楼主| 发表于 2011-9-10 20:31:18 | 只看该作者
校长为什么会反对教师读书(外一篇)

■江苏   吴   非



在培训班和一些教师交流,几位青年教师说,有关“教师不读书”的情况很复杂,不一定是教师的问题,有些是学校的风气不正,有些则是领导的心胸狭隘,识见低下。这几位教师在业余时间读了一些教育理论书,发现学校管理工作中一些明显的误区,发了些议论,引起了教师们的共鸣,因而让校长极不愉快。校长挖空心思罗织罪名,平时从不关心教师学习生活的校长,经常在大会小会上来点小动作,挖空心思地攻击这些有思想的教师。教师们说:“小鞋子已经穿了一个多学期了。”

说起来有些不可思议,然而在很多学校,都能看到这种学术修养差却专门压制教师学习热情的校长,他们的低学养不但阻滞了学校的改革和发展,也给教师的专业发展形成了障碍。校长反对教师读书的原因比较复杂:有的是观念陈旧,不懂得教师需要充电,需要接受新知识,认为教师读书是好高骛远;有些是教育思想不端正,一心只想要升学率,认为“教师读书多会影响教学”;有些是自身粗俗不堪,眼见教师博学多闻,温文尔雅,比出了他的低劣低俗,故心生妒忌;有的是因为自身学历不高,有自卑感,心胸狭隘;有的纯粹是因为品格、志趣低下之外又有专制作风,不愿意学校有独立思想的教师……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教育不可能独立于社会,因此教育界也会感染“社会病”。目前最明显的,是用人机制上的弊端。教育界的各级领导中,外行真的不算少,一些校长不是教育专家,而是“官”。有位教授告诉我,他到某省去调研,去了十几所学校,没看到校长,只看到十几个“处级”——这可能正是目前教育界最严重的问题,否则不至于要在“规划”中提出“去行政化”问题。我在工作中见过一些校长,他们不在意自己的学养低,也无视学校有几百名教师需要他做榜样,更无视几千学生需要接受正确的教育,他只在意自己的级别提升;升不了官,就自我膨胀,当土皇帝。南京曾有公办学校校长的办公室面积达到 150平方米,内有卫生设备和“休息室”,超过了厅长和部长的水平,而该校教师的办公面积人均不到3平方米。这种把学校变成官衙的恶劣作风,注定了校风的败坏。

但是,即使在落后的用人机制下,一些校长仍然能凭个人品格的高尚成为优秀的校长,甚至一些原本学养并不高的人也凭着勤奋学习成为教育管理的专家。只是在目前的社会风气下,他们的影响力有限,而害群之马的破坏性极强。

有这样一种校长,由于没有专业背景,缺乏教育理想,虽然冒充内行,私下里还是有点自卑感的;他们不学习,为混淆视听,他们特别会用顺口溜、主题词、赞美诗,努力把自己装点得有点文化。另有一些校长,并不具备从事教育的基本素质,也无心把自己从外行变为内行,在他们眼里,学校是个人刮钱捞钱的利场,学校是升官的阶梯,所以他的人生目标就是跑官捞钱,因而这种人往往什么坏事都敢做。中国的教育之所以落后,落后的用人机制实在脱不了干系。有一群不学无术、不作为者在管理学校,在弄虚作假,是中国教育的最大隐患。教育管理权掌控在这些人手中,除了加剧腐败,也必然导致“无能”。这些人会动用手中的一切权力,糟蹋教育政策,歪曲教育方针,破坏教学原则,这种人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教师具有独立思考意识。

在任何一所学校,教师队伍都不可能整齐划一,有读书群体,也会有“逐利”群体。学校任用推举什么样的教师,代表了学校的文化取向。有种校长,明确表示喜欢教师“听话”。什么样的教师才算“听话”呢?很多教师在谈到这个问题时,不约而同地注意到这类人的一般特征:权欲熏心,业务修养差,性格懦弱,厌恶读书,没有思想。在一些学校,除了外行领导内行,业务差的领导业务强的之外,还多出一条:职业道德差的人“管理”职业道德好的人!这种导向,就是宣扬不读书不思考,就是倡导奴才文化,就是用实际行动鼓吹专制主义。当然,具体到政治层面,他们不敢那样赤裸裸而已。比如,他会做出语重心长的样子对大家说:“读了一些书不能骄傲,不要看不起读书少的教师。”“有些同志读书少,但是教学好,不是更有价值吗?”

不止一次地听到这种打击教师读书学习的例子。凡有在中学工作经历的同志都知道,辅导高考未必需要教师有很高的业务水平,却有可能需要教师的全部时间和精力。由于高考成绩关乎校长的地位与声誉,因此高考成绩就成了一些校长整教师的法宝,少数学校甚至搞“末位淘汰”,迫使全体教师参与恶性竞争。当全体教师都被逼上应试的轨道,校长就可以坐山观虎斗,他也就不用再担心自己因文化水平低而被人嘲笑,从此高枕无忧,万事大吉。可是常听说有教师发难,他们认为:校长带领教师走应试教学之路,符合校长的个人利益,符合他的文化修养,未必不能理解;问题在于作为校长,为什么他们不敢亲自带毕业班?如果学校的教师都以从事课堂教学为荣,学校的校长能和教师一同带毕业班,学校有什么难办的?有什么矛盾不能解决?

校长们不读书,有的的确是陷入事务,忙得没时间读书,有的则是根本就不想读。有位县中教师曾愤怒地说:“我没有办法让学生有高尚的学习动机,他们对社会有一种不信任感。因为他们看到校长不学无术,不务正业,却看到他因为当了校长而致富,有权力管制读书的教师,有权力提升不读书的教师。因此他们不相信‘读书改变命运’,而是相信父母私下教他的‘人不能老实’‘老实人办不成大事’。”——这样一个校长的存在,会令无数学生失去学习的信心,真让人不寒而栗。但我相信这位教师的思考是认真负责的。因为教育不能忽视学生的存在,我们总是只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却不去思考他们每天究竟在想什么。如果教师的思考都能达到这位老师的深度,教育界用人机制改革的条件也许就成熟了。

最难堪的是和校长们在一起,发现他们除了不懂教育教学,却懂得很多和教育无关的东西。在很多地方可以看到这样一种情形:校长们不读书,但是他们跳舞跳得很好,他们能喝很多酒不醉,他们能展示一大堆在世界各地游览的留影,他们熟悉本地各种游乐场所的特色,他们认识本地的许多企业家……同样的,他们不知道本地书店在哪里,不知道当地大学有哪些知名学者,说不出著名文化学术刊物的名称,他们没有办法说出面前这位教授的研究方向……校长们怕读书,怕考试,然而,他不读书,却能混到文凭;他不勤奋,却能有许多荣誉称号;他不上课,却有很高的职称;他不会写论文,却被称作“学者”;他泡在官场中,却被当做“教育家”……也有许多真正想做一些实事的校长们在这种体制下一事无成,甚至一些有志于献身教育的校长反而被排斥出局,这就是所谓的“劣币驱逐良币”。

在这样的环境下,很多教师继续学习的意识也淡漠了。

但我还是愿意说说有意思的事来结尾。

有位老师说,星期天他在书店多次看到教育厅一名副厅长在选书,这名分管基础教育的副厅长原先是理工科出身,他选的却多是社会科学方面的新书;他总是拎着书袋站在那里翻阅,每次都会买几本。他的报告从来没有空话废话,很多教师都很敬重他。我也见到真正爱读书的校长,他们把送往迎来、见官喝酒视为受罪,他们在忙碌中会私下恳求:“见到什么好书,千万不要忘了我……”



你到底想要什么



去年,有位教师朋友获得了一个称号,当有人表示祝贺时,他苦笑说:“你们真的认为有多大的意义么?我只不过没有折磨学生而已。”我了解这位同行,虽然他几十年来的工作有口皆碑,但他总是认为这些所谓荣誉称号不如他的愉快重要。

不是所有教师都会这样想的。我在评审中,几次看到申报人的材料超过20斤,分类之详,装订之精,着实令我吃惊。我每次都会疑惑地问:“这个同志是不是有一两个月没有上课上班?”我的疑问在于:一名教师或是校长,要把一二十年的工作成绩详细记录并如此保存,并能把那些证明材料整理得井井有条,像是名人传记或是统计档案一样,要花去多少宝贵的时间啊!

因而我也想问:这些,有意义么?

希望自己所做的事千古流芳,这样的愿望当然没有什么不妥;然而,想让这个社会提前把百年之后的评价交给他,能做得到么?

我在最近参加的会议上,应主办单位要求,发了言。我坚持强调这样一个意思:我们有没有办出“人民满意的教育”,不可能由我们今天就可以说了算的,只能由未来社会作出判断和评价,因为我们培养出的一代人是否合格,是否能担负起建设未来社会的重任,需要时间的检验。有与会者表达了不同意见,他们认为,是否办出了“人民满意的教育”,现在就能看出来:学生考上大学,家长满意,可以代表“民意”;而教育界的成绩是摆在那里的,不一定非要由未来社会评价。

我尽可能想,这也许仅仅是彼此认识角度的不同,但我也想到,这是各自的需求和出发点有距离。如果一名校长渴望得到社会的肯定,渴望得到上级的肯定,那么对教育的评价,他会有什么样的思考呢?如果把升学率换算为“政绩”,对他来说,问题就简单得多。可是教育问题却不可能那么简单。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任务是培养人。几年前,我曾提出在当今要坚定不移地把“人的教育”作为真正的教育任务。有校长在教育报上撰文批判我的观点,认为“人的教育”是“明天的空气”,我对这样的认识非常惊讶:那位校长竟然不懂,“人的教育”非但不是明天的事,也不是今天才提出,而是教育常识;即使在应试教育猖獗的当今,仍然有无数的教师坚守理想,努力实践着“人的教育”,否则中国教育将面临更糟糕的环境!那名校长肆无忌惮地亵渎教育理想,展现无知,真是愚不可及;然而在当今教育环境中,这种言论非但不会被清算,在庸众那里还会拥有一定的市场。在全面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的状态下,如果教育管理者仍然把“人的教育”当成“明天的空气”,那么我也要问:如果坚持这种落后的教育,一个国家还能不能有明天?

我在一次演讲中说过,我可能不聪明,但我期望在聪明人的领导下工作;我也许不够高尚,但我敬仰那个走在队伍前面的高擎着燃烧的心的向导;我们的时代可能不是最理想的,但是一个教育工作者不应当这样自甘堕落下去。——我说这样的话,是针对一些教育干部的庸俗和猥琐。下一代在看着我们这些教师在做什么,在怎样做,在听我们说什么,怎样说——这就是最真实的教育。孩子们不大可能听教育局长直接说自己的政绩观,也很少听到校长私下对教师们说心里话,那些话都不大可能在课堂上公开对学生说的。有个教育局长私下反复对校长们说:“抓高考要抓出血来。”“以不死人为原则。”这些话悄悄地传到教师那一级,就再也不能往下传了,因为学生再也不相信会有人民公仆说这样的话,他们幼小的心灵也不明白“抓高考”要抓出谁的“血”。

所以不得不问的是:我们今天究竟在做什么?

过去的年代创造了我们,我们今天的思想和行为特征很大程度上代表了过去某个时期的教育水平以及道德观;同样的是,我们在创造未来,我们今天的价值观以及各种教育行为,有可能体现在未来社会一代人的身上。40多年前的“文革”,有些语言记忆犹新,比如“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砸烂狗头”“与天奋斗其乐无穷”“气炸了肺”“一千个不答应,一万个不答应”……在以野蛮为美、文明为耻的教育下,一代人进入了老年。现在,我在公交车上看到这些当年的青年,虽然他们身手远不如当年敏捷,垂垂老矣,但仍然能从他们交谈的语言中感受到昔日的暴戾与粗野。

“文革”的悲剧不是恶魔在1966年这一年导演的,“文革”是十多年非人道的教育积累而成的;同样,发生在新世纪社会的严重的拜金主义和道德沦丧,也不是三五年就能形成的;道德体系的崩溃,是“文革”的后果,是政治运动摧毁全社会道德信仰的后果,不幸要我们这一代人来承担,然而当这些落后的思想和落后的教育合成为新的毒素时,民族精神将被进一步腐蚀……

1977年,当“文革”在形式上结束时,我像是无师自通地对朋友说过:“文革”的后果可能要在许多年后才会显现出来。后来我常以为自己是比较早觉悟的,可是我当年没有想到的是,那种后果会如病毒一样发生种种不可思议的变异,在不同的人身上,在不同的人群中,在不同的环境内,在不同的时期,继续发作,令人们疲于应付,甚至感到绝望!

我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之所以经常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谨小慎微,是那个年代的记忆太可怕,而我时刻能想到那个时代的教育给今天留下的麻烦。

基础教育需要有一定的强制性,也正因为有强制性,这种教育就必须是正确的。晏阳初曾说过,错误的教育,不如没有教育。回顾百年教育史,对比中外百年的教育,我们应当受到更多的启示,而不能满足自我总结与陶醉。

这个时代的教育已经没有诗的激情,没有作为人的丰富的想象力,我们已经“统一思想”,当听到小学生到大学生都说着和官僚一模一样的话语时,作为教师的我们为什么不感到恐惧?爱因斯坦曾经指出:“一个由没有个人独创和个人意愿的、规格统一的个人所组成的社会,将是一个没有发展可能的不幸的社会。”(1936年)难道有谁愿意当今社会朝着那个方向滑过去?

几年前读过一本《在与众不同的课堂里》,当读到美国小学数学教师雷夫·艾斯奎斯的话时,我想到,他和中国的许多教师在思想情感方面有许多共通之处。他说:“我每天都在怀疑自己。失败对我来说是家常便饭。有很多夜晚我都无法入睡,为自己无法抵达某个孩子的内心而气恼。教育是严酷的。我力图教会我的孩子在一个时常不光彩的社会做一个体面的人,我力图说服我的孩子在一个时常险恶的社会做一个善良的人。”我对他的敬佩,还在于他说:“我还保持着真心对己,不让体制腐蚀自己。”

在更早的时代,陀思妥耶夫斯基就告诫一代人:“当我们带着强烈义愤谴责他们(中学生)失掉人性、丧尽良知的同时,作为教育工作者也应该反思:我们做了哪些培养他们人性、良知的工作?”

因为教育的常识很早就被人类发现,成为“知”了,可是一代一代人都在“行”上展示出差距。时间走得多么慢啊,中国有人说“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才99年;中国人见官不必下跪,至多99年,而且到现在还有下跪的;时至21世纪,还有政治家与官僚在自称“父母官”;中国人真正认识到落后,也才几十年……这就给中国教育的振兴带来极大的困难,具体到一所学校,一个家庭,一个读书人,很难逃脱掉体制文化的印记。

那种渴望被作为政绩,渴望获得连带着物质利益的荣誉称号,渴望获得体制肯定的教育行为,有没有可能是出于一种为民族未来负责的无私目的呢?这是至今仍然令我感到沉重的问题。
34#
 楼主| 发表于 2011-9-10 20:32:04 | 只看该作者
“凌扒皮”的真性情教育旅途

■江苏   凌宗伟



现今,若谈及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人们常将之与医疗、住房、就业等同样视为“社会顽疾”。十余年的“教改”踉踉跄跄走到今天,我们最初的“踌躇满志”“豪气云天”已被“忧伤”“失望”取代。钱理群先生曾说“想大问题,做小事情”,也唯有如此,才能喊出自己的声音,做出自己的教育。几十年沉沉浮浮教育人生路,我以“扒皮”自谓,一路跋山兼涉水,永远为它忧心萦怀,为它倾注心力。此生永不弃绝!



凡欲达人者,必先自达之



我的老家在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的石港镇,这是一个历史积淀颇为深厚的藏龙卧虎之地。当地的戏剧、诗歌、书法等都堪称一绝,幼时的我每天浸泡在宽松、有趣,颇有“儒雅之风”的环境中,再得些淳朴民风、温厚民情的滋养。不知是否有这样的铺垫,到了上学的年龄,我开始在简陋的物质生活和日益充盈的精神世界中努力构建某种“崇高的桥梁”,以实现自我的价值。

那时,我看到博闻广识而体面干净的语文老师很是羡慕,暗地里思量能有一日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为了实现这个单纯而美丽的理想,我搜尽了当时能找到的书籍来“充饥”。就这样,我度过了三年自然灾害的艰难,跨过了十年动乱的不堪回首,在恢复高考那一年幸运地考取了中等师范学校,投入到书山学海中。在校的两年时间,我案头的古代汉语知识文摘资料就积了尺余高。

工作后,由于离家较远,加上身挑班主任和一周28节课的教学重担,我索性寄宿在学校,将所有精力投入到研读文本、设计教案中。得地利之便,我天天到有经验的教师课堂上去听课,课下就刻钢板字或练基本功。也是从那时起我养成了早起的习惯,三十余年一直未变。我还给自己立了几条“红线”:凡进教室,不带教材、不带教案、不带笔记,惟一支粉笔,几度春秋;凡欲达人者,必先自达之。比如,教材中所有的文言文,我都背得滚瓜烂熟。7年的功夫,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和锲而不舍的毅力,我硬是在学校里打开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不管是在教学岗位,还是后来走上管理岗位,我一直坚持研读最先进的理论知识,尽可能多地听课、评课、议课,将自己的想法毫无保留地拿出来与人讨论,请人点评。渐渐地,我熟悉了陶行知、朱光潜、叶圣陶、夸美纽斯、苏霍姆林斯基等一大批教育专家、学者,从学习钱梦龙、林炜彤、魏书生等名师开始,慢慢摸索,衍生出自己的教学形态和教学风格。随着教龄和阅历的增加,我对教育教学的理解力、穿透力和表现力也日益提升。钱梦龙先生曾评价我“备课精细,功底深厚”,教育学者肖川也说我的课“细处摄神,机趣灵活,旷达潇洒”。

可以说,日积月累的深厚根基和不竭的追求,是我后来坚持“扒皮”的主要底气和依据所在。



你不是“周扒皮”,你是“凌扒皮”



2009年5月25日晚,生命化教育倡导者和实践者张文质老师给通州市二甲中学的老师们做了2个小时的主题报告《教师作为一个讲述者》。这是他第三次来通州给老师作报告了。

报告结束后,他来到我的办公室,我不好意思地说:“张老师,今天辛苦了!”“你的意思,前两次不辛苦?”“是呀,是呀。每次来您都很辛苦,我是‘周扒皮’呀。” 张老师一乐:“你不是‘周扒皮’,是‘凌扒皮’!”

“哈!‘凌扒皮’!”站在一旁的沈丽新老师,忍不住笑出声来。

自从加入生命化教育团队后,每次请张老师来二甲中学,我总是将活动安排得满满的。就说这次吧,张老师头天晚上7点多赶到,一到就在饭桌上与等待已久的二甲中学“张文质之友读书会”的老师们进行思想碰撞。 第二天上午,他连续听了两节课,接下来与学生对话,吃过中饭没有歇息,再次与学生、家长对话,随后又与学校领导对话,晚上2个小时的讲座,怎么会不累?

说来好玩,自张老师给我“定性”之后,我这个“凌扒皮”的名声便渐渐成为二甲中学文化的一道风景,引来了教育界越来越多志同道合者的关注、研究和仿效。大家在对“扒皮现象”的热议中,逐渐接受了我对生命化教育的理解和感受,更多的思想和智慧开始源源不断地往这里汇集,也使我更加坚定了“扒皮”的信心。



“扒皮行动”让教师找到了最充实的生活方式



在学校里,师生对我的“扒皮”有目共睹。上任伊始,见面礼是一条短信:“尊敬的各位同仁:下午好!学校‘教育行者’博客圈已经建立,希望年纪未满35周岁的同志,能够建一个自己的博客,并加入这个圈子。您的加入将会使这个圈子增色。谢谢合作!”

二甲中学现在有“教育行者”博客圈、“‘张文质之友’读书会”等 4个博客圈。它们在“1+1”教育博客圈上都属推荐博客或热门群组。这样,读书、写博、班主任工作、学生心理辅导、学术研究,我赶鸭子一样让教师把他们的生活方式暴露到“广大群众”面前,你想偷懒都不成。在这样的“强制”措施下,教师们却逐步找到了教师职业最为充实的生活方式。

我记得刚来二甲中学时,群众舆论可了不得。有老师说:“以后日子不好过了,做不好的话,他可是要骂人的,一点不留情面的!”

真是“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恰巧,2009年5月14日福建“明日教育论坛”发了一个主题为“记载这一天”的征稿帖。5月15日,我就用5千多字把自己繁琐而真实的一天(5月14日)呈现在大家面前。随后,二甲中学“教育行者”博客圈里有许多师生行动起来,记录下自己一天的生活。令人想不到的是,学校几个超过50岁、不熟悉电脑的老教师也请人建了博客,在上面记载自己的一天。

看到一个个教师的日常生活状态,我内心不无感动。记载尽管琐碎,但校长和老师、校长和学生之间有了沟通和了解。这一刻,我看到的是教师们敞开了心扉。他们愿意在被我“扒皮”的过程中进行积极的思考和蜕变,我的“首战”开心告捷!

具体来说,我的“扒皮行动”主要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式:

其一是“扒专家之皮”——这也是我目前最引以为自豪的——孙绍振、张文质、成尚荣、陶继新、许锡良、王学东等一大批专家学者,都被我请进校门言传身教。其中,张文质先生先后8次和我们的管理者、师生、家长对话交流,共同探讨文化发展学校的战略和策略、生命化课堂建设的思路、家校协作的途径。由于往来频繁,我又安排得紧,每一次都折腾得他够呛,以至得到“凌扒皮”的美名。

通过互动,我更加明确地认识到,教育应当成为一项“立体性”的事业:既要有她的长度——为人一生的发展负责;又要有她的广度——发展人生活的各个层面;还要有她的深度——以人生终极意义为诉求和皈依,不断提升生命的境界。

孙绍振、成尚荣、许锡良等名师数次来到通州,尤其是2010年7月我校承办“全国生命化教育研讨会”,使我们的教师史无前例地与海内外顶尖学者展开对话和交流。当然,我“凌扒皮”的名声也再一次“响彻寰宇”了。

我们也坚持走出去。北京、上海、南京、杭州、苏州等地的教科研、班主任培训活动,都派老师去学习;优秀名校,如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东庐中学、北宋一中等是我们“取经寻宝”的目标;学校还有一些教师出国参加研修。如此体系完备的“外力渗透”,确实盘活了二甲中学积习已久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文化惰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专注于个人成长与学校建设,校园风气在改变。

我的第二招是“扒教师之皮”,就是不断地给教师们催发新的动力,振奋他们的斗志。比如说,我在“1+1”教育博客上的“每天一个励志故事”,从2009年4月22日开始后就从未间断,当贴满600个故事时,福建省永定一中的校党总支副书记廖旺华老师特地写了《故事,润泽我们的心灵!》一文,令我十分感动。其实,做这一系列的初衷是想激发老师、学生的斗志,希望他们不被世俗的、繁杂的、平庸的生活所打倒,能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想不到后来引起了强烈反响和共鸣。

为推动整个团队研习思考,我还牵头成立了“二甲中学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协会”,学校的青年教师迅速崛起而成为一支极富凝聚力和战斗力的生力军。

这些“扒皮行动”让二甲中学真正跻身于“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协会”,建立了“教育行者QQ群”“心智家园”“三人行班主任在线”博客圈,创办了《今天第二》校刊,定期不定期地开展教育沙龙活动,通过这些小团体活动有效地推动了二甲中学教师团队的教学理念和行为方式的改变,也让二甲中学跻身“草根名校”之列了。



“自我扒皮”是很好的缓冲剂



早晨5:40分。我将《中国教育报》张以瑾编辑电话叫醒;5:55分,与他一起到操场看学生晨练,然后查看学生早餐情况。路上遇到不少学生,他们亲切地招呼“校长好!”我回一声“你们好!”,同时提醒他们“还有老师好!”地上有一两张纸屑,我随手捡了起来。张编辑说,在农村随地吐痰和扔垃圾是一种习惯,不像在城市。呵呵,似乎在替我解嘲。其实我知道一种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所谓学拳容易改拳难呀!……

——这是我的《日出日落》系列中的一段文字。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虽以“扒皮”自居,但这校长的位置可不好坐。有时为了平衡心理,“自我扒皮”也是很好的缓冲剂——大概有点“自虐”的味道——每天早上5:00我就开始给自己找事情干:向学校师生露一下老脸,给网友们喊起床、挠痒痒!大家看我如此“自虐”,以及其他同仁被“扒皮”后安之若素的样子,也就在潜意识中消除了对我这个“扒皮”的担忧,久之我还有了不少铁杆粉丝,他们数次来校讨教“扒皮心得”,令我备受鼓舞。

2010年11月30日,蹲守学校两天、坚持做我“影子”的《中国教育报·校长周刊》编辑张以瑾,采访了解了二甲中学在生命化教育成长道路上的点点滴滴,作为日后做相关研究的第一手素材。我在他的建议下开始《日出日落》系列的写作,就是用简练的笔触写下当天发生在身边的每一件关于教育的大事小事,到今天已有了57篇。换一个角度看,这一次是张编辑“扒”了我的“皮”呀!

全国各地的教育界同仁也纷纷发来“扒皮邀请”或是建立了“扒皮论坛”,本着“来而不往非礼也”的原则,我心甘情愿地把自己的“皮”献了出来,供众人分享。哈哈,看来“扒皮”不仅需要付出代价,而且从来都不是单向的。所不同的是,它分主次,有缓急。

简而言之,我的“扒皮”现象就是一种对话创生思想的主张,一种思维碰撞的实践。在教育依然禁锢的今天,需要有更多的人能勇敢地面对、思考和改良我们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需要有更多的教育人积极地去探索和认真对待、努力解决这些问题。正是这样的共识者还不够多,作为提供思想、情感和学识渠道促成交流、共享和启迪的“扒皮”,我才有不竭的动力和越来越广泛的影响力。

面对当下的教育现状,纷纭乱象,我“凌扒皮”常以此自励:坚持做匍匐于大地上的普通教育人,以一腔悲悯情怀,深切呼唤教育新春天的到来……路漫漫其修远兮,坚持“扒人”与“扒己”,无怨无悔。
35#
 楼主| 发表于 2011-9-10 20:32:40 | 只看该作者
生命化教育:从回到每个人开始

——对话张文质

■四川   谢   云



张文质,福建闽侯人,教育随笔作家,生命化教育倡导者。长期植根于中小学课堂,以其对“生命化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创办“1+1读书俱乐部”“1+1教育网”,推动着中国基础教育的变革和发展。他主持的生命化教育课题实验学校遍布福建、浙江、江苏等近二十个省市区,而更多教师也以个体名义参与其中。他的演讲打动了无数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心。



谢 云:

张老师好。据我所知,“生命化教育”在学校的实践是从2002年开始的,这个“开始”是怎样一个开始?有没有什么具体的标志性事件?

张文质:

生命化教育,最早受启于黄克剑老师1993年在《教育评论》上发表的《教育的价值向度与终极使命》一文,黄克剑老师的思想是这个研究的源头。1996年,我参加了福建省一个基础教育课堂教学的课题研究,从课题里面,我更多体会到了对儿童生命的关切,所以开始跟中小学校长、老师做教育中人文精神的讲座,深入课堂,听了大量的课,开始做相关的研究。2002年夏天,我和十多个中小学老师有了第一次聚会。那次聚会后,我就决定向中小学传播生命化教育的思考。要说标志的话,就是从那十多个人的对话开始。对这次活动,《生命化教育的责任与梦想》一书中有详细生动的记录。

谢 云:

我注意到,你自始至终提倡和坚持的,都是“生命化教育”。按我的理解,这个“化”字,应当是表示某种性质或状态,或者使之具有某种性质,达到某种状态,而这种性质和状态,是否也有影响、熏陶、耳濡目染之类意味?也就是说,教育功能的最终体现,可能并非某个具体知识的获得,而是知识最终对人生命的影响、思想的改变,就像我们常说的“润物无声”?你是怎样理解“生命教育”与“生命化教育”两者的差别?

张文质:

其实从教育的本质而言,从教育最核心的价值而言,无论你称之为什么样的教育,从根本上来说,价值核心都是一样的。生命化教育无非是我们思考教育的一种视角,一种立场,一种实践的方法。这里的“化”,肯定也有化育、转化、润泽等等意味。

谢 云:

“生命化教育”似乎一直没有非常精确和明晰的表述,我看过你几乎全部的书,你一直都在思考,都在表达,而这种理解和表达,始终都比较“诗性”。那么能否条理式地简要介绍一下究竟什么是你所理解的“生命化教育”?或者说,你所坚持的“生命化教育”应当有怎样的一些原则或标准?

张文质;

有时候你要对一个概念下一个定义,这本身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特别是用这种条分缕析的方式。我们首先需要有一种克服自己对这样的一种很明确的概念的喜爱,很喜欢一二三四的思维方式,一定要ABCD的行动模式,我们要克服这样的东西。生命化教育本身就具有一种复杂的思考能力,就是对复杂的教育的一种复杂的思考方式。

在我们具体的教育过程中,你用一种生命的立场,用一种生命在场的方式去理解,去推动,去改善教育的现实,你就会产生更多的生命情怀。其实也可以说,我们对教育的理解就蕴含在这样的生命情怀中。

说起来,我们真的太习惯对教育下一个明确定义的思维方式。但很多事情,其实很难明确定义。就像孔子的弟子问孔子何以为仁一样,他总有不同的阐释。这并不是孔子的敷衍,而是因为人本身很复杂,人所以为人很复杂,虚灵的理念在指导我们的具体教育行动,至于怎么具体把握,是跟你的学养、你的勇气、你的用心关联在一起的。

教育,说到根本之处,他只可能说是无限趋近于使教育变得更为圆满,更为恰当,更有助于各不相同的人的各自发展。世间万物并非都是能够说出一是一、二是二的,并不是能够用一是一、二是二的方式去描述的,而是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思考,去表达,不断地去抵达。 很难想象世界只有一本像词典一样精确无二的书。

其实,你不去下定义,反而是给生命留下了更多维的、更有个体性和想象力的表达空间。就像我们谁都很难对“教育是什么”一言中的,做一种终结性的阐释一样。

谢 云:

也就是说,“生命化教育”所强调的,其实就是教育者的教育情怀,是教育者对教育的理解和践行状态。我也始终觉得,对教育而言,方法、技能之类的倒在其次,更为重要也更为紧迫的,应当是教育者的情怀和状态,或者说,是一种教育的自省、自觉、自悟、自证。

我还有一个发现,“生命化教育”最初用的是黄克剑先生的说法:“授受知识、启迪智慧、点化或润泽生命”,主要强调教育对生命的化育功能,后来你有一个“张文质式”的表达,“生命化教育是对可能更健全的生命的成全”,特别地强调“成全”,那么,你所理解的“成全”,应该是一种怎样的状态?

张文质:

其实,在黄克剑老师的哲学思想里面,也是反复强调成全的,对各不相同的生命的成全。实际上,无论是从理念层面,还是实践层面,你都能够很直观地感受到人的禀赋差异。比如今天,我看澳网女单半决赛,李娜在第二盘快要被破发的时候,挽回了破发点。我们以前会说,李娜这个运动员特别顽强,我们一般理解那是经过反复训练后才具有的一种品格,其实现在的运动心理学表明,这种顽强品格本身就是她作为一个天才运动员的独特禀赋。你去看,几乎所有伟大运动员都具有这种极其顽强、不易打垮的品行。特别是,高手之间的较量,往往变成了意志力和临场状态的抗衡,变成了彼此间微妙的相生相克。要说到教育对人的“成全”,其实就是让人身上最独特的禀赋,在教育中获得充足的自我发现,在自我发现中不断地发展壮大。最终,人的实现也都是一种自我的成全。

这其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命题,我们原先对教育往往都会有一种很笨拙、很机械的理解,对人生来如此的禀赋往往缺乏尊重,缺乏敬畏,所以教育就变成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在“我所给予你的,我要求你的,我要求你应该具有的”东西上,而不是在我本来就有的禀赋,经过你的启迪,我自己也发现了,自己也认同了,进而能够在认同的基础上有所超越。所以,好的教练和教师,就是发现你身上有的,肯定你身上有的,然后去帮助你实现你身上有的禀赋。

我们原来的思考,都是这样一个为了结果的思考,只顾及到他所需要的结果的思考。所以有时候,包括对课题研究,我们很少会去说,你这样做还不够“生命化”,而是说,你那样做会更趋近于“生命化”。这本身不是评估,而是一种价值引领,是对人所经历的或他固有的思维方式的一种“回复”——他不是简单的贴标签,而是通过生命化教育,让每个人都有所颖悟,然后从自己身上生发出更多的生命化思考的景象。

谢 云:

在发现天赋的基础上,予以尊重、成全,好的教育,好的老师,都应当如此。这种“成全”,按我的理解,它更强调的是行动,也就是说,生命化教育,其实就是一种行动和实践的教育,它不单是坐而论道,更重要的是躬身力行,不是书斋里的革命,而是田野里的劳作。事实上,你较近推出的《回到每一个人的生命化教育》一书,副标题就叫“张文质二甲中学教育行动录”,你怎样看待你的行动的意义和价值?

张文质:

其实,作为一个教师,作为一个教育研究者,总是会和别人构成一种复杂的关系。比如说,你去讲课的时候,你全情投入,忘乎所以,是一种“生命化”的方式;你听课的时候,全神贯注,心无旁骛,也是一种“生命化”的方式;你听别人讲话的方式,温和、耐心、充满期待,也是一种“生命化”的方式。生命化教育就意味着在具体的一个学校,在具体的一个教育的空间,你都有一个自我对生命化教育的立场、态度和方式。

另一方面,正是在这样一个开放性的,有很多现实麻烦的话题中,你又需要提出你的思考。你的思考并不是就能够帮助别人解决具体的教育工作中的难题,但是你的思考可能为他提供一种解决问题的新的视角。在《回到每一个人的生命化教育》这本书里面,我特别强调了一种“存在的革命”,在今天教育的种种难堪之中,我们仍然可以做出一种反省、甄别,另行选择一条教育的道路,以不一样的教育生活方式,给冰冷的教育添加人性的温情。这样的变革其实是有意义的,这种意义,一方面表现出我们对教育仍然保有信心,这样的信心是跟耐心联系在一起的。另一方面,我们又承认,不是任何教育思想都可以一步到位解决好问题的。在这样复杂的教育生态之中,如果能够注入充满人性的涓涓细流,我们就总能够营造出一小块绿意。谁知道呢,有时候变革可能就是以这样的方式开始的吧。至少我们期许,这也是一种变革的方式。

同时,生命化教育其实也给了我自己一条道路,不断开放,不断辽阔,不断把自身引渡到一个更美妙的生命状态之中。所以我总是更愿意说自己同样也是一个生命化教育的实践者,我的这种教育方式,实践方式,本身就是把自己也放进去了,自己也是其中一员。

谢 云:

是否可以说,生命化教育的主体其实就是我们每个教育者自己,尤其是我们每个具体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因为,无论哪种教育,无论是革命还是改良,是影响还是变化,最重要的依托,必然是教师:再美好的理念,都得依托于教师的行动;再美好的蓝图,也得依托于劳作的汗水。生命化教育在学校将近九年的“生命史”里,在教师这个层面,有些什么样的动作和成效?

张文质:

当然,生命化教育最终是需要通过教育者自身的不断觉悟而企及更丰富、更开阔、更独特的教育理解的。其实任何一个教育行为的背后,不单关联着一个人的学识,更重要的是关联着一个人自身对教育的理解力,对教育的使命感、责任感,也就是教育的自觉。从这个意义上讲,生命化教育也可以称作“教育的觉悟之学”。正是基于对当下教育(包括课题研究)的一种谨慎思考,我们更强调的不是一种所谓的组织化、规范化的教育推动,我们也几乎很少把研究的视角和主要的精力转向对某一种模式、方法的研究之上,而是更多地倡导每个教师的自我发现,自我找寻,以生命推动生命,以生命影响生命。直面生命,直面历史,直面现实,以自己的方式成为好的教育的变革者。

还有就是,生命化教育在中小学推动了八年多,也有很多有影响力的学校、有影响力的教师,参与到这个课题,参与到这个研究中来,他们同样在这样的研究中得到更好的发展。我们不是为了证明什么,我们只是想去改善什么。我们相信,这样的理念,对很多学校和老师都是有意义的。当然,这些学校和老师的成长,也并不都是生命化教育之功。

我们这个课题没有任何形式的立项,没有任何资金的支持,也不向参与的学校收取任何经费,包括我们很多活动的项目,也都是义工性质,所以,经常也只能是,我们有多少能力,就做多少事情。我们还是相信,只要努力用心,都是会有一些成果的,虽然这个成果来得缓慢,并不显著,但也乐得其所。因为这本身就是我们自己的生活方式。

生存不易,发展很难,但终归还是在持续地发展着。我很期待有更多学校来参与,但我更相信,在今天这样的教育格局里,个人大于学校。我们很用心地在推动教师的阅读,与经典对话,与大师对话,目的就是为了提升我们对人生、对教育的理解力。比如说,我们成立了“1+1读书俱乐部”,成立了“1+1教育网”,通过各种方式,凝聚教育共识,推动教师的教育人生不断地再出发。也可以说,这样的一个松散的、自由组合的教师团队,也在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

谢 云:

在生命化教育将近九年的“生命史”里,我发现,它的成员尽管分布辽阔、结构松散,但还是体现出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参与实验和实践的,似乎更多是农村学校,或城市里的薄弱学校,你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张文质:

这本身就是我们的一个价值选择,我觉得我们首先要去关注最弱势的教育,最困难的教育,最找不到出路的教育。当然,这样的变革也是最困难的,最缓慢的,一开始我在这些乡村学校、薄弱学校,有时候听课,参加教研活动,包括参与教师的讨论,也确实产生过非常强的茫然感、畏惧感。你会直观地发现,教育的进步真的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谢 云:

困难,但是毕竟在做,也毕竟在改变,在前进。在2010年的南通会议上,我记得你说到,生命化教育在已经过去的将近九年里,“收获的是对教育新的理解力,学校发展的新空间,无数教师精彩的生命成长。”同时,你也说到生命化教育的“再出发”的问题,能不能谈谈生命化教育在未来较长时期的方向和目标,以及具体的策略?

张文质:

所谓再出发,首先就是耐心的、不断的行走,“坚持”比一切都重要。其实有时候我们也并不见得就有多少新的发现,而是要像和尚念经一样,耐心地继续念经,让更多的人听到,让更多的人感兴趣,让更多的人以自己的方式和我们一起行走。

另外,我们今天也强调更多的教师有自己顽强的生命力,就像野生植物一样,能够寻找到自己最佳的发展空间,能够自我提升,甚至能够“独木成林”,有越来越大的积极的教育影响力,能够带动更多的教师共同参与到生命化教育的行动中来。同时,我们更多祈求的并不是生命化教育能够取代、覆盖其他的教育形态,而是与其他教育形态共生共存,并在这样的共生共存中最终发展我们自己。

很远的规划,现在也很难谈到,无非就是耐心地每年做一些事情,同时借助“1+1教育网”,聚集更多教师、家长一起参与到这个研究中来。比如,今年4月,我们在江苏常熟石梅小学举办“海峡两岸生命教育高峰论坛”,通过观课评课、专家讲座、对话交流、主题活动等方式,促进大陆生命化教育和台湾生命教育的相互碰撞和交流,寻找提升教育质量与实效的路径,努力在教育中让生命的幸福感惠及每一位教师和学生。

当然,前面我已经提到,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要有一些不断更新的计划、更新的行动,很多事情,坚持着做下去,才是更为重要的。

谢 云:

继“1+1读书俱乐部”“1+1教育网”后,你又启动了“优培计划”,似乎也是一种“再出发”的行动吧?能否简要介绍你的想法和现在的运行态势?

张文质:

优培计划就是通过指导教师写作,以写作的方式来推动教师阅读,引领教师做教育研究。从五个月的成长情况来看,感觉教师教育叙事的写作还是有可喜的提升。我们第二期的优培计划又要启动了,还将吸纳二十多位35岁以下的年轻教师参与,为期也是两年。也诚邀你做第二期优培计划的指导教师。当然,这也是义工性质的。我们一起来当教育的志愿者吧!做义工、做志愿者,不申请课题立项,这本身也是生命化教育的独特性吧!

同时,新形态的、更强调互动与更有效凸显学校特色的新生命化教育网正在筹建,今年3月就会正式启动。福州的“1+1读书俱乐部”已经成立四周年了,读书是为己之学,我们一向的态度是“低调开张,高调坚持”,希望这样的读书活动能够继续下去。

前不久我们在厦门召开了生命化教育课题研究合作学校的校长会议,也是对这八年多来生命化教育在学校的实践做的一个总结。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同路人,对中国教育的进步而言,我们这支民间力量的存在和成长,一定也是有意义的。



谢 云:

谢谢你,张老师。就我的感觉,生命化教育也算是“低调开张”吧。而这将近九年的坚持,无论说低调还是高调,或许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你所说,“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同路人”参与进来,投身其中,以生命化教育作为自己的努力方向。我愿意相信,这样的人越多,改变中国教育面目的可能性也就会越大。让我们共同祈望,生命化教育走得越来越好,中国教育的面目变得越来越好。
36#
 楼主| 发表于 2011-9-10 20:33:12 | 只看该作者
做一个懂得反省的教师

——写给宇琼的一封信

■江苏   袁卫星



宇琼:

你好!你这个昔日的“课代表”如今步入了教师的行列,我拿什么来欢迎你呢?还是像过去一样,写封信,对你的事业成长谈些供你参考的意见吧!

梁启超说,纯粹的教书只能体味到一种人生趣味,单纯地做学问也只能领会到另一种乐趣,既教书又坚持做学问的人,却能拥有两种甚至更多的趣味。那么,怎样才能教书又做学问呢?我提三个词:吸纳、思考、创新。

先说吸纳。吸纳是多方面的。可以从书本中吸纳,“重要理论反复学”“紧扣一点深入学”“拓开视野广泛学”;有时候不求甚解,有时候要做卡片,有时候还得不耻下问;要学会坐冷板凳,孤身一人,孤灯一盏。也可以从同行身上学,这需要有两把尺子,一把量别人的长处,一把量自己的短处,要善于从别人那里“学”东西,甚至“偷”东西;要常问自己:“我怎么就没想到呢?我怎么就没有想得那么深呢?”

再说思考。一个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摸索了一段之后,应当积极思考,形成自己的思想和观念,而不是人云亦云,唯唯诺诺。比如为“后进生”补缺:不是一味地增加练习,多做多讲几道题,而是首先要给他解决动力系统问题,要让他明确学习的目的,要激发他学习的兴趣,要磨炼他学习的意志。至于知识系统问题,方法系统问题,在动力系统问题解决以后再解决,就容易得多。最重要的是在学科教育中的思考:事先而思,行而有序;事中而思,行而不迷;事后而思,行而有得。思广则能活,思活则深,思深则能透,思透则能明。

教师课前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可谓“事前而思”。有的教师对教材的把握是没有主见的,很少考虑与课文关联的对比性材料、结论性材料、实例性材料及扩展性材料等,一味地按照教参图解课文,囿于他人的陈说定论,甚至将错就错,圆人所说。有的教师很少分析学情 ,很少研究学生文化背景的差异、知识结构的差异、学习方式的差异、情感需求的差异,很少让学生有“沟通前的准备”,因此就创设不出黑格尔所说的“情境”。黑格尔说:“情境就是更特殊的前提,使本来在普遍世界情况中还未发展的东西得到真正的自我外现的表现。”

教师对于课堂的驾驭可谓“事中而思”。课堂提出并让学生们回答的问题,应当有层级,有梯度,更重要的是有弹性,有空间。有弹性是指问题不求答案的一律,不搞“1+1= 2”,不搞“天空是蓝蓝的而不是灰灰的”那一套。有空间是指学生有思维活动的空间、创造的空间。思维活动空间大,创造空间也就随之扩大。这里有一点应注意:有层级有梯度有弹性有空间的问题,提出来后不妨让学生把答案写在纸上,然后抽样来念一念,这样可以避免总让一些“优生”占了先。

教师还应当有“事后而思”,对于一堂课的得失成败要及时总结。我主张每堂课下来都要写“教学后记”,写在教案后面……

最后说创新。首先观念要更新,以教学观念为例:应当把尊重学生作为教学过程中的第一观念,时刻牢记每一个学生的姓名中都包含着独立与尊严,每一个孩子的个性中都蕴藏着创造与成功;把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作为教学过程中的第一要事,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自由地想和做,让他们有更多的社会实践和交往合作机会;把丰富而变动不居的教学过程还原到整体的生命活动中去,努力使师生的生命力在教学中得到充分的发挥,让教学恢复生气与乐趣,充满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

其次手段要革新,尤其是多媒体手段的运用。应当认识到,当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人们的阅读方式,从文本阅读走向超文本阅读,电子出版物向人们展示出全新高效的超文本阅读与检索方式;写作方式,从手写走向键盘输入、扫描输入、语言输入等,单纯的文字写作变化为图文并茂、声形并茂的多媒体写作。在这样一个技术背景下,我们教育教学必须考虑现代化多媒体辅助手段的合理使用。青年教师应当责无旁贷地走在现代化媒体运用的前列。

再次内容和形式要创新,要走在课改的前列:要体现互动方式的多边性,强调教学活动是一种多边活动,提倡师生、生生、师师之间的多边互动;要追求学习情境的合作性,强调教学中各动态因素之间密切合作的重要性;要落实价值取向的个体性,更加趋向于个别适应,因材施教,更加注意增加个体学习的参与度,更加注意发展学生的潜能。

吸纳、思考、创新,这三个词,我认为是青年教师个人成长的关键词。那么,有没有更重要的词汇了呢?如果有,我认为应当就是在这三个词基础上的深入一步的一个词:反省。  

北大中文系钱理群教授在一次笔会座谈中说,20世纪以来我们犯了两个短时期内改变不了的大错误,那就是人口和教育,尤其是中小学教育。

作为一个基础教育工作者,闻听此言,在灵魂震撼的同时,我私下里提出这样的命题——中国的教育,尤其是中小学教育,确确实实应当进入反省时代了;中国教育进入全社会共同反省、审视甚或忏悔自己的时候,也就是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开始!

宇琼,我希望你和我一样,学会在教育中反省自己。我给你推荐一位榜样,他就是《爱心与教育》《走进心灵》等书的作者、苏州大学教育哲学博士李镇西。

李镇西老师是懂得反省的。早在1987年到1990年期间,他就发表了一系列教育反思的文章:《商品经济的德育思考》《中学德育危机原因初探》《从理想的天空到现实的大地》《正视历史的进步》《回答学生关心的问题》《德育的困惑》《关于改进爱国主义教育的思考》《教育观念的十大碰撞》……这些文章,以现代的眼光,用李镇西老师自己的话来说,观点也许偏激,认识也许片面,论述也许肤浅,但是,其中对教育现状的忧虑是真诚的,对教育弊端的思考是严肃的,对教育改革的期待是热切的。从这些文章里,我们读到的是一个勇于独立思考的教育者,我们读到的是一个决不因循守旧的革新派。

宇琼,任何一个精英的形成,我们承认有机遇的原因,但更主要的还是靠他们自己,靠他们自加压力、自求进步,不懈地努力,更上一层楼。

——让我们以此共勉,奋步向前!



                                              你的同事   袁卫星
37#
 楼主| 发表于 2011-9-10 20:33:44 | 只看该作者
做有思想的教师

■陕西   杨安平



学校为展现教师团队风采,给每个老师们发了一张信息采集表。表上除了常规项目外,临时增加了“兴趣爱好”“教育信条”“人生格言” “我喜欢的一本书”和“我眼中的自己”几个栏目。这不仅仅是展示教师自身风采的需要,我更期望,老师们能借此关注和思考一下自己的生活、人生以及每天从事的教育工作,不要只埋头工作,成为生活的奴隶。

然而,情形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意料之中。拿到信息表,一些老师还未填写就开始唠叨了,大意是“太麻烦”“没有时间”之类,还不知道交上去又会是什么情况呢。我想,这样的心态究竟为何?是这些老师原本就没有兴趣爱好,没有教育追求,没读过几本像样的书,是他们没有明确的人生定位,无法估价自己的优劣得失,还是他们不愿也没有能力对自己的生活以及所从事的工作进行思考、规划、经营?至少,这是一种消极的处世心态,是“习惯性懒惰症”和“常规性满足症”的综合表现。当然,这也正常,而今这种心态正在蔓延成一种普遍现象了。我们不能苛求每个人都尽善尽美,但希望大家的生活有质量一些、人生光鲜一些。

我们可以看到,在传统人生观念和价值观念的影响下,不少教师失去了生活激情和教育梦想,失去了追求前进的欲望和动力,变得越来越麻木冷漠。很多老教师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了教育事业,一生终老依旧默默无闻,早已消磨了“将教育当作事业”的冲动;一些中年教师踏着前人的脚印前进,埋头苦干,按部就班,只懂“敬业”而不懂“乐业”,定势思维让他们失去了“突出重围”的决心;部分年轻教师受到现代“实用主义”价值观念的影响,缺少良好的氛围影响和大师名师的引领,刚刚迈步就畏首畏尾,思考浅陋,停滞不前。这固然是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但归因还在于教育的主体——自己,自己的“不作为”造就了教师职业的庸俗化。

帕斯卡曾说过:“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芦苇”。未经思考的人生是没有意义的,不懂思考的人是不会拥有精彩人生的。那么,没有思想的教师也不会拥有教育梦想。这样的教师自然不会怀抱对教育的赤子之心,又怎么可能精研善教,教育艺术和教育成效又从何体现?不止于此,没有思想的教师或许更危险,他教育出来的学生往往不善于思考,缺乏敏锐的洞察力、缜密的思维力、卓越的行动力,也许会沦为一个又一个社会的负担。一批“庸师”造就一代“庸才”,这是教育的不幸,也是社会的悲剧。

因此,打造有学识、有思想的教师队伍是每所学校的首要任务。做有思想的教师,让自己的教育人生幸福完整,充实有趣,是每个教师必须修炼的“内功”。

做有思想的教师,要有一颗抱朴含真的慧心。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一个善于思考的教师,一定爱生活,爱教育,爱孩子,甘愿用一生的心血浇灌每一朵花的成长;他一定有一双洞悉世间人情百态、体察教育冷暖明暗的慧眼,社会大事、生活小事、历史典故、现实生活经过他的精心提炼,都会成为鲜活的教育素材;他勤于学习,善于研究,一定具有高超的教育艺术和出众的人格魅力,引领学生领略到真、善、美的真谛。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一颗赤诚的心,一个圣洁的灵魂,永葆良好的心态,渡自己也渡他人,既为“经师”更为“人师”,在平凡中享受人生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做有思想的教师,要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社会信息多元化的今天,现代教育带给教师以严峻的挑战,故步自封、自我满足已经无法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教师首先应是读书人,只有广泛阅读,深入思考,不断汲取别人的优秀文化养分,才能丰富自己的学识,提升内在的修养。一个不读书的教师,永远生活在狭小的自我世界里,很难享有心灵的愉悦和精神的充实。教师读书要广泛涉猎,博采众长:读教育专著,走进名家大师,感受教育的浪漫和深邃;读人文书籍,增长知识,陶冶性情,拓展思想宽度,培养博大的人文情怀;读时文报刊,更新思想观念,把握时代脉搏,准确甄别社会发展的动因;读学生读物或学生写的书,走进他们的心灵,倾听他们成长的悸动,分享如歌青春的甜美与酸涩……读书养性,文章育人,徜徉在书的世界里,我们的生活便慢下来,慢下来,心灵归于安静,思想不再肤浅。

做有思想的教师,让笔尖舞动多彩的人生。写作表达心声,文字洗练思维。作为教师,无论你是小学教师还是中学教师,无论你教语文还是其他,书面表达理应成为一项必备的基本功。你不一定成为作家,掌握高深的写作理论,创作若干长篇巨作,但你可以记录生活点滴,书写心灵感悟;你不一定成为教育家,研究多少教育史论,总结几条教育模式,出版几本教育专著,但你可以坚持教育随笔写作,不计篇幅长短质量高下,只要有思考就是成就,只要坚持就能进步。记录,是一种思想砥砺,是一种情感宣泄,或文采飞扬,或平实真切,都再现了你的心路历程。当文字在笔尖缓缓流淌,你的思想又完成了一次升华。

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思考让人清醒,思考引人前进。纵然你不是思想家,你也完全拥有独立思考的自由。当极端实用主义、教育功利主义一天天消磨着教师的意志,侵蚀着教师灵魂,压抑着教师的创造时,我们真的需要沉下心来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因为有思想的教师心中才有梦想和信念,才有独立的教育思想和人格操守,才能坚守教育的良知和底线,享受教育的快乐和幸福,才能深受学生敬佩并引领学生在思想和学识的天空尽情翱翔。

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思想是成就名师、专家的灵魂。做“实践的思想者”和“思考的实践者”,以灵魂唤醒灵魂,以思想孕育思想,以素养托起素养,让平凡增添神采,让生命更加厚重,是每一个教师应有的追求!

做有思想的教师,这是教育追求的一种境界,或许只是一种美好的教育理想和浪漫主义情怀的体现,因为残酷的现实生活让我们中的大多数不免最终都入了流俗,成了棱角被打磨殆尽的“沙子”,纵然如此,我们也应该用仰视的目光去欣赏那些站在高山顶上的突兀嶙峋的“巨石”,并梦想成为他们!做了教师,某些时候还是应保持一定的文人的清高,做一块思考的怀有个性的石头——要是人人都甘做平庸的沙子,谁还会去成就天地自然的峻峭和质感?
38#
 楼主| 发表于 2011-9-10 20:34:23 | 只看该作者
每个自由的个体都是进步的中心

■湖南   魏剑美



约翰·密尔的名著《论自由》中有个让人乍看不好理解的提法:“自由比进步更重要。”古往今来,谁不欢欣鼓舞于“进步”啊,就连慈禧老佛爷这样的极权独裁者也往往做些与时俱进的表态和实际改进,而“自由”这个字眼却未必一贯正确,常常需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即便是在21世纪的今天,香港明星成龙还在为“中国人太自由了”而忧心忡忡,建言说“我们中国人是需要管的”。

且看1859年的约翰·密尔如何解释,他说:“进步精神并不总是等于自由精神,因为进步精神会企图以进步之事强加于并不情愿的人民;而自由精神要抵抗这种企图,也会与反对进步者局部地和暂时地联合起来。但是进步的唯一可靠而永久的源泉还是自由,因为一有自由,有多少个人就可能有多少独立的进步中心。”

约翰·密尔的道理说得非常透彻:进步可能会以进步的名义强迫他人,而自由则是催生一切文明和进步的源头。事实上更多的情况下,在朝的权力和在野的暴力往往打着“进步”的旗号粗暴地剥夺人们的自由。更吊诡的是,就连“自由”本身也成了“进步者”的一个旗号。法国大革命时期,“争自由”是革命派们最响亮的口号之一,但成千上万的人们正是在革命胜利时被结束了自由,甚至同为革命派的吉伦特派也被他们昔日的盟友雅各宾派所赶尽杀绝。罗兰夫人在屠刀前不胜感慨:“自由自由,多少罪恶假汝名以行!”

当然,罗兰夫人所说的“自由”并非约翰·密尔的“自由”,而恰恰是约翰·密尔所警惕的那种“进步”——哪个暴力使用者没有他的进步自信呢?在雅各宾派革命党人看来,杀死那些反对革命或者对革命不够坚定者正是追求进步的必然过程。发动“圣战”吞并科威特的萨达姆,策划9.11的本·拉登及其基地组织,对本国示威民众开枪的卡扎菲,哪个不是自信满满地代表着进步的方向呢?

本质上说来,“自由精神”更多还是非权力尤其是非暴力的,带着浓郁的在野特性和个体气息。正因如此,在强调“国家意志”和“组织原则”的国度中,“自由”成为一个需要警惕的敏感词汇。在我们从小到大所受的教育中,提到“自由”就必然要相伴一个“纪律”,就像提到“民主”必然要相伴一个“集中”一样。“自由精神”“自由主义”似乎必然隐含着毫无秩序、涣散和混乱。事实上几乎没有一个自由主义思想家提倡过不要纪律和原则的“自由”, 约翰·密尔关于自由的表述就是“任何人的行为,只有涉及他人的那部分才需要对社会负责”。也就是说,他并不是否定“社会责任”,而身处个体自由匮乏的时代更需要强调不涉及他人的那部分自由权利而已。

我一个在某名牌大学读新闻学博士的朋友说了一则趣事:某知名教授布置博士生讨论“新闻自由”的话题。一个博士生上台第一句话就是“世界上从来就没有绝对的自由,任何自由都是相对的”。教授当即止住了他:“有谁说过世界上有绝对的自由吗?”最讽刺的情形是,没有任何一个自由主义者要求过“绝对的自由”,倒是那些时刻不忘教育人们“世界上从来就没有绝对的自由”的权势者往往自己享受着不受约束、没有边界的“绝对的自由”。

教授怫然斥责那个大战风车的博士生“小小年纪满嘴官腔”。道理其实很简单,新闻自由可能带来一些负面的事物,但它对于人类文明进步的意义和价值才是首要的。所以托马斯·杰弗逊说“假如让我决定我们应该有一个无报纸的政府,还是有一个无政府的报纸,我将毫不踌躇地表示欢迎后者”。在身为美国总统期间,报纸正是利用了他的“自由精神”,对他展开了批评、谩骂甚至无中生有的恶意污蔑,托马斯·杰弗逊采取了隐忍的姿态,他表示要用自己的经历来做一个人类的试验,那就是即便再怎样无序的新闻自由也要比专制压迫好一万倍。他说:“我们相信最终会证明,人是可以受理性和真理支配的。因此我们的第一个目标是给人打开所有通向真理的道路。迄今为止,找到的最好的办法是新闻自由。”

翻阅人类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一个惊人的巧合: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思想家和科学家几乎都是密集地出现在同一时段和同一社会背景之下。而这一时段基本上都是相对宽松的,自由的。以中国为例,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取得思想文化史上辉煌成就的倒是春秋战国、魏晋和晚清民国这样看上去较为涣散的时期。而“国势强盛”“统一思想”的极权社会基本上都是一片沉寂。事实上古代雅典和斯巴达已经做了最生动的历史注脚:自由民主的雅典即便在消失多年后,其文化成就依然映照着整个人类的历史;而“人人皆为战士”的狮子般的斯巴达则什么也没有留下。

何以会出现如此情形呢?道理其实很简单,只要允许人类自由思考,其理性和智慧就会得以自然发展。相反,那种为全体国民指定方向、规范动作的政权,哪怕在一个时间段内是正确的和进步的(更何况这样的情况几乎没有出现过),但其封闭式的思维惯性必然导致整体性的精神昏聩和思想桎梏。自由之风催生文明和进步,而强权政治导向闭塞和愚弱。古今一理,概莫能外。

回到当前现实生活中来,我们为什么要对“为民做主”式的权力运作保持警惕?因为这样的“清明政治”最具欺骗性和蛊惑力,它使得备受官场贪腐、社会不公、黑恶势力困扰的民众产生“青天”幻想,从而接受这个权力体系为自己指定的思维方向和生活模式。而人类最大的灾难几乎都肇起公共权力对私人空间的无限侵入。就如前些年引起争议的“仇和新政”,仇和规定治下民众摆酒席不能超过20桌。就反对奢侈浪费之风来说,这一规定当然既有道理也得民心。但是这样“政由朕出”的权力运作方式其实比奢侈浪费之风更可怕,因为虽然它在这一件事上是对的,却很难保证它在下一件事或者一系列事中就不犯错乃至于犯罪。同样的道理,那种公权力为人们指定收视内容、唱歌篇目之类私人事宜的方式也是一种自由的倒退。现代政府理应是一个“有限责任政府”,而再不能回到先前的“全知全能政府”时代。

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类“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获得充分自由发展的人类个体,必然会成为一个个“进步的中心”。
39#
 楼主| 发表于 2011-9-10 20:34:53 | 只看该作者
做一株有魔法的尖毛草

■山东   王艳芳



尖毛草是非洲大地上生长最高的毛草之一,有“草原之王”的美称,但是它的生长过程十分怪异。在最初的半年里,它几乎是草原上最矮的草,只有一寸高,人们甚至看不出它在生长。但在半年后,雨水到来之际,尖毛草就像是被施了魔法一样,以每天一尺半的速度向上疯长,三五天的时间,它便会长到 1.6米至2米的高度,成为“草原之王”。

科学家研究表明,尖毛草其实一直在生长,但它不是在长茎,而是在长根。在长达6个月的时间里,尖毛草的根部长得超过了28米,无声无息地为自己的将来做准备。一棵草,竟然有28米以上长度的根,这是多么罕见的现象!

这个世界上,奇花异草很多,但我敬畏尖毛草,敬畏它至高的“心灵海拔”。“做一株有魔法的尖毛草”是我的心愿!我愿默默地积淀知识,广博地吸纳精华,在教育的田野上演绎一株“尖毛草”的传奇。



教育论坛激发成长热情



8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朱永新老师的“成功保险公司”开业启事。投保条件:吾日三省吾身,写千字文一篇。一天所见、所闻、所读、所思,无不可入文。虽然看到这则启事我已人到中年,但仍然动心、震撼,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从小喜欢写作的我很想尝试,暗想我一定要成为一名诚信客户。

生在大海边,又喜欢唐诗宋词,我为自己起的网名是“一叶兰舟”,我的主题帖子叫《兰舟漫笔》,教育博客命名为“兰舟小栈”。记得刚上教育论坛时,我还只是一只刚刚出巢的小鸟,懵懵懂懂不知道该怎样用稚嫩的翅膀去搏击长空,但是我深知自己极需要知识给予我力量,于是我成了教育论坛的常客,如饥似渴地品读着同行们精彩的帖子。无论是灿烂的瞬间,还是失败的教训,常常使我深有感触,引发共鸣。

我最早上的是“白鹿洞论坛”,经常做潜水员去读平和老师关于班主任工作的主题帖,有时小心翼翼回一两句,慢慢地胆子大了,觉得哪件事有共鸣,我也试着回帖参加讨论,没想到我的帖子很受同行的喜欢和关注。

传说中有一种花,只有得到人们的关注,才能开出美丽的花朵来。网友们鼓励的话语更激励我继续写下去,“一叶兰舟”在网海中快乐地奋力遨游。

朱永新老师有一句经典的话:“要想写得精彩,必须做得精彩,活得精彩!”在写随笔时,我关注孩子,关注自己的心态,关注自己的教学,关注大教育的背景。我也在写中成长。记得我曾在论坛发起过“关于流行歌曲进课堂”和“另类童谣忧思录”等讨论帖,引发了网友的大辩论,大家畅所欲言,唇枪舌剑,不同的思想交汇,碰撞,激发出新的感思。

《在祖国的怀抱里》这首歌的结句是“江三木罗”,我一直以为像藏语“扎西德勒”一样,是佤族人的祝福语。备课时,我在网上查找关于少数民族的资料,看见了《解密佤山》这篇散文:“……刻印着人类童年印记的阿佤人将江三木罗的歌声世代传唱,他们崇拜公平、公正的古代英雄江三木罗,世世代代要像江三木罗那样歌舞着快乐地生活下去。”天哪!这几句话看得我“心惊肉跳”,原来“江三木罗”是个人名呢。感谢神奇的网络纠正了我的错误理解!我在心里暗暗庆幸。

我马上把这一发现写成了帖发在论坛和博客上,江苏一个教高中语文的网友给我回帖——与兰舟商榷:“江三木罗”已演变为衬词,是“欢乐”“高兴”的代名词。江苏民歌“杨柳叶子青了啊”、台湾民歌“酒干了倘卖无”等,都是这样,原始意义有别,当前表意不同。语言的直意和本意老师都要掌握,还要融会贯通呢。对孩子的询问,你可以作模糊的解释,让他们慢慢悟;对追根溯源的孩子可以说出本义,更要补充引申意义,否则孩子反而糊涂。

我反复琢磨这位朋友的话,觉得很有道理,“江三木罗”本意确实是一个英雄的名字,但最后演变为衬词,表达了纯洁的爱意和祝福。网络真是太神奇了,千万里之外有朋友和我共同研究,让我对知识的理解更全面、更深入。教育博客论坛,真正成了我成长的快乐园。

当一个个帖子变成铅字的时候,我感受到了思想的美丽、教育的幸福和勤奋的重量。感谢神奇的网络,感谢教育论坛的同行们,“我原想捧起一朵浪花,你却给了我整个海洋!”



读书像呼吸一样自然



自我发展必须有三个条件:读书是准备,实践是探索,写作是反思。

为了给自己的随笔更大的理性提升空间,我要求自己多读书,经常翻阅教育理论方面的专著,以增强自己的文化和专业底蕴。我曾在多个教育论坛担任斑竹,享受着身在天涯、心在咫尺的友谊和思想交锋的畅快;我经常收到教育出版社的赠书,还有远方朋友邮来的著作,让我采撷到众多智慧的语花,激发我的灵感。

记得美国著名作家弗格森曾说过: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扇由内向外开启的门,无论别人如何动之以情或晓之以理,都无法打开,只有自己才能开启。那么如何开启我们教师的心灵之门?钥匙是有的,我觉得就是读好书。

2008年初,拜读着《中国教育报》评出的十大读书人物的读书感言,我觉得自己真的是虚度年华,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不能成眠。凌晨三点,我到书房里拿出读书笔记,把这些读书感言认认真真地抄在笔记本上,把他们读过的书目详细罗列下来,发现只有极少部分自己读过。

我给自己定下一个读书目标,许下一个心愿:那就是多读书,读好书,特别是那些教育大家的理论精髓书。十大读书人物的读书感言,如“蝴蝶效应”引发了我的读书风暴。我请北京的朋友帮我在王府井图书大厦买了近两千元的教育书籍和一些经典文学书籍。后来,我学会了网上购书,看书读书更方便了。

我敬重的长者、原山东教育社的总编陶继新老师对我十分关爱,他为我的第一本书《飘着花香的琴弦》写了序言。认识我的朋友都说,陶老师质朴平实的话语就像给我画了一张惟妙惟肖的画像。其中最后一段文字,我记忆深刻:“你还可以实现第二个超越,你的作品还可以‘更上一层楼’。在有了这份文化积淀之后,如果能‘取法乎上’地阅读更高层次之书,就会在自然从容的文笔中,有一种俯瞰教育与生活的哲理,在大气的文化叙说中,就会有一种纵横捭阖的文学之风。”我知道那是一位长者对我的期待。

牢记长者的教诲,除了坚持网络写作,我还坚持每天读书,教育的经典名著、散文佳作、童话故事,我都喜欢品读。读书是我感觉无知时的精神港湾,读书更为我的随笔涵养了底气和灵气。不管是功利性阅读还是闲适性阅读,只要开卷,就会有益,而做一名学习型和研究型的教师是我永远的追求。

“一花独放不是春”。2010年在学校领导的支持和鼓励下,我又成立了威海市塔山小学尖毛草读书社,担任社长一职。我召集起很多热爱读书的同事,一起畅享读书的快乐。我热心地为同事们推荐书,分享读书感悟,推荐他们的书评稿给教育报刊,有编辑约稿时也请他们一起来写。看到读书社社友的文章频频见于报刊,我感到由衷的喜悦。

有人说四十岁以前的容颜是父母给的,四十岁以后的容颜是自己给的。人到中年的我也觉得外表的装扮已经不是很重要,而读书才是保持美丽的“秘方”。“书女”必是淑女。腹有诗书气自华,那种由内而外的美丽在无形中使人气质高雅。

读书、写作也让我的人生平添了一些沉甸甸的收获——近几年我共写了60余万字作品。在《中国教育报》《中国音乐教育》《中国教师报》《山东教育》等报刊发表了四五百篇文章; 2007年7月,我的随笔集《飘着花香的琴弦》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去年已经再版;2010年1月,我的第二本随笔集《邀一枚月亮吟唱》也由北京教育出版社出版了。



做播撒经典种子的“花婆婆”



作为一名教师,我最喜欢课间小憩时给我的孩子们读书,向他们介绍经典的童书,我知道要想进入孩子的心灵深处,就必须和他们一起阅读童书,尽情享受到童心童眼里的美妙世界。

我读过《朗读手册》,书的腰封上写着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我希望我的学生都能自豪地说:“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我有许多读书给我听的老师。”

每年的4月2日(国际儿童读书日),我都会和孩子们一起庆祝他们春天里的第一个节日,为他们推荐一本书,然后再请他们推荐给别的小伙伴自己觉得最棒的书。今年我推荐的是绘本《蔷薇别墅的小老鼠》。

我绘声绘色地读着,孩子们天生喜欢鲜艳的画面、童稚的语言和有趣的故事。教室里安静得都能感受到春风吹进来的声音。当讲到最后,蔷薇花雨落下,老猫和老鼠安静地坐在蔷薇树下,怀念着蔷薇小姐……

故事到此戛然而止。我的嗓子哽咽了,好几个孩子也泪光盈盈,感恩和宽容让我们如此美丽。我最喜欢分享孩子们听完故事后的感受。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我们不是孩子,所以不知道孩子小小的脑袋里竟装着那么多那么丰富的感受。我觉得最美好的阅读是和孩子们一起阅读,亲耳聆听着他们清澈童真的感受,让我惊喜不已,他们的想法让我更加纯净,他们的喜怒哀乐让我的心海泛起阵阵涟漪……

我一直坚持在音乐教学中用教材,而不唯教材至上。我深谙孩子的心理特点和音乐课特点,培养孩子一切行动听音乐:问好歌、安静歌、棒棒歌……这些充盈着教育智慧的妙招让孩子们对我的音乐课非常期待。我还把央视的金牌节目搬进课堂,招聘小老师、金蛋和银蛋、幸运52打擂台……借助这些有趣的形式,在班上开展音乐常识问答和竞赛,深受孩子们的欢迎,调动起他们学习乐理知识的积极性。

我每学期和孩子们一起欣赏20首精选的世界名曲,并挖掘出名曲背后的故事,吸引他们用心欣赏。我相信这对孩子一生将有非常大的影响。我给他们欣赏的曲目,从古典且有“中国符号”特征的《梁祝》《茉莉花》《高山流水》,到国外的《秋日私语》《月光曲》《童年的回忆》等名曲,甚至现在很流行的校园歌曲《蜗牛》《爸爸妈妈听我说》,都是我和孩子们一起欣赏的对象。

我会根据气候或孩子的心情变化来设定不同的音乐欣赏内容:下雪天,我引导他们感受班德瑞的《初雪》、德彪西的《雪花飞舞》;下雨天,我就引领他们一起欣赏《暴风雨之歌》,甚至欢唱花儿乐队的《喜唰唰》。我把自己想象成提着鲁冰花种子口袋的“花婆婆”,将美丽的种子撒遍每个角落。因为我坚信,不管时间怎么流逝,都会有一些由音乐带来的优雅、坚强或感动沉淀在孩子们的心里,成为能让他们感悟一生的美好记忆。

我从未把自己仅仅看做是一名音乐老师,而是将深刻的人生道理渗透到每一次音乐教学中,在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同时,更培养、提升他们为人处世的态度和能力。2006年,我带领孩子们编创的《八荣八耻拍手歌》,被新华社、《人民日报》、人民网等110多家报纸、通讯社、电台、网站等新闻媒体转载,在全国校园广为传唱。

就像“花婆婆”把鲁冰花的种子撒到山坡的小路上一样,我一直希冀着自己就如“花婆婆”一样在孩子幼小的心田播撒经典的种子,无论是经典音乐还是经典童话故事,我想这些对于呵护孩子的心灵,对于自我人文精神的滋养,都如春雨点点入土。

等孩子们长大了,相信这些美妙的东西还留在他们的心中。有一天,当他充分感受到经典的魅力,也许会突然想起自己当年在小学音乐课堂上曾经听过。这将是多么美妙的一件事情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17:02 , Processed in 0.10926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