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吴刚平:教育经验的叙事化表达方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7-20 10:04: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吴刚平:教育经验的叙事化表达方式


    教育经验的概念化水平是教育理论思维水平的重要标志,一个民族乃至一个教育系统是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的。但是,一旦教育经验以概念化的方式呈现的时候,又是很有风险的。我们知道,教育的概念和范畴通常是建立在对于教育的经验事实进行归纳的基础上的。“概念的内容并非随意确定的(亦即纯粹出于习惯的),而是在根据观察而检验过的事实判断的意义上所获得的经验性诊断,或者说源于经验性诊断的一般化假设。” 教育经验的概念化应该是在占有大量经验事实基础上的概括,是鲜活的概括,对于教育实践的思维应该起到一种激活而不是灭活的作用。但在许多情况下,教育经验的概念化表达方式往往只呈现概念和范畴本身,而恰恰忽略了这些概念和范畴所依托的经验事实。人们在进行教育经验概念化的表达时,为了清晰、简洁、平衡和流畅等原因,通常去掉那些鲜活的经验事实,而去演绎式地呈现概念和范畴,这种呈现出来的顺序与概念和范畴形成时的顺序刚好是反过来的。“当哲学与科学对抽象思维恋恋不舍,且为其抽象思维所具有的普遍适用性而庆贺炫耀时,却逐步失去了人类原始思维中的诗性智慧所蕴含的‘个别具体事物’的丰富性、形象性与复杂性。”[ii] 也就是说,在我们不断追求教育经验的概念化,并且一步步地走向抽象理论的时候,我们不要忘记,教育的经验事实本身也是非常有价值的。“成功教师的实践经验和其中包含的对教育的理解与创造,是教育理论的重要资源。”[iii] “一盎司的经验所以胜过一吨理论,只是因为只有在经验中,任何理论才具有充满活力和可以证实的意义。一种经验,一种非常微薄的经验,能够产生和包含任何份量的理论(或理智的内容),但是,离开经验的理论,甚至不能肯定被理解为理论。这样的理论往往变成只是一种书面的公式,一些流行话,使我们思考或真正的建立理论成为不必需的,而且是不可能的。”[iv]

    为了弥补教育经验概念化方式的不足,帮助我们更好地澄清、表达和交流教育经验,我们还需要重视教育经验的另外一种表达方式即教育经验的叙事化表达方式。教育经验的叙事化表达方式,对于广大教育实践工作者特别是教师总结、表达和交流他们的教育经验或许是一种更为亲切和更可接受的教育研究方式。

    一般而言,来自教育实践一线的研究人员特别是教师,与专业的教育研究人员相比,是数量上的“大多数”。他们在教学的学科素养上参差不齐,但他们有研究的愿望和意识,有研究型的思考。教育研究的成果只有为大多数教师所内化时,才能转化成为巨大的物质力量,这时才能彰显教育理论的魅力。而教育理论要播洒其应有的热情与价值,就应该以适当的方式供教师阅读理解。

    对于许多从事实际工作的教师来讲,概念与他们是有距离的,他们对于某些教育概念的理解还需要经历一个再解释的过程。这一过程至少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意义分析,二是经验分析。意义分析获得的可能是字面上的,如果缺少经验支撑的话。对于多数教育工作者来讲,经验分析可能是更重要的,这是获得清晰认识的重要途径,是概念转化为实际对象物的重要途径。教育经验的叙事化其实走的是一条教育概念的具体化道路,它需要考虑的是如何让抽象的概念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它需要采取的策略是让抽象的教育概念隐性化,或者退至幕后,面向教育实事本身,让教育事件走向前台。

    叙事是在进行理论建设的铺垫工作,特别是以叙事方式来进行的案例研究工作更是如此。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有人说,“案例是理论的故乡”。毫无疑问,教育经验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以及学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高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对于教师而言,要真正使教育经验变成现实的教育动力,教育叙事研究是一条切实可行的有效途径。

    简单地讲,教育叙事研究,可以看作是教师讲述自己教育教学故事的过程,就是由教师本人“反思”和“叙述”自己在教育教学探索中所遭遇到的一系列教育事件。透过对教育事件的反思和叙述,教师澄清、积累、保存、丰富和公开自己的教育经验,进行教育经验的交流与分享,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修养和水平。

这种表达方式改变以往抽象的议论文和说明文式的理论提升或逻辑推导,转向记叙文式、散文式、手记式的、口语化的讲故事、谈体会。这种表达方式可以指向课堂教学叙事、学校生活叙事和教师自传叙事。这种方式与教师的日常教育生活更亲近,它所表达的教育经验更容易使有类似教育经历的人通过认同而达到分享和推广。

    教育叙事所叙述的教育事件,一是要具有真实性,必须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真实发生的点点滴滴。教师必须有真实的故事可讲,才谈得上教育叙事研究。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认真钻研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用心去观察,去发现,去尝试,去体验,去感悟;二是要具有可读性,要按照一定的主题或主线把教育事件串起来,形成某种情节,让教育事件的叙述变得鲜活而有趣味。教育经验的呈现最终都需要有结构,或者需要概念化。否则,教育经验的表达就可能是杂乱无章的。只不过,这种概念化有时是显性的,有时则是隐性的,教育经验的叙事化表达其实是将概念化表达作了隐性化处理而转换出来的一种呈现方式。所以,教育叙事中的这种教育教学事件在内在呈现结构上还是理性的,但它却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是鲜活的。三是要具有启示性,要让自己叙述之后,让读者读过之后,觉得有韵味、受启发、有共鸣、受感动、有所思、有所悟。

    如果每一位教师都能够坚持不懈地开展教育叙事研究,持之以恒,相互交流,共同促进,那么我们可以设想,若干年以后,他们的教育经验将丰富、充实而且深刻,他们的专业发展能力和专业发展水平将获得质的飞跃,他们就很有可能成长为中国乃至世界最优秀的教育家群体。


--------------------------------------------------------------------------------


[德]沃尔夫冈・布列钦卡著、胡劲松译:《教育科学的基本概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5页。

[ii] 刘良华著:《校本行动研究》,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01页。

[iii] 叶澜著:《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335页。

[iv] [美]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153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2 20:32 , Processed in 0.06760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