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良景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教育学讨论的系列感想--[连载系列稿]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11-8-20 07:25:06 | 只看该作者
仰望星空的背后

文/子虚[广州]



   你下班,你回家,你问女儿话。你说:“今天在幼儿园里过得怎么样?”一边问,一边忙着做饭,整理房间,或者看报纸。你的行为好像在告诉孩子:“我并不关心你的答案,我现在真正关心的是能不能赶紧准备好晚饭,或整理好房间、看完今天的报纸。”毋庸置疑,你敷衍了你的孩子。这时,孩子被告知,人是可以敷衍别人的,别人是可以被敷衍的。于是,孩子从我们身上学会敷衍别人。
   有意为之么,肯定不。危言耸听吗?或许不。或许你是个医生,你清晰的知道,你踏上医生这个岗位,大学本科都要比别人多上一年。为什么呢?这属于必要的职业训练时间。上岗了,你并未马上成为主治大夫,因为,你还需要见习,需要一个漫长的经验累积过程。但是,这种规范的职业训练意识,无论你还是整个社会,并没有把它延伸到家庭领域。我们糊里糊涂地做了孩子的父母,未经任何训练就上岗了。
   职场有规矩么?有。职场1万小时定律如是说,一个人的技能要达到大师级水平,工作时间必须超过1万小时——任何行业都不能例外:莫扎特6岁作曲,到20岁才创作世界级作品;甲壳虫乐队1964年风靡全球前已演出1200场;微软创始人盖茨1968年接触计算机,创业前已编程7年。意思是说,如果你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坚持10年甚至以上,你才可以开始期待——一个大师级的你!
   假设你的孩子已经4岁,是否,你就会自然而然地晋升为大师级父母了呢?算算账。每天24小时,每月720小时。10000小时,大约14个月。问题是,我们每天全身心放在孩子身上的时间,以及放在学习、研究孩子教育方面的时间,又有多少呢?如果以每天4小时计,数据又不同了。10000除以4等于2500天。2500天,约等于83个月,合7年。问题是,每天4小时,我们保证不了的。
   那么,花10年功夫,我们是否就可以保障自己晋级,成为大师级父母了呢?不能。因为,甲壳虫乐队的演出曲目是有数的,不会无限延伸。但是,我们每天面对的孩子,却是不同的。他们成长着,新节目层出不穷。重复是表象,翻新才是永恒的旋律。就如同,他们书包里的教科书一样,小一、初一、高一螺旋上升。有人曾经总结出来,说父母起码有20个无意识行为会伤害孩子。对此,你已经意识到的,有几个呢?
   对你而言,一个或许的新名词出现了——无意识行为。问题是,你知道“无意识”这个概念是谁发明的么?好的,我们一起去谷歌一下,百度一下,维基百科一下。
   无意识是指那些在通常情况下根本不会进入意识层面的东西,比如,内心深处被压抑而无从意识到的欲望、秘密的想法和恐惧等。由于社会标准不容许,得不到满足而被压抑到意识之中,但它们并没有消灭,而在无意识中积极活动。因此,无意识是人们经验的大储存库,由许多被遗忘了的欲望组成。正是所谓“冰山理论”:人的意识组成就像一座冰山,露出水面的只是一小部分意识,仅占七分之一。隐藏在水下的七分之六,就是传说中的无意识。
   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具有能动作用,它主动地对人的性格和行为施加压力和影响。弗洛伊德在探究人的精神领域时运用了决定论的原则,认为事出必有因。看来微不足道的事情,如做梦、口误和笔误,都是由大脑中潜在原因决定的,只不过是以一种伪装的形式表现出来。如此看来,无意识并不等于这些个意识对人无意义。
   既然有意义,那么,要不要知道呢?要。众所周知,就科学知识而言,人们通往它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和研究的过程。继续拿冰山理论做喻,如果说整个心理学是一座漂浮于海洋的冰山的话,那么,弗洛伊德学说仅只露出海面的一角。小小的一角,远远算不上七分之一。潜藏在海平面下,对弗洛伊德学说构成支撑的心理学、社会科学系统以及作为背景的整个西方文明,是怎样的一个广袤辽远的知识宇宙啊!
   西方著名哲学家康德说:“世上最使人敬畏的东西,一是头顶浩瀚的星空,二是心中的道德律令。”他甚至把这句话作为他的墓志铭。浩瀚星空为什么值得敬畏呢?我的理解是,相对于广袤无垠的浩瀚宇宙,作为一个人的康德,发现了自己的渺小和有限。用庄子的话来说,所谓“知也无涯,而吾生也有涯”。面临浩瀚宇宙,庄子选择了放弃。而康德,却选择了探索——怀有敬畏之心,而坚强追索下去。
   宇宙浩瀚,所以仰望星空。不是一种虚无的姿态,而是心怀谦卑,有所作为。对父母而言,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宇宙。生命无际,追索无穷。谦卑的意思在于,不简单对待,不妄言懈怠。追索的意思在于,承认自己的无知,从而萌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孜孜不倦地投入学习和研究。在我的价值谱系里,所谓新父母,就是知识型父母。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我期待着——让知识,成为每一个新父母成就自己孩子的一种心灵的力量!
12#
 楼主| 发表于 2011-9-10 11:00: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良景 于 2011-9-10 11:05 编辑

1,君帖前两则已细读过。因怕我的读感干扰了君之写作思路,故未跟帖。
   我办此网,纯为公益服务于同道中人,无任何以此取利之目的,也就不在乎所谓‘人气’,不制造跟帖者众的‘虚假繁荣’。


2,能在人生的一个阶段,得到你父母的关心和鼓励,能与君等年仅小我十岁左右的[昔日小朋友/今日各有所成的青年朋友]有整整三年的共同成长经历,是我的福分。

   想起你母亲[冷满香主任]对我的帮助和鼓励,心中长留温暖。我是缺点常显眼到盖过成绩和付出的人,冷主任对我的关爱,并非仅仅出乎‘对孩子的老师还一分情分’,而是基于对青年同志的引领,对教育事业的大局有担当。像你母亲这样有眼光和魄力的女领导,我只碰到她一位;

   石瑛同学进初中后写的第一篇作文,我还留存着。从第一个字到最末一字,是一样的工整。你为咱们的班报写的一篇质疑稿,也存着。

   能不惜气力心无杂虑地激情投入到自己所爱的工作中,就有幸福感。

   我带咱们[活力27]这个班时,最有幸福感。

   谢谢你们给了我这样的人生记忆。

3,你工作忙。得闲暇时不妨将此系列帖文敲下去。期待着。。。。。。

4,现时[成功学][励志书]大盛。管季超倒很想在你们---朝夕相处整三年的老朋友们的帮助下,整出一本完全以我为例的《失败学》出来,一定有销路。
   试想:咱把如何失败的坦然相告,读者[见不贤则绝不与齐],不是也与《成功学》异曲同功泽惠天下么???
   鼓吹《成功学》,多半忽悠人;管季超所著《失败学》,真材实料,随时可查证,来电来函来访都‘貌得假’。


5,《管季超作文教学法》,倒似乎是有效的,再加完善,形成体系,这8个字有可能成[固定短语]。


不多敲了。

问你父母并全家人安好。

上海没去过,会去。复旦大学附中黄玉峰先生http://xnjyw.5d6d.com/thread-2726-1-3.html是尚未谋面但有过书信往还的朋友,玉峰先生信中说:‘上海你应该来看看。’

北京我去得多。最多一年去过三次。近十年去过11回。上半月还在七天之中路经两趟 。
[有李竟等手机号,怕打扰他们,没联络过]

上海的发展/城市活力应远胜天朝皇都,我想。

若去,绝不会打扰你。会在离沪那天看看你的小宝贝,喝杯茶。

学生惭愧!

1、近期一直未更新和发帖,您所言的“人气”固然是一个方面,但因公私之事在祖国大江南北辗转也是主要原因之一。在这里发帖,并非茶余饭后闲言碎语的堆砌,若非心闲,很难组织出让自己能满意的词句。而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则是随着我在站内翻阅文献资料日益增多,越来越觉得自己的那点想法和思绪一没新意二没体系三不解决问题,再要动笔时总感觉“鸭梨很大”。

2、您过奖了,尤其对我这个“小朋友”,实不敢当。
前面说到人气,您又提到石瑛,我想起大学里曾写给她的一封信。出于扭捏,信中我用“存在她处的一篇日记”来替代“情书”二字,现在每每想起自己都不禁莞尔。
在本站的发帖也是一样,作为存在某地的思绪和文集,将来在思考和讨论类似问题时可以回溯借鉴总结提升,再想想人气,不过浮云而已。

3、心闲与否跟工作的多少没太大关系,虽然鸭梨大,有您的鼓励和认可,我还是会把这个系列续下去的。

4、您过谦了!从辈份来看,失败是成功他妈,呵呵!其实,中国《成功学》的泛滥与应试教学目标有直接的关系。我一直认为,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不应以“成功”为目的,而应以“成人”为目的。


5、拭目以待!

6、无论您来上海还是我回孝感,拜见恩师的机会我不会再错过!

祝安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2 11:15 , Processed in 0.06269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