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不同的中国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7-23 17:54: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不同的中国观

张华

在全球化的当下,英国和美国“回应”中国的热情却不尽相同。尤其是在我先后于英国伯明翰大学和美国哈佛大学待过之后,越发感觉这种区别明显。

大家知道,赴美签证需要面签,而且较难获签;赴英签证已无须面签,而且相对容易。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位于美国波士顿的哈佛大学仍到处都是中国人,只要出门必能遇到;而在英国伯明翰中国人要专门去找才得一见。

尽管伯明翰学派倡导以平民为视野的大众文化,但其文化骨髓仍是精英的,是“端着架子”的贵族式的,多数人包括知识阶层的英国人对中国的认识仍旧停留在好奇阶段;美国社会多元、综合、自由、开放,每种文化在这里都不难找到适合其生长的土壤,同时与他种文化相互影响,相互融合,许多美国人充满对中国的热情,知识阶层中许多人对中国社会了解相当深刻,研究相当深入。

更重要的一个现象是,中美之间高层往来频率远远超中英之间,中美贸易总额亦远超中英之间……

如果再给出一些例子,也许很能说明这些不同:

例一,美国日用品多数由中国制造,美国人若一周内不用中国产品,生活质量会明显下降,会感到不舒服;英国当然也有中国日用品,但离开中国产品还可以“端着架子”生活。

例二,在英国伯明翰时我带了一个收音机,锁定BBS电台,很少听到有关中国的内容。后来去哈佛我也带了一个收音机,这个收音机同时也是个闹钟,也被我锁定在一个波段――一家波士顿地方电台WBUR。从每天早晨闹玲开始,新闻节目中天天有关于中国的报道,这些报道大多来自常驻中国的一些记者。电视新闻差不多也是这样。另外,在美国很容易收看到专门的中文电视频道,在英国想从电视新闻中得到一点关于中国的信息都很难,更不必奢望中文频道了。

例三,美国银行ATM、地铁售票机等很多常用的电子设备没有中文提示和操作系统,公用电脑有多种中文输入法,很多公共服务场所同时设有中英文提示,而英国没有这些。

例四,哈佛大学文理研究生院有20%的中国学生。学校亚洲研究中心、东亚系、燕京学社、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的中国研究享誉世界。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与中国研究有关的机构中攻读学位的学生,90%以上来自中国以外的国家,多数没有中国血统,而上面提到的20%来自中国的研究生却主要分布在不必使用中文进行日常交流的各个院系。另外,其他学院也有依相应专业设置的针对中国问题的研究中心,许多金发碧眼的学者能说流利的汉语,更多学者到过中国。而英国伯明翰大学,甚至剑桥、牛津这样的大学,即使有从事中国学研究的,也是凤毛麟角。

例五,在哈佛大学附近的书店随便逛逛,就能拍到关于中国的图书照片,读者可以自行诠释哈佛人对中国的研究热情;至于英国,像伯明翰、牛津、剑桥等地最大的书店,有关中国的图书寥寥无几,也不会有专门的分类书架,即使偶尔找到两本,也多类似于ZHANG RONG著的WILD SWAN或MAO。

最后还要说的是,我在2006年6月去英国时,正赶上布莱尔再次提高国际学生学费。英国大学不仅普遍吝啬、很少提供奖学金而且两眼紧盯国际学生腰包里父母的血汗钱,美国大学则用丰厚的奖学金吸引年轻有为的学子前来深造;英国大学通过教育赚国际学生的钱,美国大学则是花钱培养有潜力有才华的学生。

英国已从殖民时期的所谓“日不落”帝国,经过世界反殖运动和世界各国的普遍发展与进步,逐渐变成后殖民时期的“日日落”国家;美国虽然也曾不断经历挫折和滑坡,尤其是“9。11”的冲击,但是经济发展势头依然强劲。两国这种不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了它们对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的态度和政策,无论政治上、经济上还是文化上,而态度的不同多半取决于人的头脑!

(《凤凰周刊》2007年第30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2 05:40 , Processed in 0.081173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