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魔鬼定律
2010-3-24
作者:丁时照 来源:《青年记者》
定律是科学上对某种客观规律的概括,反映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一定变化的必然关系。新闻定律则是对新闻客观规律的概括,它体现了新闻工作在一定环境中的必然的关系。之所以加上“魔鬼”二字,是因为这些定律不存在于教科书中,有的甚至具有颠覆性,如果掌控不好,则影响我们的工作。
如果说“上帝定律”是对新闻工作的正面言说,那么,“魔鬼定律”则是对新闻工作的反面提醒。有上帝就有魔鬼,有正史就有野史,有学堂教育也有社会教育。
笔者对新闻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现象进行了收集和整理,横陈于前,希望我们在工作中逮住这些“魔鬼”,进而超越束缚,使认识更进一步,使实践更具有理性。姑妄言之,姑妄听之,或许有所启发。
奶牛定律
奶牛为什么会产奶?
因为它生小牛了。
奶牛为什么会生小牛?
因为它怀孕了。
奶牛为什么会怀孕?
因为它被人工受精了!
奶牛为什么会不断地产奶?
因为它不断地生小牛。
奶牛为什么会不断地生小牛?
因为它不断地怀孕。
奶牛为什么会不断地怀孕?
因为它不断地被人工受精。
乳汁流水线上的奶牛,可能一辈子都没见过公牛,却不停地生小牛,不停地被挤奶。
奶牛定律——入了记者门,就是写稿人;吃进去的是素材,挤出来的是稿件,没完没了,吸干拉倒。
鲁迅先生说他好像是一头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
在“出奶”这点上,记者像极了奶牛。报纸天天出,广播电视天天播,在稿件流水线上,记者就是“新闻奶牛”。
做奶牛不容易,做“新闻奶牛”更不容易。记者们给自己编的段子:“睡得比狗晚,起得比鸡早”,“女生当男生用,男生当畜生用”,笑中有泪,乐中有哀。
在现有的新闻制度安排上,各新闻单位都不约而同地对记者实行以数量为主、以质量为辅的考核方式。它的设计思路是:新闻总版量÷写稿记者总数=记者工作量。
每家报纸记者的工作量都不一样,基本上是两种:字数考核和条数考核。字数的任务一般是一个月一万字左右。完成了,才有基本的奖金收入,没有完成,只有底薪。连续几个月完不成任务,下岗。
记者头上悬着一把时刻都会落下来的刀,每天操心采访写稿。进入新闻这一行,就穿上了“红舞鞋”,无法停止采写之舞蹈。有的记者说,天天要采访要写稿,写到最后连死的想法都有了,只是疲于应付了。
其实,记者写稿与奶牛怀孕相差无几,都要孕育,都要生产,都需要时间,也都有个顺产、难产、流产的时候。写得顺手,一次性通过,那是顺产;弄了一通宵,一个字都没写成,那叫难产;历尽千辛万苦写完后,稿件给毙了,那叫流产。
记者和奶牛一样,都要一胎接着一胎,连个喘息的时间都没有;记者和奶牛也不同,不管你肚子里有没有货,到时候必须生出个娃来,而且想要啥就得给他生个啥,啥时候要就啥时候生,一刻也不能耽误。因此,新闻界流传着这么一句话:“伤脑筋,少睡觉;省媳妇,费灯泡;喝白水,撒黄尿,一晚上写了条大稿,交上去就给毙了。”
在现有的考核制度约束下,记者每个月码出万儿八千的字数,还是在生死线上徘徊,要想多得,必须多劳。有的记者每年见报五六十万字,如此高的“产奶量”,一定会让长眠九泉的历朝历代的老记们睡不踏实:这些奶是怎么产出来的?读者喝这些“奶”,会不会长出小石头来?
不管怎样,看着这些“写稿王”的战绩,版面编辑会有一种安慰:稿件就像小母牛的奶,只要你用力一挤,总是有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