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儿报刊编辑转型之思考
2009-11-23
作者:张梅霞
新闻出版业退出机制的推进,转企改制工作的展开,免除学杂费及课本费等教育免费政策的全面铺开,使得我国少儿报刊竞争转型及结构调整已从几年前的理论研究变为必须面对的现实。少儿报刊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少儿报刊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而全面推向市场,决定了少儿报刊的长远发展必须依靠自身实力的增强。在现有的市场环境中,初创阶段的竞争方式已显得极为不适应。少儿报刊要在新一轮竞争中获胜,必须要进行重大的战略规划和战术调整。少儿报刊编辑因其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在产品创新、推广方面“天赋”的重任,在新的战略性竞争中,必然被推到主导的位置。少儿报刊编辑的转型,就成为少儿报刊目前迫在眉睫的问题。
少儿报刊竞争态势的变化
经过了五六年的市场沉浮,少儿报刊的竞争态势出现了明显的变化,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同质化竞争逐步过渡到差异化竞争。分年级分学科办报,网络资源的大量运用,作者队伍的狭小,编辑队伍专业化不足带来的同质化竞争,使得少儿报刊资料性过强,内容趋同,难以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社会价值多元,读者阅读趣味裂变,市场细分,新媒体的竞争,决定了只有个性鲜明,特色突出,有自己独特内容定位与风格定位的少儿报刊,才能在竞争中胜出。如《婴儿画报》《幼儿画报》《我们爱科学》《小哥白尼》《小学生拼音报》《中学生时事政治报》等,都因定位准确、特色鲜明,在市场上一路纵横,取得不俗业绩。
低成本竞争逐步过渡到高服务值竞争。在市场竞争进入白热化时,一些报刊措手不及,盲目采用提高折扣、更换纸张、压缩稿费、出卖版面等低成本方式与同行竞争。河北、山西某些报刊的折扣甚至达到了七零或八零。而有些有民营性质的报刊稿费很低或者干脆不发稿费。这些手段在短期内或许可以奏效,实际上是一种自杀式方法,其产生的影响给报刊社带来了极为糟糕的口碑,严重损害了报刊社的形象和生存能力。反之,一些报刊社在不削弱办报成本的前提下,采用了提高服务质量,增加服务附加值等办法,受到了读者的欢迎。如《小学生拼音报》《少年先锋报》举办的普通话竞赛活动、亲子讲座、小记者培训、优秀小读者夏令营,以及《英语周报》等教辅报举办的学术研讨会、教材培训会、高考分析会等等,都有效地提高了报刊社的社会影响力,扩大了报刊社的市场份额。
以发行为核心的单轮驱动经营模式逐步过渡到以品牌为核心的多轮驱动经营模式。在2003年以前,少儿报刊社多为单一的报刊发行经营模式,以报刊发行来获取经营利润。现阶段,以报刊发行、培训、广告、活动、图书及电子产品出版为内容的多轮驱动经营模式已成为主流。报刊社开始认识到,不能把报刊作为唯一的经营内容,而应把它作为有力的推广平台和广阔的经营平台。不再追求发行效益的最大化,而是在发行大战进入胶着和均衡状态下开始追求综合效益的最大化。最典型的是《知心姐姐》的品牌经营模式。由《中国少年报》的“知心姐姐”栏目,衍生出《知心姐姐》杂志、知心姐姐电视电台栏目、知心姐姐系列图书、知心姐姐夏令营冬令营、知心姐姐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中心等系列产品,形成了一条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产业链条,不仅扩大了经营规模,而且,最大限度地开发了品牌的潜在效益。
寻租行政体系的依附性竞争逐步过渡到独立自主的市场竞争。在2003年报刊治理整顿以前,很多报刊社依附在行政部门之下,靠“红头文件”发行。虽然生存容易,效益可观,但是也带来了不正当竞争、变相的商业贿赂、强行摊派等负面影响。治理整顿以后,报刊社从行政部门脱离出来,失去了保护伞。加上近年来教育部门对教育乱收费的严查严打,不再有“红头文件“,学校也不能统一收费,甚至于教师都不能明确向学生推荐。报刊的订阅权由校长和班主任交到了学生和家长手中。在这种状况下,报刊社由“游泳池”走向市场的“大海“,尝试品牌化、终端化、产业化、一体化、集约化等市场运营模式,由喂养型变为自主成长型,提高了搏击风浪的能力,增强了抵御风险的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