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47|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师职业倦怠之思考篇】教师职业倦怠谁之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8-7 11:52: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许燕  王芳  

    江西赣南医学院  刘善玖

    当与日俱增的疲乏取代了原本旺盛的精力,当冷漠和疏离取代了原本亲切的面容,当自我怀疑取代了原本的自信,当效率低下取代了原本的聚精会神,三尺讲台一时之间变得难以掌握,在倦怠、脾气暴躁、无法放松,还有身体上的不适的纠缠下,工作日益成为一种心理负担,既而在职业倦怠的道路上渐行渐远。

    关注——职业倦怠教师的共同特点

    职业倦怠是一种由于工作导致的职业流行病,教师因为工作性质本身对于情感投入的强调以及工作负荷的巨大而不幸成为职业倦怠的高危人群。研究表明,中国中小学教师中,表现出明显的职业倦怠症状的比例约为16%,按这个比例推算,全国就有一百多万中小学教师处于职业倦怠的痛苦之中。由此造成了各种恶果——教学效果不彰、教学质量下降、学生身心受损,教师病假不断、教学热情不再、职业生涯受阻,学校士气低迷、教学秩序混乱、医疗支出大增,这么大的一笔账,究竟该由谁来买单?

    职业倦怠的教师常常具有一些共同的性格特点,如完美主义、目标取向、对自身的要求过高等等。这些独特的个性品质会影响到教师对于工作和压力的评估和认识,容易引发内心的挫折感,导致职业倦怠甚至心理枯竭。

    不过,教师虽然是职业倦怠症状的表现者,却不一定是完全的责任者,在这个问题上百分之百地苛责教师个人是有失公允的。如果把心理枯竭理解为燃烧殆尽,那么要负责的该是那个点火的人,火源可以在内,也可以在外,而多数情况下则是火上浇油、内外交困。特别是现在职业倦怠越来越明显地呈现普遍性和流行性,审视一下教师所处环境中潜在的致病因素显得更为重要。

    认识——教师职业环境的特殊性

    首当其冲的便是学校这一教师接触最多、无法回避的小环境。在学校的组织结构方面,科室制组织结构使教师的专业角色受到挑战,减少了其自主性,加重了教师的工作负担,也使得整个学校气氛更趋向于非人性化。由于教师本身的进修渠道非常有限,在刻板的官僚体制下,职业发展的阶梯相对减少,久而久之,教师便易产生倦怠。

    现在虽然推行的是素质教育,但很多学校实行的依然是陈旧的评价体制,评价一位教师是否优秀,不是看教师是否能够尊重、爱护每一个学生,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而仍旧是用高考指挥棒说话,学生成绩好,教师才可能评优秀。这就使得相当一部分教师不得不跟学生一样依旧在升学压力下超负荷运转。

    我国的教育体制正进行着全面改革,诸如职称评定、教师聘任、末位淘汰、按绩取酬等等,每位教师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竞争出人才、压力变动力,这些想法都是无可厚非的,但需要承认的是,没有人能够成为永远的胜利者,挫折在所难免,学校及领导如果能够适时地给予支持和鼓励,趋于人性关怀而非业绩关怀,相信能够起到很好的缓解作用,然而,学校的管理层往往疏于做到这一点,致使教师在长期的重负之下陷于倦怠。

    盼望——家长、社会给予更多理解

    学生家长对教师工作的误解和不配合也是原因之一。家长们望子成龙的心理可以理解,但是无论大事小情都归罪于教师实不合理。为了应付家长们时不时的兴师问罪,教师们每天都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导致一些正常的教学活动无法开展,教师的心态成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实属无奈。可与其他的职业不同,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具有独立思维的学生,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具有独立性,无法全部由教师来控制。于是家长对教师的不良态度,也成为了教师每天都必须面对并加以解决的难题,这也是给教师带来职业压力的重要因素。

    社会舆论的大环境在不知不觉中也影响教师的所思所想。我国传统尊师重教,民间对于教师的社会期望过高,在无形之中给教师群体施加了巨大的压力,迫使教师们向着“完人”的方向努力,从而背上了沉重的包袱。此外,长期以来已经形成了这样一种社会心理,即教师就必须是智慧品德完美的化身,身为教师不能犯错,因此一旦教师犯错往往会引起巨大的公愤,在报章、广播电视上铺天盖地的声讨之下,教师们感觉成了过街老鼠,含辛茹苦却不被理解,自然觉得百般委屈,产生厌教情绪。这种期望过高而人文关怀过少的现状亟待改观。

    社会大众对于教师的这种过高期望作用于教师,使他们产生出一种内在的迷思,比如,一般教师很难承认因工作压力所带来的倦怠,即使有可用的社会支持,他们仍旧不敢轻易利用,因为他们认为“自己不应该有问题”,倾向于隐藏自己的情绪以维持大众的想象,他们不去认识自己的倦怠,相反地却加以否认,这样就使得倦怠之病魔日益侵蚀着专业的教育工作者。

    职业倦怠并非教师个人的问题,而是多重因素综合作用下的产物,因此,要对抗职业倦怠,也远非一己之力所能完成。所幸的是,职业倦怠能够预防,也可以治疗!
2#
 楼主| 发表于 2011-8-7 12:00:07 | 只看该作者
教师:摆脱职业倦怠从我做起  

余蓉蓉

    在一般人眼中,教师职业是一个既轻闲又稳定的工作,还有很高的社会地位。但是,实际情况却远不如人们想象的那样。许多研究显示,教师不但要承受巨大的职业压力,而且因为需要长期的情感付出,他们也是最容易产生职业倦怠甚至导致心理枯竭的人群。其中,压力巨大是引起职业倦怠的重要原因之一。

    引发教师工作压力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社会地位不高、管理制度不合理、付出与回报不成比例等等,这就需要政府和社会给予支持,以改善教师的生存状态。提高教师的生存状况、改善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需要全社会的长期和共同的努力。与此同时,教师是否也应该思考,如何通过自身的努力来缓解和释放压力呢?

    教师们最常想到的一个缓解压力的办法,就是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以满足业务上越来越高的要求。确实,教师的工作压力很大程度上是由教学要求所引发的,但是很少有教师会想到,自己的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也会产生压力。教师出于本能的职业责任感,常常会重视了专业的需要,而忽视了个人的心理需要。

    和普通人一样,教师也会有各种各样的心理需要,和工作相关的心理需要主要包括情绪、社会支持和智力发展等几个方面。

    在情绪上,教师需要被爱、被他人接纳,需要有安全感和自信,但往往这些需要得不到满足。比如,很多新教师在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会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上,而无暇顾及自己的个人生活。慢慢地,当工作进入正轨以后,就会感到很孤单,除了工作以外,自己好像什么都没有了。还有的教师因为长期以来一直封闭在学校生活中,除了能够很自信地和学生交往以外,对于与领导或校园外的人交往很没有信心,在人际交往中很容易体验到压力。此外,教师和正常人一样也会有生气的时候,但因为职业的需要,常常找不到发泄的机会,消极情绪只能被压抑下去。情绪得不到宣泄,也会产生很大的压力。

    对于情绪上的这些需要,教师可以通过很多方法来调节,比如参加集体活动,和同事或朋友一起去唱歌、打球或者爬山。这些活动,一方面可以发泄情绪,减轻压力;另一方面,这种与人互动的活动,可以产生一种归属感,对自己的社交技巧也会产生自信。

    在社会支持方面,很多教师常会感到自己在学校处于孤军奋战的状态,学生不配合,同事不帮助,领导不支持,工作上真是困难重重。社会支持是一种很重要的心理需要,很多人之所以选择教师这个职业,就是喜欢与人打交道,喜欢与人合作和分享。在工作中,很多事情靠一个人的力量可能无法完成,这就需要别人的支持,比如班主任需要学科教师的支持,新教师需要老教师的支持。当缺乏这种支持的时候,教师就会觉得在前进的路上困难重重,自然就会感到有很大压力。

    怎样才能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呢?一方面,教师要学习一些与人沟通的技巧,例如怎样向他人求助;另一方面,教师要学会建立一个自己的社会支持网络,比如说可以参加一些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团体(例如,参加某个协会,或者在网络上参加一些论坛,认识一圈兴趣爱好相投的朋友)。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邀请一些有相同需要的同事组成一个活动小组,大家在小组中可以相互支持。比如,新教师可以组织一个活动小组,同一个学科的老师也可以组成一个小组,班主任老师可以组成一个小组。这些小组既可以是校内组织的,也可以是跨校的。大家定期在一起交流经验,共享资源,一起来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这样,教师在工作中就不会感到孤单,会觉得有很多支持者。

    智力发展是一个很重要但又极容易被忽视的心理需要。教师之所以选择这个职业,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喜欢学习,并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知识。在参加工作前,很多教师都会认为这个工作能够激发人的智力,但是工作以后,很快就会失望。因为工作的内容主要是备课、上课、改作业、处理学生问题、应对家长以及处理一些文书工作,这些工作看上去都繁杂且琐碎,不仅不能带来智力上的激发,反而会使人感到枯燥。枯燥的工作也很容易让人产生职业倦怠。

    很多教师都有和智力激发相关的兴趣爱好,比如说有的教师喜欢下棋,有的教师喜欢摄影,有的教师喜欢阅读,还有的教师会喜欢搞一些小发明。由于平时的工作繁忙,没有时间来从事这些活动,智力激发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怎么办呢?教师可以试着给自己做一个规划,比如说喜欢艺术的教师可以每个月参加一个和艺术相关的活动;喜欢下棋的教师可以每个星期和有相同兴趣的朋友下一次棋;喜欢阅读的教师可以组织一个读书俱乐部,每个星期聚一次,分享自己看的好书。定期地参加这样的活动,可以让教师的大脑处于活跃的状态,这样教师就不容易产生倦怠了。
3#
 楼主| 发表于 2011-8-7 12:01:05 | 只看该作者
教师减压面面观

河南省新郑市教师进修学校  时巧玲

    社会的激烈竞争、新课改的全面推进,使教师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减轻教师压力势在必行。对于教师来说,目前最有效的减压方法仍是自我减压。最近,在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我们就“实际生活和工作中你是怎样减轻压力的?”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与研究,来自各个学校的教师学员们各抒己见,互相启迪,找到了较为有效的减压方法。

    新华路小学  王老师

    去年“五一”长假期间,我们同学聚会之后,心中难以平静。与同学相比,自感能力不差、素质不低,可是工资比人家少,生活质量更谈不上,维持生计而已;面对孩子,我常会因他没有人家孩子的物质条件充裕而愧疚;自己工作量又大,于是心中充满委屈,内心愤愤不平,抱怨时常困扰着我。慢慢地,我想到自己钱少但能自娱其乐,丈夫不是太能挣钱但是个持家能手……这样越想自己越幸福。看来“找优忘却”是减压的一种有效途径。

    我还会找合适的倾诉对象倾诉。在家闹矛盾,我会到办公室与同事们讲,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各自讲出他们遇到的类似问题以及采用的方式方法,我慢慢就找到了问题的症结、解决的方法,烦恼往往不翼而飞。工作中遇到这样那样的烦恼和压力,回家我就唠叨给丈夫和孩子,唠叨之后,不管问题是否解决,自己会感到轻松了许多。其次,自我宣泄也很管用。我是个性情中人,很多时候会自己排解不悦,或上网玩游戏,或在夜幕下反复思忖,或拿起笔记下心中的感受,或拼命干家务,或默默流泪,这些都能达到释放压力的目的。

    城关乡小学  高老师

    面对压力我会采取正视现实的方法。去年校长安排我担任六年级班主任及语文教学。对于教惯中低年级的我来说,无异于千斤重担,学生年龄大、思想复杂,毕业班又是学校的脸面,如果教不好怎么办?在最初的一段时间我吃不香、睡不着,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满脑子的担心:搞砸了怎么办?然而,越是这样想遇到的烦心事就越多,越觉得无从下手、进退维谷……面对此种情况,我开始告诉自己,再怎么抱怨、再怎么烦也解决不了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面对现实、正视现实,于是我一心扑在教学上,想尽办法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这时我没有了压力,反而不断有新的收获,最终我们班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从那以后,每每遇到问题,我总会首先看遇到的是啥问题,再去寻找怎样解决比较好,这样做之后,反而感觉不到自己有承受不了的压力,甚至感觉不到压力,反而觉得自己很能干,总有一种成就感。

    实验小学  赵老师

    当有些目标经过多次努力仍然无法实现时,我会考虑是否到放弃的时候了。古人说得好:“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人生的历程就是不断做出选择的过程,选择就要有所取舍,选择与放弃是同时并存的,如果不会放弃结果只能是自寻烦恼。当有些想得到的东西我没有得到时,首先要做的不是抱怨,而是问一问自己:“是不是付出了相应的努力与代价?”,如果没有付出相应的努力与代价,就平静地接受这一结果。

建议  给教师放个“情绪假”  山东省嘉祥县职专  李方

    身体不舒服会导致心情烦躁、家中有事会带来焦虑情绪……当教师在上课前有这样那样的情绪问题时,可以放半天假,由学校的领导为其代课。沈阳一小学在教师中推行的“情绪假”制度,受到了教师们的欢迎。

    沈阳市皇姑区岐山三校校长赵美君介绍,不久前学校在800余名学生中进行“你最喜欢什么样的老师”的问卷调查,相当一部分学生给出的答案是“态度和蔼、不发脾气的老师”。但事实上,随着新课改对教师要求的提高、教师工作时间长及待遇较低等原因,教师很容易出现心情烦躁、情绪低落等问题,并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

    为此,该校领导研究出台了“情绪假”制度,规定教师在心情不好时可提前请假。学校的四位主要领导也每人分担了几门学科的备课任务,在教师请假时,由相应的领导为其代课。目前,已有一位教师请了假,并获批准。

    人有七情六欲,教师不是圣人,同样会因为工作、生活而出现坏情绪。而教师面对的是学生,教师的坏情绪肯定会对学生造成一定影响。作为教师,不把情绪带到工作中实在是太不容易了。从这个意义上说,校领导应该多关心下属,及时为教师排忧解难,让教师有被关怀的感觉,心情自然会好些。教师呢,也应该努力提高职业修养,自觉做到不将情绪带到工作中。但是,如果教师真的遇到了心理危机的时候,倒真不如请几天假休息休息或去散散心。说得形象一些,坏情绪就像是“心理垃圾”,放个“情绪假”,就是让教师用这段时间来进行“心理大扫除”,让情绪重归饱满。

    一些研究证明,人们在一天的工作中,经常会出现用80%的时间完成了只是20%的工作,可是有时也会出现用20%的时间完成80%工作的情况。其实,人在情绪好时、精神饱满时,工作效率高。情绪不好时,精神不振时,不想干活。Google公司的办公室里摆满了布娃娃,布置得像家一样舒适,其目的就是为了使员工感到心情愉悦、舒畅,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我们时常高谈阔论于人文关怀,其实,类似“情绪假”这种微细的人性的举措多了,人文关怀也就获得了坚实的根基。

    感悟“求半”自能释怀  江苏海安大公教育中心  邓文圣

    走亲戚遇到一个熟人。

    “邓校长,你校的李XX老师怎么样?”“很不错的,是我校的教学骨干呢。”“你帮他扛面子吧,我那‘小子’看我们搓麻将,就那么几次已很在行了,灵着呢!可怎么在他手上快三年啦,学习成绩就是上不去,我看不是我家‘小子’不聪明,是这个老师有问题吧”。

    我愕然……

    当下,社会和家长总有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即希望教师是“全才”,是“完人”。他们认为,教师应该有把一切都变成熠熠生辉的“金子”的点金神指;教师应该是能包容承受一切的“大肚弥勒佛”;教师应该是……教师稍有不能使之如意,就有可能面临指责,承载莫名的重压。

    事实上,教师没有神指,教师不是弥勒仙,教师也是普通而平凡的人。在如此高期望下,许多教师感受到的是愤懑和抑郁,有些老师无法消解之下甚至走上极端。我是一名小学教师,一个小小的负责人,说实话无时无刻不被种种额外的压力所包围。

    尼采说:“别在平野上停留,也别去爬得太高。打从半高处观看,世界显得更完美。”尼采的感受是,饮酒半酣正好——微微有些醉意而又不会醉倒,更能充分感受美酒的香醇;花开半时偏妍——花朵盛开一半,感觉到了花的美丽,又不用担心它很快凋谢,心情更觉舒畅……看来“求半”自能释怀。

    诚然,“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追求更高、更强是积极的人生观,作为教师——学生的楷模,更应该视之为第一生命。但是“真理多走一步就是谬误”,可以说不管你从事教育工作时间多长,抑或你对教育的研究有多深,哪怕是教育泰斗,你都不能通晓所有教育技能,解决一切教育问题。人只能拥有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权利,永远也不可能在某一时刻或某一阶段达到“完美”。更何况教师的工作具有其特殊性,我们所面对的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灵魂的活生生的人,认知能力有差异,气质性格有区别,需要师者“因材施教”各个击破,没有现成的模式好照搬,只能在借鉴中实践,在实践中总结,在总结中发展。因此,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有“不能”难免,显现“无奈”不稀奇。所以,过分地奢求理想的“完美”,希望成为无所不能的“全才”教师,那绝对是不切实际的“空想”。

    面对来自方方面面的不切实际的压力,就以尼采的“求半”之念待之吧!“求半”会使人发现那一份独特的美以及难得的轻松与惬意。
4#
 楼主| 发表于 2011-8-7 12:01:49 | 只看该作者
寻找教师工作的动力之源

江苏省南通市二中  张日华

    马斯洛的需要层级理论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生理、安全、归属和爱、尊重、自我实现等渐次提高的需要。在这五个需求层级中,后三个需要对教师尤为重要。单调机械的工作导致了教师的心理疲劳,制约这种疲劳的最好的方法就是用新的惊奇激活原有的工作节奏,不断满足教师的心理需求。

    动力来源之一领导的肯定性评价

    领导的评价对教师的工作具有导向作用,这就要求管理者改变原有的管理方式,变终端评价、终端奖励为阶段性评价奖励,为工作过程中的赞许。教师工作的结果固然重要,但如果领导者能够加强对教育教学过程的控制引导,则对教师的激励是巨大持久的。加强对过程的控制,要求管理者必须把自己的工作重心下移,提高对教师工作的关注程度和参与程度,不仅是监督,更主要是服务,想教师所想、忧教师所忧。具体地说,可以采用提供进修机会、树立典型、派出参观学习、物质奖励等多种形式,不断给教师添加“情绪饮料”,帮助教师总结经验,给教师以事业成功的感觉,从而把领导的要求期望变为教师工作的内趋力。

    动力来源之二尊重带来的心理满足

    心理满足是一个人进取的源动力,尊重教师的这种需求,有助于他们工作情绪的调动和工作态度的端正,在摆脱平庸的过程中增强自信、展示才华、创造成绩。不少学校都有给30年教龄的教师“披红戴花、成果展示”的制度,这种做法无疑有其合理的一面,但相对于成长中的教师来说,太遥远了。正如教师做学生工作时应多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一样,学校领导也应该不吝啬对教师业绩的赞誉,有时甚至要搭台帮助教师去创造业绩。通过自己的领和导,帮助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制定新的发展规划,引导教师岗位成才、专业成长、事业成就。对教师的进步和成绩,可通过“教学能手”、“教坛新秀”、学科标兵、学科带头人等荣誉称号予以鼓励和肯定,“不患荣誉多与烂,只愁教师少业绩”,让教师在拼搏流汗之后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精神的欢娱、情感的满足,也可通过举办师德报告会、优秀教师事迹报告会等,激发教职工的上进意识。

    动力来源之三刚柔并济、公平合理的管理制度

    刚性的、公平合理的制度是教师向上的外趋力,它对教师的发展支撑具有方向性和持久性特点。因此,作为领导要时常反省自己,学校是否建立起了“以业绩促发展的机制”,各项管理制度的建立有没有体现教师的意志,有没有凭个人好恶来评价教师的工作,学校在津贴的分配上有没有做到以业绩为导向,荣誉的授予上是否真正鼓励了先进。

    此外,柔性的制度也必不可少,它能让教师感到痛并快乐着,能填补刚性制度无法起作用的空间。如某校领导口头要求,凡是开会迟到者不论因公因私都要请大家吃东西,并且自己带头执行,结果开会迟到的现象大大减少。

    动力来源之四学习后对自身不足的认识

    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已经成为每个现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方式,更是教师生存发展的常态。为满足教师学习成长的需要,学校应创建学习型组织,让教师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到自身的不足,用对知识的渴求、对事业成功的渴望来弥补心理缺憾,从而形成一种“现在我还不是最优秀的,但我一定要做最优秀的”良好心理竞技品质。学校可以采取“送出去学,请进来教,坐下来研讨”等多种方式,为教师学历进修提供方便,为技能提升提供指导。
5#
 楼主| 发表于 2011-8-7 12:03:43 | 只看该作者
校长:发展教师是职责


北京光明小学校长  刘永胜

    校长管理学校的核心工作,就是帮助每位教师得到发展,从而落实促进每位学生得到发展这一教育宗旨。在从事教育工作的人生中,教师应该充满自信,充满热情地学习、工作、生活,从而使教师的人生成为奋斗的人生、成功的人生、健康的人生、快乐的人生。这四个人生是我自己从教四十多年来对教师人生的诠释,也是我所在的北京光明小学全体教师教育人生的座右铭。

    教师人生应该是奋斗的人生。其包含着两层意思,一是校长要充分理解教师是一份职业,是每位教师赖以生存、养家糊口的职业。但是,要引导教师清楚地认识到其所从事的是一份特殊职业,也就是培养人的职业。这就要求每个教师不管是否理解,不管是否感受到它的崇高,都要把它当作事业来做。一个人民教师任教的几十年就是一个对事业不断追求的过程,为事业不断奋斗的人生。二是对事业的追求就需要有奋斗目标,因此校长要了解教师的近期与远期的人生目标,帮助教师制定切实可行的生涯规划,使其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帮助教师制定发展的目标不仅仅是教育教学、进修学习,还应该包括与人交往、身体锻炼以及考取驾照、盖房买房等生活目标。

    教师的人生应该是成功的人生。校长要引导教师在平凡的工作中体验人生的成功。曾有人套用拿破仑的名言,认为不想当特级教师的青年教师不是好教师,从鼓励青年教师努力奋斗、勤奋进取的角度讲,其善意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样的目标往往使许多教师感受不到人生的成功。我觉得,应该使老师认识到不一定成为模范、骨干才是成功,不一定得到校长的表扬和肯定才是成功。真正的成功是指按照自己的预定目标努力了、奋斗了、体验了、发展了就是成功。一位教师在原有的基础上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努力完成一件工作,去实现一个自己设定的目标,只要感到有收获就是人生的成功。我常讲,学校中有两种人都是骨干,一种是常上公开课,课题研究有成果,总结出教育的经验,成为各级教学骨干。另一种是热爱孩子,努力工作,班级管理平稳,教学工作扎实,虽没有评上教学骨干称号,同样是学校的骨干,同样是人生的成功。教师的工作是平凡的,对于普通教师来说,面对学困生的转变,面对与家长的交谈,面对每天上的一节一节普通的课,其间都会有自己的幸福体验,都会有欢乐的感受。只要善于反思,善于总结都会获得发展,都会有人生成功的体验。

    教师的人生应该是健康的人生。教师的工作是一项艰辛的脑力劳动,同时也需要大量的体力付出。许多教师从教一些年后多感到身心疲惫。作为校长,要深深地理解教师工作负担之重,一定要善待教师,为教师提供一个宽松的支持性的工作环境,从而减轻教师心理上的压力。光明小学多年来坚持教师评价不与奖金挂钩,评选校级骨干不设百分比,年终奖金不分等级,正是为了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校长还应该承认,教师是常人又不是常人。是常人,则允许教师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教师有时有情绪,有时对学校的工作不满意,有时和学生急躁,甚至有时和个别家长发生一点冲突都是正常的,因为教师也是人,这些都是人之常情。只不过,校长需要引导教师逐渐达到不是常人的境界,即面对学生教育和家长交往中要具有强烈的教师的角色意识。作为教师也应该从两方面使自己保持健康的人生。一方面,要有健康的心态,善于心理上的自我调节。另一方面,要重视身体锻炼,要给自己留有一定的从事锻炼活动的时间。要学会善待自己,注意科学的起居饮食,自己给自己减压减负,以便有一个健康的人生。

    教师的人生应该是快乐的人生。校长要带领教师积极地对待人生的每一天,让每一天都有价值都充满快乐,充分享受人生。为此,作为校长要满怀热情地支持教师去热爱生活。光明小学的小伙子们组建了“光明足球俱乐部”,学校帮助购置球衣、联系训练场地、组织各种比赛,甚至周二晚上训练后的聚会校长有时也参加,共享人生的快乐。光明小学的年轻妈妈们成立了“光明妈妈俱乐部”,至今已组织了四次活动,宝宝们乐、家属乐、教师们更乐。
6#
发表于 2012-4-15 09:47:53 | 只看该作者
是什么剥夺了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

    [逾六成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佳]  记者从昨天召开的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论坛获悉,一份针对1253名教师心理健康的调查显示:66.16%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最令人担忧。 (《京华时报》)
    作为一名在职的老师,我想心酸地问一问:“究竟是什么剥夺了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这种状况在远不如北京发达的其它地区是不是更严重?”
    1、工资
    人要想体面而又有尊严地生活在这个社会,就必须要能够挣到能够让他们这样生活的工资。无庸讳言,从整体社会角度考虑,教师的工资还是偏低的。虽说义务教育阶段的绩效工资已经兑现,但同样承担着繁重教学任务的幼儿园和高中教师的绩效工资还远没有着落,更何况绩效工资的发放与当地的财政收入不无关系,更与当地是否愿意给老师们发放不无关系。不与垄断行业比,就与当地公务员的工资相比,老师们的工资也远远谈不上相当,而老师们的实际工作时间则远远超出了公务员的实际工作时间。如果再加上公务员们的福利待遇和灰色收入,那二者的差距就更加明显了。
    一次,偶遇一个陌生人,他很感慨地说了这样一句话:“老师们的工资是公务员工资的两倍,老百姓也会同意,因为老师们在实实际际工作。”这句话虽然可能不那么公允,但老师们的工资应该提到社会整体收入的一定位次却应该是个不争的事实,也是广大教师翘首企盼的事情,因为教师们也是人,他们也需要阳光,也需要空气,也需要孝顺父母,也需要抚养儿女……
    2、压力
    在一个连主管中国教育的人都不能明晰地知道中国各级各类教育应该向什么方向发展的现状下,老师们的心理健康出问题也就不足为怪了。可以毫不夸张地讲,各级各类老师都承担着相当大的压力,只不过这种压力有时候显得那么无奈,这种状况越在久发达的地区越明显。
    如果再遇上一个所谓有思想的领导,那么老师们的压力就更多了。领导们的思想如果是真思想,那么是普通教师的幸运,可问题是现在教育界中的真思想家又在哪里,尤其是基层教育阶段。领导者将教育当成了他们仕途升迁的实验田,措施方法一变再变,出去学习也只学皮毛不学精华,只学对自己有利的不学对老师们们有利的。而学生的家长们那叫一个忙,孩子们交到了学校就希望自己的孩子什么什么都要好,而绝不能有一丁点的不好。学生们是人,不是机器,他们会不断重复犯各种错误,出各种状况。如此等等。此外,老师们还要应付上级部门的各种检查。这样,各种因素综合起来,层层将普通老师裹挟起来,压力能不大吗?
    3、倦怠
    虽然教师面对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是独特的“这一个”,教师的工作也是富有创造性的,但不可否认,几轮下来,每个老师都或轻或重地存在着程度不同的职业倦怠。这种职业倦怠更多是来自心灵的,感觉特别特别的累,特别想有工作的激情但似乎又总寻不到工作的激情。如果整个地区、整个学校的总体氛围不好的话,这种倦怠之感就会来得更猛烈持续的时间更持久。
    4、发展
    常言说得好,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那么不妨套用下,不想当教育家的老师不是好老师。但真正有真思想有真实践的教育家那那么好当?对绝大多数教师来说,还是像自己的前辈一样,工作到底还是一个不知名的普通老师。普通老师应该向什么方向发展,似乎已成为了教师发展的一个巨大的瓶颈,尤其是高级职称上了的话这种状况就更明显了。
    生活有时候真得像用钝刀子割肉,不见血但未必不疼。作为一名普通老师,我们打心眼里也想充满激情的将教育作为一项事业来追求,可谁能够真正明白我们基层普通老师的心思?谁能够为我们的心理健康买单?
    作为老师,我们做的是良心工作,虽有些牢骚但工作还得认真去做,否则对不起自己的良心。我们只希望社会不要让我们良心拔凉拔凉就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6 11:38 , Processed in 0.07895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