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时期都市精神的诗性建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8-7 19:31: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时期都市精神的诗性建构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都市文学解读
傅建安



     随着新时期以来日新月异的都市化历程,当代都市文学以欣欣向荣之势向前发展着。都市以其极富于诱惑力的物质繁荣、自由平等的原则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人们,留下了他们的欢笑歌哭与爱恨情愁。都市生活逐渐取代传统意义上的农村宗法制社会,中国迈入了现代化的道路。以都市经验为依托的都市文学以耳目一新的方式打破了乡土文学的一统局面。影院、舞厅、咖啡厅、酒吧、汽车、摩天大厦、宾馆、写字楼等成为现代城市符号与象征。进入20世纪90年代,各种各样的消费欲望弥漫城市的角角落落。眼花缭乱的街景、摩肩接踵的人流、硝烟弥漫的商战成了世纪之交的中国都市景观。在这现代化与都市化社会中,都市文学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学潮流。
   “都市化”这一当下热门话题既然意味着向现代市场经济转型,都市的利益原则与竞争法则必然会褪去农业社会温情脉脉的面纱。面对突如其来的生存法则与价值规范,“物质的都市”、“冷漠的都市”甚至“罪恶的都市”成为不少作家对当下都市的崭新诠释。张承志、张炜认为城市生活充满着赤裸裸的金钱与利益,没有温情、血脉、德行。甚至有人认为城市是张着欲望大口吞噬正常人性的地方。都市是机械的“方程式”,都市是商业性的、没人情味的,都市生活是糜烂的、堕落的,都市人是寂寞的、孤独的,男女之间的性欲、肉欲成为都市的主题歌。在这个金钱占主导地位的社会里,对于物质的热爱使我们在付出过多之后,已经很难再回到精神的追求当中。作家们在赞叹着物质繁荣的同时,也批判着物所象征的资本主义文明的罪恶,他们以一种复杂的眼光打量着都市,这里既有对于物质的欲望与迷恋,也有一种冷静的反思与批判。
    但现代都市的经济内涵及其市场生存方式,给予中国社会的巨大影响,莫过于孕育了一套与传统宗法社会截然不同的价值观念和一种全新的人格范型。首先是交换原则带来的平等观念,士农工商一旦进入市场无贵贱之分,个人的付出与报酬相等,个人的价值由市场带来的回报得到社会的承认与尊重。第二是自由精神。商品交换的平等性,个人选择的自主性,都市社会价值的多元性,对个性的尊重,都使自由观念成为最可贵的品格。三是拼搏向上的信念。城市是欲望之都,欲望带来的利益原则与快感原则形成了许多都市的负面,欲望是城市罪恶之因,但也因前面所述的平等与自由的原则,尽可能实现欲望成为都市发展的原动力。正视欲望、实现欲望,把欲望看成是一种创造力,是当代都市人寻求生存动力的关键。在优胜劣汰的都市生存竞争中,既充满拼搏的欲望和激情,也有抵御诱惑、寻求诗情的守望。
    文学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建构活动,建构着文化精神。面对着中国城市化进程转型阶段的痛苦裂变,难能可贵的是作家对都市的书写,不仅是一些论者指出的都市对人的异化与世纪末情绪,及由此而来的理性的批判与反思,而且从中可见出诗性的光芒。在他们的书写中,都市也是充满着温情的、有着理想与追求的,特别是奋发向上、百折不回的。文学作为一种文化存在,总是要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发掘出民族化的心灵秘史,展现出一种文化精神,并对其进行情感的判断或者褒贬。新时期的都市文学正是通过对一系列具有诗性精神的人物完成对当代都市精神的诗性建构。
    池莉、方方、范小青等的市民小说尽管被人讥为“恶俗”,但他们却能通过对都市人的当下境遇、个体生存的物质幸福进行关怀而回到平民生存的现实需求层面。范小青的《城市民谣》、池莉的《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你以为你是谁》、苏童的《城北地带》等,写出了市民们的独特的精神气质,尽管生活如网、人生如梦,他们却坚忍达观、平淡自如、奋发向上。池莉通过作品中印家厚、赵胜天、李小兰、庄建非等击节赞美“不屈不挠”的活,他们在“活”的过程中的自我发现、自我尊重,有伴随着母爱而来的自身成长与“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诗性追求。燕华们花团锦簇地走在汉口街头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范小青的《城市民谣》中,生活的苦难也被完全过滤,生活如小河一般静静流淌,江南小城的情韵成为市民人生的诗意再现。
    邱华栋、张欣等作家主要写出都市奋斗者的拼搏与守望。邱华栋虽然不止一次地指出城市生存如同“一台轮盘赌”,“一架绞肉机”,写出在都市利益原则面前人的异化与物化,但邱华栋不忘的是城市欲望所带来的进取的、无所顾忌的,充满着生命力的东西。他曾如此评价自己的作品:“我认为我的作品从来就不缺乏理想的光芒,我从《手上的星光》开始写到了中国城市化过程中的‘闯入者’——城市新移民,城市之于他们来说既是梦想的实现之地也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陷阱,每个人都在接受挑战和考验,不断面临新问题。我也许还没有塑造出一个让人永志不忘的人物形象,但是我塑造了都市新人类,他们是进取的,自由的,无视一切羁绊,蔑视知足守旧,同时他们又是贪欲的、向上的,无所顾忌的,充满了生命力。这一切都与中国的城市化有着相似的命脉。”确实,《手上的星光》《沙盘城市》《城市玻璃山》和长篇小说《城市战车》等作品都写出一批为了跃入上层、过上舒适生活而努力与挣扎的奋斗者。邱华栋的作品虽然充满物质、金钱、商品,表现物欲都市,但这些带来的更多的是前进的动力、拼搏向上的精神与随之而来的灵魂的坚守。所以,他们虽然没有家,一直在路上,但一直在追求之中。《手上的星光》中的林薇白手起家,一直靠自己的最原始的本钱在北京这个现代都市结交关系,生存发展,虽然倍受打击,却一直前行。《哭泣游戏》中,黄红梅遵守都市生存法则,从一个外地小保姆一变而成豪华别墅的主人和女名人,不能忽视她为了实现欲望而进行的拼搏与努力;《环境戏剧人》中,环境戏剧人林格完成《纸葬》《冰葬》后,最后以生命完成了环境戏剧《风葬》,充分表达了他对艺术的尊重、对信念的执著。《乐队》中主唱莫力那撕裂的声音与狂暴的演出风格似乎代表着他们奋斗的雄姿。而在他们的奋斗与追求中,他们的精神理想一直是“回到爱达荷”,找到他们青春的最后寄存地,他们的梦想与追求。邱华栋的小说世界时刻跃动着温馨人性的光芒,充满着对生活的信念与美的向往。
  张欣小说同样认同商业文化精神与物质利益原则。作为“蹁跹于都市的舞者,”她满怀深情,展现滚滚红尘,缕缕浪漫。在现代都市舞台上,张欣笔下的白领丽人奔波于写字楼、商业大厦、歌舞厅、金融界,或争当首席,或参与造星工程等。面对着都市竞争的现实与残酷,张欣小说主人公选择了不屈的挣扎奋斗。《爱又如何》中,爱宛从一个被晚娘虐待的小女孩,先是承包了供销社的东方纸商场,狠赚一笔之后,又率先走精品路线,在第一时间内以曼姝莎丽的崭新面貌成为商界一颗瞩目的新星。《亲情六处》中简俐清从一个剧团演员发展为商界名流;《岁月无敌》中方佩带着女儿千姿到陌生的城市广州探星路、闯生活,为我们展现了一部传奇式的都市奋斗史。她坦言物欲都市,但又不忘表达都市人对爱与美的追寻。虽然“爱情奔袭”如“不系之舟”,景华却永远是朋友茵浓温情的港湾(《访问城市》);焦跃平也能与维沉成为世纪末的经典爱情标本(《亲情六处》),在《岁月无敌》中,母亲方佩也代表着至深至真至纯的母爱告别人世,使女儿千姿看到了这个混沌、虚假、拜金并且物欲横流的世界里的一点微光。张欣通过这些绘制出一个温情都市,旨在告诉读者人间有真爱,世间有真情。在王安忆的都市文本中,《富萍》叙述的是一个乡下女孩如何锲而不舍地试图进入上海的历程。她有着自己的观察、自己的思考、自己的决断,最终凭自己的努力在某种程度上达到了最初设定的目标:以合法的身份留在上海。《我爱比尔》中大学生阿三为了她心目中的西方文明,以某种偏执的方式不懈地追寻。都市以其魅惑让这一系列人物施展身手,尽显其智慧、勇气与魅力。在他们身上,我们可以找到一种喷薄而出的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
    在都市化的商品经济社会中,女性向来被看作是欲望的象征。对于娱乐业高度发达的都市,消费与享乐是其突出的主题,女性身体成为最美的消费品。女性的被逐与自我放逐使女性本体被物化为商品参与社会的交换。在这样的生存环境下,“以年轻貌美来换取丰衣足食是一种流行”,从而也导致了以女性诱惑为表征的多种文化的呈现。但是不仅在王安忆、陈丹燕等文本中,女性具有打造生活的“硬劲”,在张欣、唐颖、缪永等作家的创作中,女性们也能“驶出欲望街”,实现自己的精神超越。
    张欣小说中的白领们的生活虽是有声有色,但内心却渴望着爱的归宿、情感的依托。爱宛(张欣:《爱又如何》)虽在生意场上精明强干,在情感生活中却傻里傻气,渴望理想的至美至纯的爱情。在浪漫诗人肖拜伦身上,她渴望以诗情来慰藉自己满是创伤的心灵;《亲情六处》中与俐清的人生条完全相反的维沉认为,任何东西都不能与感情和人格交换。在她的人生奋斗中,她首先出于人格的自尊放弃了爱情,后又出于对感情的尊重放弃了嫁入豪门的可能。唐颖的《丽人公寓》想像了一座借以挡避都市尘嚣的“丽人公寓”,表达出作者的乌托邦梦想,并用之包裹了无可逃遁的心灵。在缪永的《驶出欲望街》中,外语学院英语系毕业的志菲以其惊世骇俗的“反道德”勇气,接受了15万包银,把自己包给了大款韦昌(都市欲望的象征),后因双方认识了真情的可贵而“驶出欲望街”,获得了某种精神的升华。小说以一种“介入欲望”的“积极”姿态,来达到超越其上的道德回归,表达了一个关于都市“原罪”的想像以及自我救赎、最终脱离此岸的出走动机。特别是潘向黎的《白水青菜》,主人公在象征着与丈夫清淡而浓郁的“白水青菜”式的爱情消失了之后,最终超越了以丈夫了圆心、以孩子为半径的生活,开始了对生活的全新理解与自己全新创业生涯,演绎了一部新时期的“娜拉走后”。可以看出,女性在市场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中完成了自己艰难的抉择与转型。在人生的彷徨的十字路口,确立了自己的人生定位与审美追求。
    新时期都市的迅猛发展给不少习惯于传统思维的人们带来了诸多的不适应,在一度“失范”的社会环境中他们茫然困惑,或因找不到意义而无所适从。在他们的眼中,乡村是人们永远的精神沃土,而都市是“罪恶的逋逃薮”。确实,都市以其物质的诱惑力使人们一度迷失,但不能忽略的是由商品交换与欲望所带来的力与美以及平等自由、不屈不挠、奋发向上的精神文化特征,以及经过理性思考后的道德回归与对人生的诗意追寻,这些在新时期都市文学中都得到了可贵的体现。

2008-12-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2 09:36 , Processed in 0.05813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