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9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9-4 22:31: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
                       文|月来室主人


今天收到了“北京民间流动图书馆”寄来的100本好书,我小跑回屋拿来印章,办完手续,我笨拙拎着两大袋鱼皮袋子书,回到自己的屋子。我迫不及待地小心打开口袋,书一本本展开美丽翅膀的书,绽放在我的眼前,书像小鸟飞了出来。来自北京流动图书馆的小鸟,我们将和你一起唱出最美丽的歌。
望着眼前100本书,我禁不住想起了我的小时候……
小时候家里穷,没有书读,我就看能看到任何一片纸。甚至是废纸,烟纸以及火柴盒上的图片。我痴迷于有文字的纸。这是与生俱来的,不可改变的!我父亲是工人,他厂里的一个朋友有一个女儿,他家里有很多的书,但是他不让我摸,我就趁着一天中午从他家的门上的洞中钻进到他家里,看《狐狸打猎人》。放学就赖在小人书摊边不愿意回家,有时趁摊主不注意会塞进口袋里几本。小学三年级我爱上了郑渊洁童话,每期2角8分钱,我就每月攒钱,然后跑去买郑渊洁的《童话大王》。我同学是新华书店的子女。他妈妈给他一本《郑渊洁童话集选》我很喜欢,我给他说尽了好话,他仍旧不让。我伤心极了。四年级我迷上了安徒生童话,我舅舅家有一本叶君健翻译的《安徒生童话精选》,里面的插入精美异常。我一看就爱上了它。可是舅舅家的孩子不让看,我流着眼泪央求他,他才给我几天时间。我回家看到很晚,记得我看到《小人鱼》、《坚定的锡兵》、《飞毯》、《拇指姑娘》时,彻底绝望了!我抱着这本书久久不愿放下,我明天就要还书了,我太喜欢这些童话了,我从来没有读过这么精彩的书。我不愿意放下,就想了一个办法,我将其中我喜欢的童话都撕掉了。然后小心重新粘好,忐忑不安地去还书,结果舅舅家的孩子还是知道了,他大哭。我跑掉了。
五年级我帮爸爸厂子里的伙房,摘叶菜,我冒着酷暑,钻进高高地玉米地,沟畔,河坡等生长野玉米菜的地方,摘菜,然后背着一大袋子鱼皮袋,让父亲去厂里卖掉。每袋子5元钱。钱都归我,我拿着这些钱,买来《西游记》、《水浒传》、《济公传》等书,可以说小学是我痴迷书的时期,我读了大量的好书。这个基础我受益终生。
我仍不能忘记一个瘦小的男孩子在野地里摘野玉米菜的情景。
后来,96年我从漯河师范毕业,当了一名非常小的一所农村小学的五年级语文教师。学校是一座旧时的祠堂,我的办公室很暗。没有通电,需要点蜡烛才能看书。我的学生没有什么书可读,他们不知道安徒生,更不知道郑渊洁。我决定给孩子们买一些书,于是我们当时建立了一个小小的图书角。孩子喜欢极了。
后来,我调进了一所农村中学任教。当时班上的学生很多,一班80多人,学生也没有什么书可读。学校图书馆里的书简直是垃圾。我不会让学生看的。我和学生对钱,一个人1元,2元凑了一批钱,买了一些书,事后校长知道了这件事。他批评了我,说我不能随意收学生钱。当时我的学生很幸福。我班的学生每周的语文作业就是看一本书,不用写读后感,自由阅读。每到周末我的屋子里人满为患。不论是不是我班的学生,都可以看我的书,我来者不拒。
爱书的孩子学不坏!
十五年过去了,学生在一封封给我的信中这样说:
山西医科大学学生张东坡来信说:“十二岁来到中学,是你接纳了胆小怯懦的我,把我从单纯无知一点点的带向成熟,我也是那个时候,每周末都能从你的手中,拿到一本本课外书籍,在以后的岁月里,我主动开始自己去找些书看,我家人也常常感叹我闲暇时,拿在手中的总是各种各样的书,而不是烟或扑克,是你的教育让我远离了坏习惯!是你的智慧,通过那一本本书神奇的传到了我这里,真诚的谢谢您,我的恩师!”
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朱文豪说:“您有一本书,我很喜欢,就是《安徒生童话》。我至今还留恋那些看《安徒生童话》的晚上。那段时间,每当星期天回家,我都喜欢在睡觉前看几个小时,那本书青绿色的封皮,有神秘的大海,一条下半身是鱼尾的美丽女孩。具体的情节我已经不记得,只记得她和一个陆地上的王子相恋。。。。。。每次我都是看得困得不行了才睡,然后做一晚上的梦,仿佛是进入了那个海的世界,蓝色的世界,所有现实的痛苦、挫折与残酷都消失去。。。。。。虽然只是一个梦,会有梦醒时分,也一样很快乐。”
郑州大学法学院的学生陈静说:“对陈老师的小屋——那是汤姆叔叔的小屋——有很深的憧憬,屋里除床和书桌外就是书了。那是我第一次看到有人拥有那么多书,课本之外的。从那时起,我知道了小说,看《青春之歌》,《十二生肖的故事》……这些书让我真正接触到了生活之外不一样的世界。每周末都有很多同学去这个私人图书馆借书看,虽然老师有要摘抄文中优美段落的要求,大家还是乐此不疲地往返于小屋,教室。”
中国人民大学的张博说:“记得那时的自己经常去陈老师的办公室,在他的书架间寻觅喜欢的书籍,《鲁滨逊漂流记》、《格列弗游记》等书带着我遨游天南海北,充实精神的世界。”
黄河科技大学的冯安冉说:“回忆起那狭小的房屋,回忆起那单薄的书架,似乎又回到了当初的纯真。在《绿山墙的安妮》里我们找到了人间的真,善,美;在《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里》找到了亲情的无私,感动;在《我为歌狂》里找到了对梦想的坚定和执着。在那间简洁的小屋里我认识了几米,知道了《根鸟》,迷上了哈里波特。我所有年少时的美好憧憬都来自于那间小屋,而有关那时的记忆也早已在我心底扎根,时常留恋……”
南京邮电大学薛少佳说:“我记得,在初二,是陈老师引领我看了《读者》,是陈老师让我感受到《读者》中蕴含的人情世故和做人道理;也是在初二,是陈老师带我看了《奥秘》,让我对这个大自然充满了好奇和求知欲;也是在初二,是陈老师启发我看了很多优美的诗词和文学作品。”
郑州工作的一个学生陈平说:“陈老师是个开明的老师,贴心的朋友,他勇于创新,敢于探索,不墨守陈规,主张语文教学不能只专于课本,故步自封。他指给我们了一条可以丰富自己学识的课外活动--阅读。那时的我和几个同学比较调皮,一有空就去陈老师的办公室探险,淘宝,直到找到喜欢的书,才乐呵呵的离开。也因为我爱看书,还被陈老师和同学们戏称为‘小书呆’,不过书呆就书呆,有书看我才不管哩。”
广州理工大学的李庆宇说:“记得陈老师当时给我们介绍过一本《平凡的世界》,现在我已经全部看完了,而且看了好几遍,好书,常常给于人以持久的精神冲击。不知怎么,现在还是很怀念陈老师的那个小小的藏书房,书房很小,却给了大家很多人最早的文学启蒙,没事的时候,常常逛一下老师的qq空间,感觉很温馨很温暖。老师还是没变,还是那样亲切,关怀。”
华侨大学的张晓鸽说:“还想提一下的是我们班级的同学只要登记一下就可以借阅老师的藏书,这也是别的班级同学超级羡慕我们的一点。记得老师那间布置整齐的小屋每到周末就特别拥挤,喜欢那满屋的书香,喜欢他窗台那个盆栽以及里面的石头,显得古朴典雅,最爱,然后自己就会在心里默默的想,要是我也能有一个该多好呀,这个到目前为止都还有,虽然这个可以有。”
西南财经大学的郝淑娟说:“初二呢,自己是非常之幸运,班主任是陈老师,因为他本人喜欢看书,所以弟子自然要受到熏陶,现在还很怀念他的那间小屋,虽小,可满满的有各种书籍。自己现在喜欢看动物小说,就是当初看了《狗的天堂》,之后便爱不释手了,现在还记得《我为歌狂》,曾经多么痴迷麦云洁,特别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妞妞》那本书,好感人,也特囧的是借了《时间简史》却完全不知所云。”
高中的一个学生吴思颖说:“记得他每次上课前会给我们读一篇小文章或者某本书中的一个章节,《草房子》就是陈老师用一个学期给我们读完的,陈老师总是很投入的读,记得《草房子》里杜小康不能上学,要和父亲一起去赚钱哪节,全班同学听的几乎都感动哭了。”
河南财经学院的刘闯说:“老陈自掏腰包买了许多书,有一部分就是借他的,他准许我们每周末去借一次书,看完之后交还时要附上读后感。这样,我们在看书的同时又练了笔。”
http://www.edu11.net/space.php?u ... =blog&id=435125
2#
 楼主| 发表于 2011-9-4 22:49:14 | 只看该作者
师生情


►若木

  这是我可爱的学生在网上给我的留言:
  “老师,我是您的学生东和。您告诉过我,别人说我好,我不一定好;别人说我坏,我也不一定坏。所以,不管顺风还是逆水,我常常会静下来,保持一份冷静的思考,这份冷静,很重要。在初中,我在小班里,3年来一直很自卑,高中,是您给我自信,给我鼓励,也给了我站在舞台上的勇气,这份自信往往会决定人的一生。
  我常常想去您学校看您,但妈妈让我在高考后再去看您,好吧,我也希望我能拿着重点大学的通知书带着微笑去看您
  今晚5点的火车去北京准备主持考试,希望有一份好运伴随着我吧。
  对了,老师呀,要是没事时,可以在百度搜索:“迟东和”你会看到我的朗诵作品《秋天的怀念》,嘿嘿 !
  总之,现在我会专心学习,高考后,我会去找您!”
  我照着他的话在网上搜到了地址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548x8VgMQvA/ 。我沉浸在他深情的朗诵中。这是怎样的声音!
  这是我可爱的学生给我的手机留言:
  “老师,您写给我们的信许老师让张慧鑫在全班读了。大家都很感动,很长时间不见您,大家都非常想念您,都特别希望周一您能来和我们一起照毕业照。您是我们高中生活里最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我生命中一个使我开始有转折的人。这算真正意义上的恩师吧!其实您是我念书来最敬重也是最喜欢的一个老师。许老师是第二个。以前遇到的老师都让我感到很势力。可能因为以前年纪小,感觉自己总是被欺压的那个,于是就很想反抗,于是就更不听话。从某种程度上我一直都很自卑,但是您是不同的,您让我感到了公平,您对待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让我觉得和大家没有什么不同,让我找回了自信,让我觉得除了同学间的情谊,还有另一种重要的叫做师生情,让我相信成长的路上我们并不孤单。尽管在您叫我的日子里还是有过摩擦,可是现在回想起来您让我做的不让我做的都是正确的事情,都是对我有益的,并不是没有道理的过分苛责。今后的日子我会更加坚定步伐,让自己的高中生活更加圆满。我知道您一定在以另一种方式与我们高三、六班的所有人同行。最近换季,大家好多发烧生病的,希望您不要太操劳,注意身体!我们都会好好地,不会让您失望的,会成为您带过的最优秀的班级。老师,谢谢您!”
  到现在,我也不知道我这位可爱的学生是谁,我仔细回忆,可是真的不知道,因为我确实对每一个学生都是平等的。但是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她就是我学生中的一个。
  我把这则短信在我现在的任教的班级读了。我说,我现在教的是高三六班,我原来的学生现在也是高三六班,从某种意义上说来,就是一种缘分。网络上有一种说法,下辈子无论爱与不爱都不会再见。我们现在在一起的日子才是最重要的,你们的班主任老师晓璐非常喜欢你们,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你们的身上,希望大家珍惜这份情谊,在人生的路途上留有一份美好。
  我还记得刘萍在百日誓师之后给我打来电话,在电话中泣不成声。“老师,我们在大屏幕上看到了您的照片(后来许老师说是我与她的合影),同学们都哭了。我清清楚楚记得,我到北京学习专业前,您还站在班级的教室里,可是,现在,我回来了,您就不站在那里了。老师您回来看看我们吧,大家都十分想念您。”
  她陆陆续续地说了很多,我自己也被感动得声音哽咽。刘萍是一个很有灵气的女孩,专业在全国名列前茅。可是也是一个大大咧咧的女孩子,父亲在她身上投入了很多的精力,可是有时候就是不听话。为此,我到其家中家访过。她父亲在此后几次打来电话,告诉我刘萍的最新进步。每次我都十分感动。
  每次我翻阅电脑中学生们地照片,我都有一种陶醉感,就如同一位母亲,看着自己的子女一样。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老了,愿意回忆往昔,还是始终脱离不了多愁善感。但是,我还是坚信,人世间最美好的感情是什么东西都无法替代的。
  http://blog.edu11.net/space-17778-do-blog-id-423119.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4 21:43 , Processed in 0.12570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