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名师,一种虚化的情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9-5 08:56: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名师,一种虚化的情感
                      文|汲安庆

  今年暑期,《语文学习》编辑部邀请于漪老师在暑期为老师们开列一个书目,老人推荐了4本书:《中国哲学简史》、《当代西方最新文论教程》、《中国文学概论》和《古文观止新编》。网民们立刻对之嗤之以鼻,他们做梦也没想到大名鼎鼎的于漪老师会推荐如此“老土”的书目。虽然他们没有另列“时髦”书目,但是老人从一生的教学实践中提炼而出的深切感悟:“一个好的语文老师,不仅应当是语言的传承者,也应是思想的传播者。课上得好,首先要有思想,至少有想法。”他们无疑隔膜得很。大平易后的大深邃,他们连味儿还没咂摸出来,便使着性子开始拒绝,甚至攻击了。也许,对怀特海说的“抛开了教科书和听课笔记,忘记了考试应背的细节,剩下的东西才有价值”,还有鲁迅曾提倡的诗学观点:“感情正烈的时候,不宜做诗,否则锋芒太露,能将‘诗美'杀掉。”他们也会一概地以为简单、荒谬,不可理喻吧!不过,这又有什么关系呢?火气很旺的人对慢性的食疗,中医理疗或许不以为然,但是时间总会证明一切。更何况,受到诅咒和祝福从来就是荣誉的两种美好的形式!
   不过,这种虚化的情感有时又是混合着睿智、赤诚、勇毅等个性特征,体现出坚韧、豪雄、洒脱的风神的!
“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就要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 ,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这是周晔《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的一句很不起眼的话语,但是到了于永正老师那里,立刻成了统摄全篇四个故事的“情眼”,形成了课堂教学复沓式结构的重要脉络,也成了于老师和孩子们一唱三叹的情感旋律。
  无独有偶,上海曹杨二中的特级教师王伟娟在执教波兰作家伊瓦什凯维奇的《草莓》一文时,从“变化”一词切入,用“课文写了哪些变化”,“作者是怎样体验这些变化的”,“你是怎样看待变化的”这三个话题,引领学生优游涵咏,上下求索,巧妙地将自我、学生和作者带进了一个令人意醉神迷的艺术空间。
只要有一点点换位思考的意识,便不难体悟到:在他们举重若轻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深情和辛劳!于老师强调的是“琢磨”,王老师追求的是“沉浸”,表述不同,却无一例外地都走进了“大巧若拙”的教学境界。因为是身临其境两位老师的课,所以我更能体验故事蜕变为智慧,人物虚化为情感的真味!于老师和学生读到动情处不禁泪光盈盈,王老师和学生交流到佳妙处不由笑逐颜开的画面,绝不可能是短期的练习所能达到的,那需要来自生命深处的对事业的认同,还有“不达卓越誓不休”的坚毅,包括以教学推动自我生命不断升华的自觉!
   程红兵抛弃江西的优越境遇,独闯“上海滩”。在历尽艰辛,终于功成名就之后,又开始了刻苦攻读博士的征程。他的理由是感到知识老化,并毫不讳言“面对年轻的博士,我有压力”。李镇西每天都要落实“五个一工程”:上好一堂语文课,找一个学生谈心或书面交流,思考一个教育问题或社会问题,读书不少于一万字,写一篇教育日记。常人避之惟恐不及“麻烦”、“磨难”,他却视作生命的“需要”,乐此不疲。
每念于此,总觉得他们是一簇跳荡不居的火焰。对冷漠的心,他们送来的是温暖;对黑暗的心,他们送来的是光明;对衰竭的心,他们送来的是能量;对厌世的心,他们送来的是激情!可是,一个内心没有太阳的人又怎能完成这个貌似简易实则艰巨的伟任呢!
   这是让人一想起来,就热血沸腾的情感。琐碎繁杂,周而复始的生活,在他们心中不是左手握右手的麻木,而是不断翻新的魔术。每当我疲倦于似乎一成不变的生活时,想到他们,总会心头一热,年轻时的血性立刻回到身上。没有政府的各种花花绿绿的荣誉证书,没有校领导给予的这样那样的物质奖励,也能做到安之若素了。在现实与理想的世界中行走,我更在意远方目光的凝望,这同样得益于他们。
   一位朋友曾将中国作家没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归因于“缺乏大信仰”,理由是没有大信仰,便没有大悲愤,大欢乐,而这恰恰是文学创作所必不可少的。我深以为然,并坚信:真正的名师同样是需要有大信仰的!那种虚化后的情感正是大信仰浸润后的笃定、空灵、博大、深邃的情感!
   这方面,不论是已经如日中天的“显在名师”,还是我们身边已经崭露头角,却没有被主流媒体关注的“潜在名师”,应该说都有了一定的趋势或苗头,有的甚至已经渐入佳境。
  有很多人问李镇西:“你参加工作之初,想过今天会成为教育名人吗?”
  李镇西坦言:“我真不认为我今天就成了什么‘教育名人’了,但一晃25年过去,在旁人眼里,我的确也算‘硕果累累’了:‘头衔’一大堆,著作十多本。但要问我25年前我想过这些没有,我还真说不清楚。仿佛是刻意追求(我一直把学生的满意当作我工作的目标),又仿佛是无意之间(的确没有想过要去争名夺利),也许是‘有意栽花’,也许是‘无心插柳’,总之,和参加工作的第一天相比,现在的我的确有一些当初想都不敢想的成绩。”
   华东师大马龙生教授的《光场时频域精密控制与超灵敏激光光谱研究》一文被诺贝尔奖获得者多次引用,因此和那些科学界的巨擘们交流甚多。马老师说那些诺贝尔奖获得者从来就没有想到要得什么诺贝尔奖,他们用心考虑的是如何把事情做好,如何让身心愉悦。这种淡泊名利的想法和李镇西老师的“无心插柳”属于异喉同曲,显然是大信念支撑下的一种常态的心境!
  李镇西老师多次和学生说“用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情”,谈苏东坡对待人生进退得失利的禅心,聊张中行的信条:“一切都无所谓,这是外貌;骨子里却是有着坚实的壁垒,因而任何外力才攻不破,这是心境的彻底安然,所以可以算作最高的禅悦。”还有自己在公共场合的心灵告白“只问攀登不问高”,无一不体现了他内心追求的一致与谐和。    (节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7 12:21 , Processed in 0.06958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