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66|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南通市祝禧“文化语文”名师工作室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9-17 12:53: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南通市祝禧“文化语文”名师工作室



1.领衔人简介

祝禧,女,海门市东洲小学校长,江苏省特级教师,全国科研型教师,苏州大学美学硕士,中学高级教师。南通市名师第一梯队培养对象,南通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文化语文倡导者。多年来致力于小学语文教育的改革,曾在广东、深圳、山西、辽宁、湖北、上海、重庆以及江苏各地讲学,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语文教学通讯》的封面人物。曾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论文90余篇。写有《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化研究》《走进语林》等著作。08年12月,南通市教育局组织的“祝禧文化语文”教学展示活动,标志着祝禧在小学语文教育领域里的突出成绩。



2.祝禧“文化语文”名师工作室工作方案



一、工作室的定位及目标

1.定位

本着“同一个梦想,同一个追求”的信念,聚集志同道合,怀有相同的教育理想和追求的小学语文教师,以“文化,语文的一面旗帜”为目标,树立富有文化特色,能为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带来勃勃生机的语文教学新形象。用文化的课堂擦亮学生文化的眼睛,培养学生文化的心灵,积淀学生文化的意识,激发学生文化的敏感,把最优秀的民族文化熔铸在孩子的血脉里,并为培养研究型、学术型的教师研究团队,提供值得研究和借鉴的范例。

2.目标

⑴依托南通市名师导师团的学术引领,借助海门市教育局搭建的研究平台,

吸收大学以及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的专业辅导,借鉴其他地域工作室的运作经验,通过工作室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使“文化语文”的研究成果在全国形成一定的影响力。

⑵发挥每一个成员的创造潜能,争取更多的机会得到锻炼,使得工作室的成员在理论与实践层面上获得更快更好的发展,成为富有实力的海门市级以上的名师后备力量。

⑶以多种形式,培养和发展教师,为海门市、南通市的小学语文老师及时提

供研究成果,发挥工作室的辐射功能,使工作室成为小学语文教育的研究中心,成为小学语文教师的发展中心。

⑷在“文化语文”已经有了一定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立足多元文化,对现行

的小学语文课程和教材建设作新的探索,形成丰富和完善的低中高年级系列的“文化语文课程”。

二、教师培养

1.对拟招聘的工作室成员的要求和期望

⑴热爱生活,热爱儿童,热爱文学,热爱艺术。葆有自然天性、不失赤子之

心。诚恳、率真、感觉敏锐、志向高洁、内心丰富。乐于把自己的人格、心志自然地融会到自己的语文教育中去。

⑵对语文教育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过2篇以上教学论文,或者参与过语文著作的编写,在县级以上的优课比赛中获得过等级奖。

⑶喜欢读书,喜欢写作。善于合作,勤奋刻苦,有创新意识和时间能力。

2.工作室成员专业成长和专业发展的目标

以“追求审美气质的语文人生”为工作室口号,通过学习、研究等常规性工作方式,扎扎实实做研究,认认真真做学问,在潜心研磨中,生长教育的智慧,获得教育的文气,提升教育的力量,享受教育创造的激情,促进工作室成员的全面发展。

具体的专业发展目标:

⑴小学老师有大学视野。工作室成员热爱读书,有足够的阅读量。每学期阅读规定的书目和篇数。阅读的视野涉及哲学、美学、文学、艺术、历史、心理学等诸多领域,开放视野,获得心灵的顿悟,积淀起丰厚的文化素养。

⑵有自主独立的品格和哲学头脑。面对自己日常的一堂课、一篇课文、一个练习、一个教学策略、一个教学过程,面对教学参考、专家学者报告、同伴意见,甚至自己已有的教学方法,都要有独立的思考,独特的见解,养成慎思笃行的习惯。拒绝克隆,回避雷同。

⑶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通过“文化语文微型主题课程”研发,提高自己的课程建设能力,并把自己的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付诸笔端形成文字;融入课堂形成富有“自我特色”的教学风格。

⑷本周期内,工作室成员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均能提升自己的学术荣誉地位,并通过多种途径获得成功感。

3.工作室成员专业成长和专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通过目标引领,引爆成员的创新潜能;通过读书理论学习,丰厚成员的文化底蕴;通过课堂实践研究,生长成员的教育智慧;通过网络互动交流,培养成员的合作和分享意识;通过聆听窗外声音,打开成员的学术视野;通过课程案例研发,提升成员的课程建设能力;通过文学艺术欣赏活动,培养审美的眼光和心灵。

三、教育教学研究

1.教育教学研究的主要方向

⑴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的研究

立足多元文化,开展比较性研究。对新课标和以往的教学大纲进行学习和比较;对国外的课程标准与我国课程标准进行比较,对教材的编写体系有理论与实践上的认识,从而让“文化语文”的研究立足国家课程,与现行语文教材相结合,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自己的口号,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⑵建设“擦亮两千年的眼睛——主题文化课程”

对现有的教材进行补充和完善,在教学内容上形成阶梯性,形成丰富和完善的低中高年级系列的“文化语文课程”。

⑶充分理解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研究“文化语文”理念下的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途径和策略。

⑷在课堂教学上锤炼各自的教学风格,形成文化语文课堂教学的鲜明特色。

2.从事该项研究的意义以及目前所具备的优势

意义:为当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提供鲜活的范例,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崭新的平台,为儿童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丰满的语文基础。

具备的优势:

⑴领衔人祝禧是江苏省特级教师,南通市名师第一梯队培养对象,苏州大学

美学硕士。祝禧文化语文工作室是南通市教育局为中青年名师以个人名字命名教学风格的第一个。祝禧热爱语文教育,热爱儿童,长期从事小学语文的教育教学研究工作,主持省级以上的研究课题多次获奖,有着较为深厚的理论素养和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外出多个省市讲学,在小学语文界有一定的影响力。

⑵研究团队素质优秀,研究条件优越,保障机制完善。团队成员都是海门市级以上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热爱语文教育,朝气蓬勃,智慧勤勉。

研究的主要内容:

⑴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的比较性研究

⑵“擦亮两千年的眼睛——主题性文化课程”建设

⑶按照言意生成的规律来教。

⑷“文化语文”课堂教学风格的研究。

研究的主要方法: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经验总结法。

研究的预期成果以及呈现方式

完成相应的研究报告;形成相应的研究成果集或专著;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不少于10篇;形成一定数量的文化语文研究团队。

    四、需要的保障和支持条件

1.教育局根据《海门市中小学名师工作室管理办法(试行)》之规定确保相关政策到位,经费到位。根据需要,学校将弥补经费不足。

2.成员所在学校要创造条件,为成员提供相应的办公和学习环境,配比必备的打印机、电脑等用品,支持成员的学习研讨活动。

3.东洲小学为全体成员提供工作室的研究环境、研究条件,并在设备、场所、学术等方面给予支持。

4.南通市教育局名师导师团能为“文化语文”工作室提供必要的学术指导,并为工作室的成果在南通地区的推广和辐射创造条件。

    五、工作室成员主要分工

工作室成员拟招收14名(其中候补成员4名),共16名。现初步分工如下:领衔人为工作室负责人,负责制定工作室活动计划,活动方案等。领衔人负责课题的申报以及课题的管理。成员申报有自己的子课题,可以合作完成一个子课题。设定网络管理员、图书管理员、财务管理员、常务工作管理员、信息管理员各一名。

六、工作室规章制度

为了贯彻落实市教育局《关于组建海门市中小学名师工作室的通知》文件精神,较好地发挥名师工作室的作用,根据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规律和工作室成员认定条件,制定本规章制度。

1.会议制度

每学期召开两次常规工作会议。学期初以讨论 “工作室”年度计划,确定工作室成员阶段目标,工作室的教育科研课题以及工作室活动安排为重点。学期末以召开总结会议,展示工作室的研究成果,形成总结材料,向主管部门汇报阶段成果。

2.学习制度

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集体学习和个体学习相结合。每学期有一个研究主题,围绕主题开展学习活动,主要以教学实践活动文化阅读活动、文化沙龙活动、文化欣赏活动、课程开发活动为主。

3.每学期一次文化阅读和文化沙龙活动,根据研究项目主题,进行思想碰撞。每学期一次文化欣赏活动,结合研读文本或影像资料,扩大成员学术视野。每学期一次教学研讨与观摩活动,邀请南通市名师导师团的专家进行教育思想和教学实践方面的引领。每学期一次课程研发活动,三年内,形成一本较为完善的文化语文校本课程。

4.研究制度

名师工作室领衔人与工作室每一个成员签订《名师工作室成员周期发展目标责任书》,在完成工作室研究项目和个人专业化成长方面制定周期发展目标,规定双方职责,权利及评价方法。

工作室领衔人为工作室成员制定具体的发展计划,并安排相应的观摩学习机会,并及时开展工作室成员的研究成果展示活动。

工作室成员必须履行工作室赋予的各项职能,按时完成工作室下达的各项研究任务,努力实现培养计划所确定的目标。

每学年举行一次工作室个人成果展示汇报会,邀请市局领导、专家参与,相互促进,分享成功。

5.考核制度

⑴领衔人由海门市中小学名师工作领导小组考核。

⑵工作室成员主要由领衔人考核,主要从思想品德、理论提高、管理能力、教育教学能力、研究能力、技能水平等方面考察是否达到培养目标。以及对待研究项目的态度、活动的参与程度等方面考察履职情况,考核不合格者则调整出工作室,同时按有关程序吸收符合条件的,由发展潜能的新成员进入工作室。成员中途退出工作室必须事先提出并经领衔人报教育局批准。

⑶考核采用达标制,以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第。对获得优秀级的成员进行奖励。工作周期末,在由“名师工作室”办公室组织的考评中获得优秀等级的,教育局将优先推荐领衔人晋升高一级职称和专业荣誉称号,优先推荐为省、市教育系统高层次培养对象;优先推荐名师工作室成员晋升高一层次的骨干教师。

6.档案管理制度

建立工作室档案制度。档案资料由工作室指派专人负责兼管。及时收录工作室成员的一应研究资料归档,内容包括文本资料:计划、总结、听课、评课、研究课、展示课、报告、讲座、论文、教案;音像资料:课堂教学、文化沙龙、考察活动等录影、录像的音像资料。建立工作室读书中心,添置哲学、美学、文学、艺术、心理学、历史等方面的书籍。

7.经费使用制度

合理计划和安排、使用教育局下拨的项目研究经费,专款专用。项目经费使用主要用于两大项:一是用于工作室成员的各种学习、研究、外出培训活动。二是用于课题成果的奖励和推广活动。由学校根据经费使用范围和财务制度进行监督管理。
2#
 楼主| 发表于 2011-9-17 12:53:54 | 只看该作者
文化:一条语文“回家”的路

——我的“文化语文”的理念与实践

祝 禧



一、问题的提出,研究的缘起

1.童年的记忆:那一段终身难忘的直觉经验。

从童蒙时候起,我就觉得文字、文学和艺术是一种神圣而神秘的存在。它们如现代儿童喜欢的哈利·波特的神奇扫帚,会载着我飞向一个个神秘、美丽、梦幻的世界,让我的童年生活充盈着文字带来的魔力般的诱惑和文学给予的浪漫气息。这是一段难以忘怀的直觉经验,这是我后来“文化语文”探究的懵懂启航。

感谢命运,让我做了老师!我喜欢孩子,我喜爱教育,这是我生命中无法取代的信念和无比坚定的信仰。我渴望给孩子们讲故事,让他们小小的心灵也飞翔在那样美丽的世界里。记得刚当上老师的时候,我总这样想象:一个扎着粗辫子的大女孩坐在教室前的台阶上,周围围着一大群小孩子,个个睁大了眼睛听她讲故事。她娓娓动听地讲,轻轻柔柔地说,小孩子们高兴地鼓掌,大女孩便快乐地微笑。

那样的一段童年的记忆,那样的一个青年的梦想,总觉得记忆和梦想里有文化氤氲笼着,那种“文化”的呼唤虽然朦胧却又是异常的深刻。



2.语文教学实践和探索的历程。

毕业第二年,我参加了“注音识字提前读写”的实验,这让我较早地感受到了教育实验的魅力。当时中国的课堂教学以凯洛夫知识教学为本,凸显知识本位,这或许忽视了学生主体活动的存在,使得课堂变得呆板、机械而封闭。

1994年起,我开始了语文教学的自觉探索,用“以活动促发展”的理念,在教学中创设令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从“兴趣识字、广泛阅读、自主作文”入手,努力改变师生间单向度的授受关系的状态,让儿童们的眼耳手口脑都动起来,实施“教学活动化”策略,以“活动”促使儿童的语文素养乃至个体的整体素养发展。在让学生充分活动的基础上,如何让学生感受小学阶段“生活有多宽,语文就有多广”的学习历程,促使学生内隐素质的全面发展,我思索着课堂教学的开放性问题,通过物理空间的开放、信息空间的开放、心灵空间的开放等行动研究,在课堂上实施“开放的本质是联系”的主张,为儿童的学习打开了一扇扇的窗儿。

2001年,我积极探索语文“综合”课程,努力让教学回到真实的情境,回到综合的生活,突破书本与生活的藩篱,填平学科与学科的鸿沟,弥合学科自身的裂痕,让儿童自由地畅游在知识的海洋,驰骋于生活的世界,获得心灵的愉悦。

2003年的一个宁静的夜晚,为了迎接江苏省第四届“新世纪园丁”征文大赛颁奖活动在海门举行,尤其是因为《走向综合,语文教学新境界》一文获一等奖的我要代表获奖者上一节展示课。我和老师李庆明、校长许新海、同事吴建英以及几个年轻老师一起,共同研究苏教版五年级课文《望月》。我们把第十册教材捧在手中,读着《望月》,看着月亮,想着月亮。忽然李庆明老师站了起来,仿佛一位船长发现了金银岛一样兴奋地说:“文化!文学!有意思!”李老师说:“台湾的一个著名的学者说过,中国的文化起源于月神文化,《望月》一课的教学可以定位在文化的追求上。因为文本包含着散文、诗歌、童话三个文化视角,这恰又显现了月亮文化的丰富意蕴。”“月亮女神、月神文化!”此时的我如同一个迷路的孩子忽然找到了“回家”的路。我欣喜地重新阅读教材,只觉得一种超越我理解范围的力量在强烈地发挥着作用,让我在一刹那萌生出了一个新的追求。也许,这就是做出这个“重要决定”的瞬时!对文化的追求因遥望月亮而得到了增强。《望月》就从三个文化视角入手,带领学生在文学中漫步。

于是,我在书中寻觅中国月神文化的踪迹,寻找“月亮”这个古老“图腾”的隐喻,“月光如水”的自然、柔美、温柔,“月印万川”的朦胧、秀逸甚至清冷的意境。每天,我都会和五(2)班的同学一起,用晨诵“月亮”来迎接新的一天。我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和孩子们一起吟诵、记忆、欣赏月亮诗句、月亮名作、月亮名曲、月亮童话、月亮童谣……随着时间的推移,浩如繁星的月亮诗词曲文在我们的心里生长着,“月亮”累积在孩子们的心里并产生了共鸣。他们在这次长时间的月亮文化旅行中经历着,体验着,积累着,乐此不疲。在和孩子们一起积累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也在一个个精彩的故事,一首首诗歌的情韵,一个个文人的情怀中成长。

这次的“望月”,让我的语文教学走向了一个新的天地:“文化语文”。

3.当下语文教育面临的困境。

一切的教育思考都要面向教育实践,一切教育理论都要指向教育实践,一切的教育实验都要解决教育所面临的真实问题。

从活动、开放到综合的语文教学实践,我一直在反思,语文学习最本质的东西是什么?新课程改革倡导要给学生终身受益的东西,什么才是让学生终身有益的呢?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这样表述:“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语文是什么?是用语言为基石和载体编制的文化。语文本身承载着文化,又是在文化的土壤中生长的。文化是语文的特质和灵魂。语文老师凭借语文解释、发展着文化,推动着文化的进步。语文本来就隶属于人文科目,理应反映丰富的人文内涵,以陶冶健康的情趣、情调、情怀和情操,使学生领略文化的丰厚博大。

近60年来,一次次的教学改革,更变了教育模式、教育技术、教育制度、科学知识和教育观念,尽管这里面不是没有文化的成分,但是仍然缺少一种深厚的底蕴和大智慧的观照。糟糕的语文教学,就是建立在工具化、符号化和理性化的知识观基础上的,它虽是完整而系统的,但同时却是封闭而死寂的。课堂中,老师更多地关注知识的传承,过分地讲究经验的逻辑组织,热衷于文化表层的符号、技艺、形式的精致和完善,缺乏扎根于心灵深处的喁喁眷注,这些是不符合汉语的话语特点的。这样的语文教学是在“传播文化知识”,但忽略的就是内在的、有意义的文化追求。

有一句古老的格言说“文明在每一个孩子的身上复生。”这句话既乐观,也提醒我们,如果博大精深、薪火相传数千年的人类进步遗产,不能很好地传承给我们的后代,不出一代,我们便回到了“蛮荒”时代。这正如“旗帜是方的”,似乎并没有太大的问题,但如果一个语文老师教孩子认“旗”字时,让孩子把本来与“方”毫无关系的“旗”的意义“成功地与‘方’联系起来”记忆时,一个错误的汉字结构信息也很“成功”地植入了儿童的脑际。这种不正确的汉字知识(或者说文化信息)的教学,把我们带入了一个“凶险”的环境。

4. 国内教育理论的发掘与国外教育理念的引进。

新时期以来我们教育研究似乎更多在关注域外理论的引进,少有“中国声音”的诠释,我的老师李吉林先生情境教学三十年的实验,成为回应世界教育改革的中国声音。李吉林先生情境教学实验对我的启示是:解决一切中国教育问题的钥匙在中国的土壤中寻找!从二千多年的母语教育的历史长河中寻求解决当下语文教育困境的路径,李老师从汉语文本的特质出发展开情境教学的探索,这使我开始对中国教育理论和“语文”(主要是文学理论)进行系统发掘产生了兴趣。

同时,我也意识到西方的教育理论和文学理论已经不能使我们充耳不闻了,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对国外主要是西方的教育理念和文学理论也进行了相对系统的学习和思考。在这样的思考中斯普朗格文化教育的理念引起了我的注意,德国文化教育学派的领军人物斯普朗格有一段论述,大意是教育也是一种文化活动,这种文化活动指向不断发展着的主体的个性生命生成。它的最终目的,是将既有的客观精神(文化)的真正富有价值的内涵从主体之中脱胎而出。

总之,“文化语文”针对语文中文化缺失现象,从对中国和域外教育理论与文学理论的理解中提出的一种探索,是“文化视野”中的语文,是用“文化”来观照的语文,是对语文教学中的文化特性、文化灵魂、文化精神的理解和强调,是真正把“语文”教学当作文化的载体的实践。正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希望将来有一天能把“语文”前的“文化”一词去掉,还语文本来的面目。



二、方法论的价值取向:双向探求——从“旧”中求新;鉴“外”而革新

著名哲学家贺麟说:“必定要旧中之新,有历史有渊源的新,才是真正的新。那种表面上五花八门、欺世骇俗、竞奇斗异的新,只是一时的时髦,并不是真正的新。”我在方法论上的思考是主张从“旧”中求新,鉴“外”而革新。

所谓从“旧”中求新就是在理念上向老祖宗要“遗产”,时刻注意把老祖宗的教育智慧、心路历程、艺术韵味展现给学生。我努力地从中国母语教育的二千多年的经验中寻找解决当代语文教育问题的锁钥,努力从中国文学理论的嬗变中寻求语文的本质追问。

我在文化语文提出之前就曾较为系统地阅读中国教育史及其教育史上有关论著,在脑中清晰出一个中国教育史的发展轨迹。同时我又大量阅读中国文学史和中国文学理论著作,这是我对语文教育进行本质问题探索的核心动力,语文教育实践者研究者首先要对中国的语言文学有较为深入的理解,否则论述问题常不免隔靴搔痒。所以在方法论上我首先是“掉头探求,转身研究”,“转身”去研究语文的传统文化内涵,语文所裹挟的民族文化内涵。

同时,对国外的教育理论和文学理论我也是以鉴“外”而革新的态度面对。不过我主要是在手段上借鉴西洋或者借鉴欧美先进的教育手段、教育方式,而在学理上我更多的是关注西方文学理论的发展对现在语文教育课程的革新意义。

为什么不简单的说借鉴西方教育理论,而是将目光落在教育手段教育方式上。因为教育手段和教育方式是解决教育问题的最直接的基点,教育理论的借鉴需要一个相当长时间的论证过程,没有这个过程,教育理论的整体移入甚至理念借鉴都是很危险的事情。教育理论脱离的教育土壤,必须进行论证,否则不能孤立地成其为理念,成其为理论。因此,对国外的教育理论我一直采取非常小心的态度。而在手段上我们确乎应该认同,18世纪以来欧美在教育技术教育方式上,比我们前进的步履要快一些,课堂上,在传统手段无法解决的时候,我大胆运用了西方的教育手段追求课堂的美感。比如我采用西方一些教育手段提高我课堂的画面感,通过现代媒体来调控课堂的节奏快慢,用跨越时空的另一种美推进高潮,使四壁封闭的教室中的师生视野得到最大限度的拓展。



三、文化释义

什么是文化? “一百个观众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有一百个文化人类学家就有一百个“文化”的概念。文化至高无上,微妙至深,而又像空气一样,鲜活自然,无处不在。

那么,小学语文教育背景中文化有哪些内涵呢?我从四个方面作出了思考:

1.以民族文化为核心。

小学是儿童的精神逐步发育的初始阶段,它和中学生的成长期以及大学生的成熟期不同。我们给了他们什么样的课程,就给了他们什么样的生活底色。语文承担着母语学习任务,它直接促进儿童的精神发育。我们的汉语言文字是活的,蕴涵着滚烫的民族感情,熔铸了民族的主流精神和核心价值。它告诉儿童,语言是文化的钥匙,要想继承本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就必须学好自己的民族语言,而学没学好语言不是看你认不认识中国字,会不会说中国话,是不是背过许多篇课文,关键在于你是否懂得透过文字去理解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民族精神、思想和智慧,做有根的人。

2.以多元文化为视野。

这里多元文化指的是民族的多元,不以国家为界限,指的是学科的多元,每一个学科背后都有一个活着的文化。为了避免文化成了一个空泛的概念,我所理解的多元文化,各民族的文化,主要涉及的是各民族的文学、艺术、地缘、风俗。

我们的儿童不能成为一个视野狭隘的人,而应该是一个“心怀天下”的人!所以我们在小学阶段应该让儿童充分的理解中国大地上的各民族文化,同时不为国家疆域所限,我们的孩子还应该有良好的了解其他各国民族文化的习惯和意识,这样的良好的文化意识是应该在小学阶段培养起来的。

同时我理解的多元文化指的是不限于学科的壁垒,数学有数学发展中形成的文化,当然主要指的是数学史上的一些带有人文意义的事件和思想,其他各学科也都是如此。我主张儿童应该理解学科发展过程中的人类智慧,这是一种学科为载体的文化。

3.以当代文化为切点。

钱穆:“一切知识与学问之背后,必须有一活着的人存在。否则知识仅如登记上账簿,学问只求训练成机械,毁人以学,则人道楛而世道之忧无穷矣。”

一切的教育都应该以活着的人为目标。一切的文化都会在当代人的生活中以一种鲜活的状态呈现出来。文化不是一堆文字,文化不是一个个僵化的知识,文化是活生生的生活,文化是一个个鲜活的人。教育是培养有文化的活人,而不是培养只有知识的机械人!

所以,文化的切点是面对当今的生活,面对儿童的生活。

4.以儿童文化为语境。

小学语文教育视野中的文化应该以儿童文化为语境,儿童文学、儿童阅读、儿童游戏和儿童智慧等等都是我理解的文化语境。

用孩子的眼光观察世界,用孩子的天真靓丽课堂,用孩子的理解点燃语文课堂的智慧!儿童文化中有一种独特视野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绝不是用“蹲下身子跟孩子说话”能够解释的,我的语文教育试图解释一种属于孩子独有的眼光,一种儿童语境中的文化。



四、文化语文释义

1.关乎精神:“文化语文”的起点。

语文教学关乎精神,要有“生气”的灌注。王元化先生指出,“气”不是quintessence(原质)而是Vital-energles(活力、生命),有“生气”才有精神,有“生气”才有神韵。语文教学作为一种文化活动,其终极目的就是要引导学生探寻、体验和理解蕴涵在教材文本中的真、善、美、圣、爱等方面的丰富意义、文化本身的精神、人文内涵脱胎于一个个鲜活的主体,激活、唤醒和培育学生的价值感和人生情愫,使语文教学充满“生气”。

关乎精神,就是防止儿童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被僵硬的理念、滥施的机巧所污染、所窒息。请看《牧童短笛》一课中的教学片段。

师:现代有个诗人叫苇岸,他写过一首诗,题目是《现代的城市孩子》,看写的是不是你们。我请一个同学站起来读。

生:(朗读。)

师:听了以后,大家有什么感想吗?说出来。

生:我们享受到了很多农村孩子享受不到的东西,可是农村孩子享受到的很多东西我们也享受不到。

师:对呀,这首诗在我们内心荡起了涟漪。现代的孩子有我们自己生活的精彩,也有很多无奈的地方。无处可以摘下悬挂在树上的果实,无处可以捉到一只星斑天牛或金龟子。你觉得这是一种怎样的味呀?

生:甜甜的。

师:有没有不一样的味道?

生:像西红柿的味道,有甜的也有酸的。

师:甜甜酸酸,融合在了一起。有的孩子读了,觉得像一枚青橄榄的味道;有的同学读了,觉得像喝了一杯苦咖啡。你们有没有这种感觉呢?我们一起读读看。

生:齐读。

师:同学们,我们生活在现代精彩的世界里,在都市里,村晚的世界没有了,牧童的生活离我们越来越远。当你们觉得郁闷、烦躁、苦恼时,忽然想起来读一读牧童诗、哼一哼牧童曲,一定又是不一样的感受。草满池塘水满陂——

我们希望通过广泛的阅读活动,让儿童寻找生活中的引申意义,并在自身发展中认同。从儿童乃至更小的幼儿期开始,将人类精神的种子用最纯洁的文字,最细腻的情感,最本真的描述,在儿童的心灵播撒,为儿童的人生打下最亮丽的底色。语文教学过去是,希望将来也是人性的艰苦征程。



2.生长智慧:“文化语文”的主张。

哲学家赵汀阳说过:“无智慧的文化是危险的。它意味着思想文化的停滞和无能。”(《一个或所有问题》)智慧很难像知识、技能那样传授,它更多地需要内心觉悟、需要反省和体认。学贵参悟,“参”的过程中,有感悟、领悟、渐悟、顿悟。对悟性,很难下一个精确的定义。至关重要的是,语文教学要启迪儿童的悟性,激发儿童的灵感,让眼界更为开阔与高远,让心智更为聪颖与灵慧。人的精神活动是纷繁复杂、丰富多彩、奥妙无穷的,被恩格斯誉之为“地球上最美的花朵。”我们希望语文教学让儿童的心智开出最绚丽的花儿。

儿童之所以为儿童,是因为在儿童阶段,允许他们彻底摆脱世俗的羁绊,驰骋想像,自由地在“生命的社会”中去翱翔。在儿童的世界里,当想像插上了翅膀,在“生命的社会”中自由地翱翔时,有什么事情不能发生呢?儿童的精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总是发生和充斥着各种具有哲学意味的内容和事件,洋溢着一种哲学的气质。哲学的“想入非非”,包括了提出问题,不断追问。

文化语文就是引领儿童在哲学的思辨中,在有趣的有意义的追问中,获得心灵的启示和心领意会的顿悟。在《开天辟地》教学中,我选择了最朴实最古老也是“月光母亲”最智慧的做法——口耳相传讲故事的方式,并通过讲述引发一次次的追问。教学中采用富于哲学气质的思考和口耳相传讲述的方式。这种讲述往往没有精巧的修饰,没有严谨的安排,没有深藏的城府,全然一派最本真的,最自然的生命感觉和意趣。

师:地球上有了人类,人们在地球上生活,他们去森林里打猎,去江河里捕鱼,去草地上放牧,在大地上舞蹈。忽然,有一天他们意识当中产生了一个又一个问题:我们每天生活在这世界上,这天和地是哪儿来的呀?这世界是哪儿来的呀?这万事万物又是哪儿来的呀,于是先民们就大声地问天空——

生:这天是哪儿来的呀?

师:他看着天上的朵朵白云大声地问着——

生:这天是哪儿来的呀、这地是哪儿来的呀?

师:他们看着这天上的太阳,百思不得其解地高声问——

生:这太阳又是哪儿来的呀?

师:他们看着江河疑惑不解地问——

生:山河是从哪儿来的呀?

师:他们对着高山大喊——

生:江河是哪儿来的?高山是哪儿来的呀?

师:然后他们还要问自己——

生:我们是哪儿来的呀?



3.积淀濡染:“文化语文”的途径。

中华民族的语文文化是一条源远流长、亘古不息的长河。河水滔滔,不舍昼夜,孕育了浩瀚悠远的华夏经典,涌现了诸多的文化巨匠。汉语文化形象丰瞻,情趣盎然,神韵饱满,意义遥深,具有极为独特的人文品格。因此,我们应当充分利用汉语的文化禀性,借助开拓阅读的疆域,来开拓文化视野,让学生在文本的学习中继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吸收借鉴世界多元文化,让历史文本在现实的语境中辐射出积极的存在意义,在继承与发展中熔铸学生健康的积极的文化品格。文化语文就是这样的一种积淀的过程。积淀的重要途径就是广泛阅读。

如今,人类科技高度发展,人们可以在非常消极的情况下通过没完没了地看电视、玩电子游戏、上网等获得强烈的感官刺激。但看电视永远代替不了读书。我们树立凡适合儿童阅读的书籍都是教材的思想,通过拓展阅读来挑战教材和文本。充分挖掘多元文化,特别是根据中国文化重自然、重亲情、重生活、重人文、重经验等特点进行开发、转换和创造文化阅读读本。于是,就有了我们的微型课程的建设。我们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象作为主题,引领儿童走进古人的情怀,形成如“牧童短笛”“推开窗儿”“咏莲”“鸟儿在歌唱”“唱响童年的歌谣”“月亮,我的故乡”“蝴蝶翩翩”“友情如歌”等同主题的文化语文课堂;还有主题性文化语文课程,包括文化课堂、文化阅读、文化活动、文化创造,编制《夏络的网》《草房子》《小王子》等整本书的阅读手册;通过晨读午诵以及每周设立一节校本阅读指导课,长期涵咏积累,形成文化积淀机制;通过添置适合儿童阅读的报刊杂志和书籍,建设如广播台、电视台、学生剧社等阵地,铺设文化积淀道路。由于阅读的对象多为文学性、戏剧性、艺术性、历史性的作品,所以,阅读实际上是在一个特定的情境中聆听或观览创作者讲述或描绘,正是这种叙事改变了儿童的生活。“文化语文”希望通过广泛的阅读,积淀起儿童丰富的文化感受。



4.讲究活动:“文化语文”的方式。

儿童的成长历程中,道德、知识、审美乃至身体的发展都是建立在活动基础上的。“讲究活动”的意义告诉我们必须尊重和了解儿童,这需要独特的视界和心灵。著名教育家李吉林老师曾耐人寻味地告诉我们“用孩子的眼睛看”。这种“看”是一种基于成人和儿童心灵对话与沟通的参与性、移情性、体验性的“本质直观”(胡塞尔语),它摆脱了教师的自我中心,克服了教师与学生的二元分离,从而避免了那种纯自然科学式的简化“解释”,获得了对作为活生生的人的儿童的丰满“理解”,从而在教学中充盈纯真的情趣、智慧、和谐和生命的活力。

我们从以下一些方面构建基于儿童的学习活动:认知性活动。如朗读、探究、观察、设计、调查、收集活动,让儿童的眼、手、耳、口、脑全部活动起来,强调知识获取的过程。陶冶性活动。如欣赏、体验、感悟,将学生引入体验和陶冶的文化情境,或在乐音袅袅中朗读文学作品,揣摩文学意韵;或在美术世界里静静沉思,寻找语言文字的诠释;或在自然美景中驻足停留,捕捉山水田园的美妙神韵。表现性活动。如扮演、歌咏、演讲,模仿生活情境或剪取生活片断,通过角色扮演或角色置换,从自己所承担角色的角度和立场去学习。合作性活动。如口语交际、同伴互助、合作交往,将学生组织成一个完整的相互作用的交往型学习共同体,互相启迪、分享经验,在对话与沟通中促进知识的共生。创造性活动。如创编、创作、辩论等,重在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创造态度,形成创新性品格。



5.融贯艺术:“文化语文”的视野。

小学语文教材,几乎每一篇课文都以语言艺术为手段展示了生活中的美。语言艺术是艺术大家族的一员,它不是孤立的艺术现象,与音乐、绘画、表演等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汉语言的表达极其灵活和高度自由,充满音韵之美。再看文学所表达的内容无不再现了生活的美的世界。人们常说“诗中有画”,那是以“文字的绘画”激活人们的想象力,在头脑中形成的一种“内心视像”。人们的审美活动中,不是只运用某一种感官,而是全身心地投入,有时所有的感官都会活跃起来,打破界限,共同协作,演奏出各种感官同感共鸣的交响曲。请看《推开窗儿》的课堂实录片段。

师:古人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读着这首明代小诗,咱们能读出一幅什么画呢?我们请男小朋友读第一行。

(男生读)

师:看到了什么?

生:看到古琴在小桌子上放着,有几棵竹子在窗外长得很绿很绿。

师:对了,打开窗儿,可以看到几棵竹子立在窗口呢。窗内古琴,窗外绿竹,相映成趣。女孩读读下面一行。

(女生读)

师:我们用心感觉一下,你好像感觉到了什么?

生:房子里面没有人,风从窗外吹进来,很凉爽。

生:虽然窗子开着,可是没有人。

师:对呀。小朋友,屋内寂静无人,只有窗外春风轻轻吹进屋来。是不是有静、有动?感觉到了吗?春风的吹来,仿佛流动着节奏和旋律。流动着一种灵气,这就是一种美的现象呀。小朋友,咱们再来一起吟诵这首明代小诗。

“文化语文”主张努力创设广阔的,富于美感、智慧和亲和力的体验和陶冶的文化情境,通过文本与艺术的内在联系,精心地将文本内容和音乐、美术、图像进行综合融通,在充满美感的教学情境中探寻、体验和理解蕴涵在教材中的真、善、美、圣、爱等方面的丰富意义,达到《文心雕龙》中说的 “诗人感物,联类不穷”(《物色篇》)的境界,神与物游,因情成体,把不同感觉表象连接起来,构成各式各样的通感意象,将文化精神、人文内涵浸染于主体之中。艺术视野的拓展,让作品所描述的散文世界、诗歌世界与童话世界辉映,变得更加生动,富有生命力。



6.走向综合:“文化语文”的境界。

儿童的语文学习,离不开经典的书本文化的阅读。但是,书本也可以成为一种束缚,因为它只显现了一种语言符号(文语)的承载。按照现象学的思想,语言在本质上是栖居在大地之上的。它不单纯是物质性的“信号”,而是人栖居其中赖以安身立命的文化“符号”。在中国的思想家、哲学家看来,语言是人的本性的活的见证,它与人生活的具体文化情境、情态和情致须臾不可分离。所以,语文教学要走进“生活的灌木林”。其次,语文与其他形态的人类文化之间存在着水乳交融的关联,透过儿童的接受视角,与历史、美学、诗学、艺术乃至哲学启蒙牵手,把相关的文、诗、史巧妙地组合,使课堂教学中充满史韵、哲思和诗意。当然,学生个体语文素养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最初的口语文化到后续的阅读、写作的文语文化都是个体经验不断积累的过程。综观语文教材,许多教学内容可以主题统领,互相关联。这种综合能让学生心中获得一种“敞亮”,感悟同主题下的学习内容在表达形式、审美意蕴、价值取向等多层面上的丰富和差异。

“文化语文”倡导拥有宽广的视野,让语文学习融入生活的河流,去激起个体生命经验的涌动,去开启对话与沟通的心灵之门,去融通曾经隔膜的知识境域,去啜饮如潮奔涌的时代精神。请看《推开窗儿》课堂实录片段。

师:你见过什么样的神奇的窗儿?

生:有条纹的窗儿。还有自己画的窗儿。

生:我见过玻璃窗,金色的。

师:你们觉得屋子里的一扇窗、两扇窗,有什么用呢?

生:可以让空气新鲜。

生:可以看到外面的世界。

生:可以给我们带来温暖。

生:可以帮我们挡雨。

师:窗儿的本领大不大呀?

生(齐):大!

师:我的老家在一个乡村小镇上,屋后就是一条古老的运河。记得小时侯,我总喜欢推开窗儿,看远处的汽轮突突突地驶过来,就和弟弟打赌,这艘汽轮后拖着几只船。在我眼里,只要推开了窗儿,我就可以看见汽轮突突突地向前,向前。小朋友,你的家住在哪儿呢?推开你家的窗儿,你可以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呢?

生:我推开我家的窗户,可以看见外面非常多的汽车。

生:我推开窗儿,可以看见马路的两边很热闹。
3#
 楼主| 发表于 2011-9-17 12:55:13 | 只看该作者
让语文课满贮文化的精华

——祝禧老师《蝴蝶翩翩》点评

  特级教师 施建平



刚才我们欣赏了祝禧老师的两节课。现在正值冬季,这不由使我联想到我们传统文化保护的现状,如果把我们传统文化目前的境遇比作身处严冬的话,那么今天,我们在祝老师课上欣喜地看到了一只穿越冬季的蝴蝶。这只蝶很美,美得令人赞叹,飞得义无反顾。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之根,它是一个民族的记忆,应该得到传承和光大。

下面我谈谈看了祝老师上的这两节课后的一些体会。

祝禧老师倡导的文化语文,着眼于文化,立足于文化,从文化的角度建构语文教学,注重教学中的文化渗透,从而使语文课满贮文化的精华。我个人觉得这两节课充分展示了文化语文的特质,具体说来有这样八个方面:



一、以文化选择化解文化情结——梦寄蝴蝶

从今天的课上我们不难看出,祝老师是一个有着浓浓的蝴蝶情结的人,这可以从她课的导入部分看出来,她提到小时候就爱看《梁山伯与祝英台》的连环画,爱听妈妈讲梁祝的故事,甚至还追着蝴蝶喊梁祝。我想,从那时候开始,她的心中就有了两只翩翩起舞的蝴蝶,就对蝴蝶就有了一种憧憬。我想,后来上学后,读了有关的诗文,她的心里更是装满了蝴蝶。所以我觉得,她在今天的课上选择“蝴蝶”来教是再自然不过了。从祝老师身上我感到,凡是深爱蝴蝶的人,内心深处对美的渴望也总是特别强烈。今天,她让那只在心中藏了许久的心蝶飞了出来,带着学生,也包括我们在座的各位,进行了一次心灵的旅行。这次旅行让我深深地体会到,蝴蝶之所以如此美丽,那是因为有做蝴蝶梦的人。而祝老师正是其中很执著的一位。



二、以文化眼光摄取文化意象——去花海扑蝶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带有鲜明民族印记的意象,祝老师总是用文化的眼光敏锐地捕捉那些文化符号。我想,这就像她小时候兴冲冲地在开满鲜花的草地上扑蝶一样。其实,她已经在传统文化的百花园里捕获了许多“蝴蝶”。除了今天她上的“蝴蝶翩翩”外,她还上过“望月”、“牧童短笛”、“打开窗儿”等多堂以中华文化意象为主题的课。我觉得,这些传统文化中的意象,如果我们不去激活,不去开发,那么,她就会一直处于休眠或沉睡状态,不仅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而且还会逐渐被人们淡忘,直至消亡。有时我甚至觉得,这些文化意象又何尝不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呢?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如果我们不能将一些民族文化的因子植入孩子的心中,那么,将来这些孩子长大后很可能会成为无根的浮萍,漂泊一生,看不到家的方向,找不到回家的路。祝老师从中华传统文化这一源泉中精选积极有益的文化意象进行系统开发,作为教学内容,这就使学生在孩童时代拥有了丰富的精神收藏。我相信,会对他们一生的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因为这些精神营养可以帮助他们活出一种境界人生。祝老师对文化意象的开发不由让我联想到了文怀沙先生说的一句话:传统文化需要我们秋收冬藏。



三、以文化底蕴进行文化探源——永远的蝴蝶

因为祝老师选取的文化意象本身就来源于传统文化,所以她在确立了文化意象后总是努力探寻其渊源。在这一方面,她深厚的文化底蕴、文学涵养、美学基础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使她在中华传统文化的长河中徜徉时相对较为自如,对这些意象也能进行准确的把握,并将那些含有这些意象的最具代表性的古诗、散文、故事呈现在课堂上,让学生感悟这些文化意象的内涵。其实,我觉得她提出文化语文这一命题并将其作为研究方向,就像她介绍的那样,与她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文学的深爱是密不可分的。在本次教学中她选的是谢逸的《咏蝴蝶》以及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一首古诗,一则故事,非常具有代表性。这些古诗和故事使蝴蝶不只是会飞的花朵,而且具有了丰富的文化意蕴。从《咏蝴蝶》中飞出的是古典的蝴蝶,她轻盈飘逸。从《梁祝》中飞出的则是自由浪漫、追求美好生活的蝴蝶。这些蝴蝶形象都是经典的、永恒的。又祝老师进行的文化探源我深深感到,教师的文化素养是传承文化的基石。



四、以文化取向设计文化旅程——寻找心灵的蝴蝶

本课的教学设计具有明显的文化取向,课上始终洋溢着浓浓的文化氛围。祝老师以广为流传的梁祝故事导入,点出蝴蝶,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蝴蝶的兴趣;接着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看到的蝴蝶,感受这位“虫国佳丽”的美丽姿态;继而引导学生具体学习《咏蝴蝶》,体会这位“大自然的舞者”的灵动飘逸;然后,通过观看化蛹成蝶的画面,感受穿破命运之茧的蝴蝶,感受精神原野上那只坚强无畏的蝶;而后来梁祝故事的学习,则让学生看到了追求自由精神的蝴蝶;最后让学生表达各自心中的蝴蝶,这时,从孩子们心中飞出的则是多彩斑斓的蝴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蝴蝶先从教师的心中飞出,凭借古诗、故事的学习,渐渐飞入了学生的内心,最后再由从学生的心底飞出。这就将蝴蝶这一文化符号深深地镌刻在了孩子们的心灵深处,也可以说在学生的心底盖上了一枚中国印。



五、以文化审美实现文化解码——捕捉蝴蝶翅膀的每一次振动

在引导学生理解蝴蝶这一意象的过程中,教者不是机械地、生硬地将蝴蝶身上隐含的文化元素灌输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感受、体验等方式自主获取这一意象。在教《咏蝴蝶》时,教者首先引导学生想象诗所描绘的画面,在学习一二两句时,抓住“随”、“舞”等关键词语,通过诵读、演示,感受蝴蝶飞舞时的自由自在,轻盈妙曼。接着带领学生走进诗句,抓住“逐”字,师生分别扮演卖花人和蝴蝶进行对话,这样的深度体验,使学生对蝴蝶有了更深的认识,使他们对做一只自由快乐的蝴蝶产生了无限的向往。这首诗的学习让学生发现蝴蝶飞在妙诗中。在学习梁祝的故事时,教者选取其中“十八里相送”一章,让学生听越剧片段,读戏词感受梁祝间的美好情感,为理解“化蝶”作了铺垫。在教“化蝶”这一部分时,教者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当时神奇的画面,探寻这一精彩画面中的文化意味。这时,浪漫的情思便从故事里溢涌出来。由此可见,教者在引领学生对蝴蝶进行文化解码的过程中,始终是以一种审美的方式进行的。由此,也让我们领悟到蝴蝶的精神便是飘舞一次,美丽一次。



六、以文化整合拓展文化视野——心随蝴蝶舞翩跹

对于同一文化意象不同的艺术方式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祝老师对这些不同的作品根据教学的需要进行整合。我们看到,在本课上,教者将对文学作品中蝴蝶的感悟与音乐、戏剧、绘画等艺术作品中的蝴蝶融合在一起,这就形成了一个以蝴蝶意象为中心的文化场,强化了学生的感受,这样,学生获得的蝴蝶意象是鲜活的,丰富的,立体的,这也帮助学生一步步探寻到意象背后的东西,走近了意象的中心。正是通过这样一种文化传递,蝴蝶的意象以贴近儿童的方式进入了孩子的心灵。这使我感到,祖先的诗文美丽着永远的蝴蝶,永远的蝴蝶美丽着心灵的春天。



七、以文化创造促进文化生成——聆听蝴蝶的歌唱

儿童不仅仅是文化的接受者,也是文化的创造者。在教学过程中,祝老师总是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广阔的空间,让学生在其间学习、想象、体验、感悟、创造。她不仅在引导学生学习古诗和故事的过程中给学生以创造的空间,而且在感受了艺术作品中的蝴蝶后,还让学生写写自己心中的蝴蝶。虽然蝴蝶不会发出声音,但从学生所写的片段中我们却分明听到了蝴蝶的歌唱。这时,我们发现,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只属于自己的蝴蝶。



八、以文化自觉担当文化使命——今生与蝶共舞

今天,在与学生一同心随蝴蝶翩翩飞的过程中,我从祝老师身上深深地感受到一种文化的使命感。本来作为小学语文老师,研究研究课本、教教课本上的内容就可以了,但祝老师却凭着一种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高度的责任感,努力为学生建起了一座文化摇篮。这一次的《蝴蝶翩翩》其实就是一次穿越时空的文化寻根,一次值得回味的文化还乡。祝老师正用她自己的方式守望着我们的文化江山、守护着我们的文化版图。

总之,在今天这两节课上,祝老师将语文教育视作文化过程,将学生视为这一过程中的文化主体,将传统文化中的文化意象作为教学内容,将文化审美作为主要的教学方式,从而演绎出充满魅力的文化景象,唤醒了学生的文化意识,为学生创造了一种色彩斑斓、意蕴丰富的文化生活,使学生得到了文化的浸润,培育了学生的文化精神,使语文教育成了陶冶人性,促进学生人格生成的文化过程。
4#
 楼主| 发表于 2011-9-17 12:56:06 | 只看该作者
《桂花雨》课堂实录与反思
祝禧

片段一

师:同学们,预习时老师提了个问题:这是一场怎么样的桂花雨?能说说吗?

生:这是一场香气扑鼻的桂花雨。

生:这是一场快乐的桂花雨。

生:一场花雨缤纷的桂花雨。

师:把“花雨”去掉。

生:一场缤纷的桂花雨。

师:老师听出来了,同学们读出了这是一场香喷喷的桂花雨。(板书:香)这是一场快乐无比的桂花雨(板书:乐)。这就是文字带给我们的滋味。这是一篇散文,散文是需要好好的、反复的去读去品的。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文字,去读文字中香的味道,乐的味道,甚至更多的味道(板书:……)



片段二

(PPT出示: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师:我不明白“浸在桂花香里”是什么感觉?我们的教室前就有一棵桂花树,最近我们每天都能闻到桂花的香,怎么就能感觉到是“浸”在花香里了呢?先不说,拿出笔来,在“浸”字旁把感觉写下来,一个词也行,一句话也行。

生:我觉得桂花的味儿香香的让人陶醉。

师:陶醉就是“浸”的感觉。

生:好香啊,都把我熏成了香人儿啦,一直香到了我的心坎儿里。

师:不仅闻到了香,而且香味跑到心里去了。身心沉醉,这就是“浸”的感觉呀。

生:在桂花香里仿佛我自己也成了一朵桂花了。

师:哎呀,自己就是一朵桂花,忘我的感觉!多美妙的感觉,就是课文中这一个“浸”字呀!那怎么读能把自己浸在桂花香里的感觉读出来呢?(一生读)

师:好像还在香外徘徊。两个人读,看看香味儿能不能浓一点。(同桌齐读)

师:香味儿变浓了,好像还不够,我请一组同学读,能不能让香味变得更浓郁一些。(一组学生读)

师:这回香味更浓了,全班同学一起读,让这芬芳的桂花香飘满整个教室。(学生全班齐读)

师:真是“只留香气满乾坤”呀。这些文字,就像这不起眼的桂花,朴实却芳香迷人。这么一读,把我们的眼睛、嘴巴和心灵都唤醒了。怪不得同学们说,这是一场香气扑鼻的雨呀!

片段三

师:这是一场快乐无比的桂花雨,我们用心去品味。(出示文中第三自然段)读散文有好多种读法。会读的小朋友会从文字中看到画面。静静默读这段文字,用心去品味,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学生默读)

生:我看到了桂花随着风儿在空中飞舞,香味一定弥漫整个天空。

生:我看见孩子在树下拼命地摇着桂花树,她的身上全都落着桂花。我看她都陶醉在其中了,沁人心脾的香味儿弥漫整个村庄。

生:我看到了那个小女孩正快乐地享受着那阵阵的桂花雨。

师:真是一群会读书的孩子!你们想不想做这个摇桂花的小女孩啊?想不想体验这摇桂花的快乐无比啊?

生:想。(全体起立。音乐起。)

师:现在我们是小女孩,抓着桂花树干,憋着劲儿使劲地摇。一阵阵的桂花从树上落下来了。这桂花像什么呀?

生:桂花像一阵很香很香的雨。

生:我觉得这桂花像一只只金黄的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

生:这些桂花像碎金一样从天而降。

师:孩子边摇边喊——

生: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师:摇啊摇啊,头上是桂花,身上是桂花,连小辫儿上也是桂花啦!孩子高兴地喊着——

生: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师:这摇桂花真有这么快乐吗?

生:因为孩子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情,所以觉得很快乐。

生:因为孩子最喜欢桂花,一想到桂花摇下来可以做成各种各样的食品,就觉得特别快乐。

师:这摇桂花呀真是一件乐事,可作者为什么说是一件大事呢?

生:作者觉得摇桂花很有趣,然后就天天盼望着摇桂花。

生:因为每年只有一次摇桂花,对于她来说这是一件很大的事情。

生:因为她很高兴,这阵阵的桂花雨飘在了她的童年里,飘到了她的心里。

师:因为一次所以珍贵,因为能创造快乐,就是孩子最大的事情。这摇桂花成了孩子最快乐的事情,所以一直记在心里呢!

……

师:什么叫口占一绝?

生:就是即兴创作一首诗。

师:父亲即兴创作一首诗时,脸上会是怎样的表情呢?

生:很幸福,很享受,很快乐的!

师:请你扮演一回父亲,口占一绝,好吗?

生:(表情丰富地)细细香风淡淡烟,竞收桂子庆丰年。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

师:孩子们,父亲口占一绝时的那种幸福的,享受的,陶醉的样子,我们感受到了。我们一起跟着父亲吟诵起来——

生:细细香风淡淡烟,竞收桂子庆丰年。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

师:同学们,这快乐的摇桂花,带着温暖,带着幸福,带着芳香,在我们的心头荡漾着,这就是文字的力量!怪不得同学们说,这是一场快乐的桂花雨。



片段四

师:同学们,知道这篇文章是谁写的吗?

生:是琦君。

师:琦君是谁?

生:她是一个女作家,写过很多散文。

师:(PPT出示琦君照片与介绍)本文作者琦君,是著名女作家,出生在浙江,后在台湾居住,又在美国定居。她写过好多文学作品。我们来读一读她的作品名(《水是故乡甜》《烟愁》《橘子红了》《两只辫子》《一对金手镯》《阿荣伯伯》《母亲》……)你能发现,她是一个怎样的女作家吗?

生:她非常爱她的家乡。

师:是的,《水是故乡甜》。

生:她虽然长大了,但是有一颗童心,她在回味童年。

师:我想《两只辫子》可能是写她的童年的。

生:她很怀念自己的母亲。

师:对!在她的文学作品中,经常会写到母亲。写到故乡、童年、亲人。琦君在写桂花雨的时候,全家已经搬出了摇桂花的旧宅院子。当她在回忆这段童年时光时,她有一种怎样的感情呢?她的脸上又会是怎样的表情呢?请同学们用耳朵静静地聆听老师朗读全文。请你继续从文字中寻找带给我们的滋味!(师配乐朗读全文)

师:你们听出什么滋味了?

生:我仿佛又闻到了那阵阵的桂花香。

生:作者和她的妈妈都非常思念故乡,怀念故乡。

生:还很快乐。

师:有快乐,有幸福,更有思念!孩子们,我们能想象,当琦君写到家乡桂花树,写到摇桂花,写到父亲母亲,她的脸上会是怎么的表情呢?

生:也许脸上有些泪水,但是她是微笑的,因为她在回忆童年的快乐。

师:有笑有泪啊。她想着,写着,当她写到摇花乐时,仿佛又看到了什么呢?

生:她仿佛看见了一个小女孩摇桂花的情景,那个小女孩就是她自己。

师:她仿佛又回到了天真浪漫的童年时代,这时的她会不会像小时候那样快乐地喊一下呢?

生:我想一定会的。她会激动地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师:她想着,写着,沉浸在童年的梦境里。也许她只是喃喃地对自己说——

生: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师:也许她什么也没说,只是在心里反复默默地念叨着——

生: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师:当她写到母亲敬香,父亲口占一绝时,她的眼前又会浮现怎样的画面呢?

生:她的眼前会浮现父亲很快乐地享受地朗诵诗时的情景。

师:她的耳畔又响起父亲的那首即兴诗——

生:细细香风淡淡烟,竞收桂子庆丰年。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

师:想着,写着,她记起了母亲说的那句至今都不忘记的话——

(PPT: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

生:齐读

师:孩子们,你们能明白母亲的这句话吗?

生:其实,旧宅院子里的桂花不见得比外地的桂花香,她的意思是爱家乡,思念家乡,思念那棵桂花树。

生:那棵旧宅院子里的桂花陪伴她女儿,陪伴她自己,也陪伴她们全家。

生:这棵桂花树和她们全家结下了不解之缘,已经成了她们家里的一员了。这桂花树,就是家乡,亲人呀!所以母亲说家乡旧宅院子里的桂花最香。

师:说得真好,让我们也深情地读一读。

生: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

师:学到这儿,你们觉得这桂花雨还是一场什么雨?

生:一场难忘的桂花雨!

生:还是一场充满思念的桂花雨!

(板书:念)

师:为什么琦君的许多作品中都写到故乡、亲人、童年呢?我们一起读读她的心声——

(PPT:像林木花草一样,怎能没有一个根呢?我若能忘掉故乡,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琦君)

师: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根,家乡、亲人、童年……今天我们从桂花雨中品出了好多的滋味,好文章就是需要我们不断去读的。读文字,读作者,读滋味……让我们多阅读琦君的作品,用我们的笔书写自己的五彩人生。



教者的话:

这次教学研究的主题是学会阅读。其实,这是一个宽泛意义上的主题研讨活动。因为我们每一堂课都在教学生学习阅读。我理解的“学会阅读”不是静态的把“学会阅读”当做知识去教,当做僵硬的技巧与方法去教,而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意识、阅读方法、阅读思维、阅读习惯为主的教学过程。

桂花雨是一篇散文。琦君的散文都有一个风格:文字朴实淡雅,就跟桂花一样,朴实却芳香迷人,越读越有滋味。散文的解读是多元的,同样一篇桂花雨,各自解读的方式有不一样。四年级的儿童在学习这一课时,通过字词预习,哪些已经懂了,哪些不懂需要教的?课文会读了,读到了什么程度?哪些内容很容易读出来,哪些不容易读出来而确实存在,需要我思考并花力气去教的?这是篇散文,如何根据文体特点,结合学生情况展开教学活动?这些都是我在备课之前去考虑的。我想象中的散文教学的境界是师生深深地沉浸在文字的音韵、节奏中,在文字的阅读与品味中,在声音的聆听与画面的想象中,让心儿亲近文字的温度,感悟语言的滋味、情感的滋味。

本课教学教什么呢?我确定了如下目标:

1.通过多元阅读,帮助学生建构阅读方式,感悟一般散文的阅读方法是重朗读、重感悟、重体验和想象。

2. 根据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把握全文香、乐、念的文心,联系语境悟出文字带来的滋味和情感,倾听作者心灵的声音。

3.充分发挥课前预习和课后练习的作用,让学生获得自主运用学习方法的能力。

教学过程怎么展开呢?本课教学过程很简单,首先教学预习后的字词,接着在“这是一场(    )的桂花雨”的统领下,按照“香乐念”三大阅读板块,体会桂花雨香的滋味,乐的滋味和念的滋味。不同的内容,方法也不相同,“香”以浸入文字品读滋味为主,“乐”以走入情境感受体验为主,“念”以聆听朗读还原情境为主。具体讲:

基于预习基础上的词语学习,把学生本来已经会读的词语读活,把词语的内涵读宽。

基于形象层面的桂花香,把带有个体生活经验(如教室前的桂花香的浸润体验与表达)与文本拓展(如李清照的“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的朗读品味融入文字,体会洋溢在字里行间的情感。这是学生在预习时无法体会到的。唯有对文字的深度阅读与品味,才能懂得桂花不显山露水,不喧哗张扬,默默散发芳香,扣动人的心灵的品质,读出桂花香的特殊意味,悟出作者文字的朴实、亲切与芳香宜人。这是一种基于文本文字滋味体验的深度阅读。

基于情感层面的摇花乐,是可以传染给正在学习着的孩子的。因为这种快乐的方式在孩子们的身上都有过体验。学生预习时会很容易找到这种“快乐”。教学中用表演的方式现场体验摇花的快乐,目的是清晰地再现并熟悉文中一个个鲜明的场景,这是作者在写作时最为清晰的画面,也是孩子们在学习写作时需要掌握的一种场景描写方式。这样的教学,既为“念”板块的还原情境做了铺垫,也让学生懂得阅读散文,可以边读书边想象画面的方法,还能帮助学生学习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表达生活的真实与亲切。为课后作业仿照“摇花乐”片段,以“(   )乐”为题,写一段自己的童年生活作了指引。

基于作者层面的思念雨,是孩子在预习时不容易读出来的,需要老师的引领。

教学中通过老师声情并茂的范读,并还原情境,逐渐帮助儿童认识到文字是作者心灵的声音,读作者和读文学作品一样重要。阅读中去聆听作者的声音,语言,表情,用自己的心灵去接近作者的心灵,特别是还原一个个已经熟悉的鲜明的场景,从同样的场景中体会不同的滋味。听也是在读书,那是用心灵的耳朵聆听。徜徉在文字与音乐的美妙境地里,每一个孩子都能真切地感觉到作者的心跳和自己脉息的呼应。这是一种阅读意识的培养,也是一种阅读思维的训练。

学习活动应该是学生全身心的投入,是学生的注意、思维、想象等心理活动

共同参与的过程。学习散文是否老师和学生的学习活动所组成的课堂交响乐本身就是一篇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呢?
5#
 楼主| 发表于 2011-9-17 12:56:49 | 只看该作者
走进瑰丽的宫殿

静静地翻开书,心开始虔诚起来。思想要和伟大的灵魂共舞,这种幸福如沐春风。一本好书就像是一座瑰丽的宫殿,翻过一页书如同推开一扇门,里面有无限精彩的风景。宫殿里有我敬仰的思想巨人,智慧长者。他们深刻地认识这个纷繁的世界,为我们揭示万物生长、人类发展的奥秘。朱光潜、季羡林、苏霍姆林斯基、帕克·帕尔默、雷夫……一个名字就是一片温暖的阳光,照亮我的心灵,引领我的思想,让精神世界逐渐直立、丰盈。

徜徉在美学的花园

《谈美书简》翻开第一页后,我便被朱光潜先生的文笔、思想所深深吸引。美学涉及文艺理论、心理学甚至哲学,诗词、雕塑、建筑、音乐、美术,包罗万象。怎样欣赏美?如何提高审美的品味?朱光潜先生深入浅出,把深奥的美学思想用通俗、流畅的文笔表达出来。读朱光潜先生的文字,我唯有感叹和震撼。先生对人生、对艺术、对美学、对哲学都有着深刻而独到的见解。他怀着一颗赤诚的心,和青年朋友们通过书信的方式交谈,给青年以人生、学术上的引领。读来让人心生共鸣,荡气回肠。季羡林先生这样评价朱光潜:“他是一个有学问的人,一个在学术上诚实的人。他不哗众取宠,他不用连自己都不懂的洋玩意儿去欺骗、吓唬年轻的中国学生。”“孟实先生学风严谨,一丝不苟,谦虚礼让,不耻下问。他对中外文学都有精湛的研究,这是学术界公认的。他的文笔流利畅达,这也是学者中间少有的。”

在《谈人生与我》中,朱先生告诉我们:生活自身就是方法,生活自生就是目的。顺着自然所给的本性生活着,像草木虫鱼一样。在《无言之美》中,先生精辟地指出:表现思想和情感与其尽量流露,不如稍有含蓄。因为在欣赏者的头脑里所生的印象和美感,含蓄比尽量流露的还要更加深刻。说出来的越少,留着不说的越多,所引起的美感就越大越深越真切。天上云霞有多么美丽,风涛虫鸟声息有多么和谐!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夜读季羡林

夜读季羡林先生的散文集《赋得永久的悔》,不禁为季老壮阔丰富的人生经历所打动。从文集中读到的是季老的生活、思想、情怀,穿越岁月的沧桑,感叹时光的倏然流逝,与读书、写作、教书为伍,我仿佛也跟随季老如水的文字,看到了他艰难的童年、勤奋的求学,看到他坐在朱光潜、朱自清、谢冰心、郑振铎的课堂上,认真地听讲。季羡林先生这样描述他对燕园的思恋:“春天的桃杏藤萝,夏天的绿叶红荷,秋天的红叶黄花,冬天的青松瑞雪;甚至临湖轩的修篁,红湖岸边的古松,夜晚大图书馆的灯影,绿茵上飘动的琅琅书声,所有这一切无不挂上校友们回忆的思缕,他们的梦永远萦绕在未名湖畔。”

峰回路转、柳暗花明,顺利与挫折,欢笑和悲伤,生命里有时负担沉重得会让人承受不了。心中有思恋和柔情,眼中有泪水有期盼。季老有太多的感悟,太多的经历要和我们分享,而我们也在他的文字中一次次荡涤了心灵,变得安静了,变得丰厚了。

与教育大家美丽邂逅

《给教师的建议》是永远的经典,大师的话语是那样平实,对案例的描述是那样贴近教育一线。“和谐”这个词在当下被普遍关注,民族、阶层、事业需要和谐,教育和人的发展同样需要和谐。我们学校是江苏省和谐校园,我们缺乏深层思考的是教育需要怎样的和谐,人的发展应该怎样和谐前进?

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所谓和谐教育,就是如何把人的活动的两种职能配合起来,使两者得到平衡:一种智能就是认识和理解客观世界,另一种职能就是人的自我表现。”只看到一片花瓣,而没有看到整个花朵就根本算不得是教育者。我们并不是要让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放弃什么,听之任之,而是通过其他的领域带动他们对学习的愿望和兴趣。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当下的教育。对学生的评价从来都是片面的,在所谓“质量是生命”的沉重压力下,教师几乎没有空间来引领学生找到迷恋的劳动,在学习中体验不到成功的学生,又在哪里发现自己呢?教师需要时间,需要引领,去探究和谐教育的奥秘,去发现深藏在每一个人内心的财富。

《教学勇气》是一本理论颇为艰涩、深奥的书,很多时候,我只能囫囵吞枣。在我能理解的章节中,我也惊喜地发现了很多教育学理论。帕克·帕尔默指出:教学空间中,沉默和争论应该是并存的。文字在教与学中不是惟一的交流媒介──我们也可以用沉默教学。沉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机会反思我们所说过的话和听到的信息,而且沉默自身也是一种表达,是从我们自己、从其他人、从这个世界的最深处呈现出来的表达。

我们平时看到的课实在是热闹,学生妙语连珠,思维活跃,思想深刻。这样才显得教学效果好,很好地实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那么,我们的教学空间中,到底争论或沉默应该怎样交替?我们的课上究竟有多少让学生沉默的机会?沉默并不是消极地等待,而是向更深层次迈进的必由之路。试问,有多少人,在精心设计教案时,考虑到这样的学习层面呢?

《第56号教室的奇迹》是当代美国教育家雷夫轰动全美的著作。“喂饱世界计划”是雷夫老师的一个创意,深深吸引了我。56号教室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教导学生在一个什么都有、只欠仁慈的世界中怀有仁爱之心。雷夫认为,使孩子们成为模范人物的最佳办法,就是让他们参与帮助他人的各项活动。每年的12月24日,他的学生们都会尽一己之力,为500名无家可归的人提供饮食、衣物和表演节目,这就是“喂饱世界计划”。雷夫希望学生们达到道德发展的第六阶段—“我们帮助人,因为这么做是对的”。

雷夫老师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本教育名著,一个教育奇迹,更是教育道路上的一盏明灯。让我们也尝试着改变我们的行走方式,大胆地去实践,去坚持,去演绎教育的理想人生。

当读书成了融入生活的事情,心,就会安静,澄明,妥帖。从来未敢忘记心中的追求,奋勇向前,义无反顾。只是为了寻求一缕阳光,一丝春风,让自己的身姿挺得更直,默默地成为一片风景。走进书本──这座瑰丽的宫殿,我会尝试以更深远的视角行走,获得思想的智慧和精神的满足!
6#
 楼主| 发表于 2011-9-17 12:57:32 | 只看该作者
“新生活背景下儿童文化语文教育研究”顺利结题

4月21日,省教研室课题结题鉴定组,在教授王铁军的带领下对我校的省中小学教学研究课题——“新生活背景下儿童文化语文教育研究”进行了结题论证.

课题结题鉴定组的专家先听了两节文化语文课堂。黄华老师执教的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高郁红老师执教的《孔子游春》,深度体现了文化语文的“诗”“史”“哲”的韵味,课堂的“四大追求”、“五大带入”的的教学主张得到了诠释。得到专家组的一致肯定。随后,课题主持人祝禧校长做了课题研究报告,从课题的背景、研究的过程、成果等方面,展示了课题的整个历程。最后,专家组对课题进行了点评,所有成员对课题研究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整个活动充分展示出了“文化语文”最气韵生动的品质。

本次结题活动,给文化语文的研究画上了一个“逗号”,更精彩的文化语文等待着课题组成员的积极探索。

参与本次课题结题鉴定的专家有:江苏省教研室朱纷老师,海门市教育局许新海副局长,南通市教育研究中心王爱华、陈林森老师,海门市教育局基教科科长王领琴,海门市教育研究中心丁建强副主任、沈荣老师、诸葛智老师。
7#
 楼主| 发表于 2011-9-17 12:59:23 | 只看该作者
让思辩的花蕾绽放

——《揠苗助长》教学实录及反思



江苏省海门市东洲小学  祝禧

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下)24课

一、谈话

师:小朋友们喜欢寓言故事吗?你们知道哪些寓言故事呢?

生:狐狸和乌鸦

生:狮子和蚊子

生:狐狸和葡萄

……

师:寓言都很简短有趣,又都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我们书中的第24课有两则寓言。今天我们学习其中一则——  

(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

    师:这里的“苗”“助”“长”分别是什么意思?

生:苗是禾苗,助是帮助,长就是长大啦。

师:对。如果你想让自己的禾苗长得快些,有什么好办法呢?

生:我要给它浇浇水,施施肥。

生:我还要给它拔拔草呢。

生:我想我只要把禾苗稍微拔起一点点就行了。(众笑)

师:古时候的宋国有一个农夫,他为了让禾苗长大,用的办法和我们刘青松小朋友想的办法是一样的,拔苗。拔苗又叫———

生:揠苗。

师:揠苗助长又叫——

生:拔苗助长。

师:拔苗真的能让禾苗长大吗?打开课文,自己轻声读读,读到你觉得很有意思的地方就多读几遍。

师:谁来读?你觉得哪儿特别有意思?读给大家听。

    (学生分别选择了文中的自然段阅读。其中樊知阳小朋友把“纳闷”的“纳”读成“耐”,让小朋友一起帮助他读了第三遍后读正确。)

三、究因

师:这真是个有意思的故事。农夫费了很大劲去拔禾苗,为什么禾苗都枯死了呢?那还得从他种了禾苗后说起。谁来朗读第一自然段,看看农夫种了禾苗后是怎样的心情?(一生朗读。)

生:他种了禾苗后十分焦急。

生:我也是这样想的。

师:自己读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圈画,你们是从哪儿看出他急着想让禾苗长大的?(学生认真的读书,圈画。)

师:你们是从哪儿看出他很急的呢?

生:他“天天”到田边去看禾苗呢。

生:还有“巴望”也看出他很急。

生:他觉得禾苗一点也没有长。

师:是“总觉得”禾苗一点没有长。

生:还有“十分焦急”中也看出来的。

师:小朋友们真会读书。读到“巴望”这个词,你好象看到了农夫什么样儿?

生:我好像看到他在田边转来转去呢。

生:我也好像看到他弯下腰在一棵禾苗前面眼巴巴的看着。

师:我们读书就要这样读。读着读着好像看到了书中的人的样儿,这就叫读进书里去了。我们朗读这一段时,就要边读边想像他着急的样儿。(指导朗读第一句。)

师:自己再读读这一段,读到哪儿你又好像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生:读到“他天天到田边去看”,我好像看到他天蒙蒙亮就去看禾苗。

师:今天去了明天去吗?明天去了后天还去吗?大后天呢?

生:去的,都去的。

师:你们听到他和禾苗说了什么了吗?

生:他说:禾苗呀禾苗,你怎么长这么慢呀,我都快急死啦。(众笑)

生:我听到他在大声说:禾苗呀禾苗,你再不长,我可要采取措施啦。(众笑)

师:农夫的样子都被我们看到了,他对禾苗说的话也被我们听到了!下面看老师写“十分焦急”的“焦”,看下面的四点像什么?

生:(恍然大悟)像流下来的汗。

师:像谁干什么去流下的汗?

生:像农夫着急的去看,跑得很快流下的汗。

师:真像,还像什么?

生:还像火。

师:这把火在哪儿烧呢?

生:在这个农夫的心里。

师:对呀,他急得呀,心里火急火燎的。还像什么?

生:还像小禾苗,上半部分好像农夫在田边转来转去。

师:嗯,还像什么呢?

生:还像农夫去看禾苗,他跑得飞快,两只脚都变成四只脚啦。(众笑)

师:咱们祖国的汉字多么形象,能让我们产生许多联想呢。在书上描红写一个“焦”字。注意写好这四点。

师:我们再来读这一段,看谁能把他焦急的样儿读出来。谁来读?(一生朗读。)

师:“可他总觉得禾苗一点儿也没有长,心里十分焦急。” 这一句读得还不够。禾苗是真的一点也没有长高吗?

生:不是的,禾苗在长,但是天天去看,是看不见它在长的。

师:为什么他总觉得禾苗一点儿也没有长高呢?再读读。(该学生再读。)

师:这一回好多了。你脸上的表情就告诉了我。咱们一起读。(老师提示):如果你觉得就是这个人,做做动作也可以。   

师:说一个人“急”还有好多成语呢。老师向大家介绍几个(词卡揭示:迫不及待、急于求成、急不可待、操之过急)  一起读一读。

四、感悟

师:农夫是这么的操之过急,觉得禾苗是一点儿也没长大。于是他开始想办

法了。他想啊想啊,好不容易想出了一个办法,是什么?

生:拔苗!

师:他是怎么拔的,对于这个办法你们有什么看法呢?和同桌说说你的看法。

生:他是把禾苗一棵一棵往上拔的。我觉得他很傻的,禾苗应该在土里自己长大的呀。

师:你说得很有道理。

生:我觉得他的做法是不对的,你想让禾苗长大,只有认真去种呀,比如给它施施肥啦,浇浇水啦。把苗拔起来,禾苗不是吸收不到营养了吗?

师:刘青松,一上课你说也想把禾苗稍微拔一点点的,现在听了大家的话,有什么想法没有?

刘青松:我不想拔啦,拔苗要把苗拔死的。

师:已经明白啦。可农夫不明白呀,他以为这是个好办法呢。所以一想出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提示:怎么拔得?),从中午一直忙到天黑,累得——(筋疲力尽)

师:想一想,他累成什么样了?

生:他累得骨头都散了架了。

生:他累得腰都酸了。(师:那叫腰酸背疼)

生:累得连回家的力气都没有了。(师:那叫有气无力)

师:再来看这个“疲”字,是不是很容易记住了?(老师范写“疲”字。用彩笔标出“病字头”)

生:哦,对的,他累得好像病了一场,一点力气也没有啦。

师:他拔禾苗累得筋疲力尽。再来看看被他拔起的小禾苗,现在你们就是这一棵棵小禾苗了,你们会说什么呢?

生:我会说——

师:你就直接说吧。(众笑)

生:哎呀,疼死我啦,赶快把我放到土里去吧。(众笑)

师:这棵小禾苗在伤心的哭呢!

生:农夫呀农夫,你花了这么大的力气把我们拔起来,你会后悔的呀(众笑)再过一年我们就可以丰收啦。(众笑)

师:不用一年的,只要几个月禾苗就会长大,就会有收获啦。可是农夫急得一天都等不及啦。

生:你把我们拔起来,还想不想丰收啦?(众笑)

师:这颗小禾苗在气愤地说。

他可没听到禾苗的话,还满以为禾苗都长高了呢!回到家,他兴致勃勃地说──,

师:(紧挨着“疲”字范写“勃”字,并用彩笔标出“勃”字右半部分的“力”)刚才农夫还是筋疲力尽的,现在哪来那么大的力气呢?

生:他一想到禾苗长高了,就特别高兴。

生:他以为禾苗长大了,力气又来了。

师:那好,让我们把他兴致勃勃说的话读出来,他说话时一定还在用手比划着。大家可以做做手势,再兴致勃勃地说——

  五、明理

师:禾苗真的长高了一大截吗?他的儿子很纳闷,心中会想什么呢?

生:真的吗?一天功夫就会长高一大截吗?

师:第二天跑到田里一看,所有的禾苗都——(枯死了)。

师:如果你就是农夫的儿子,看到禾苗全枯死了,心里一定有许多想法,回去会怎么开导你爸爸呢?农夫看到禾苗都枯死了,会伤心地说什么呢?听了儿子的话后,又会怎么说呢?同桌想像一下,演一演,看谁最能让爸爸明白自己错在哪里。

(反馈表演:指名两生表演。)

师引导:“儿子看到禾苗全都枯死了,就急匆匆地赶回家去——

“儿子”:爸爸,爸爸,禾苗全都枯死啦。

“农夫”:不会吧,昨天还长高一大截呢。

“儿子”:真的呀,不信,我带你看看去。看,这是不是枯死的禾苗。

“农夫”:哎呀,真的死啦?怎么会死的呀?

“儿子”:你把禾苗的根拔出来,它吸收不到营养就死啦。

“农夫”:那赶快在禾苗的叶子上浇点水,让它活过来呀。

“儿子”:那可不行呀。

“农夫”:怎么不行?浇点水它就不会枯啦。

(师见“儿子”愣住了,提醒:快告诉爸爸,禾苗是靠什么吸收水分禾营养的。)

“儿子”:爸爸,我告诉你,禾苗是靠根吸收水分禾营养的,现在根都死啦,再浇也没有用啦。

“农夫”:那怎么办呢?

“儿子”:下回再种就不能拔苗啦。

师:听着儿子的话,看着眼前枯死的禾苗,想着自己拔禾苗拔得那么辛苦,农夫好伤心,好难过,他叹了一口气说——

“农夫”:哎呀,早知现在何必当初呀(众笑)拔苗是不能让禾苗长大的呀。以后种禾苗我可得吸取教训啦。

(学生鼓掌)

师:是呀,禾苗的生长需要阳光、水分和养料,在土壤中慢慢长大,这是禾苗生长的规律。他急于求成、操之过急,所以坏了事儿。这个寓言告诉我们办其它事情也一样,都急不得。

现在这个农夫是懊悔不已呀,他发誓以后再也不拔苗了。到了第二年,农夫又种禾苗了,这回,他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训。可是你们知道吗,农夫种的禾苗最后又都死了,禾苗怎么会死的呢?请小朋友们小组合作编一个新的寓言故事。看谁的故事编得棒。

生:第二年,农夫又种禾苗啦,他吸取了教训,不去拔苗。他想,儿子不是说过不能急吗,就让他慢慢长大吧。于是农夫不去管不去问,田里长了许多杂草,禾苗的叶子上都是虫子啦。最后,禾苗又死啦。

师:真棒,你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呢?

生:不能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

师:明白了,办事情不能太性急,但是也不能走向另一端,为了怕犯错误,就连正常的事情也不去做了。

六、拓展

师:《揠苗助长》这个寓言故事是我国古代一个大学问家孟子写的,离现在已经有两千多年了。孟子的原文只用了短短41个字,可有意思了。听老师吟诵古文。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师:今天学的寓言就是根据这篇古文来的。自己对照我们今天学的课文读一读,再看看下面的解释。一定能读懂许多。

(学生练读古文。)

师:你读懂了哪些呢?

生:我读懂了“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就是我们课文中的第一第二自然段。

生:我读懂了茫茫然归,就是很疲劳地回家了。

师:小朋友的收获真大,不仅读了课文,还读了古文呢。下面我们一起读。读的时候大家还可以晃晃小脑袋。(学生朗读时,纠正读音“矣”。)

师:同学们,从远古时代起,许多国家,许多民族中就有了寓言,像我国的古代寓言,古希腊的《伊索寓言》,俄国伟大作家克雷洛夫的《克雷洛夫寓言》,法国寓言诗人拉封丹写的《拉封丹寓言》等等,充满智慧的人民又创造了许多现代寓言故事。(展示书籍),这些优秀的作品充满了智慧的故事和话语。有兴趣的,课后可以多找一些来读。



教后反思

  新课程改革倡导我们要给学生终身收益的东西。什么才是让学生终身受益的东西呢?我以为,文化的品质与素养应该是一种更加可以让人终身受益的东西。寓言文化就是诸多文化现象中的一朵瑰丽的奇葩,是最具智慧的文化经典,它能引导儿童探寻意义,沐浴传统,丰富涵养,提升悟性,充满睿智和灵性地观照世界,表现世界。《揠苗助长》便是其中一则传统寓言。它展现了一个急于求成而揠苗助长的可笑而滑稽的农夫形象,让学生明白做事不能操之过急,违反规律的道理。

著名语文教育家李吉林老师的一句话:要“把孩子教聪明了”。这里的聪明,我认为便是智慧的悟性。语文教学中就是要启迪儿童的悟性,激发儿童的灵感,在塑造优秀品质,陶冶优雅性情,培养宽广胸襟的过程中,让眼界更为开阔与高远,让心智更为聪颖与灵慧。

寓言教学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有儿童特点的哲学教育。儿童也有探求哲理的潜在欲望和能力,只是这种欲望和能力,离不开具体可感的形象支撑。帮助儿童学好寓言的最好策略是充分利用寓体的形象性,引导儿童在深切的感受中领会寓意。所以本课教学中,创设的一个个活动情境,就是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农夫的可笑而又发人深思的形象,如品味“巴望”“天天”“总觉得”等具有讽刺意味的词语,想像“焦”字的四点像什么?或者角色互换,扮演农夫、小禾苗进行夸张式的表演或思考,寓言故事续编等,身临其境的去感悟、体会、想象角色的心理活动,在充分的感受中萌动直观的推论,获得心灵的顿悟。

课堂教学的实效表明,在某种程度上,儿童就是小小哲学家,他们能在短时间内,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寓言故事。能很清晰地明白农夫错误的原因,并从中明白故事的道理。因此学生只有在活动和情境中,与教材对话,与角色对话,才能产生积极的内部言语,在这些语言的逻辑思维活动中,获得大脑两个半球的交替兴奋,从而形成自己生动的思想,成为会思考,会探索的有智慧的人。

     学生生活在母语的环境中,寓言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应让学生从小接受熏陶与感染。教学中补充成语,感悟汉字的形象性,阅读孟子写的原文,明白多国家、多民族寓言的丰富性等等,无不蕴涵着语文教学的文化追求。让学生在学习寓言的过程中感悟这一充满智慧的寓言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悠久历史。对丰厚学生的语文素养,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
8#
 楼主| 发表于 2011-9-17 13:00:08 | 只看该作者
推开窗儿
                                                     海门市东州小学  祝禧
教学内容:六年级校本语文课程  

教学理念:
《推开窗儿》是自主开发的校本阅读课程。“窗儿”司空见惯,却又透射出我们民族的独特文化内蕴。本课教学基点便是建立在博大圆融的文化背景下,营造具有丰富文化意蕴的教学情境,力图通过阅读、品味、鉴赏,引领学生感受“窗儿”所隐含的虚与实,空与灵的美的现象,引领学生步入美化的阅读境域,流连于传统与现代文化的神韵之中,在充满情趣的诵读、感受和品味中,悦目赏心,启智怡神,沉醉于语言文字的神奇、情趣,浸淫于中华文化的清幽旷远,获得文本的立体形象,引发儿童敏锐的文化意识和对文化的终极关怀,在儿童的心灵深处埋下最有意义的文化的种子。
目标预设:
   1.阅读一组关于窗儿的诗歌、散文,感受阅读带来的愉悦。
2.感悟窗儿的神奇,品味窗儿的灵性,获得中国窗文化的熏陶,培养学生发现美的眼睛,感悟美的心灵,引发敏锐的文化意识。
资源利用:
《神奇的窗子》读本:一组描写“窗儿”的文章,自制幻灯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重识窗的作用
1. 引言:通过电脑显示屏中出现的“windows” 引出“窗子”。
2.  我们生活中的窗子是各种各样的,你们见过什么样的窗子呢?
3. 你们觉得屋子里一扇扇的窗儿有什么用呢?
4. 我的老家在一个乡村小镇上,屋后就是一条古老的运河。记得小时侯,我总喜欢趴在窗边,看远处的汽轮突突突地驶过来,就和弟弟打赌,这艘轮船后拖着几只船。在我眼里,只要打开窗户,就可以看见汽轮拖着长长的船队,永不停息地向前向前。你的家住在哪儿?推开你家的窗儿,你可以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呢 ?
    5.不管是谁家的窗儿,只要推开它,就会看见一道道的风景,听到不同的声音,多么神奇呀!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推开这神奇的窗子。
(设计意图:对学生来说,窗儿是普通的、司空见惯的。从电脑的“窗儿”入手,引入课题,引发学生对窗儿的关注,引起学生的学习期待,为学生走进文本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二、 感受窗的神奇
1. 有一位诗人爷爷叫圣野,他一生为小朋友们写了许多诗歌,其中有一首,题目就是《神奇的窗子》大家轻声读读,想想,窗子神奇在哪儿。
师生互动交流,朗读品味,感受窗子的神奇。
2.小诗创作:台湾诗人严友梅写过一首小诗,打开小窗。读了神奇的窗子,你还能说说,我不知道什么从哪里来,当我打开小窗,什么扑了个满怀?

(设计意图:重点阅读一首诗,透过语言文字品味窗儿的丰富的文化意蕴,将文本语言伴随着感性的形象扎根到学生的心灵世界中,使学生获得熏陶、感染,获得文本的立体形象。)

三、阅读窗的景致
1.  正因为窗儿这么神奇,它也就成了作家们、诗人们,乃至于普通人的话题了。在许多大作家、小作家的笔下,纷纷打开了各种各样的窗儿,让我们看到了一道道的风景。同学们在课前读了吗?你最喜欢哪一篇?读给大家听听,说说你看到了什么风景。
(1)指名阅读写“窗儿”的诗歌、散文,并说说看到了的景色或体会。
(2)示范朗读茅盾先生的《天窗》片断,想像说话。
① 你们见过天窗吗?什么样的?屋子里的天窗开在什么地方?
② 示范朗读 “看天窗想像”的片断,让学生想像自己飞出了天窗,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
③天窗,这个小小的方洞,已经成了天的进出口了。怪不得茅盾先生说,“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得感谢的。因为活泼会想的孩子们会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比任凭他看到的更真切,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实!”你们就是这群活泼会想的孩子。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品味、鉴赏,引领学生感受“窗儿”所呈现的虚实相间的美的现象,引领学生步入美化的阅读境域,流连于现代文化的神韵之中,在充满情趣的诵读、感受和品味中,悦目赏心,启智怡神,沉醉于语言文字的神奇、情趣,浸淫于中华文化的清幽旷远。 )

四、品味窗的灵性
1. 司空见惯的窗子,能给我们带来这么大的快乐。这真得感谢我们的古人发明了窗儿。猜一猜? 古时候最初造的窗是什么样的?我们从古人造的字上看一看。
板书:窗字的象形字“囱”,认识窗的样儿。
据古书记载,开在墙上的窗不叫窗,那叫什么呢?板书:牖
2.在中国古代,窗一直是诗人们钟爱的对象。我们一起来读一组诗句,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如:“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云生梁栋间,风出窗户里” “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 “帆影多从窗隙过,溪光合向镜中看” “江上晴楼翠霭开,满帘春水满窗山” “栋里归白云,窗外落晖红” 等
3.在我国古代诗歌中,入诗的窗可多了,这是我国古诗中的一种现象,一种美的现象。怎么美呢?明代有一首小诗这样写道: 一琴几上闲,数竹窗外碧。帘户寂无人,春风自吹入 。
(1)  读一读小诗。古人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从这首诗中,能读出一幅怎样的画呢?同桌一起读读,互相说说。
(2)  屋内古琴,屋外绿竹,相映成趣。窗外碧绿的竹子让满窗的绿意漫了进来。
(3)  小小的窗,把风和太阳逗引进来,使屋子里关着温暖与光明,仿佛流动着一种节奏和旋律,这就是一种灵气,一种静与动,情与景,空与灵,虚与实的美的现象。
4. 其实,不止是诗歌,中国的建筑呀、园林呀,乃至于中国的寺庙呀,都和窗有着无尽的情缘呢。 我们来看:(计算机显示一组园林、建筑、庙宇的窗户图片) 看出了什么? 有什么感觉?
漏窗是我国独特的建筑形式,特别大,窗外的景物穿行于窗,或隐约可见,或明朗入目,仿佛在欣赏一幅有声有色的中国画,人似乎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了。
5.同学们再读读这些诗句,看是否能读出一幅幅中国画来?
6.选择一句你最有感觉的读一读,说一说。

(设计意图:窗户是中国建筑和审美思想的重要体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特别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通过对话、欣赏等策略,在心灵上与传统文化沟通,在视野上与前人融合。虽然这种追寻是浅尝辄止的,但孩子们一步步感悟窗儿的文化神韵,它是虚实相间、空与灵的结合体;它是丰富多彩的生活中美的现象,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体现。从而引发儿童敏锐的文化意识和对文化的终极关怀,在儿童的心灵深处埋下最有意义的文化的种子。)

五、总结
同学们,站在窗前,人和自然一下子充满亲和力,老子说:“不出户而知天下”,孟子说 “万物皆备于我矣”。这就是极富我国民族特色的窗文化呀。窗文化的意趣会让我们多了一双文化的眼睛。相信以后同学们看到窗,读到窗,就会有一种特殊的敏感,就会用一种文化的眼睛去看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24 21:38 , Processed in 0.10631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