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年轻人为何要多读长篇小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0-4 23:51: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年轻人为何要多读长篇小说

--------------------------------------------------------------------------------

作者:摩  罗    文章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ff849201000bvu.html   

今天(2007年5月12日)上午我在兴华一中(属江苏省)给语文教师们讲《虚构文学作品在学生阅读结构中的地位》,然后商友敬老师讲教师阅读问题。

当下中国教育最让我遗憾的事情之一,是学生在接受教育的整个过程之中,几乎没有机会接触到虚构文学作品。从小学到大学,教材中务实的内容比较多,务虚的内容不是没有,而是偏向于说教。至于虚构文学作品,只能接触到极少的童话和零零星星的几个短篇小说,具有一定规模的虚构文学作品,几乎完全无缘涉及。这种教育资源的配置,对于学生的精神成长是极为不利的。

    有一个补救的办法,就是建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尽可能多地阅读一些虚构文学作品。我这文章,就是写给学生朋友的建议。

    我说的虚构文学作品主要指小说,而且主要指长篇小说。

    为什么要多读虚构文学作品、多读长篇小说呢?

    小说是现当代文学的主流文体,与其他文学体裁相比,两百年来世界精神文化在小说中表现得最充分,长篇小说中更是展现了宏阔的画卷。从这个角度说来,我们决不可忽视小说。此其一。

    其二,小说也是两百年来虚构文学的主流文体,人类精神、情感、想象、幻想的最微妙之处,最多地表现于小说之中。个体生命最深刻的活力、最本源的创造力,跟人类的想象力、幻想力密切相关。而虚构作品就是帮助个体生命培养想象力、强化想象力的最好的文化产品。如果一个学生对虚构作品没有基本的了解、接触,如果他不能接受虚构作品的熏陶和感化,那么他很难说是一个完整的人。

    其三,当下的现实是,学生接触虚构作品的机会基本被扼杀得差不多了,题海战术已经把他们的心灵变成了色彩单一暗淡的世界。中国人在整个成长过程中,在适合接受虚构作品熏陶的人生阶段,基本上没有这样的权利和机会。到了他们年纪大了,即使有时间有权利接触虚构作品,可是这时候他们已经完全走不进这个世界了。正如一位网友所说的:“当幻想的年龄无暇幻想,该浪漫的年华没有浪漫;于是,只有技巧,没有创造;只会世故,难以纯粹,生命的活力和激情很早很早就偃息了,余后的岁月就靠着躯壳的支撑惯性而下,很乏累的一种人生啊!”这种情况想起来甚感悲哀。其实这是我们民族潜在的文化危机和精神危机之一种。

    为了与这种危机相抗争,为了让自己的精神发展具有更加丰富多样的精神资源,我建议学生少做几道习题,多读几本小说。

    读哪些小说呢?我认为古今中外的都可以。当然,最好是阅读最近两百年间中国和西方的长篇小说,因为在我们的教育资源中,对中国和西方的文化有比较多的介绍,这有利于我们对中国和西方的长篇小说的理解。

    我们如果能到书店买上一本介绍中外文学名著的浅易著作,也就能够知道应该阅读哪些小说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5 03:28 , Processed in 0.22877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