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育.闲暇.读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0-5 00:42: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育.闲暇.读书

摘自:《中外书摘》2005年12期

作者:刘 川 王学成





教育



教育,特别是“普通教育”,使得文明社会成为可能。其意思是说,教育的重要意义不仅仅在于它对经济成功所作出的贡献。政客们则似乎认为教育的惟一目的就是为经济服务。

要想弄明白普通教育的开化作用,我们得首先从现代人对“道德”的狭隘定义中走出去,再回到更广义的“伦理”概念上来。道德所涉及的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诸如人际关系、性格以及行为习惯等。没有人会把吃香蕉看成是道德问题,选择去银行上班或去建筑公司工作同样不属于道德范畴,选择把自己的房子漆成什么颜色更不属于道德管辖的范围。古希腊人的见解就有独到之处,他们认为人生是一个伦理问题:人只有作为一个整体而生活,才会生活得好。他的性格决定了他的人生,无论是个人的飞黄腾达,还是他对别人的影响,都源自于此。正因为这样,人们才需要认真考虑生活的本质(记住苏格拉底的名言),只有受过良好教育的人的生活才值得研究和学习。普通教育的作用即在于此。

“普通教育”的含义是指包括文学、历史、艺术欣赏等在内的教育,这些学科与科学学科以及实用学科同等重要。对文学、历史以及艺术欣赏等学科的研究,尤其是对人类经验教训和情感世界的思索和研究,拓宽了生活,加强了让生活充满思索和智慧的可能性。普通教育的优势就在于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别人的爱好、需求和愿望。在对待他人时,无论别人的选择和经历多么与众不同,我们都能够多一份尊敬,多一份同情心。人们相互尊敬,相互理解,原本可能引起摩擦,甚至演变成战争的隔阂就可得以免除,或者至少相互之间变得能够容忍。其实能够做到后者就已经相当不错了。

不过这种想法也许过于理想化。有这样的纳粹党卫军军官:他们读罢歌德的著作,或者听完贝多芬的交响乐,就去毒气室上班,所以不能说普通教育培养出来的人必然都会更好、更优秀。但到目前为止,愚蠢和自私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优秀人物确实寥寥无几。愚蠢和自私与缺乏知识、缺乏见识互为因果,形成了恶性循环。

普通教育是当代西方社会中正在消亡的理念,在以英语为母语的地区尤为明显。在那里,教育主要针对年轻人,但只针对年轻人的教育就算不上是普通教育。这种所谓的普通教育实际上已经变得不再那么令人向往,原因是它的目的性太强了,即完全为了培养就业能力(当然从其他方面看,就业能力是很重要的)。这是教育的损失,因为普通教育的培养自标是要他们在完成常规学业以后继续深造,普通教育培养出来的人善于思考、勤于探索,并能够在需要的时候找到答案。这一点在政治困境和道德困境中显得尤为重要,因为社会生活中新的困境会不断涌现,重新克服困难就需要人们善于思考、勤于探索,并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如果文明社会想要持续发展,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根本就不可以鲁莽行事,并对时世不闻不问。

教育的主要问题就在于它与经济社会之间的联系太直接了。亚里士多德说,我们教育自己的目的就是要把闲暇时光用于崇高的事业,而现代人则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让人谋求到一个职位。这种认为教育不是以追求个人发展为目标,而是作为经济过程中的一种工具的认识,其实是对教育目的的曲解。

关键是要把教育与培训区分开来,要认识到人既需要教育也需要培训。小孩子需要在乘法表、阅读、拼写以及作文方面接受培训,运动员需要身体训练:在指导下训练、重复训练和自己练习。当孩子掌握了技巧后,通过条件反射就会运用这些技巧,而使用技巧的过程则树立了孩子去获取下一阶段胜利的信心。教育的本质是:教育是学会思考的过程,学会在需要的时候获取以及使用信息的过程,使受教育者提高判断能力和评价能力的过程。赫拉克利特(约前540—约前480与前470之间,古希腊哲学家,爱非斯派的创始人)说,学习只是达到目的的手段,学习过程就是理解的过程,而理解正是教育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闲暇



很多人在安排假期的时候不停地翻阅杂志,因为他们要掂量杂志中的旅游广告所提供的各种旅游服务,从在安第斯山骑马旅行一直到去津巴布韦看大型动物。结果大部分人按照字母顺序翻阅到一半时就敲定了旅游计划,他们选择了去马略卡岛、马拉加或者摩洛哥等地的海滩。这些人中间的绝大多数认为假期是典型的闲暇时光,他们把闲暇理解为放松的机会。这种放松不仅仅包括身体和精神上的放松,甚至还包括了道德上的放松,即稍稍放纵一下自己,假日和道德假期都是人生中的极大乐趣。

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这样理解“闲暇”是正确的,因为“leisure”(闲暇)一词来源于法语“leisir”,其含义是“得到允许”,“leisir”又来源于拉丁语“licere”,后来“licere”逐渐演化成“licence”(许可)。由此看来闲暇就是某种形式的许可或自由,尤其是指工作和任务以外的自由。这种自由允许人们放松自己,允许人们寻求快乐,允许人们把义务和道德规范抛在脑后。闲暇允许人们来一段假日恋曲,虽然它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却令多少人乐此不疲。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假日给人们提供了造孽的大好时机,因为“holiday”(假日)的原本意思是“holy day”(宗教节日)。

把闲暇理解为放松已经成为现行的主流观点,它和工作相对而存在。持相反观点的人认为闲暇远比工作更具诱惑力。索尔斯坦·维布伦在其名著《有闲阶级论》中指出:悠闲自在是美丽人生的最高境界。绝大多数梦想中彩票大奖的人都把自己想象成有闲阶级的一员,从此以后不再需要工作,惟一可做的就是尽情享受生活,比如漫步沙滩、打高尔夫球、游山玩水,“听水龙头滴水,听小草生长——别打搅它们”,等等。

只有当闲暇是一种充满活力的活动时,它才能够比工作更好,因为纯粹的无所事事很快就会变得难以忍受。“没事可做不等于休息,空虚的灵魂是悲伤的灵魂。”威廉·柯珀(1731—1800,英国诗人)在说这话的时候虽然有点咬文嚼字,但他的话蕴涵着人生真谛。亚里士多德对闲暇有过精辟的论述,他把闲暇理解为一种机会,人们可以从事让生活丰富多彩的各种活动:从事艺术、进行反省、深化理解、加深友谊以及追求完美等。如果工作是为了获取生活的必需品,那么闲暇就是致力于人生的乐趣。高度发达的文明社会需要闲暇,因为无论是艺术创作还是艺术欣赏都需要时间和心理空间,纯粹为了生存的辛勤劳作根本谈不上闲暇和心理空间。

名人名言让我们想起了一件事:闲暇一直以来都是少数人的特权,芸芸众生流血流汗才得以使这种特权延续至今。当唯美主义者认识到美是建立在痛苦的基础上的时候,他们会感到悲哀、困惑,可这种情感很快就会过去。但是,文明社会创造的闲暇并不总是贵族的特权。闲暇曾是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时间富裕的季节里(很滑稽,这个季节正好是冬季,粮食、盐、肉都已安全入库),黑夜和严寒让人们无法从事户外活动,这期间人们创造了大量的东西,包括歌曲、故事、雕刻品以及纺织品等。季节更替所造成的工作变换造就了绘画、诗歌、戏剧和音乐。在对一年中其他时间的工作经历进行反思的过程中产生了科学。

由此可见,人们平常的度假并不是真正的闲暇活动,只能算是休息。如果超过两个或三个星期,假期就会变得索然无味。从这个角度来看,闲暇就不再是工作的对立面,就像马克·吐温和亚里士多德认为的那样,闲暇属于更高层次的东西:为了更高的目的而工作的机会。



读书



被沮丧、紧张和焦虑困惑的病人去看医生时,有些医生开的处方好像是书而不是药物。有人建议这样的病人求助于书籍治疗专家——对,是叫书籍治疗专家,他们会根据实际情况给病人列一个书目。这种治疗方法的灵感来自于图书管理员,他们发现每一次借书的人回来还书时,都会说某某书让他们受益匪浅,要么让他们开怀大笑,要么让他们忘记烦恼。

关于这个令人惊异的事实,愤世嫉俗者会问:人们居然要医生开处方来督促他们读书,这不是贻笑大方吗?我们什么时候忘了读书是人生的最大乐趣?医生下一步是不是要为饥饿的人开吃饭的处方,为疲倦的人开睡眠的处方?

这些惊呼或多或少符合实情,但把矛头指向医生却失之偏颇。应该受到指责的是我们的文化,因为我们的文化没能让人们明白,通过读书不仅可以发现书中无尽的快乐,可以从中学到很多有益的东西,而且还可以拓宽人们的视野。教阅读课,包括指导学生怎样去查找所需要的书或者找哪一类的书——很容易做到,只需五分钟就够了(如果你说“去问图书管理员”,那根本就要不了五分钟,这倒是一条极好的建议)。读书让读者进入了一个伟大的奇妙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他就像展翅翱翔的鹰那样可以任意飞越历史、戏剧以及人类的一切遭遇,如果读书时能够做到专心致志的话,无论从哪一方面说,他都可以从浩瀚的知识海洋中汲取丰富的营养。

读书的关键是要做到“专心致志”。教育留给后世最好的东西是进行反思和提出质疑。读书可以是消极的活动,即除了给人暂时的愉悦而不会在人的思想上留下什么。很多作者挖空心思不让读者去动脑筋,他们那样去取悦读者也是无可厚非的。但不管怎样说,读书应该是一种积极的活动状态,而不应当是消极状态。要对好书的好处下定义十分困难,因为好书有太多不同的种类,但所有的好书都有一个共同点:好书让读者去思考、去感受——让他们振奋,让他们困惑,让他们以不同的眼光重新审视世界。一句话,好书使读者进入积极读书的生活状态。

读书不会理所当然地使人更具有智慧或更加完美。读书能够使人更具有智慧或更加完美,那是因为读者自己辛勤劳动的结果。读者必须要像采矿一样去粗取精,从书本的字里行间汲取丰富的营养。个人生活阅历是人生必不可少的良师益友,除此以外,再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与书相提并论,因为书是开始人生采矿的理想起点。读书就是分享他人的观点;读书就是在做一个隐形的观察者,悄无声息地观察自己也许一生都不会经历的事件;读书就是认识各种各样的人;读书就是经历各种各样的事。因此,读书不仅可以使人们更加了解自己,而且还能让人们明白为什么自己永远都不会有的需求、爱好以及愿望却是其他人追求的目标;读书使人能够理解、容忍甚至同情他人的七情六欲。理解、容忍和同情心是文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建立兄弟般情谊的基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3 23:14 , Processed in 0.05626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