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中国翻译通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1-18 19:0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中国翻译通史》
2006-11-27
四百万言巨作演绎中国翻译通史三千年
  翻译是人类文化互通的舟桥。湖北教育出版社以出版翻译学专著在学界和业界颇有影响,经历时八年精心运作,新近又推出国家“十五重点出版工程”五卷本《中国翻译通史》。该书由安徽大学八十高龄的马祖毅教授主著,上起公元前841年(西周共和元年),下迄公元2000年,分古代卷和现当代卷两大部分。计古代卷1册,现当代卷4册,全书共415万字。该书的出版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价值。
  首先,客观展现了中国翻译源远流长。这是我国自有翻译以来,第一部详实阐述历代翻译活动、翻译门类,揭示翻译发展规律的重要史学著作。本书除综述历代翻译情况外,重点介绍中国翻译史上的四大翻译高潮,即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和鸦片战争至“五四”的两次西学翻译以及改革开放后八九十年代的翻译。至于翻译门类,则有宗教文献的翻译,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翻译,并突出外国文学方面的翻译。该书是翻译理论的重大成果,标志着翻译学研究的重大进展。
  其次,真实体现了中华各族的文化创造。该书高度重视并梳理了国内少数民族的翻译活动,介绍了历史上党项政权(西夏)、契丹政权(辽)、女真政权(金)、西藏吐蕃时期和新疆维吾尔族使用察合台维吾尔语时期的翻译活动以及现当代国内各民族语言文字的互译活动。表明中国翻译史既是国际文化互通的结果,也是国内各族人民的共同创造。
  此外,对国人外译汉籍的情况也给予了应有的重视,公元六世纪就有国人奉命将汉文经籍译成突厥文与梵文作为礼品外送,这种翻译扩大了中国文化对周边国家与世界的影响。这对当今中华文化如何“走出去”具有借鉴意义。
  翻译对中国文化所产生的影响,该书在各有关门类的翻译介绍中也予以相应的阐述。该书史论结合,资料翔实,脉络清晰。这部通史的出版,对三千多年的翻译历史作了最好的总结与概括,既填补了翻译研究领域的一大空白,也是一部填补中外文化交流,民族文化交流空白的大型文化史书,也是外国汉学家和翻译工作者研究、了解中国翻译历史文化的重要书籍,更是出版界对翻译学术做出的新贡献。(一乡)
2#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8 19:02:55 | 只看该作者
黄友义:中国翻译教育与产业发展新趋势(组图)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14日   中国网

  

  黄友义开幕式上致辞
  

  全国首届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教育与翻译产业研讨会现场
  中国网11月14日讯 全国首届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教育与翻译产业研讨会今天在京举行,来自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的领导、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的成员以及全国教育界、翻译界、出版界和相关产业界的领军人物汇聚一堂,就翻译产业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更加健康发展的具体途径,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与翻译学科课程设置、教学资源、学生就业以及与新技术的应用等多方面问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与会专家指出,这是在全国首次举办的翻译产业、学术与研究相结合的研讨会,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翻译教育与翻译行业的新的发展趋势。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翻译硕士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国际翻译家联盟副主席、中国译协副会长黄友义在大会开幕式上致辞,对翻译产业的现状、需求与发展趋势,以及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趋势与要求作出了分析并提出建议。
  翻译产业的需求与发展趋势
  黄友义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尤其随着国际国内市场交流与融合步伐的加快,我国与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交流正变得日趋频繁,中国翻译市场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中国翻译市场的需求急遽膨胀。翻译产业由于尚处于起步阶段,发展并不是很健全:
  一是专业翻译人才紧缺,尤其是中译外高端人才匮乏。大部分翻译学校和机构都缺少专业领域的翻译课程,比如法律和医学文献、术语管理、翻译项目管理、翻译技术等。
  二是翻译服务企业急需做大做强。目前,翻译服务企业虽然数量不少,但大多规模不大,服务能力不强,市场拓展能力有限,在体制、机制上较其他现代服务企业也有明显差距,因此在与国际同行的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2007年翻译服务300亿元的市场份额中,有相当一部分被国外同行获得。
  三是翻译市场管理急待规范。中国目前没有一个政府部门主管翻译事业,对翻译行业统一、完整、系统的政策规范也就难以到位。
  他指出,今后翻译产业的发展将不断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并呈现四大发展趋势:
  一是翻译产业的发展将更趋于专业化、职业化、技能化。高层次、专业化翻译人才培养将越来越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兴起与发展是一个重要的体现。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作为外语翻译专业人才评价的体系已经初步建立,并纳入国家职业资格考试的统一规划。新技术手段的广泛应用将不断提高翻译服务的技能。
  二是随着翻译服务业的不断成熟、成型和壮大,翻译产业将得到越来越多的知名企业的关注,形成规模化发展的趋势。一些传统的手工作坊式的小型翻译公司,将在发展中不断整合,向着具有多种经营内容、模式和手段,具有语言信息服务处理功能的现代化、综合型企业转型。小作坊式的翻译公司会长期存在,但是功能健全的大型公司将不断涌现。
  三是国际资金看到中国翻译市场的发展机遇,力争在翻译行业发展的初期阶段进入中国,占据有利位置。这是促使中国翻译行业发展的外在动力,同时也对国内翻译企业发展带来了竞争和挑战。
  四是翻译产业的发展将越来越规范化。顺应社会和市场的需求,需要国家标准,也需要如中国翻译协会这样的机构对翻译市场的规范化管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黄友义强调,在13日刚刚闭幕的中国译协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上,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的多名成员和翻译企业的代表进入理事会。这表明,中国翻译协会将在翻译市场规范化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的发展趋势与要求
  在谈到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的发展趋势与要求时,黄友义表示,根据国务院指示,教育部决定自2009年起,扩大应届本科毕业生全日制攻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业学位范围,在原来的招生指标上今年增加5万名招生名额。这是30多年我国研究生教育又一次重要的改革,也为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提供了加快发展的历史机遇。
  翻译产业发展的同时,也要求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对翻译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手段越来越注重采取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向着科学化、职业化方向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人才。对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的要求,黄友义提出三点建议:
  一、转变教育理念,高度重视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应用性、实践性和专业化。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要根据专业学位强调实践性、应用性、专业化的特点、理念和模式,瞄准市场对翻译人才的需求来培养翻译高层次人才,尤其是要有针对性地做好市场稀缺的中译外人才的培养,从根本上解决因缺少中译外人才而导致的软实力上的“逆差”。
  二、加强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学内容的社会性、实践性。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要打破传统外语教学以学历教育为主,主要培养学术型和研究型人才的教学模式,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上应以“职业能力”为本进行设计,真正实行课堂内外双导师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结合社会需求,加强案例教学,培养翻译的实干能力,这对教育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大力推动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科研与翻译产业的需求相结合。新时期,需要翻译教育与时俱进,在传承与创新之间找到契合点,使翻译理论研究走出象牙塔,更多地考虑用人单位和市场的需求,更多地为社会、为翻译事业的发展服务。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指委非常重视科研工作,2008年有6个科研项目获得立项,2009年申报课题设立了12个项目指南,其中一些研究项目的设立,已注意到了与翻译产业的需求相结合。这一点依然是今后学术研究的方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1 20:50 , Processed in 0.083457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