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月刊》主编林茶居:
这个比喻,有点问题,至少我看了以后很不舒服.我说这个例子,是想说,我们的写作,有时候被某种“比喻”的惯性裹挟了.比如表达辛勤劳动,就想起蜜蜂之类的,这个例子,本义是说融入团队,但血液的比喻,不合餐饮业的整个文化语境.教师月刊不用什么稿件了?诸如这种“惯性”的东西,一般是不用,或者至少要修改的.大体上有这些类型——
•强调教师威权,缺乏“尊重”(包括尊重学生、尊重职业、尊重教育、尊重民族、尊重人类、尊重大地……)意味的稿件,坚决不选。
•所反映的观念、理念或意趣,与人类基本价值观如悲悯、博爱、仁慈和现代价值观如平等、民主、诚信(包括上述“尊重”)等相违背的稿件,坚决不选。
•将教育过程简单化,存在“庸俗的教育成功学”倾向的稿件,坚决不选。
•教育过程、故事或案例明显虚构的稿件,坚决不选。
•有强烈的嘲讽意味、恨不得一棍子打倒别人、一副真理在握姿态的稿件,坚决不选。
•涉及民族、文革等敏感问题的稿件,一般不选。
•涉及师生隐私的稿件,一般不选。
•论文类、总结类文章一般不选。
•时政类稿件一般不选。
以上所列这些,只是《教师月刊》的用稿倾向,不一定适合所有基于报刊。有一些稿件,常常有这样的句子:经过一阶段的教育,小明进步了,变得热爱学习了——说实在的,这样的描述,一般是有问题的。还有:看到张老师忙碌的背影,一个高大的教师形象在我心中涌现。诸如此类,简单化,典型化。还有一个什么问题?就是:媒体叙事的影响。比如,我们看电视新闻,可以注意电视镜头和画外音所构成的叙事模式,包括说什么,怎么说,为什么这么说。所以,我觉得,反思我们自己的写作,可能先要考虑:我们不能怎么写。 比如说,不要把灾难变成庆典,把悲剧变成仪式。比如说,芦山地震,一些主流媒体就习惯于如此。地震报道变成领导关心灾民的仪式。还有一个例子,我经常说的,要检查一下自己的计划或者总结,有没有这样的句子:上至校长下至家长都很关心孩子。“上至校长下至家长”——典型的等级文化。所以需要走出“等级文化”的阴影。还有一个就是媚俗。走出“简单的联想”,这个,似乎也很普遍。比如:写一个小鸟自由飞翔,就联系人的不自由。这种简单的联想,实质上也是一种庸俗化的比较。这个比较,包括古今比较,中外比较,人与人之间的比较,还是写法不够创新。警惕进化论:不是现在就一定比较过去好。 还有一个:修辞泛滥,成语泛滥。我记得一个作家,严禁他的孩子在作文中使用成语。他的目的是: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自己想说的。我们常常有一种加入大合唱的冲动。有时候一不小心就成为“权力”的拉拉队。大合唱式的写作,很突出的特点就是:修辞手法多,成语多,排比句多。。。我也一直在提醒自己:因为,我无法避免用成语写作,不是说用成语就不好。 “我想到的是,在我们的内心,是不是都住着一个奴才?这种献媚的“艺术”,是不是已经化作一种身体本能?我们的语词喜好,果藏着多少跪着的骨头?我们的抒情习惯,包含了多少“进贡”的成分?那些理直气壮义正词严的表达当中,有多少是我们自己所认同的东西? 这是我在教师月刊第5期卷首语中的一段话。大体上表达我的意思。大合唱式的写作,很突出的特点就是:修辞手法多,成语多,排比句多。。。我们是不是可以试试:零修辞写作?无成语写作?我经常想起一个台湾作家的话:义正就要词严吗 理直就要气壮吗?确实理直气壮其实是一种比较可怕的写作姿势和发言方式这也是教师月刊之所以尽量不用所谓“教育时评”的原因之一。 另外,对于“教育时评”这种文体,我一直是持不信任的态度的。比如熊丙奇老师的时评,我一直持保留态度。几乎所有的教育事件,他都有话可说。看看现在的教育时评,怎么写的。先引用媒体报道,再正反两面分析,最后提炼一个道理。或者表达一个观点。写作偷懒到什么程度。这个也可能有我自己的偏见。张文质:我们对词要改造,对句子要改造,对我们的思维方式要改造,比如我们可以把学校标语里面硬梆梆的词拿下来,把那种话说得非常满、不管谁都知道不可能达到的口号先拿下来。就是说,我们要避免让口中的词汇跑到“十佳”、“百优”那这种话语模式里面去。——这是教师月刊即将发表的文章中的一段话,说得很好
我再说说一个也很普遍问题,来稿中的,有的文章写得很好,逻辑能自洽,但价值观有问题。比如,探讨“学校育人术”。我是这样看的:当“育人”被当作某种“术”加以探讨的时候,它必然会导向对人的控制和切割。还有一个,来稿中的问题。标题是结论式,诸如这种句式:“……是……”、“……比……更重要”。我觉得,谈教育,得避免轻易下结论。还有,喜欢引用流行歌词,似乎显得很抒情。还有,习惯套用流行词汇,诸如“给力”、“正能量”之类。至少,我个人是不喜欢的,借用、套用、引用的东西多了,自己很容易被淹没。还有,行文中的祈使句、判断句。少用“必须”、“必然”、“最”这些词汇。什么是最不可预见的?人!一语惊醒梦中人
还有,作为一个编辑,我想说,写作,要尽量避免揣摩所谓“编辑意图”,避免所谓“投其所好”。我们写作是为了什么?这个得好好想想,我的体会:把生命经历变成精神的成果。我以前有一个观点,就是:教师要有自己的个人词典。也就是自己的教育生活关键词。所谓教育生活关键词,就是教师在职业生活(包括教育发言、教育写作、教育反思等)中经常使用的那些词汇。其中最值得我们关切的是,在课堂上、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教师主要使用了什么样的词汇,以及他以什么样的语气、节奏,在什么样的上下文环境中,使用了这些词汇。
为什么有的文章我们读得很感动。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他的关键词散发着呵护、关爱、理解、激励、期待的美好气息,充满一种对生命的肯定的力量。也有的文章,读来很解气,不过要警惕。你的关键词在建设你的职业形象的同时,也建设了你的语言容貌。所以,我们既要避免走进“思想的穷乡僻壤”,还要警惕陷入“语言的穷山恶水”。—— 这是我以前写过的一段话。“语言的穷山恶水”——是我在写作一直警惕的。刚才谈来稿中的问题,引出三个避免:避免成为权力(意识形态)的拉拉队,避免修辞上的哗众取宠,避免语言的穷山恶水。 教师写作,除了之于自身的,还有一个如何服务于教育教学的问题,不知大家是否同意这个命题。我谈第一点:一颗教育的“初心”。这也是我的体会。初心,简单说就是不受污染的。最初的,原初的,在水的源头。比如说,我们现在在下游生活,那么我们看到的水,就不是“最初的水”。下游的水杯污染,然后你说,这是水。这肯定是偏离本质了。罗曼罗兰的话:成长就是一种排毒。当然这是很艰苦,写作有时就是一个排毒的过程
第二个话题:找到自己的根。
第三个话题:建设自己的个人词典(关键词)。比如我发现,我很喜欢用这一系列词汇:大地,根,期待,爱。。。我想这就是我的个人词典。这无法回避阅读的问题,写作与阅读,是相互照亮、相互敞开、相互去蔽的一种关系。因为是教师的职业,所以还有一个维度:写作为了让教育生活变得更美好,更有意思。
我还有一个体会是:写作让自己发现自身的欠缺与不足。说个很职业的话:现在我看稿件,从一定程度上可以判断作者的身高、体重和身体情况。自己是一个参照系。有的习惯长句子,一般气息是比较足,肺活量比较大,性格比较开朗,短句多,段落多,作者的性情一般多愁善感,有一种身体写作学。还有一个,看他使用的关键词。这些,都和他的身体、性格、阅读、成长、童年经验有关系。文字中有生命的密码,所以,文如其人,关键在于这个真实。 写作上的清醒,也是教师职业自觉的一种体现,它包括:价值的澄清,去蔽,擦拭。真实的问题,需要避免的是:我们看见的,往往是我们想看得见的价值的澄清,我举个“好教育”的例子,这个价值观的问题,是写作的一个基本出发点,这个有问题,写得越好越可怕。比如说,在儿童眼里,在教师眼里,在家长眼里,在社会范畴那边,好教育的定义大体是不一样的,我们应该基于哪个价值尺度来写?这就是我们需要反思的地方。儿童意义上的“好”:天性,本能;父母意义上的“好”:不能比别人差,光宗耀祖;教师意义上的“好”:听话,纪律,考试,分数,升学……一首我很喜欢的诗献给大家:
题目:呼唤
作者,河北诗人李南 在一个繁花闪烁的早晨,我听见
不远处一个清脆的童声
他喊——“妈妈”
几个行路的女人,和我一样
微笑着回过头来
她们都认为这声稚嫩的呼唤
与自己有关
……
最近忙于《教师月刊》第6期和第7、8期合刊“学校文化读本”的事情,没有准备,想到哪说到哪,比较散乱,很抱歉,不妥之处大家批评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