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7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代人名溯源四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1-29 14:56: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古代人名溯源四

. 俞伯牙的“牙” 

春秋时期有三个以“牙”为名的名人——音乐家俞伯牙、政治家姜子牙和管仲的知己鲍叔牙。究竟这个“牙”是什么意思?令人费解。其实,“牙”通“伢”,就是“小孩子”,特指男孩子。现代南方一些地方仍有“冬伢子”“春伢子”“毛伢子”之类的乳名称呼。古时兄弟的排行次第,往往在名字中有所标示 ——“伯”“孟”为老大,“仲”为老二,“叔”为行三,“季”“少”为老四、老五等等。由此可以分析,“俞伯牙”就是俞家行大的男孩;“鲍叔牙”就是鲍家的三小子;而“姜子牙”的“子”,则是男子的美称。

. 孔明之“孔” 

诸葛亮复姓诸葛,名亮,字孔明,妇孺皆知。但是,在报刊上却常常把“孔明”的“孔”解释为“小洞”。例如“诸葛亮字孔明,为一孔之明的意思”;“诸葛亮字孔明,孔中显明就是有光亮的意思”;“诸葛亮字孔明,这个表字表示谦虚意,即一个小孔洞里放出的光亮”等等。
其实,“孔”在古汉语中,有副词“甚”“很”的义项。例如《诗经》“德音孔昭”“我朱孔阳”的“孔”都是“甚”“很”“非常”的意思 ——“孔昭”意为“很明显清晰”;“孔阳”意为“很鲜明”。因此,诸葛亮的字“孔明”,并非“一孔之明”或“孔中显明”,也不是“一个小孔洞里放出的光亮”;而是“甚明”“很明”的意思。这个表字的含义,正与其人之名 ——“亮”同义相对。

. 刘禅的“禅” 

三国蜀汉刘备之子、後主刘禅,乳名阿斗,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禅”字有三个读音,第一读为chán,系佛教用语“禅那”(梵文dhyānā) 的略称,乃静思之意,为佛教修行的一种方法,如“坐禅、参禅”之类,也泛指有关佛教的事物,如“禅心、禅杖、禅房”等。第二读为shàn,是古代帝王祭山川土地之名,如“泰山封禅”,也指帝王让位给他姓,或传位于继承人,如“禅位、禅让、禅继”等。第三读为tán,古国名。究竟“刘禅”的“禅”应读什么音呢?古往今来,人们大多习惯于把“刘禅”读为“刘chán”,其实,正确的读音应为“刘shàn”。其理由如下:
  首先,从刘禅名与字的词义联系上看。古人名与字多为词义贯通互补的同义词,如诸葛亮字孔明、周瑜字公瑾、鲁肃字子敬等,上述三人的名与字(即“亮”与“明”、“瑜”与“瑾”、“肃”与“敬”)皆为同义词。刘禅字公嗣,“嗣”就是继承君位的意思,这和传位于继承人的“禅”(音shàn)是同义相应的。
  其次,刘备初无继嗣,为义子取名刘封。及甘皇后生阿斗,为之取名刘禅。兄弟二人之名相连,恰为双音节词 ——“封禅”。封禅是秦汉以来,历代帝王祭天地之大礼 ——帝王登泰山筑坛祭天称为“封”;在山南梁甫山辟基祭地称为“禅”。因此,将“刘禅”读为“刘shàn”,兄弟之名直接关联,在语义配合上珠联璧合且顺理成章。
  第三,刘备夙有称帝之雄心,从其为二子取名为“封”、“禅”者,亦可窥其一斑。皇叔为其义子取名为“封”,不过是自身称帝後封其为王侯之意;而为亲子取名为“禅”(shàn),意在立其为太子以嗣继皇位。此举用心良苦,绝非信口随意为之耳!
综上所述,“刘禅”之名,盖与佛教术语之“禅”(chán) 了无相涉,正确读音应为“封禅”、“禅继”之“禅”(shàn) 也。

      . 刘禹锡的“锡” 

刘禹锡字梦得,是唐朝著名诗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等名句,就出自他的笔下。长期以来,从教材、选本到工具书,“刘禹锡”的“锡”,都一律被注音为“”。其实“锡”为通假字,通“赐”,是“赐予”的意思。《尔雅·释诂》:“锡,赐也。”南开大学 徐朝华 教授注曰:“锡(),通‘赐’。”可见“禹锡”就是“禹赐”。据说,刘禹锡的母亲在怀孕时曾梦见禹王,後生下刘禹锡。父母认为:新生儿是“禹”王所“锡(赐)”,又是其母“梦”中所“得”,故为之取名“禹锡(赐)”而表字为“梦得”。此名与《尚书·禹贡》:“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禹锡玄圭,告厥成功”的记载,不谋而合。
  古人“名”与“字”往往语义相应,例如唐人元锡,字君贶;宋人张锡,字贶之。《尔雅·释诂》:“贶,赐也。”徐朝华注曰:“贶(kuàng),赏赐,赠送。”并引《诗经·小雅·彤弓》为证:“我有嘉宾,中心贶之。”元杂剧作家庾天锡,字吉甫,名与字相应,取“天赐吉祥”之意。《水浒传》五十一回,被李逵打死的那个“殷天锡”,应读为“殷天赐”。不用通假字“锡”,而直接写成“赐”的名字,如孔门弟子端木赐,“端木”是复姓,名为“赐”,表字“子贡”。老舍有长篇小说《牛天赐传》,其主人公姓“牛”名“天赐”。
  名为“嘉锡”的现代著名学者有两人,即文献目录学家余嘉锡和曾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卢嘉锡。“嘉锡”之名源于屈原《离骚》“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赐)余以嘉名”,意为:父亲赐给美好的名字。古文字学家裘锡圭,其名源自《诗经·大雅·崧高》“锡尔介圭,以作尔宝”。“锡圭”意为“赐给大块宝玉”,比喻难得的人才。总之,“嘉锡”、“锡圭”,以及古今人名中的“锡爵”、“锡珍”、“锡璋”、“锡麒”、“锡麟”、“锡三”、“锡秀”、“锡光”、“锡恩”、“锡履”等,其“锡”均为“赐予”之义,理应读为“”;但“”的读音古今沿袭,约定俗成,恐难改易。
总之,人名中的“锡”字,绝大多数为通假字,词义当为“赏赐、赠送”之意;但读音似以维持现状为妥。假如某位先生一丝不苟地执行读音规範,在谈话或讲课中坚持读为“刘禹锡()”、“阎锡()山”之类,准得把听者或学生弄糊涂了。这个例子说明:语言规範工作,不宜提出某些硬性规定,强制执行;而应在尊重历史、面对现实的基础上,对于具体问题进行实事求是的动态分析和柔性处理。

    (刊于 香港中国语文学会 语文建设通讯第972011-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6 05:49 , Processed in 0.05905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