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1世纪青少年艺术教育走向的思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1-30 05:04: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1世纪青少年艺术教育走向的思考



  文 / zhengxuesh

    历史的脚步即将跨入21世纪的大门。
    在即将过去的20世纪,最值得教育者深思的是应试教育的影响还不同程度地受到重视,美育仍被忽视的现状。
    但就全国而言,党和国家对美育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强了。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十分重视艺术教育,提出:“要尽快改变学校美育工作薄弱的状况,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然而,从艺术教育的口头重视实际仍不被重视的现象反思,应当重新认识艺术教育在人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从《零点项目》到“核心学科”不少同志对艺术教育作用的认识至今仍未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广泛流传着的“高考没份,中考没边,小学升初中无关”的顺口溜正是这种思想影响的反映,这种认识上的误区不仅降低了艺术教育在学校教学中的位置,也影响了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艺术教育课没有被列入升学考试和平时考核。近年来,不少发达国家已陆续将艺术教育课列入必考项目。“美国2000年教育发展目标”就将统一考试的科目(原有英语、数学、科学、历史、地理)增加了艺术和外语两门课,要求在4、8、12年级进行考试。美国政府这一决策是从他们在教育实践所走过的曲折道路上换来的。据说,前苏联1957年人造卫星首次发射成功后,美国上下都在对照反思自身落后的各种原因,特别是在教育上的原因。他们认为,尽管在科学教育上比苏先进,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由于对艺术教育在整体教育中的地位、作用认识很不全面,又不系统,经费投入很少,才使培养出来的科技人员缺少必要的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影响了科学水平的提高。于是,他们从1967年开始,在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立项研究艺术教育对科技竞争的作用,由于在此之前,在这一领域中的理论接近于零,所以把这一项目取名为《零点项目》,经过长时间的实验和研究,这项科研项目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支持,终于在1994年,促使美国参众两院通过了《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把艺术教育(包括音乐、视听艺术、舞蹈和戏剧艺术)增列为基础教育的“核心学科”。有些评论家认为,不管是在美国还是在世界上,都是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将艺术教育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
    美国对艺术教育从忽视到重视的《零点项目》研究说明,艺术教育无论是对理科人才还是文科人才都同等重要。它在人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相互谐调的形成过程中起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在高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决定科学技术竞争的成败。在我国,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一贯重视艺术教育,党和国家也一贯重视美育教育。建国初期,党的教育方针就提出“德、智、体、美”,但后来普遍的提法为“德、智、体”,十年浩劫中,“美”更被视为“资产阶级思想”的同义语。三中全会后,党的教育方针将“德、智、体、美、劳”并存,体现了青少年教育全面发展的各个层面。但是,由于极左思潮的影响以及人们在认识上的差距、误区和应试教育的影响,艺术教育,作为美学研究的中心内容,始终没有引起更广泛的注意,特别是还未引起普教战线足够的重视。但我们也十分高兴地看到,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艺术学科教学大纲(讨论稿)中,高中美术欣赏课列为考查学科,考查成绩纳入学生的考绩范围,而且在普通高中艺术课教学大纲(初审稿)中写有以下一段有关艺术教育重要位置和作用的话: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塑造完美的人格,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要求强化艺术教育。早在1984年,美国托马斯"曼在《走向科学的美学》中指出“美国经济上高度发展的成功在某种意义上说也得益于学校的美术教育。”托马斯"曼所说的“美术教育”是指美国科学技术发展与学校中加强美术教育中实用工艺、艺术设计方面的教育有关。现在,我们打开电脑的“虚拟世界”,大量的三维美术设计不是和无数的科学技术表现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了吗?早就以艺术与社会经济相结合的德国“包豪斯”艺术设计学院对德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后来波及到美国和西方各国的高等学校,而后又波及到中学的美术教学,都在教学内容中加强了美术设计及实用美术。这种做法的本身就说明,艺术教育(尽管我们这里说得最多的是其中的美术教育),不仅要教给学生如何提高鉴赏能力,如何绘制等方面的一般艺术素质教育,还要引导他们主动进行创造,培养展示个性的创造性思维的科学素质,即开展以科学精神为核心的美术创造活动。因此,我们不仅要把艺术教育当做是培养形象思维的重要学科,在强化当今社会需要的艺术设计和实用美术的应用上,还能体现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与形象思维的高度结合。这就是说,艺术教育中也要加强抽象思维的科学素质培养的研究。音乐教学也是如此,音乐不仅能提高青少年的审美能力和陶冶情操,它对人的智力开发,特别是提高想像能力和创造力,锻炼表达和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都有帮助。但是,在有些音乐欣赏课中,几乎三分之二的时间被乐理知识和曲式分析占据,枯燥而乏味。音乐既是一种听觉艺术,又是一种时间艺术,音乐欣赏课需要较多的时间反复倾听、反复品味,在乐曲旋律的发展中去深入理解,形成美感。但在目前的实践中,一些老师往往忽略了课堂教学内容比例的科学安排。由于学校缺少正常、持久的音乐活动,欣赏课上又极少有机会聆听中外经典乐曲,久之,审美分辩力就相对降低,影响了鉴赏能力的提高。艺术教育具有内在审美价值和外在审美价值。它的内在价值包括审美体验能力、视听分析能力、联想与想像能力、艺术创造与艺术设计能力,对艺术的文化内涵的感悟与理解能力等。艺术创造活动的个体性,决定了在创造过程中形成的自律能力和情感全身心投入的活力;还在于通过艺术教育可以提高自身的感知力、交往能力和对社会的认识能力及思维能力。
    艺术是一门特殊的学科,由于它贴近生活,鲜明、形象、易于激起人的激情,所以它更强调领悟的重要和实践锻炼的反复性,不仅需要基础知识与基本训练,它还需要有深厚的文化修养。应当把文化素质看做是一个人艺术素质的一部分。提高文化素质有助于艺术素质的教育,有助于艺术创作的高层次的形象表现。大力推进艺术教育关键在于抓落实首先,仍然是如何改变观念,深化认识。简言之,即“以美益智,以美辅德”在整体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面对21世纪,我们的视野应当是全球性的审美视角,艺术教育所面对的是全民审美素质的提高,艺术素质和日益深入的科学精神的高度融合,便形成了全民族人格美的教育。为此,就要发动全社会宣传艺术教育的重要作用。在学校中开设一些实验点,通过艺术教育,培养和锻炼学生对事物的感知能力、判断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等,从而达到促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的目的。
    其次,对艺术教育的管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学校都要加强这方面的宏观管理和具体管理,先要保证开好课,开足课,抓好艺术欣赏课的典型教学课的听课学习;抓好基础知识与活动实践的课内外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内容;探讨艺术规律在各学科中的内在渗透。并且要及时总结,加强调研。要增加艺术教育经费的投入,加强现代化手段设备的设置。
    第三,师资问题。基于目前艺术教育师资不足。需要加强师范学校艺术教育专业师资的培养;并要发挥各级教师进修学校的作用,举办多种形式培训班。在培训中,要克服艺术教育仅仅是音乐、美术教师的事的观念。各科教师都要加强艺术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师资严重不足者,也可外聘一些专家和学者。
    第四,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建设校园文化环境,组织开展好各类艺术课外活动小组,举办校园艺术节和各类艺术活动。
    第五,与其他学科一样,也要建立和完善艺术教育督导评估机制,对学校艺术教育进行严格的科学规范。
   “艺术是人类最深的历史长河,川流不息,它将每个新的时代与逝去的时代联系在一起。与此同时,艺术常常是产生变革的能力,对旧的观念进行挑战,对我们熟悉的思想给予真实的解释。艺术为人类提供了其自己的思维方式,而且这种思维习惯是非常丰富和独特的。”(《全面综合性美术教育的理念》全美美术教育协会主席麦克尔德)引用麦尔德的话作为文章的结尾,正是因为他的话说出了21世纪艺术教育的巨大作用,艺术教育在培养年青一代创新思维,解放人的思想,在推动社会改革中,将发挥其无穷的潜在力量。
1999年2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27 00:43 , Processed in 0.19364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